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塞萬提斯全集》共八卷,根據西班牙阿吉拉爾出版社的第十八版《塞萬提斯全集》(全兩卷)為藍本,依據它的編排順序兼顧體裁和篇幅等,分成詩歌、戲劇一卷,喜劇兩卷,幕間劇、小說一卷,短篇小說一卷,小說三卷。氣勢恢宏,展現了15、16世紀西班牙的全景式社會與文學狀況。
(西班牙)米格爾·德·塞萬提斯 ·文集 ·191萬字
毛澤東說革命奪權靠槍桿子和筆桿子,他自己卻從沒有拿過槍桿子,但筆桿子倒是一輩子須臾不離手。毛文堪稱空前絕后,他之前沒有,他之后也不可能有。毛文所產生的時代已經過去,它當時指導的工作任務也早已完成,但是為什么人們還在讀它、用它?一有事就想起它?這就是經典的意義,它早已褪去了有形的外殼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為永遠懸在天空,時刻啟迪我們的星辰。著名作家梁衡潛心研究毛澤東的文章作法,從文章形式、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等方面分析毛文的與眾不同之處,開毛澤東寫作方法研究之先河,并引起國內廣泛關注及巨大反響。本書將其研究成果結集,并增加了作者所寫的關于毛澤東的文章,及作者關于寫作研究的文章。
梁衡 ·文學理論 ·18.7萬字
殿堂級桂冠詩人里爾克寫給青年詩人的信,關于詩歌、人生、孤獨、自我、職業,詩意對談;一個對生活、歷史和自然始終保持“古老敵意”的詩人,一段詩人與詩人詩心交融的佳話;這已經不是一本新書了,當你拿起它時,它早已被無數詩人或準詩人,總之是熱愛詩和美的人們讀過、感嘆過;沉鐘社詩人馮至1931年經典譯本,十年再次完整呈現。可能你已經等了太久,現在它來了;全書經譯者馮至先生之女馮姚平女士校正,師承自馮至先生的翻譯家韓耀成先生提供專業指導;沉靜、忍耐、體驗、孤寂,比詩更像詩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詩人。
(奧)萊內·馬利亞·里爾克 ·外國隨筆 ·5.4萬字
《失樂園》以史詩的磅礴氣勢揭示了人的原罪與墮落。詩中叛逆之神撒旦,因為反抗上帝的權威被打入地獄,卻毫不屈服,為復仇尋至伊甸園。亞當與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誘,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識樹上的果子。最終,撒旦及其同伙遭譴全變成了蛇,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園。這部長詩體現了詩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學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極重要的作品。
(英)約翰·彌爾頓 ·外國詩歌 ·24.9萬字
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知名導演吳念真暌違12年感人之作。本書是他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臺灣各個角落里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摯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一個時代的美好縮影……特別收錄吳念真近年小說創作《遺書》,寫下對胞弟離開人間的真情告白。特別邀請作家雷驤繪制插畫,看兩位大師以圖文激蕩出精采火花。
吳念真 ·現當代隨筆 ·8.2萬字
1945年9月,八路軍濱海軍區首克臨沂,建立山東解放區首府。1947年2月華野為實施“萊蕪戰役”誘敵戰略主動撤離,同年孟良崮大捷后重占。此城三度易手,終成鞏固根據地,為華東野戰軍提供兵源、物資支撐,陳毅稱其為“山東解放戰爭的心臟”。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萬字
就在這天早上,草上的霜針還沒有被陽光融化。那只臨產的母羊叫聲凄厲。舅舅叫我轉過臉去。母羊的叫聲變了,低沉而叉深長。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風中和我一起輕輕顫抖。待我轉過臉時,看見母羊正在替剛剛落地的羊羔舔凈身上的血污………
阿來 ·現當代隨筆 ·5.6萬字
胡適是新紅學的開山祖師,1921年他以《紅樓夢考證》一書開創了紅學研究的新時代,這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已成為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在《紅樓夢考證》中,胡適針對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問題進行了有史有據的考證,是我國紅學研究的里程碑,也是我國紅學研究的代表作,在國內外產生了極大影響。
胡適 ·名家作品 ·4.1萬字
十四行詩于16世紀初葉傳人英國,隨著文藝復興思潮在歐洲的傳播,很快成為當時最流行的詩體之一,伊麗莎白時代涌現了一大批十四行詩人。西德尼的《愛星者與星》、斯賓塞的《小愛神》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集》,它們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壇上流行的三大十四行組詩”。
(英)莎士比亞 ·文集 ·4.3萬字
本書由著名作家嚴歌苓主編,秉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指導思想,結合當下的熱點話題、人物,匯集了張鳴、曹文軒、陳舜臣、韓美林、洪峰、王蒙等眾多文學、文化、文藝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圖片和攝影作品,圖文交匯,著力探討文學創作、文藝人生、歷史觀、社會熱點、心理、教育等話題,同時也是眾多作者交流學術觀點、暢談人生社會的平臺,為眾多作家、學者打造不一樣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嚴歌苓主編 ·文集 ·8.7萬字
