登錄???|???注冊
“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后才是做鋼琴家?!薄道??!陡道准視肥欠g家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信精選,涵蓋了傅聰留學波蘭的十數年和整個青年時代。這些書信既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導,也是一位哲人點燃青年赤子之心的火把。從做人道理,到藝術修養,《傅雷家書》體現的“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指引著一代代年輕人成長。
傅雷 ·名家作品 ·18.2萬字
北美新移民文學在“移植一本土化一落勝流”三十余年歷史流變的脈絡中,從最初主要再現新移民異域生存、故國鄉愁進入對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的反思,始終堅持追蹤新移民主流的心靈演變,跨越文化的藩籬表現個體在極致環境下的生存體驗和普遍人性,具有跨文化、跨族裔、多元共存的特點。從“邊緣人”到“世界公民”,北美新移民在文化的沖突和融合中形成對中西文化的雙向認同,建構起一種跨越國族的新型文化身份,為全球化時代中國參與世界政治經濟秩序重建、確立文化身份呈現了一種可能性的范本。
湯俏 ·文學理論 ·18.2萬字
本書精選出了卓文君、白居易、柳永、李清照、朱淑真、管道升、李商隱、陸游、納蘭性德、蘇曼殊、胡適、戴望舒、徐志摩、席慕容,英國詩人白朗寧夫人和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等十六位在中外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愛情經歷豐富、愛情詩成就卓著的杰出詩人,對其愛情經歷與優秀愛情詩作進行了細致解讀,力圖幫助讀者在審美鑒賞與對照反思中去思考愛情,從而構建出一種健康、和諧的愛情理念和生活理念。
劉淑青 ·文學評論 ·18.2萬字
樸趾源(1937-1805),字仲美,號燕巖,18世紀朝鮮社會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也是朝鮮實學派文人的代表。樸趾源的文學創作深受中國的影響,從中國的文學典籍到中國的文化藝術都是樸趾源極為關注的對象,同時這些內容也在其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本課題在跨學科研究與比較文學研究的基礎之上,對樸趾源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關聯,樸趾源對中國文學的認識與接收,以及樸趾源文學所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同時,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進一步闡述中國文學對朝鮮文學的發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從樸趾源的文學思想到創作理論,再到具體的文學創作,每一部分都結合中國的文學與文化進行比較分析。
陳冰冰 ·外國隨筆 ·18.2萬字
這是一部散文集,收錄了作家李駿新近完成的十五篇美文。作者在文字中回到故鄉,追憶他生命中匆忙走過的親人、朋友,記述這些親愛的人們在他成長、生活路上留下的深深印記。故鄉在消逝,鄉村在陷落,但鄉愁卻像胎記,深深扎入作者心中。這些作品語言優美,情感細膩,文字質樸,字里行間涌動著一種濃烈的打動人的力量。作者以含蓄、誠摯的文風,寫出了對故鄉人事的深沉愛戀,很多細節描寫,體現出了作者在歷盡世事后對生命的獨特領悟,也充分展示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
李駿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本書是一部散文集,記錄了作者與北山十余年的心靈交集,記錄了作者對故鄉、童年的記憶與情感進行的描寫和刻畫,體現了作者思鄉、思人的深厚情誼。北山的風雨與草木,深深地刻進了作者的靈魂與命運。時光的浮沉、世代的變遷孕育著純粹的情感、永恒的生命。人與草木的呼吸、人與草木的枯榮同步,唯獨大地恒遠、北山深沉,懷抱著記憶的初醒、真摯的熱愛,作者揭開雨霧中的面紗、讓讀者傾聽它夜色中的吶喊,同時表現了作者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也折射出人生的酸與甜。
