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經典誦讀: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書名最早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此書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清)周希陶 ·古代隨筆 ·3.1萬字
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于成誦,故留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灸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余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蘅塘退士 ·古詩詞 ·16萬字
《人間食糧》是紀德的《人間食糧》(1897)與《新食糧》(1935)兩部散文作品的合輯。《人間食糧》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作者以他在非洲地區的漫游為線索,以虛擬的女神為他的傾訴對象,描摹異國風情,抒發人生感懷,紀德宣泄青春激情、追求快樂的宣言書。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沖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沖動的原生狀態;而這種原生狀態的沖動,給人以原生的質感,具有粗糙、自然、天真、鮮活的特性,得到青年一代的認同。《新食糧》再度弘揚“感性”的力量,贊美如宗教般神圣的生命激情。
(法)紀德 ·名家作品 ·8.6萬字
這本書是重度抑郁癥患者左燈對自己經歷過的抗抑郁過程的全程直播。2017年9月下旬,由于某些原因的觸動,左燈的抑郁癥被誘發。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自殺、送醫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事件以后,左燈被送進精神病院,可謂踏上了“人生新征程”。在這本書中,左燈記錄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經歷的一切。通過她的文字,我們可以切膚體會到,抑郁癥患者的真實感受。
左燈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這是楊絳先生懷人憶舊之作。一部分是懷念人的,“從極親到極疏”;一部分是追憶事的,“從感我至深到漠不關心”。還有一些是從舊稿中拾取的。最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94年增補了一些文章,由三聯書店再版。此次,根據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楊絳文集》中散文卷的《雜憶語雜寫》為底本,重新出版。那些款款道來的人和事,給人們的不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對一個時代各種人物一種生動的認識方式。
楊絳 ·文集 ·9.5萬字
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擴散到全國。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一場舉世矚目的疫情防控戰正在進行中。戰“疫”甫啟,廣大醫務人員沖鋒在前,用智慧與生命踐行著白衣天使的使命擔當,被譽為“最美逆行者”。本書以人物記述為主,分出征、戰斗、心聲三部分,展現這些當代最可愛的人踏征程、戰一線、抒情懷的情景與過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 ·紀實文學 ·8.7萬字
此書為李娟近兩年開始寫作并發表在《文匯報》筆會的專欄——“遙遠的向日葵地”的最新文字結集。“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烏倫古河南岸,是李娟母親多年前承包耕種的一片貧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細膩、明亮的筆調,記錄了勞作在這里的人和他們樸素而迥異的生活細節:她勤勞樂觀的母親、高齡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賽虎,雞鴨鵝,以及日漸華盛,卻被鵝喉羚毀了再種,種了又毀的九十畝葵花地……刻畫的不只是母親和邊地人民的堅韌辛勞,更是他們內心的期翼與執著,也表達了對環境的擔憂和對生存的疑慮。呈現出一種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時又富于樂趣和尊嚴的生存體驗。
李娟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本書選錄的是一些能夠體現陸小曼才情的經典文學作品。其中既有她為懷念徐志摩而寫的散文,也有她與徐志摩相戀時所寫的日記,還有她與徐志摩共同創作的戲劇,以及她根據自己曾經熟識的經歷編寫的小說等。這些內容的文字或濃麗哀婉,或描寫細膩,或坦率自然,盡顯了陸小曼的風采與文采、豪情與柔情。另外,本書還選錄了一些由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信,言語之間表現了徐志摩對陸小曼濃烈的、純凈的和義無反顧的愛,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陸小曼所具有的獨特的魅力。
陸小曼 ·文集 ·13.2萬字
“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后才是做鋼琴家。”——傅雷。《傅雷家書》是翻譯家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信精選,涵蓋了傅聰留學波蘭的十數年和整個青年時代。這些書信既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導,也是一位哲人點燃青年赤子之心的火把。從做人道理,到藝術修養,《傅雷家書》體現的“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指引著一代代年輕人成長。
