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朝花夕拾》是魯迅最重要的作品集之一,共收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散文十篇,展現了橫眉冷對的魯迅先生的另一面,在中國現代散文史和文學史上享有盛譽。初版誕生九十多年來暢銷不衰,影響深遠。作品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歷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并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嘲諷。所收各篇均意蘊豐厚,手法嫻熟,備受一代代讀者喜愛。
魯迅著 裘沙 王偉君 裘大力插圖 ·文集 ·9.3萬字
唐詩之美,在于有情。本書按照友情、鄉情、宦情、江山情、古今情的順序,從“我是誰?”“注釋”“譯文”“這首詩好在哪兒呢?”“課堂小彩蛋”“你還可以知道更多”六個方面,對每首唐詩進行抽絲剝繭般的解讀,并以賞析圖輔以漫畫圖的形式生動、有趣地呈現出來,讓孩子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感悟唐詩的美好,領略唐朝詩人的家國情懷。
蒙曼 ·古詩詞 ·9.3萬字
本書為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成果。本書以《紅樓夢》前80回中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的女性形象為研究對象,選取十二金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中的主要人物為切入點,通過與楊憲益夫婦的譯本對比研究,探尋霍克斯筆下的紅樓女兒形象。本書創建“一對二”平行語料庫:《紅樓夢》原文語料庫及霍、楊譯本語料庫,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統計、對比及分析,發現了霍克斯寫形追像的兩類范式:其一,寫其言說神情,動態勾形;其二,追其屬性氣質,靜態定像。本書研究結論可為新世紀我國典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英譯提供有益范式。
姚琴 ·文學評論 ·9.2萬字
人類社會是一座寶藏,充滿新奇和未知,等待人們去探尋、發掘。人生就是一場探尋之旅,一路風餐露宿,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風光無限。在漫漫人生征途中,我們既會看到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從中真實領悟到人類社會的純真自然;也會看到社會生活的人生百態,從中真切感悟到現實生活的純粹本原。正是這些現實社會生活的細枝末節,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精彩紛呈。本書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了100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小視角,以素描的形式,記錄了一些社會生活的現象,力圖通過這樣的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起人們對社會生活之美的普遍關注。
仇英義 ·現當代隨筆 ·9.1萬字
這本書是火爆全網的讀書博主趙健,寫給所有人的人生參考答案!聚焦6大核心主題:人生、愛情、理想、精神、女性和自我。穿越時空,追溯54位中國文化長河靈魂人物的人生歷程與感悟,重走他們的人生路,感受跨越時空的共鳴找到迷茫焦慮的解法,收獲繼續前行的力量。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嗎?趙健以親身經歷告訴你,讀書是改變命運的起點!不是單純為了追求學歷,也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讀書,是讓自己逐漸清晰地認識到,你究竟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其實置于每個人面前的人生,是一場開卷考,你苦苦尋求答案的人生難題,那些歷史長河中的智者也曾經歷,并且已經給出了他們的解法。如何走出迷茫、如何看待愛情、如何做出更好的人生選擇、如何面對苦難……在這本書里都能一一找到參考答案。人生的考卷,無人可以回避。參考答案,或許能在你困惑時給你方向,在你焦慮時讓你安心,在你迷惘時給你新的思路,而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寫下屬于自己的答案。