張玉泉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本書采用以時間為線索,以文學社團、作家作品為敘述、分析重點的寫作方式,以較為豐富的歷史資料為基礎,較為系統地梳理了1908—2008年百年間寧波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歷程。
范志強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本書主要對英國中世紀戲劇的發展流變過程進行研究。英國中世紀戲劇主要有三條發展脈絡以謀生為目的的職業演員的活動、一般群眾的通俗演出、具有戲劇化色彩的教會儀式。教堂儀式劇逐漸發展成為中世紀后期最為盛行的圣徒劇、連環劇、道德劇等三大戲劇類型。15世紀末期,宗教劇逐漸衰退、消亡,間插劇逐漸興起,英國戲劇開始轉向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戲劇。本書梳理出了英國中世紀戲劇發展的軌跡,即從早期民間世俗戲劇、教堂儀式劇、中后期宗教劇到間插劇的發展過程,并總結出了英國中世紀戲劇發展流變的基本規律,即教會和官方以是否能最大化地教育民眾決定戲劇的存留和椎廣。
郭曉霞 ·戲劇 ·18.2萬字
本書分作家論、作品論、讀者論、比較論、附錄五大部分,主要內容涵蓋張恨水生平與創作道路、張恨水的文學成就、張恨水代表作的藝術特色、張恨水小說熱持續不衰的社會與文化根源、張恨水與同時代作家的交往與比較等,把張恨水及其作品放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大背景下考察,引導讀者走進張恨水的文學世界。
燕世超 ·文學評論 ·18.2萬字
安陽的夜景很美,曾經的我對這座城市注入了太多的個人情感.喜歡這座誠里的某一個人也愛屋及烏地喜歡上這座城市。留戀過癡迷過但現在又變得那樣的陌生走過那家熟悉的音像店傳來了今年秋天流行正火的歌曲:我傷在那個蕭瑟的秋天,我的愛被你摧毀,留給我的是最傷痛的紀念.秋天用灰色代言……我傷在那個蕭瑟的秋天,我的愛被你摧毀,留給我的是最傷痛的紀念.秋天用灰色代言……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8.1萬字
或許我們真的是在錯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吧,可是親愛的,別總是拿逃避的眼神相對這我炙熱的目光,那樣,我會冷的,那種不寒而栗的心痛會纏繞著我死去的。今晚的夜色好美,你看到了嗎,那漫天的星斗……還記得嗎,那次,你躺在我的懷里,傻傻的數著星星,可是,親愛的,你怎么忍心就這樣棄我而去,你不是說愛我的嗎?為什么卻要獨獨留下我一個人的星光,那樣的天好晦澀,好晦澀??墒悄銋s看不到,不是嗎!在如此繁華的都市里,我的晦澀也只能埋藏在星光的璀璨下吧。
《積木書》是作家趙松的代表作。《積木書》講述在沒有年代感的現代城市中,一個“人”如何用他的目光與風、水滴、建筑物、人群、距離、關系等諸多或具象或抽象的事物建立感情的過程。是一部講述一個人如何理解自我、走近他者,與萬物和諧共存的人生之書。
趙松 ·現當代隨筆 ·18.1萬字
許地山,名贊堃,字地山?,F代作家、學者。小吋候父親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給許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開始創作吋,便以落華生作為自己的筆名(在古文中,“華”同“花”),勉勵自己要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許地山 ·現當代隨筆 ·18.1萬字
