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烏合之眾--群眾心理研究》是剖析群眾心理的經典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社會心理學的歷史上影響長達百年。這本書結合法國,甚至世界范圍內的歷史事件,入木三分地解析了群眾的特點及其成因。本書是研究群體行為的研究者和普通大眾的必讀書。本版特別收入了獨家授權的、由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撰寫的長篇書評。書中配有插圖,以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譯者為國內著名翻譯家何道寬,譯者還為本書撰寫了譯后記。
(法)勒龐 ·社會心理 ·11.3萬字
性格是什么?哪些因素影響了一個人性格的形成?面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對于“性格”,我們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本書針對這些讀者們感興趣的問題,將性格分類、性格與氣質、性格與親子關系、性格與家庭、性格與同伴、性格與生理變化、性格與創傷經歷、性格與文化八個方面的影響和關系一一給出答案。作者用一個個鮮活貼切的案例,幫助讀者對性格心理學產生直觀的認識,讓心理學的科普讀物不再晦澀難懂。同時,依據權威的心理學理論和科學的心理學實驗,對性格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和詮釋,為讀者提供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解答。想一睹“性格”的真面目,了解自己的“真性格”,不妨翻開這本書吧。
李娟娟 ·社會心理 ·11.9萬字
本書中,埃莉諾·伯廷運用榮格心理學理論,結合她30多年心理咨詢實踐所積累的大量現實案例,探討了親密關系的三個維度。本書為我們揭示了親密關系的復雜性,以及我們與他人接觸時所引發的內在和外在反應,并對處理各種親密關系給出了具體的建議。作者指出,每種親密關系都對應著一個預先存在的心理形象,或者一種集體無意識中的模式。當人們意識到并將之融入自身時,就會成為個體的一種潛在的能力。本書力求幫助讀者調和意識和無意識的因素,并將它們整合。
(美)埃莉諾·伯廷 ·社會心理 ·15.2萬字
《刻板印象》揭露了一個事實:我們生來戴著有色眼鏡,同時又遭受著各種偏見。斯蒂爾教授解釋了在每個人生活中因身份認同感而產生的兩難窘境,包括選修非裔美國人政治學課的白人學生成績每況愈下,以及主修工程學的女學生為了是否參加以男性為主的專業會議而猶豫不決,證明刻板印象和負面標簽顯著限制了人們的表現。刻板印象無處不在,它成為我們的標志,成為我們的負擔,有時使人努力過度,有時扼殺了自我本性。還好,它并非不可戰勝。本書深入剖析了身份認同感的形成因素和過程,展示了小小的標簽如何發揮了強大的力量,最后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應對計劃,幫助你擺脫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充分且自由地發揮天賦。
(美)克勞德·M.斯蒂爾 ·社會心理 ·14.5萬字
心理自助是人們用以調節自身情緒、改善心理健康狀況的行為與活動。心理自助由自我所主導,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有心理專業工作者的指導和支持。它可以用于情緒管理,還可以治療一些心理障礙。本書以大量實例詮釋現代人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心理危機,并以一名專業心理醫生的視角向讀者闡述自我應對心理危機的方法,引導與幫助被心理危機困擾的人走出困境,重建美好的心靈家園。
魯芳 ·社會心理 ·13.5萬字
亞洲頂尖級的情緒心理逆轉術。50個心理學逆轉法則,只需5分鐘就能改變你的負面情緒。本書是一本針對人生6大負面情緒而制定的心理逆轉術,這6大負面情緒源自:挫折、拒絕、折磨、不公、焦慮和壓力,無論你從事何種工作,是什么級別,你都會遇到這6種讓人產生負面情緒的情況,在這個時候,學會心理逆轉,及時調整自己,才是成功的關鍵。
李宇成著 ·社會心理 ·9.2萬字
為什么我們總是要與他人比較?與他人比較會對我們造成何種影響?誰更喜歡與他人比較?在本書中,zhu名社會心理學家蘇珊·T.菲斯克研究了人際和群體間比較的心理基礎,探討了為什么我們將自己與那些“高于”和“低于”我們的人進行比較,并分析了日常生活中這種比較的社會后果。本書匯集了大量前沿的心理學研究,以及菲斯克自己多年研究的結果,揭示了社會比較常見的結果——嫉妒地位等級高于我們的人,鄙視低于我們的人——并詳細討論了嫉妒和鄙視獨特的生物、情感、認知和行為特征。這種自然的嫉妒上層、鄙視下層的傾向,卻可能對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合作產生負面影響,在一些情況下甚至可能使人喪失人性,導致毀滅性的結果。因此,全書最后給出了關于如何轉化嫉妒和鄙視,幫助人們更健康地進行社會比較的建議。
(美)蘇珊·T.菲斯克 ·社會心理 ·14.9萬字