趙健 ·現當代隨筆 ·9.1萬字
20世紀英國現代主義文學大師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一生致力于小說創作的革新,推動了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還撰述了她所處時代的戰爭、女權主義運動、同性戀現象以及大英帝國衰落等歷史事件。伍爾夫的現代主義作品貌似脫離歷史背景,但實際上卻根植于現代性的歷史真實之中,而且還是敘述歷史的有效手段。本專著全面研究伍爾夫的日記、自傳、書信、演講稿、文學評論和有關伍爾夫的傳記、筆記、檔案資料和手稿等歷史文獻,重新梳理了伍爾夫在現實世界所經歷的家庭歷史、社會歷史和大英帝國歷史。同時,本專著采用格林布拉特、海登·懷特和蒙特羅斯等人的新歷史主義觀點,將伍爾夫的現代主義小說置于歷史和文化背景中進行考察,審視伍爾夫對父母、兄弟姊妹的家庭歷史、女權運動、同性戀、階級沖突等的社會歷史以及殖民地獨立、兩次世界大戰的大英帝國歷史等所進行歷史撰述,從而挖掘伍爾夫的歷史觀、歷史撰述觀、歷史撰述的策略。
朱海峰 ·文學理論 ·8.3萬字
這是一本阿爾茨海默照護者回憶錄,年過七旬的語言學家誠懇地書寫個人經歷,記錄了伴侶患病后,從無話不談、文質彬彬的大學教授變得一語不發、失智失能的過程。作為二十四小時的貼身照護者,她在被愛人遺忘和照護重擔的雙重打擊下,一度失去睡眠,也失去自我。從“不敢生病”到“接納脆弱”,作者通過洞察自己和病人的處境,并從親人、朋友和社會機構方面獲得支持,最終走出孤獨,為自己和伴侶找到了新生活的秩序。她希望借由這本書,與每一位正在或即將照護所愛之人的讀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卸下愛的枷鎖,才能拾起愛的能力;照顧病人,更要照顧自己。
鄭秋豫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做你自己,世界自然會供養你”。“永遠的浪游者”舒國治代表作,數十年經久不衰的慢生活口碑,超級松弛的P人札記。李安、蔡瀾、梁文道推薦!用睡覺、走路、喝茶重置生活秩序。若只讀一本舒國治,一定是《流浪集》。
舒國治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本書為個人創作的以古典詩詞為體裁、以現代生活為題材的詩詞集,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十卷。作者所關注的,大部分是個人生活所見所聞,在此基礎上抒發情感,總體上呈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尤其是抒發了對黨和國家的擁護之情。
郝秀普 ·現當代詩 ·7.4萬字
本書收錄作者原創格律詩300余首和研究論文2篇。其中格律詩依照傳統格律詩法創作,分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四種,每種詩基本按照歲時節慶、紀事感懷、詠物興寄、游覽即景、田園家居、題贈酬和及議論雜感七類內容編排。限于篇幅,研究論文只收《律詩立意說略》和《律詩用典舉隅》2篇。考慮到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對詩中部分典故作了適當注解。
余志海著 屈小寧注 ·古詩詞 ·7.4萬字
本書是德國作家黑塞的讀書隨筆精選集。黑塞寫書、愛書,最能知道書的魅力。他一生寫了3000余篇書評,思考讀書的目的與過程、人與讀書的關系,也分享自己喜愛的讀物。他認為讀書必須走愛之路,而非義務之路。閱讀的目的不應當是為了忘卻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們自己的生活。黑塞強調書與自我的內在統一,他的文學評論不是客觀的分析,而是經過內化后從中超拔出來的“隨感”。在這本書里,他不以學者的立場而以讀者的心境去談“讀書”,在這我們能透視黑塞如何將書籍世界化為自我世界,從而建立適合自己脾性的書目。
(德)赫爾曼·黑塞 ·外國隨筆 ·7.3萬字
《傅斯年講詩經》是傅斯年先生在1928年擔任中山大學教授時,為學生講授《詩經》所寫的講義,也是近現代研究《詩經》的重要文獻。本書考證、注疏兼備,多有新解,作者系統梳理了歷代《詩經》研究的成果,進而提出研究《詩經》既要欣賞其文辭,更要注重其作為歷史材料和古代言語學材料的價值。書中以敘錄《詩經》諸篇為主,共分為《周頌》《大雅》《小雅》等幾部分,涵蓋了詩經研究史、詩經研究方法、詩經的藝術性等多方面內容,顯示出一個具有深厚國學積淀和系統西學思想素養的學者的學術眼光。本書涉及《詩經》相關問題的廣度和深度,放在今天的《詩經》研究著作中也并不過時,堪稱《詩經》講義類著作的經典。
