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是卡倫·霍妮重要的心理學專著,也是她的代表作。該書多角度分析了現代人的心理和人格。她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各種矛盾和沖突中,而主要的沖突是我們都同時具有“親近人”“對抗人”“逃避人”的沖動。這些沖動如果無法協調好,就會讓我們陷入各種各樣的焦慮和神經癥。這部大師級的著作,用樸實的語言、清晰的邏輯,闡述簡明的哲理,能讓廣大讀者受益匪淺,感受到精神分析導師的真正魅力。
(美)卡倫·霍妮 ·社會心理 ·11.6萬字
這是一本幫助人們正確面對孤獨及其行為并重建人際關系的書。維韋克·H.穆爾西從醫期間,遇到很多成癮、暴力、心臟病等患者,他們的病癥都伴隨著孤獨,在醫學上稱為慢性孤獨,其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對身心健康十分有害。作者在治療過程中非常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得出結論:在病癥的背后,是深深的孤獨,而大多患者在社交方面會選擇逃避,羞于表達孤獨的情感,更不用說主動建立社會聯系。作者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充滿善意和關懷的治療方案,并講述了無數個溫暖治愈的故事,幫助所有被孤獨困擾的人們去化解和消除孤獨,學會排解孤獨并發展與世界重建聯系的能力。
(美)維韋克·H.穆爾西 ·社會心理 ·19.1萬字
本書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結合生活實例,列舉了多種控制情緒的方法,并詳細介紹了這些方法背后的心理學原理、運用方式,穿插部分心理學實驗案例,手把手地教會讀者如何控制情緒、提高情商。
李娟娟 ·社會心理 ·11.3萬字
墨菲定律其實并不是一種強調人為錯誤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闡述了一種偶然中的必然性。在很多事情上,人們總是盲目樂觀、心存僥幸,他們相信自己擔心的事情并不會發生,即便發生了,也很快會過去。這種盲目的樂觀與僥幸心理讓我們忘記了,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人類的智慧其實是膚淺且幼稚的。正是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世界是龐大而復雜的,雖然人類十分聰明,且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卻無法徹底地將萬事萬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人類有自身的局限性,即使再有智慧,也永遠無法完全了解世間萬物;即使再聰明,也不可避免地會犯各種錯誤。不論科技有多進步,有些不幸和錯誤總會發生,而且人類越是自以為手段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
梁素娟編著 ·社會心理 ·12.6萬字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但現階段很多民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自身的關系理解不到位。如何用心理學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落實在人們的行為中,是本書主要探討的問題。本書立足集體心理資本,結合黨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根據基層黨建工作,進行了思想大匯聚。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逐一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用案例講解如何用心理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書中的解讀符合學術要求并以當下的黨章憲法為依據,力求達到黨員干部和普通百姓都能聽懂。作者希望通過此書使人們能夠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信心,并用積極的心態來踐行核心價值觀。
韋志中 鄧偉平 ·社會心理 ·8.9萬字
暗示是人類典型、簡單的條件反射。我們無時無刻不接收著外界和內心的暗示,不受控制甚至無法察覺。從這個角度來說,暗示力,是比說服、指示和命令等外顯因素更強大的力量。洞悉了何為暗示力,就掌握了重塑人們思維、感覺和行動的法門。本書圍繞著我們的外在環境、群體間的社會環境和我們的內心世界三個方面來解釋暗示力,介紹了能夠影響甚至決定我們所思所為的諸多因素——顏色、場所、天氣、他人、文化、姓名、標簽、符號,不管多小的細節都能造成很大的影響。一出版便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獲《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等媒體交口贊譽。
(美)亞當·奧爾特 ·社會心理 ·13萬字
出生順序影響人的一生。我們會在與兄弟姐妹的關系中,發展出不同的人生觀、性格,并在學校考試、職業選擇、婚戀育兒,以及與人相處的方方面面表現出個人特色。如果你是一名幺子女,是否總被誤解嬌生慣養、自理能力差?如果你是一名獨生子女,那么你的伴侶找一位長子女還是幺子女會更和諧?如果你的領導是一位長子女,那么該如何與高要求的工作狂相處?如果你養育了兩個或三個孩子,又該如何合理育兒,幫助他們發展不同的個性?澳大利亞育兒作家邁克爾·格羅斯詳盡地闡述了出生順序理論,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和戀人。他還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巧,幫助我們在工作、婚戀、育兒中,妥善應對各個排行的人。