卡羅爾·史密斯的兒子小克里斯托弗,在他七歲那年驟然離世。這讓作為媽媽的史密斯悲痛欲絕。她蜷縮著身子躺在他們一起在玫瑰碗跳蚤市場買的帶有馬鞍和馬刺圖案的床上,房間里飄散著的淡淡的蠟筆、創可貼、橡皮泥、棒球皮套的味道,成了她賴以為生的氧氣。史密斯想要利用繁重的工作讓自己擺脫失子的煎熬,直到一條關于兒童早衰癥的文章映入她的眼簾。作為記者,她來到那個患有罕見不治之癥的兒童賽思的家里,滿臉皺紋、血管顯露、雙眼渾濁的賽思就這樣出現在史密斯面前,令她沒想到的是,這個瘦骨嶙峋的男孩卻帶給她莫大的力量。她開始看到克里斯托弗短暫的生命里并非只有苦難,而是充滿了愛與快樂;意識到生命的長短無法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只有愛能定奪。除了賽思,她曾報道過的許多人——被火燒得面目全非仍然積極生活的約翰、曾叱咤風云現在卻不得不與病魔抗爭的將軍沙利、做臨終關懷工作卻不幸患乳腺癌的護士格里等,都成為她穿過悲傷之河的指路明燈。對旁人及其人生際遇的好奇,讓史密斯以一種她不曾預料到的方式,從別人的經歷和分享的故事中汲取希望,勇敢地接受悲傷的饋贈,治愈了自己破碎的心靈。
(美)卡羅爾·史密斯 ·紀實文學 ·18.1萬字
《韓國研究論叢》為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連續性出版物。本輯主要分為政治、外交與安全,歷史、哲學與文化,社會、經濟與管理三大部分,既有對美韓同盟關系強化、中韓關系、韓國中等強國身份構建、韓國政黨競爭等現實熱點問題的關注,也有對扶余敘事考辨、百濟與北族關系考察、李濟馬的“四象哲學”、韓儒退溪論易等歷史問題的探討,基本反映了國內相關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 ·文集 ·18.1萬字
其實我現在除了有點困以外沒啥感覺了。但是想到明天早上要六點半爬起來在公交里被擠四十分鐘再被聽力或者作文和閱讀虐六個小時…還是很有點忐忑的。今天進寫字樓看到拐角處細長的安德魯同學和他光溜溜的腦袋我就沖上去了。在電梯門要關上的瞬間閃了進去用很傻氣的姿勢打了招呼。因為我用了兩只手!時間飛逝,多少朝夕春秋。九年后,男孩又要過生日了,他還記得10年前女孩的承諾,但這張寫著誓言的空頭支票又能卻哪兒兌現?男孩回到了那座城市,那座寫滿了幸福的城市,尋找著他和她的足跡。
《閱讀的故事》以馬爾克斯《迷宮中的將軍》的片段開啟每一章的話題,探討書籍和閱讀的本質困境與種種迷思。十四篇文章涉及閱讀的各種面向——閱讀的時間、開始、代價、方式、記憶、限制、意義、困惑,等等。唐諾誠實地去正視,去描述,把自己的思考和因應解決之道提供給讀者,幫助讀者解決閱讀途中遭遇的各種難題,并與博爾赫斯、卡爾維諾、本雅明、格雷厄姆·格林等大家共同分享探討閱讀的欣悅與困惑,以及閱讀所能喚起的千般感觸。唐諾以專業讀書人的深度體驗、博學者的廣闊視野、詩性而綿密的思維路徑,為讀者打開閱讀這個尋常行為下所未曾見的極其寬廣而深邃的世界,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意義之海。
唐諾 ·文集 ·18.1萬字
《內心活動》精選了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M.庫切寫于2000至2005年間的20篇文學評論。庫切在此深入討論了塞繆爾·貝克特、君特·格拉斯、加西亞·馬爾克斯、菲利普·羅斯等多位20世紀文學大師。他的每一篇文章乃至每一個詞都富于深刻的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本書看似頗具挑戰實則文風親和,平實而精準的寫作為讀者打開一扇得以欣賞那些不朽著作的文學之窗。書中評論的作家對于中文世界的讀者和出版人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意義,相信如今仍是如此。
(南非)J.M.庫切 ·文學評論 ·18.1萬字
本卷收錄了盧彥作品,精選了:《秋夜》、《柚子》、《菊英的出嫁》、《黃金》、《毒藥》、《一個危險的人物》、《阿長賊骨頭》、《最后的勝利》、《童年的悲哀》、《宴會》、《小小的心》、《岔路》、《屋頂下》、《安舍》等作品。
盧彥 ·名家作品 ·18.1萬字
作者1973年移居到黑龍江省五常市龍鳳山彩橋鄉,常年的東北生活,居住地又是國內著名的稻花香大米產區——五常市,因此作者對黑土地、稻田、農民產生了深厚的情誼。“昔在大山峽,植樹栽瓜。澗邊禾壟綠如紗。樹左小溪田右樹,稼穡人家?!薄绑@飛小鳥,人比雄雞早。育柳栽楊東北坳,為搶農時最好?!睌⑹掳愕墓P法,使平和的鄉村生活呈現出豐富的色彩,同時又加入了作者探訪名山大川、寫作感悟的詩詞近百首。書中的重心是田間勞作,作者用樸實、熱情的語言謳歌這片土地、贊美土地上辛勤勞作的人民。
馬向東 ·現當代詩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