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外文論(2020年第1期)
會員

《中外文論》2020年第1期中涉及基礎文論研究、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美學與藝術學理論研究、電影文化與文論研究、當代詩學理論研究、書評、譯文幾個方面的內容。基礎文論研究中,有針對動詞理論、寫實主義情感分析、耶魯學派、德國悲劇等研究內容;古代文論研究中,有“詩言志”、古代聲音詩學理論、乾坤并建與王船山的詩歌體性論等研究內容;美學與藝術學理論研究方面,有阿多諾、霍爾等理論家的分析研究;電影文化與文論研究方面,涉及科幻電影理論、文藝蒙太奇方面的研究;當代詩學理論方面,涉及中國當代詩歌、中西詩歌比較研究。本輯關注基礎研究的同時,特別注意到中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文藝中的動詞理論研究、耶魯學派研究、科幻電影與蒙太奇研究都是較為前沿的課題。同時,本輯中加入了書評專欄,發表了“文人畫”和“中國文論通史”方面的最前沿著作書評;譯文專欄發表了美國著名文藝理論家歐文·白璧德和法國著名漢學家侯綠曦的譯文,在“模仿理論”“中西自然觀比較”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本輯研究內容,關注基礎與前沿相得益彰,理論聯系具體文藝內容,為中國文藝理論學界提供前沿、扎實的理論研究參考。

高建平主編 丁國旗執行主編 ·文學理論 ·23.4萬字

地震三書
會員

《地震三書》是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作家李西閩的真實記錄,收錄了寫于汶川5·12地震后兩個月的親歷記《幸存者》、紀實文學《救贖》以及震后十年寫就的非虛構作品《我們為什么要呼救》。合集是對地震時的經歷、震后的心理創傷與療愈的全面記錄。《幸存者》從第一視角,真實記錄了李西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埋76個小時的全過程:從初至事發地,到被廢墟深埋,經歷驚恐、憤怒、委屈,繼而是平靜中的堅持、等待,以及掙扎求生的本能反應,直至獲救。全文細膩再現驚心動魄的人類災難場景,更以平實質樸的文字展現了人性中的美與善。《幸存者》在《收獲》雜志發表后,引起巨大反響,并獲得當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獎”。長篇紀實小說《救贖》講述了在大地震中失去兒子和母親的何國典,長期陷入難以解脫的痛苦之中,他隨妻子杜茉莉來到上海后,在周圍善良的人們的關懷和幫助下,漸漸走出心理陰影,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贖之路。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和悲憫的情懷真實再現了災難給普通人帶來的傷害,深層次剖析了受難后人們的心靈創傷,感人地書寫了現實生活中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之光。《我們為什么要呼救》是作者獻給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作品,講述作家李西閩、雜志攝影師蘇青和農民楊松樹一家震后掙扎求生、戰勝身體與心理傷痛的故事。“總有一些東西應該被照亮。”《地震三書》以第一視角真實呈現了災難現場和創傷現實,并在每個當事人身體和心理的自救過程中始終指向光明,雖然艱難卻堅定地重申了生命內在的柔軟與堅韌、脆弱與不屈,展現了生命的神圣尊嚴。

李西閩 ·文集 ·33.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瓮安县| 泰州市| 洛南县| 图木舒克市| 称多县| 休宁县| 高州市| 中山市| 焦作市| 拉萨市| 镇康县| 云梦县| 马边| 斗六市| 兴隆县| 正宁县| 旬邑县| 新野县| 望江县| 民乐县| 莆田市| 平泉县| 武冈市| 海晏县| 盐边县| 蛟河市| 始兴县| 辉县市| 镇宁| 龙海市| 万盛区| 赞皇县| 八宿县| 兰西县| 信丰县| 甘孜县| 汉源县| 德令哈市| 宝鸡市|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