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精選了朱自清五十余篇經典散文,不僅有《荷塘月色》《春》等名篇,還收錄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威尼斯》《柏林》等多篇中外游記。根據不同內容,本書精心劃分了四個專輯,這里面有《背影》中他對父親的愛,有《兒女》中他對子女的愛,有《我是揚州人》中他對家鄉深深的愛,等等。不顯山露水,卻深沉厚重。讀他的文章,能充分感受到他的謙虛、誠懇、純正樸實,浸透在每一個篇章、每一段文字里。
朱自清 ·文集 ·14.6萬字
《正紅旗下》是老舍自傳體長篇小說。清朝末年,社會動蕩,民風腐化,旗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窘迫。庚子年間,隨著義和團的到來,老北京順民們看似平靜的生活陡起波瀾。面對這破碎的河山、殘存的家園,經受了劫掠的老北京人只能將這段歷史永遠地銘記在心。
老舍 ·名家作品 ·19.7萬字
“文學包羅萬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華親自編選的一本最新雜文集。本書正是他近年來所發表的雜文結集,余華充滿睿智又真誠地分享了他的觀察和思考,內容包羅萬象,從往事到現實,從自我到時代,既漫談生活體驗,也談及創作心得,他生動回憶了他和福貴、許三觀等筆下人物的相遇,也講述了走訪世界時和勇敢的波蘭農民、意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有時候他們千千萬萬,有時候他們就像是同一個人。這些對人性寬廣與豐富的探究,展現出一位優秀作家對生活的深刻洞察,而命運無常中凝練出的一個個故事,不僅連接著我們的過去與未來,也最終指向了所有文學和藝術創作中最根本的力量來源。
余華 ·名家作品 ·10.7萬字
創作于10世紀初的《竹取物語》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語文學。故事寫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個美貌的小女孩,經3個月就長大成人,取名“細竹赫映姬”。5個貴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應嫁給能尋得她喜愛的寶物的人,可是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敗。這時皇帝想憑借權勢來強娶她,也遭到拒絕。赫映姬在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
(日)佚名 ·文集 ·7.4萬字
盡管生命充滿苦痛與辛酸,但《我不要你死于一事無成: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這本書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節都能讓人見到希望的陽光。信仰超越了死亡,歲月沉淀了從容,人生綻放出最奪目的光彩。《我不要你死于一事無成: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向讀者展現了一個不該被我們忘記和忽視的國家。
(阿富汗)法齊婭·庫菲 ·外國隨筆 ·16.4萬字
“魯迅文學獎”“中國好書”獎得主,李娟《記一忘三二》2020年全新修訂版。作者替換增改幾萬字篇幅,并增加新序。《記一忘三二》是作家李娟十余年來的隨筆結集。三十余篇以“記”為題的文字輕松隨性,從親情、友情、愛情,工作、生活、興趣乃至夢境等諸多側面,記錄了李娟的心路日常——與母親相依為命也鬧過“分居”,定居于荒野中的大院子而生活不再顛沛流離,少年時曾遭受的暴力與得到的關愛,等等,隨著成長反而愈益清晰。種種文字率性而作,平實詼諧,同時又有掩蓋不住的溫暖和詩意,組成一幕幕“含淚的微笑”,連綴起時間流逝中的瑣碎日常。
李娟 ·現當代隨筆 ·7.9萬字
二月河妙解《紅樓夢》,讀來別有一翻風味,本書從《石頭記》結局探微兼議《紅樓夢》主線,展開論述探討《紅樓夢》。
二月河 ·文學評論 ·6.2萬字
每個人都在問,這世界究竟怎么了。為什么我們生存的盛世,讓我們感覺迷惘、不安和焦慮?郭宇寬帶著自己先鋒媒體人的多年觀察和思考的累積,給國人提供了觀看當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視角,在他筆下,所有的歧視、崇拜、誤解與敵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郭宇寬 ·現當代隨筆 ·13.5萬字
本集收錄了作者自2015年6月中旬至10月底40余篇隨筆,內容多為人生感悟,拉拉雜雜,隨興所至,不妨與讀者共享一番。
愛卿 ·現當代隨筆 ·5.6萬字
本書從歷史故事、寓言作品、神話傳說、文學創作和現實生活中取材,對“人生三境”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睿智且富有哲理的觀點,能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獲得全面的人生啟迪。
文明德編著 ·現當代隨筆 ·12.9萬字
它們也許并沒有深奧的含義,但卻是歷經世事無數后的甘之如飴,既關乎歷史的震鑠,也訴說生活的溫情。當季節的變遷與長夜的苦感消散后,鼻息間只留有一抹明快利落的香氣,此中有甜意,寄與惜時人。
季羨林 史鐵生 汪曾祺等 ·名家作品 ·8.4萬字
2012年的中國詩歌相對于以往,更加安靜與結實了。安靜指的是詩人的胸懷。詩人與詩人之間,無論是網上還是各種關于詩歌的集會,前些年那種相互之間的指責、詆毀,甚至謾罵幾乎沒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詩歌論爭的聲音。起眼東西南北,各路詩人、各種拳腳與路數都認清了一個道理,“拿作品說話”。以往那種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經隨風飄去。結實指的是創作的姿態以及作品呈現出的思考。盡管我們現在很難在眾多的詩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個詩人。但平心而論,即使朦朧詩時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經典”,與現在詩人們的創造相比,現在的詩歌從技術層面、思想層面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梁平 韓珩 ·現當代詩 ·4.3萬字