無法成為我們自己是一切沖突的根源。一方面希望統治一切人,另一方面又渴望被一切人愛;一方面順從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們身上;一方面疏遠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們的愛。……正是這些完全不能解決的沖突,控制著我們的生活。這本書擺脫一切壓抑、焦慮、糾結和孤獨。活出真實的自我,直至獲得內心的平和。
(美)卡倫·霍尼 ·社會心理 ·11.1萬字
本書詳細剖析了說話與心理的關系,列舉了幽默、贊美、說服、批評等語言表達藝術,總結了一系列有效的說話技巧。深諳心理學,說話讓人舒服,在合適的場合、合適的時機,對合適的人說合適的話,把話說得恰到好處,會令聽者如沐春風。古往今來,但凡不通說話之道者,都難成大事,而能成事者,一定在語言方面具有其獨特的能力。一句恰到好處的話,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作者通過自己多年來掌握的語言措辭技巧告訴大家該如何修煉說話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在本書中,你可以通過閱讀大量實踐故事,更好地掌握并運用語言措辭的技巧,使自己成為說話高手。
黎明 ·社會心理 ·10.1萬字
本書就從心理學角度入手,教會讀者看人、讀心、交流的技巧,通過活潑、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向我們闡述了如何識人、察人、讀心和參與人際溝通,讓我們輕松掌握在各種場景下的溝通技巧,幫我們達成所愿。在人際交往的博弈中,溝通能力強的人必定是占據主導地位的一方,而高明的溝通者往往都離不開心理學知識的幫助。本書告訴你如何用精準的溝通語言、有效的溝通方式處理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幫你修復受傷的交流自信心,讓你說出口的話不再打折扣,跟誰都能“好好說話”。
毛振福 ·社會心理 ·8.7萬字
我們為什么總受別人的影響和支配?我們為什么不能擺脫受控的局面,主動去支配別人?無論是商界人士還是政界人士,無論是領導還是普通職員,你一定曾如此迫切地希望擺脫現實生活的桎梏,你是如此渴望成為那個極具影響力、掌控全局的人。但你一定要知道,你一切意愿的達成,都要從你的強大的內在開始。你只有具備了超凡的識人之法,才能了解他人的真實想法和意圖,才能適時地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讓事情朝著你想要的方向發展。那么,《影響力心理學》就是助你識人、成事的不二之選。
蒼洱 ·社會心理 ·9.9萬字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人都會習慣性地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并在各種場合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有些人總是能很得體、到位地表達,讓大家覺得很舒服。其實這些人只是很懂心理學,知道怎么表達恰當。看到別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中不斷地贏得掌聲,若你也使用類似的方法去生搬硬套,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語言溝通能力,你必須了解他背后的心理學規律。本書讓你通過了解心理學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讓溝通變得簡單、順暢。
林楓 ·社會心理 ·8.7萬字
本書是一本幫助讀者了解心理決策過程、避免人際沖突和誤解、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的心理學作品。作者力求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漫畫解釋人在做決策時的過程和其中的心理學原理,內容包括“社會助長理論”“旁觀者效應”等一系列在決策中體現的心理學現象,并介紹了一套減少人與人之間誤解,增進相互聯系的方法,有助于您正確認識心理決策,避免因誤解導致的矛盾,進而化解沖突。
李云帆編著 ·社會心理 ·2.8萬字
人們在截然不同的情境中,思維和行為也會發生變化,然而大多數人并不清楚,我們受到環境影響的程度比我們以為的要大得多,性格、愛情,還有成功全都高度依賴于情境。《影響力·情境篇》探索了那些影響你生活的隱形力量,它將顛覆你頭腦中原有的人性假設,幫助你回答:在什么情況下,人的性格可以改變?那些袖手旁觀的人都是麻木不仁的混蛋嗎?無辜的人為何會認罪?女生天生數學差,男人天生有攻擊性嗎?本書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看待自己的方式,并幫助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更高效的決策,對周圍的世界做出更準確的觀察。它可以:幫助你預測周圍的人在各種情境下會如何反應;教會你置身事外思考問題,更冷靜地評估你所處的環境和遇到的社會困境;怎樣能通過操縱情境因素影響他人;讓你抵御情境的過度影響。《影響力·情境篇》一書富有洞見和魅力,具有高度的可讀性,是一本內容豐富而且引人入勝的入門讀物。作者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我們帶來了出人意料的啟示。請記住,情境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人!
