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世說新語》是一部記錄魏晉名士言行風貌的志人小說,為我國古代文學珍品。但其文辭簡略,如果不知相關背景,則十分難解。本書作者戴建業(yè),研究《世說新語》三十年,不僅能結合歷史背景完整還原書中的軼聞趣事,掃清閱讀障礙,更能帶你領會魏晉風度的神髓,領會一個時代的狂放不羈、率真灑脫。多虧了劉義慶留下一本《世說新語》,讓我們能見識什么叫超然脫俗,什么叫高潔優(yōu)雅,什么叫瀟灑飄逸。
戴建業(yè) ·文學評論 ·22.5萬字
本書為《童慶炳文集》之一,以一種新穎的體例,即《文心雕龍》“道心神理”說、《文心雕龍》“奇正華實”說、《文心雕龍》“會通適變”說、《文心雕龍》“因內符外”說、《文心雕龍》“循體成勢”說、《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等“三十說”論述劉勰對文體、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構成等的思考,讀來饒有趣味,讓人興致盎然。
童慶炳 ·文學理論 ·34.1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古文獻學理論研究、傳世文獻整理與研究、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海外漢籍與漢學研究等中國古文獻研究等相關領域。收錄了《夏禹劍考》《洪汝奎刻書及相關文獻整理活動考論》《宋代江西詩派詩集合刻考》等文章。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編 ·文學理論 ·24.4萬字
《人文》學術輯刊由河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編輯,《人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社會效益第一。《人文》以人文關懷為中心,突出學術原創(chuàng)性與新知傳播,注重實證研究,鼓勵綜合創(chuàng)新,力圖融通各學科,探討各種學術思想和歷史文化問題,展示中國思想學術界新成果。《人文》力爭為學術界提供一個優(yōu)質學術成果發(fā)表平臺。文章以學術文章(論文)為主,也發(fā)表歡迎思想學術隨筆及其他形式的學術文章。另設“對話”“學林”“札記”“書札”“書評”等欄目,以求多形式、多層面地反映學者們的研究成果。
《人文》編輯部編 ·文學理論 ·32.4萬字
本書是關于珠穆朗瑪峰攀登的非虛構紀實類作品,大約100年前,喬治·馬洛里和安德魯·“桑迪”·歐文1924年攀登珠穆朗瑪峰喪生,留下一個謎團:他們是否曾登頂珠穆朗瑪峰嗎?2019年,本書作者、專業(yè)登山者馬克·辛諾特加入了“國家地理”“桑迪·歐文研究和紀錄片探險隊”,希望在珠穆朗瑪峰的最上坡找到歐文的尸體及相機,以解決這個百年謎團。書中,辛諾特巧妙地將歐文在百年前的登珠峰故事,與他自己的探險進展實錄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目睹了現代人對珠峰的執(zhí)迷,珠峰攀登的危險及人的勇氣,以及商業(yè)登山對珠峰環(huán)境的影響。
(美)馬克·辛諾特 ·紀實文學 ·26.2萬字
本書為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研究的著作,作者從跨文化、跨學科的視角對西方近現代語言文學先驅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闡析,研究還涉及藝術、神學和漢學等領域,為當代中外比較文學研究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和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耿幼壯 ·外國隨筆 ·21.1萬字
本書聚焦于喜劇性矛盾,從形式特征與精神蘊涵統(tǒng)一的角度把握喜劇性的特征與精髓。首先通過對世界“六大喜劇理論模式”的辨析確立研究的理論基點,進而闡明人類喜劇意識發(fā)展進程中審美主體對喜劇性矛盾的積極建構作用,論述喜劇性矛盾的基本特性,揭示喜劇性矛盾的結構形態(tài)及其發(fā)展變異,剖析現當代藝術中的黑色幽默和戲仿,闡發(fā)喜劇性矛盾在其“雙重背反性”的形式結構中蘊含的以自由為核心的哲學美學內涵。全書的闡釋和論證層層推進,既有新人耳目的理論創(chuàng)見,又有生動幽默的個案分析,是一部見解獨到的理論著述。
修倜 ·文學理論 ·22.1萬字
中國文學十五講(第二版)作家作品為中心,選擇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若干閃光的亮點和精華,也就是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加以論述,以生動典型地反映出中國文學民族傳統(tǒng)的主要內容和思想藝術的高度成就。除了介紹有關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活和思想、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色等以外,還著重從審美的角度對作品做具體的賞析,幫助讀者獲得生動鮮活的認識,提高分析和鑒賞的水平,是一本很好的古代文學入門書。此次修訂糾正了部分訛誤,增加了部分重點作品的原文和解讀,內容更豐富、完整。
周先慎 ·文學理論 ·39.3萬字
本書詳盡地描述了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度過的兩年隱居時光,以及期間的關于自然、人生、人性等的思考。記錄了他獨處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探尋生活真諦的奇特歷程。這本依據他自己的生活體驗寫成的不朽名作,是他身體力行結出的豐碩成果,書中處處閃耀著寧靜、恬淡、智慧的光彩。
(美)梭羅 ·外國隨筆 ·21.2萬字
《元劇考論》,是元代戲劇專家鄧紹基先生從“文學性”角度對元代戲曲深度挖掘整理的重要成果。書分為考論與綜論兩大部分。考論部分主要是作者在半個多世紀校閱元劇的過程中,由文本出發(fā)所做的“個案”研究,綜論部分則是在個案研究的積累中對元雜劇宏觀的考量,涉及到諸如元雜劇的形成及繁榮的原因、元雜劇思想內容的若干特征、元雜劇版本探究等。全書資料翔實,考證嚴謹,深入細致。
鄧紹基 ·戲劇 ·41.4萬字