“民國”十二年,中國思想界中的一件大事,自然要算所謂“人生觀之論戰”了。“丁在君先生的發難,唐擘黃先生等的響應,六個月的時間,二十五萬字的皇皇大文”,構成了這“論戰”。而且“這一戰不比那一戰”,這“論戰”里所包含的問題,據唐擘黃先生調查,共有一十三個之多。因為所包含的問題多,所以這個“論戰”格外熱鬧,但是因為太熱鬧了,所以“使讀者‘如墜五里霧中’,不知道論點所在”。胡適之先生說:“這一次為科學作戰的人——除了吳稚暉先生——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就是不曾具體地說明科學的人生觀是什么,卻抽象地力爭科學可以解決人生觀的問題。”
馮友蘭 ·現當代隨筆 ·19.4萬字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泛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朱光潛先生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實為現代忙碌生活中最需要的生活態度。“你如果問我,人們生活在這幻變無常的世相中究竟為著什么?我說,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別無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說,人生是多么苦惱呵!我說,人們并非生在這個世界來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種,能夠達到朱先生所崇尚的這種藝術化的人生,則可以說“今生無愧矣”。《慢慢走,欣賞啊!》萃取編排了朱光潛先生最富生活色彩的經典文章,以人生追求和境界為主題,內容包含關于美、關于人生哲思、關于處世修養等方面,是朱光潛先生對青年人實實在在的關心與教誨,啟悟與鼓勵。
朱光潛 ·現當代隨筆 ·15.7萬字
這是一本記錄關于生命與生活思索的書,寫給內心柔軟卻迷路人間的你: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一再提醒我們的,就是好好把握當下,以不會令自己將來后悔的方式去生活。書中收錄了作者癌癥治療的經歷、對人生的理解、對自己忙碌前半生的一些回憶與反思。以及關于故鄉、關于親情等的深切感悟。在病隙日記中,作者反省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細節,以生死經歷總結出許多富有哲理的人生觀點,以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不斷與命運抗爭,令人重新審視“活著的意義”,理性看待死亡,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于娟 ·現當代隨筆 ·13.5萬字
首屆茅盾文學獎榮獲者李國文沉寂三十余年,橫跨世紀的通達智慧,讀遍二十四史,耄耋之年的大徹大悟。我為什么這樣活?人的一生應如何度過?作者通過類似回憶錄的寫作方法回答了這個難題:童年回憶的真情流露,世情百態的描摹寫真,人間冷暖的真實體驗,山水草木的深刻哲思,歐美游歷的觀察思考,作者一一道來,這些文章現實意味強,既有豐沛情感,又有對人生的大體悟。
李國文 ·現當代隨筆 ·17.6萬字
可以下飯的療愈美文,獻給食物的贊美詩。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來;肚子美滿了,一切便都美滿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鋼鐵叢林,緊張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時候,吃,是最溫情的療愈;在失戀的傷口還隱隱作痛,憂傷的情緒還不能夠釋懷的時候,吃,是比借酒澆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顆自由的心,卻仍不幸糾纏于凡塵瑣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飽你的胃,卻無法滿足你的靈魂,很多人的傷痛記不清,記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無處安放的情緒,都能在細細品嘗中找到它應得的歸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傾訴的耳朵,那么請打開《深夜談吃》,在這里為心靈尋得一處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韓磊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一個知道分子眼中的大國民與小世界。本書為梁文道先生近兩年來撰寫的時評文字結集,談及政治、民主、民族、教育、新聞自由、公民道德等社會諸多方面。文字風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論述簡潔有力,往往一針見血命中問題之要害,其文字在帶給讀者閱讀快感之余,還催人省思,給人啟示。本書名曰《常識》,正如梁氏自言:“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是因為此乃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
梁文道 ·現當代詩 ·18.6萬字
《雅舍談吃》為梁實秋代表散文“雅舍”系列的精選集。梁公談吃,不僅僅是談美食,更旁征博引,將飲食文化、故土鄉情融于文章中,字里行間流露出一個時代的滋味記憶。梁實秋自嘲嘴饞,一生中寫下無數談吃的文章,這些文章帶有濃濃的故土情懷,是名家談吃中的經典作品。一代散文大師梁實秋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舌尖上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和記憶的味道。
梁實秋 ·文集 ·12.1萬字
《愛是一種好得不得了的“病毒”》專注對“真愛”的討論。從“小女孩純純的愛”,到“愛要怎么說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愛”以及“你好初戀”等七個篇章,蔡瀾以豁達的“過來人”的身份,幫年輕人解決在初戀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煩”。《忘不了,是因為你不想忘》專注對“情感糾葛”的紓解。在“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三角戀、多角戀”“分手快樂”及“生活瑣事”等七個章節中,蔡瀾凸顯其殺伐決斷的個性,敢愛敢恨。他鼓勵年輕人積極面對戀愛與生活,在失敗中學習、成長。“把痛苦建筑在發憤學習上,念書念到忘我的狀態,是打敗經驗的最佳方法。”
蔡瀾 ·現當代隨筆 ·1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