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現代化進程中的荒野意象
荒野隱喻不僅貫穿了美國最初殖民和獨立戰爭時期,在其后的西進運動、農業化向工業化轉型,世界大戰等現代化及城市化進程的醞釀、起步、發展、成熟等各個時期,同樣意義重大。荒野意象的演化與美國文學的現代化進程以及美國生態意識發生發展有著深刻而復雜的關聯性。本書旨在對荒野意象這一概念隱喻進行溯源梳理的基礎上,以美國現代化進程的醞釀、起步發展、成熟和過渡時期為研究區間,著重閱讀、梳理17世紀殖民主義時期到20世紀末期的美國文學作家作品,對美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同時期思想、文化背景之下荒野意象的刻畫和演變進行綜觀和探究分析,以生態主義批評和空間地理學為研究切入點,引入社會學等跨學科研究方法,闡述美國文學現代化進程中各個時期荒野意象的空間意義與藝術特征,提煉這一概念隱喻的不同內涵,尋找并勾勒背后折射出的美國文學傳統演變軌跡、特殊的藝術本質和特色,產生、存在與發展的必然性,預見其可能的前景,重新審視美國西部這片土地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史。
·17.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