(澳)邁克爾·格羅斯 ·社會心理 ·11.1萬字
本書為你全面解讀談判秘籍,通過大量的談判案例詳細介紹了談判的各種心理技巧和應對策略。能讓你學會如何贏得談判對手的好感和信任;在談判桌上,如何說、如何問、如何答,怎樣拒絕對方的要求;在談判過程中,如何發動心理戰,瓦解對手的心理防線;如何解讀身體語言,洞察對方的真實想法;如何運用談判中的潛規則,掌握主動權;如何出其不意,打破談判僵局。
李娟娟 ·社會心理 ·10.8萬字
作為全球的特工組織,FBI的讀心術可謂獨領風騷。FBI經過100多年的歷練,其賴以成名的絕技也已經趨于完善,并且與時俱進,不斷汲取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社會學、犯罪學、傳播學及人類學等領域的發現。《活學FBI讀心術,妙用FBI攻心術》為你解析FBI破解身體語言的秘密,幫助你識人、觀相、察心,快速理解和掌握人的微妙心理,為人際關系的互贏,最終實現一生的幸福。
李云宵 ·社會心理 ·12.5萬字
本書從家庭幸福之道的內涵、本質、經營、管理、興盛、矛盾處理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地闡述,同時輔以一些擁抱幸福的秘笈和幸福家庭的哲思心語,讓你輕松明白家庭幸福的道和術,給你帶來希望,帶來真正的溫暖,成為你心靈的港灣、事業成功的后盾,以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幸福源泉。
劉鳳鳴 ·社會心理 ·12.9萬字
你在生活中或許經常碰到以下場景:看見未讀消息就想點掉;優惠券快要失效,感覺不用好可惜;要營養就喝含脂牛奶,要健康就喝脫脂牛奶。其實這些生活中看似由你自己做出的選擇,背后都有他人操縱的痕跡。這種利用微小的事物操縱行為的現象,叫作蒼蠅效應。在我們未曾留意的時刻,這些蒼蠅已經無處不在。你現在開始緊張并試著尋找身邊的蒼蠅了嗎?不要害怕,本書正是為此而來。作者已經幫你把所有的蒼蠅都分門別類列出,并提供了現實中的場景供你比對。讀完本書,這些蒼蠅將在你眼中無所遁形。
(荷)伊娃·范登布魯克 (荷)蒂姆·登海耶 ·社會心理 ·12.2萬字
本書旨在闡述心理學在旅游中的應用與研究,是作者多年帶領旅游團的實踐經驗總結,是一手資料的心血濃縮。書中重點講解了心理學在旅游中的應用、技術和原理,包括旅游生態文明開發、旅游心理資本建設與提升,以及心理導游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并對一些經典的技術和活動進行了具體分析。本書既能指導旅游工作者對旅游活動進行統籌、規劃與引領,也能為游客進行心理疏導獻一份力,使心理學能在旅游中發揮更大的效用。
韋志中 ·社會心理 ·10.6萬字
你知道如何洞察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嗎?你知道如何在社交場合讓自己魅力四射嗎?你知道如何讓自己更受歡迎嗎?怎樣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在戀愛、婚姻、家庭、職場中,心理學還能給我們哪些啟示和幫助呢?本書能夠幫您提升心理學素養,強化社交能力,在工作、生活、人際交往乃至戀愛、婚姻中應對問題更加輕松自如,成為人見人愛的社交達人!
王麗晶 ·社會心理 ·10萬字
自殺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課題,在任何一個國家也都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全世界每年有近100萬人死于自殺,自殺未遂者則是它的8~10倍。今天,中國的自殺率從20世紀80年代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時呈現出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特征,如精神疾病患病率低,自殺率農村高于城市、女性等同于男性等。自殺率的急劇下降和典型特征是眾多因素尤其是經濟、社會、心理因素共同影響、綜合作用的結果。本書在對中國自殺者進行長期和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參考社會學的參照論,結合中國的特殊國情,提出了自殺的扭力理論(StrainTheoryofSuicide)。扭力或不協調的壓力,不同于單一的壓力,它至少包含兩個相互沖突的壓力源或變量,主要包括四種:不同價值觀的沖突、愿望與現實之間的沖突、相對剝奪和危機應對技能的缺乏。“不協調的壓力”或“扭力”形成后,在其導致自殺行為的路徑中受到社會、心理因素的調節,以及精神病理學因素的干預或強化。張杰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通過對遼寧、湖南、山東16個農村縣的調查研究,為自殺的扭力理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書中的內容有助于讀者理解“中國式自殺”,以及更有針對性地預防自殺。
張杰 ·社會心理 ·17.2萬字
本書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心理干預的實用性操作手冊,由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主編。本書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期下,為大眾提供專業的抗疫心理指導,降低應激失調,恢復心理平衡,用健康的心態面對疫情。簡明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配有案例分析,具有實操性。