傅斯年 ·文學評論 ·7.3萬字
本書收錄作者十余年古體詩詞創作及部分詩評、詩論等研究成果。全書分三卷:卷一為陶軒詩詞,收錄七律、五律、七絕、五絕和詞等原創作品;卷二為陶軒詩評,收錄作者評論元明清詩人等論文數篇;卷三為陶軒詩論,收錄作者多年從事古體詩詞創作之心得。全書精髓在于所收錄的400余首詩詞作品,內容涵蓋自然山川、名勝古跡、詠史抒懷、詠物言志、記游送別和時代風貌等,而以三秦自然山水、人文景觀及歷史名勝等吟詠居多,故名曰《終南集》。
李曉剛 ·古詩詞 ·7.2萬字
劉榮恩(1908—2001)是新詩人、書評家、翻譯家,又擅繪畫,更是西洋古典音樂愛好者,長期以來很少被人提及,是一位未被現代文學史或新詩史發現,而近幾年一些現代文學研究者,特別是青年學者開始關注的詩人。劉榮恩在1949年前共出版過六種詩集,如此豐富的創作在當時是不多見的。因為劉榮恩1948年就去了英國,研究界對其情況基本不了解;其詩集印數又很少,大多圖書館失藏,找全更是不易。本書將詩人的六本全部編入,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對這類散佚的新詩文獻也是有意義的搶救。
劉福春編 ·現當代詩 ·6.7萬字
《唐僧自傳》以幽默詼諧的筆觸,通過唐僧的視角,講述了其西天取經的傳奇經歷。書中不僅描繪了唐僧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白龍馬之間的師徒情深,還生動地再現了他們在取經路上所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難。同時,本書還穿插了唐僧對世間善惡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人性的獨到見解。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唐僧這一經典人物形象,感受其內心的堅韌與慈悲。
夫子 ·現當代隨筆 ·6萬字
《中美比較文學學刊》為中美比較文學界同仁共同創辦和編輯,北京語言大學和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為主體合作方,并共同在全中國和全美國范圍內選擇業內知名學者組成中方和美方兩個編委會,分別受理和負責審閱中美學者的來稿。《中美比較文學學刊》集中展示中美比較文學界在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范圍內及其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探討前沿理論問題,拓展文學批評空間,研究學術焦點問題。以期實現中美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的平等、直接、充分的學術交流。
張華 (美)保羅·艾倫·米勒主編 ·文學理論 ·5.9萬字
《中美比較文學學刊》(JournalofSino-AmericanComparative)為中美比較文學界同仁共同創辦和編輯,北京語言大學和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為主體合作方,并共同在全中國和全美國范圍內選擇業內知名學者組成中方和美方兩個編委會,分別受理和負責審閱中美學者的來稿。《中美比較文學學刊》集中展示中美比較文學界在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范圍內及其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前沿理論問題,拓展文學批評空間,研究學術焦點問題。以期實現中美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的最平等、最直接、最充分的學術交流。
張華 (美)保羅·艾倫·米勒 ·文學理論 ·5.5萬字
孫星衍是清代乾嘉時期知名學者、文獻學家,在文獻收藏、文獻編撰、文獻校勘、文獻出版等方面成就斐然。本書對孫星衍在文獻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進行了概括總結,并對他的著述思想、編撰特點、校勘理論、刻書風格、“善本觀”等做了具體分析,冀以啟迪世人,鼓舞世人。
陳寧 ·文學理論 ·5.4萬字
“永遠的浪游者”舒國治代表作,紅極一時現象級旅行散文。任性自在的晃蕩札記,堪稱京都游玩蕞佳范本。收錄自序、《京都的水》等新作及導覽彩頁。竇文濤、梁文道、洪愛珠默契推薦!漫無目的走一走,然后睡個好覺。
舒國治 ·現當代隨筆 ·5.2萬字
蒙曼 ·古詩詞 ·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