《海明威書信集(1917—1961)》將呈現一位有史以來最為有趣的書信達人。作為百年來所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最為我國讀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眾形象、傳奇人生早已通過其作品為人所知,但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書信卻讓一個嶄新的海明威浮現出來。海明威研究專家卡洛斯·貝克從海明威留給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書信中精選了其從18歲至逝世這40多年間寫就的近600封信件,書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語言坦誠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敵手、編輯,以及當時幾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記錄了他生活與寫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稱他為有史以來最為有趣的書信作家也不為過。作品所選的書信不僅記錄了作家人生各個轉折點,更展現了他的性格與智慧,及其對狩獵、垂釣、飲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與狂野大大超過了他的作品,稱得上是一部非常規的作家自傳。而其中描畫的眾多國際性、社會性事件,以及一眾名噪一時的藝術家、文學家,更是從側面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國際風云與藝術影像。這些信不僅成為一般讀者的指南和閱讀享受,而且為認真研究文學的人提供了考證二十世紀美國文壇巨人之一的生平與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美)海明威 ·文集 ·39.8萬字
1948年10月,東北野戰軍發動遼沈戰役關鍵一戰——錦州攻堅戰。林彪集中25萬兵力,經31小時激烈戰斗,于10月15日攻克國軍10萬重兵駐守的錦州。此役全殲守敵,俘獲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杰,徹底封閉東北國軍陸上退路,迫使長春守軍起義投誠。錦州解放成為遼沈戰役轉折點,實現毛澤東“關門打狗”戰略,為東北全境解放奠定勝局。
林可行 ·紀實文學 ·24.3萬字
文思流暢,清明如水,與《蒙田隨筆集》《培根人生論》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培根人生論》一部與《論語》相媲美的歐洲近代哲理散文經典,自問世以來,歷四百年而不衰,處處體現了培根對人生世態的通透理解。全書語言優美凝練,充滿哲學的思辨,堪稱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傳世瑰寶。《蒙田隨筆集》蒙田是文藝復興后期法國人文主義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受到現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隨筆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國先后出版,它開創了近代法國隨筆式散文之先河。全書語言平易通暢,妙趣橫生,充滿了作者對人類感情的冷靜觀察。《帕斯卡思想錄)》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陳潔 薛詠 ·文集 ·29.9萬字
《在菜場,在人間》是一本書寫一群平凡菜場小販的炙熱生活的書,也是一本講述貼地而活的生之樂趣的書。作者是一邊擺攤一邊寫作,被央視贊為“菜場女作家”的陳慧。陳慧的前半生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幼年被送養;少年生病;青年遠嫁;中年離異。一個底層女人的不幸,似乎都發生在她身上。好在,為了討生活去菜市場擺攤的日子里,她白天擺攤,夜里寫作,竟在充滿煙火氣的菜市場里找到了救贖。
陳慧 ·現當代隨筆 ·11.1萬字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所著的散文集,詳盡地展示了作者居住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兩個月零兩天的隱逸生活。這是一本樸實清新又充滿哲理的書,記載了作者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獨特理解,呈現出一位超驗主義者豐富的精神世界。率真的筆觸中流露出風趣的意味,深沉的思索中閃耀著智識的光輝。作為梭羅的代表作品,以及超驗主義哲學與自然文學的經典作品,《瓦爾登湖》啟發了后世許多重要的思想家,深受世界各地讀者喜愛,擁有經久不衰的魅力。
(美)亨利·戴維·梭羅 ·名家作品 ·31萬字
《惶然錄》是葡萄牙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晚期隨筆結集,都是“仿日記”的片斷體。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曾經長期散佚的作品,后來由眾多佩索阿的研究專家們搜集整理而成。作者在隨筆中的立場時有變化,有時是個精神化的人,有時則成了物質化的人……這是變中有恒,異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堅定,是不知所云中的明確。正是這種精神氣質、這種獨自面向全世界的突圍,使佩索阿被當代評論家譽為“歐洲現代主義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經典作家”、“最能深化人們心靈”的作家。
(葡)費爾南多·佩索阿 ·外國隨筆 ·11.2萬字
三歸者,歸依於佛法僧三寶也。三寶義甚廣,有種種區別;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舉之。佛者,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諸佛是也。法者,為佛所說之法;或菩薩等依據佛意所說之法。即現今所流傳之大小乘經律論三藏也。僧者,如菩薩、聲聞諸圣賢眾,下至僅剃發披袈裟者皆是也。歸依者,歸向依賴之意。歸依於三寶者,乞三寶救護也。《大方便佛報恩經》云:譬人獲罪於。
弘一法師 ·文集 ·9.7萬字
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粹所在,中國古典文學發端于上古三代,歷周秦詩風之初立,孔子刪詩書,對《詩經》的確立起了關鍵的作用,遂有“詩教”之說。后經過漢代的發展,散體大賦漸趨成熟,流彩華章,大漢氣象,可知辭賦文章亦皆能吟春秋。迄漢末,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的五言詩興起,堪稱五言之冠冕,后世詩人莫不吟仰。之后歷魏晉建安文壇與六朝詩人的發揮,中間樂府詩縱貫數百年而不衰。
秦圃 ·現當代詩 ·33.7萬字
跟隨作者細膩的筆觸,感受頭頂的云、身邊的風、每一件在忙碌生活中被我們遺忘的美好事物,重拾對生活的感知。
張曉風 ·現當代隨筆 ·1.9萬字
1949年5月,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鄧華部)發起贛江追擊戰。渡江戰役后南逃的國民黨夏威兵團棄守南昌,5月22日解放軍第43軍兵不血刃進駐這座“英雄城”。此役切斷浙贛鐵路,孤立華中白崇禧集團,保護了八一起義紀念館等革命遺跡。南昌解放使華東與華南解放區連成一片,為進軍廣東掃清障礙,標志解放戰爭向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