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 ·社會心理 ·4.1萬字
心理學并不神秘,它離我們也并不遙遠,只是看我們如何去表達和表現。如何才能讓這門學問通俗易懂地呈現在大眾面前,剝去晦澀,袒露真純。本書就是從這一目標出發,運用通俗簡練的語言,配以簡潔生動的圖畫,從心理學研究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方面系統地加以闡釋,對心理學進行圖解,使人們能夠更加清晰、更加省力地了解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提高對心理學的興趣,加深對心理學的理解,用心理學來幫助自己更好地生活。
鄭麗英編著 ·社會心理 ·7萬字
當我們對生育這一熱門話題廣為討論時,似乎更多的是在關注社會趨勢、統計數據,探討低生育率意味著什么,卻很少將目光投向自己——你是否曾因為來自長輩的壓力、生育的負擔、工作規劃與人生發展而苦惱是否要孩子,或被迫要孩子?但需要意識到的是,過分憂慮生育問題這件事本身,會讓我們忽略焦慮背后的內心感受,盲目地對是否生育做出決定。所以,與其逼自己在當下就做出判斷,不如尋求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機會。我對生育的擔憂究竟是什么?這種焦慮的情緒因何而來?問題在于生育本身,還是其他什么?本書基于心理學、社會學的視角,結合大量個案,試圖從原生家庭、婚育觀念、內在感受、現實生活等不同方面來探討生育焦慮背后更深層的心理原因與社會因素。當情緒和感受長期被忽視、被否定、被壓抑;當婚育成為一種束縛,限制了人們生活的可能性;當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被社交媒體無限制地放大……內心深處的痛苦與創傷,讓我們疇躇不前。只有在察覺那些一直以來被忽視的真實感受之后,我們或許才能發現困擾自己的并非生育。除了拂去繚繞眼前的迷霧,本書還為我們提供了緩解焦慮、療愈內心的建議與方法,希望能為讀者走進自己的內心打開以扇門,實現自我松綁,釋放生命潛力,找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悅芝林 ·社會心理 ·12.4萬字
本書介紹了情報專家在執行任務時經常用到的心理技巧,教你通過外貌、表情、肢體動作、語言等方面,全面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及其真實想法;同時,專門講述情報專家在審訊的過程中,如何巧用心理分析讓嫌疑犯乖乖就范;還穿插了一些小故事、小案例,幫助你更準確地理解和應用心理分析術。
魯芳 ·社會心理 ·12.9萬字
抵觸工作,但無法下定決心離職專注文學創作,在失業與自我追求之間搖擺不定;向往愛與被愛,卻又在親密關系中踟躕不前,三次訂婚又三次解除婚約,終身未婚;一生幾乎都和父母住在一個屋檐下,卻覺得彼此的關系還不如陌生人,與此同時又渴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弗蘭茨·卡夫卡平凡而又矛盾的命運背后,是充斥了無盡孤獨、痛苦和憤懣的內心世界,還有終其一生都未能走出的“永恒少年”困境。理想與現實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不僅困擾著卡夫卡,也困擾著無數當代人。本書結合榮格心理學,深度解讀卡夫卡在不同人生階段面臨的現實問題與內心沖突,以及這些心理層面的壓抑、痛苦與他斐然耀眼的文學成就有何關聯。這些走進內心的分析與探討,將為百年后同樣面臨“卡夫卡困境”的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了解自己的內心,從而化解苦悶,改善生活。
(加)達里爾·夏普 ·社會心理 ·6.2萬字
全身心地投入一段充滿愛的感情中(成為“我們”),是一段無比美麗、充實的經歷。然而,任何處于長期關系中的人都會告訴你,這也是很有挑戰性的事情。那么,如何克服困難呢?“所有成功的長期關系都是安全的關系。”心理治療師斯坦·塔特金寫道,“你和你的伴侶以一種確保雙方在任何時候都感到安全、受保護、被接受的方式互相照顧。”在本書中,作者為夫妻、情侶提供了一種開創性的指導。你會發現你和你的伴侶從長遠來看是否合適,如果合適,你能為你們的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你們就能享受一段安全而持久的愛情。重點包括:創造共同的愿景,這是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學習預防發生問題的工具和技術;了解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中的心理和生物學因素,了解神經科學、喚醒調節、依戀理論等;進行練習,例如新婚游戲、閱讀面部表情以及更多有趣和嚴肅的練習,培養親密感和安全感;處理沖突,實現雙贏;建立一種愛的關系,幫助你和伴侶作為個人和夫妻“茁壯成長”。共同的興趣、身體上的吸引力、共同的價值觀和良好的溝通技巧是人們通常認為的良好合作關系具備的因素。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目前的研究顯示,這些只是構成健康婚姻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生理因素。有了本書的幫助,你將學會如何駕馭這些因素,更有機會讓關系成功。
(美)斯坦·塔特金 ·社會心理 ·1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