(美)薩姆·薩默斯 ·社會心理 ·14.6萬字
情商是一種能力,情商是一種創造,情商又是一種技巧。既然是技巧就有規律可循,就能掌握,就能熟能生巧。提高情商其實有著簡而易行的方法,你需要的就是堅持而已。本書結合哈佛大學在情商方面的成功案例,并以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情商理論。同時提出了許多提高情商的具體方法,為讀者送上一道營養滋補的心靈雞湯。
徐憲江 ·社會心理 ·14.7萬字
本書是一本心靈能量學的頂尖讀物,將個人的心靈力量劃分為七大神秘領域,從野心、潛能、反應、情緒、氣場、行動、財富等方面進行自我的探索和提高。本書通過富有見解性的語言、豐富詳實的案例和獨創性的理念,幫助讀者對心靈力量建立起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成長,并取得成功。
鮑耶 ·社會心理 ·11.7萬字
身體語言,顧名思義,是通過面部表情、身體動作展現出來的語言。面部表情的豐富性就在于它可以展示各種各樣的心理特征,任何一種心理情緒都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呈現出來。一個人的眉眼間隱藏著豐富的信息,說話的聲音其實也暗藏秘密。在心理神探的微鏡頭下,動作的每一處細微變化都可以被精確觀察到。搖頭的潛臺詞是什么?點頭就一定表示贊同嗎?每一種動作的背后都有一種心理狀態,翻開本書,你將知道其中的奧秘。
魯芳 ·社會心理 ·12.1萬字
福克斯教授的研究著重于人類的頭腦靈活性、情緒能力,意識能力,情境能力,提出為何在相同的環境之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認知?經過多年研究,她發現,現代人心理失調的主因即我們無法實時掌控自身的感覺和行為,由此會做出一系列不合時宜的反應和決策。因為人類大腦內建了一些本能,這影響到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例如,在恐懼之下,我們的身體會無法動彈、大腦一片空白。然而,人類為了生存下去,須時時保持心理和身體上的靈活性──這是一個演化上的悖論。而心理僵化也使我們常低估自的表現和成就,要打破這樣的限制,就要提高內在的應對力。開篇作者向我們提出了應對力的概念,并介紹了為什么我們要提高應對力。之后通過闡釋應對力四大基石:頭腦靈活性、情緒能力,意識能力,情境能力,并通過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來訓練提高應對力的方法。這是一本非常容易理解的關于人類靈活性的科學入門書,本書提出了“應對力”這樣非常前沿實用的概念,這一概念與之前的“心理彈性”或者“心理復原力”不同,這兩者重點在于我們遭受創傷后反彈恢復能力,而“應對力”是讓我們一直接受并保持萬變情境中的靈活性,以至于在心理上都不需要進入低谷就可以隨時應對,做出有利于發展的新反應。這是人類心理上的又一概念性和能力上的突破,可將此概念與情商、成長型思維、積極情緒等概念放在一起進行解讀。
(美)伊蓮·福克斯 ·社會心理 ·14.1萬字
本書詳細講解分裂型病態人格的成因、行為模式以及如何調整。在文中將列舉大量真實的患者案例,便于讀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從而抓住矛盾和恐懼的根本,以最為有效的間接手段解決生活中輾轉反側也難以通明的各種學習、工作、婚姻、社交的問題。通過了解人格心理理論,使我們更加理解社會問題,通達人情冷暖,學會回避社交風險,解決人際矛盾,成為高明的問題終結者和自己的心理醫生。
龐金玲 ·社會心理 ·7.3萬字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是卡倫·霍妮重要的心理學專著,也是她的代表作。該書多角度分析了現代人的心理和人格。她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各種矛盾和沖突中,而主要的沖突是我們都同時具有“親近人”“對抗人”“逃避人”的沖動。這些沖動如果無法協調好,就會讓我們陷入各種各樣的焦慮和神經癥。這部大師級的著作,用樸實的語言、清晰的邏輯,闡述簡明的哲理,能讓廣大讀者受益匪淺,感受到精神分析導師的真正魅力。
(美)卡倫·霍妮 ·社會心理 ·1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