傅雷 ·名家作品 ·18.2萬字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童話寓言集之一,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書中的小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到幾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范本。其中《農夫和蛇》、《狐貍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蚊子和獅子》等已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它是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一本書,它對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都很大。
栗靜云主編 ·民間文學 ·5.1萬字
我們只活一次,唯一的一次機會,所以,必須在我喜歡的地方生活,必須成為最喜歡的自己。一個人,一張機票,一個行李箱,能抵達很多遙遠的地方,而未必能誠懇地生活。對我而言,我并非在旅行,而是在生活。我從來都不勇敢,我只是沒有能力過我不想過的生活。我非常清楚,對于我感到不快樂或者沒興趣的事,我總是搞砸。所以,我必須快樂,我必須得到我自己真正想要的,我必須在自己喜歡的地方生活,我做不到除此之外其他一切。我還年輕,依然對這個世界懷抱幻想。
嘉倩 ·現當代隨筆 ·10.1萬字
金一南在《浴血榮光》一書中寫道:從世界政黨史上很難找到,有哪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領導層像割韭菜一樣,一批一批被對方屠殺。這就是中國革命和其他革命都無法類比的空前殘酷性……那是一個熱血澎湃、狂飆突進的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一批年輕人浴血奮斗,國民黨的一批年輕人也在拼命奮斗,共產國際的一批年輕人也在奮斗。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掉性命的時代。列寧去世的時候不到54歲。斯大林42歲當上總書記。蔣介石39歲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李大釗就義時還不到38歲。毛澤東34歲上井岡山。周恩來29歲主持南昌暴動。朱德31歲參加護法戰爭。博古24歲出任中共中央臨時總負責人。
金一南 ·現當代隨筆 ·15.8萬字
本書是中華散文珍藏版叢書之一,收錄作者《笑》《往事》《寄小讀者》等散文精品77篇,體現了作者散文創作的輝煌與成就。正文部分完全沿用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冰心散文2005年版本,封面重新設計包裝,再次展現我社這套散文叢書的品牌魅力。
冰心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青春的路上,我們需要那么一點思考。我們都是好孩子,我們都已經長大。每一個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都是風景,就像電影,記錄在我們的腦海深處。那些深刻的人給我們溫暖,給我們勇氣,讓我們學會了愛與自持、自省與成長。每一次蛻變,都會讓我們心存感激。《我很好,那么你呢》是屬于學生、屬于校園、屬于年輕人的散文隨筆,為你呈上一個“95后”女生的萬丈青春,與你一同在燦爛的陽光里吐槽年少,感慨成長,調侃生活,還有,體悟青澀的愛情,領會濃厚的親情……
文吉兒 ·現當代隨筆 ·7.8萬字
胡適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學、文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專門著述。在胡適大量的著術中,編者取人生問題這一角度,選編了一本這樣的書,旨在使讀者通過這些文章對胡適的人生觀有一大致了解,也可從中引出些微鏡鑒。本書從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為主線索,插入人生各個階段的重大問題,共分為“樹頭銅鉦”等六節,每節標題為編者所加,這樣分類羅列的編排,其區區用心唯在便于閱讀。
胡適 ·現當代隨筆 ·16.3萬字
唐詩宋詞是漢字之美的巔峰。一首首名篇背后有怎樣的故事?一個個大咖如何快意恩仇、神采飛揚?換個角度讀詩詞,會發現不同的詩意。超級憤青駱賓王、千古情圣杜甫、逆襲牛人高適、完美男神王維、文藝大叔孟浩然、花間浪子溫庭筠、大女主體質李清照、全能天才辛棄疾……三十位詩詞大神,涉及近三百首詩詞經典。全書考據精到,融詩、史于一體,串起唐宋文壇一個個耀眼的瞬間,從中可以窺見一部起伏跌宕的熱血歷史。這本讀起來非常過癮的“詩詞小說”,是一個以前沒見過的文學江湖。唐詩宋詞骨灰級愛好者、微信公眾號大V“少年怒馬”的致敬之作,隨便翻一頁,讀就對了。
少年怒馬 ·文學評論 ·11.9萬字
《雨巷》收入其詩歌,散文和詩論。其中《雨巷》以其優美、傷感、惆悵、朦朧而富于音樂美的特性,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
戴望舒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二十四載的短暫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詭譎,又有愛情的凄美、命運的無常。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的一生是個難以捉摸的謎,也是一個永恒不朽的傳奇。讓我們走進神秘的西藏,去尋覓最深情、最真實的藏地詩佛——倉央嘉措。
李明境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現語言魅力,讓你在詩詞文章中邂逅一段純美感情,于戲劇故事里領略幾番悲歡離合。從北大走出了數不清的文學大家,他們博古通今、指點江山,對文學有著獨到的見解。本書收錄了眾多優秀文學作品,內容涵蓋古今中外,體裁涉及散文、詩辭、小說、戲劇。在北大學者的點評中,我們學習百家古文,重溫民國美文,閱讀國外經典,于文字中領略生活之美。
劉玉民 ·文集 ·13.6萬字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周溯源 于立文 ·文學評論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