這本《中國大禁毒》基本概括了近年來中國禁毒的基本狀況。書中收集的案件都是近年來中國警方破獲的大要案,這些案件都曾經在國內或世界上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書既展示了毒品給人類的危害,也表達了中國政府禁毒的決心。編著者憑借理性的思辨,通過形形色色的案件,多側面地展現了中國禁毒現狀,表現出編著者的社會責任感。禁絕毒品,毫無疑問是一場必須要由全民參加的、轟轟烈烈的人民戰(zhàn)爭。解決毒品問題,靠一個國家不行,靠一個地區(qū)也不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聯(lián)手禁毒,合作禁毒,才能徹底解決毒品問題。
丁一鶴 ·紀實文學 ·24.4萬字
本書是已故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張傳璽先生的紀念文集。張傳璽先生于2021年2月27日去世,為了深切緬懷先生的道德文章,繼承發(fā)揚先生的學術品德和學術成就,其弟子、著名學者岳慶平先生發(fā)起組織編撰委員會,邀請張先生的生前友好、同事、同道、親沾先生教澤的學生、家人、弟子等惠賜佳作,由中華書局編輯出版《張傳璽先生紀念文集》。本書內容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張傳璽先生紀念座談會”專題,收錄張傳璽先生去世周年北京大學舉辦紀念座談會的新聞報道以及各位與會者經充實完善后的精彩發(fā)言;二是“追思”部分,收錄回憶張先生生平事跡、與先生交往故事的紀念性文章;三是“治學”部分,收錄評價張先生學術成果、學術成就或與先生研究領域相關的學術論文。書中對張傳璽先生的回憶和學術的評述提供了以往不為人知的珍貴資料,此外本書收錄的學術論文來自國內史學界不同年齡段的學者,討論問題涉及秦漢歷史的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編輯委員會 ·文集 ·40.8萬字
陳嘉映2007—2018自選文集。《何為良好生活》后新作,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在危機與紛爭爆發(fā)的時代,哲學如何協(xié)助我們反思生活。“我們與其說需要共識,不如說需要學會,沒有共識的人應該如何一起生存。”本書是陳嘉映先生選編自己于2007—2018年間所作演講、訪談與評論結集。有不同的道,從前有不同的道,現在有不同的道,將來還有不同的道。重要的問題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這些不同的道之間怎樣呼應,怎樣交流,怎樣斗爭。你要是堅持說,哲學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體系,那我不得不說,哲學已經死了。哲學,尤其今天的哲學,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們之所求,首先不是讓別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個人想要的是,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
陳嘉映 ·文集 ·24萬字
本書著重討論初盛唐至中晚唐各個時期儒學與文學之間的聯(lián)系和特點,對唐代儒學在不同時代社會政治背景下的歷史樣態(tài)、功能與地位進行重新考量,如初唐時認同的構建、高宗武則天時期的“古典”與“當世”之爭、盛唐詩的文化精神、中晚唐的文學與儒學轉型等。既注重文學與政治一般性關系的考察,也注重其作為“政治行動”的意義。在關注儒學對文學觀念、主題、體式、風格乃至認知模式之影響的同時,也關注文學作為“一種思想的方式”的價值。
劉順 ·文學理論 ·26.4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馮夢龍文學活動研究》(批準號08BZW042)結項成果。馮夢龍是一位勤奮而高產的作家和學者,他一生編撰了七、八十種著作,給我們留下了上千萬字的作品。他的著述涉及經史、詩文、戲曲、小說、民歌、笑話等諸多領域,學術界對馮夢龍的研究,重點集中在“三言”上,對他的章回小說、文言小說、傳奇、民歌、笑話較少涉及。該成果對深化馮夢龍的研究、拓展俗文學的研究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傅承洲 ·文學評論 ·25.7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chuàng)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fā)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
魯迅 ·文集 ·27.1萬字
宋代的隱士和居士利用相對自由的生活方式,主要從文化、審美的維度實現人生價值,豐富人生實踐,他們創(chuàng)造了富有生命激情和審美意趣的文化藝術成果,其中,政治、文化、歷史、文學藝術的內涵異常豐富,稱得上是寶貴的精神遺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本書的上編為專題論述,是從文學、史學、哲學等多個角度探討宋代隱士和居士的文化與文學。下編為宋代隱士、居士的敘錄,收錄隱士570人、居士291人,對每位都撰寫小傳并注明其主要文獻線索。
張海鷗 ·文學理論 ·34萬字
本書精選1911年以來關于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的關于四川十大歷史名人之一的蘇軾研究的經典文章,匯集老中青三代學人,展現每一代學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徑上的推陳出新。同時所選論文涵蓋歷史、考古、文學、科技等多個學科,以此梳理和綜合多年來學術界對蘇軾的研究成果,并由分冊主編精心撰寫導讀、研究綜述和研究目錄索引,為后學研究提供指引。
梅錚錚主編 ·現當代隨筆 ·25.4萬字
本書為有學叢書之一種,主要由16篇論文集結而成,分別為清代文學的特征、分期及歷史地位,科舉陰影中的明清文學生態(tài),清代文學與地域文化,清代詩學史的分期,清代詩文集的類型、特征與文獻價值,清詩話的寫作方式及社會功能,清詩話與小說文獻,清代詩學的研究方法,鄒祗謨生平事跡輯考,葉燮行年考略,葉燮的文學史觀等。
蔣寅 ·文學理論 ·25.5萬字
本書收錄了多篇現代散文,并且由專家、名家為你解析、引導你鑒賞每一篇散文。這些散文的作者有:魯迅、郭沫若、許地山、張恨水、林語堂、徐志摩、老舍、冰心、聞一多、沈從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林可行主編 ·名家作品 ·4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