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失去信心的孩子。過度保護、過度放縱、過度嚴厲、羞辱懲罰,都會帶給孩子沉重的挫敗感,一次次剝奪了孩子體驗自身克服困難能力的機會。《教師:挑戰》是德雷克斯兒童教育心理學經典著作。如今我們正經歷著一場教育領域的革命,通過外部力量向孩子施壓已然失效,我們必須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教師若想有效且正確地引導孩子,就要熟悉心理學常識,深入地了解孩子成長經歷、家庭地位等生活方式,采用正面的方式,給予孩子自信和勇氣,引導孩子做出積極、有建設性的改變。
(美)魯道夫·德雷克斯 ·兒童心理 ·20.3萬字
《孩子:挑戰》是魯道夫·德雷克斯傾注40年心血創作的經典著作,被稱為“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魯道夫·德雷克斯開創性地將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個體心理學發展為一系列實踐方法,直接影響了正面管教方法的提出,成功指導了無數的家庭。在本書中,他通過觀察親子之間的互動,記錄了兒童心理和行為的第一手資料,幫助父母了解孩子,學會正面管教孩子的有效方法。作者既不建議父母縱容孩子,也不建議父母嚴懲孩子,而是提倡與孩子合作,溫和而堅定地幫助孩子的內在成長。孩子的成長歸根結底都是勇氣的挑戰。
(美)魯道夫·德雷克斯等 ·兒童心理 ·19.7萬字
如果你想創造繁榮、富足,以及令人振奮的生活,你需要擺脫舊的“受害者”思維,把自己從過去的陰影中解救出來。“受害者”思維無處不在,它阻礙著你的成長。它是唯一阻礙你發揮最大潛力和取得最大突破的東西。這是一種流行病,它正在扼殺我們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禁錮我們產生絕妙的想法,而似乎沒有人在關注它。在本書中,作者試圖打破“受害者”思維,為我們提供了一條超越它的個人成長路徑。本書是對我們的潛意識和驅動我們不斷前行的信念的深刻探索,能夠幫助我們克服失敗的恐懼、消除限制性信念并快速提升自信心。
(澳)克里斯·利亞諾斯 ·積極心理 ·10.5萬字
本書結合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古今各地的生活經驗,闡明了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著本能和環境的錯位,或者說失配。我們在約200萬年前的石器時代形成的原始本能和古老大腦,無法適應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和數字革命下飛速變化的生存環境。本書對身體、愛情、工作、領導力、宗教、戰爭、環保和媒體等方面進行了深刻有趣的分析,運用進化心理學的智慧,幫助我們尋找更匹配、更自然、更幸福的生活方式。
(荷)羅納德·吉法特等 ·百科 ·18.1萬字
本書從進化的角度解釋了是什么讓我們成為人類,跟靈長類的表親們區分開來。回本溯源,我們的大腦在百萬年的時間里如何發展和適應環境,決定了我們現在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和一切生活方式。書中的內容結合了進化心理學、神經科學、行為科學等前沿成果,涉及學習、情感、決策、社交、文化等方方面面。作者用非常簡明的語言概括了人類心理和行為的本質。書中還提出了讓我們活得更加“原始”、更加高效的實用建議,幫助讀者解放自己原始的大腦。
(美)蒂姆·阿什 ·百科 ·10.5萬字
本書是作者30年研究、實踐和學習“母愛饑渴癥”的智慧結晶,是幫助女性治愈母愛缺失帶來的創傷的指南。本書可以幫你確認母愛的基本要素,讓你意識到自己失去的東西,并且找回自己需要的東西。在本書中,作者探討了導致“母愛饑渴癥”的原因及如何應對的問題。在定義了“母愛饑渴癥”的基礎上,作者詳細介紹了母愛三要素,即母性撫育、母性呵護和母性教導,并對“三度母愛饑渴癥”的形成和應對機制進行了系統闡述,以期引導你敢于面對生活中的傷心事,讓你擁有幸福快樂和親密關系。另外,本書的每一章都會為你提供溫柔的暖心支持,讓你更快、更輕松地走出母愛的陰影、走出童年受的傷。
(美)凱莉·麥克丹尼爾 ·心靈療愈 ·11.2萬字
你是否有一種內在空虛的感覺?你是否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悲傷、不快樂或沮喪?你會認為自己高度敏感嗎?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有可能在孩提時代經歷過情感上的忽視或創傷。情感上被忽視的孩子長大后可能難以形成強大而安全的依戀。他們可能會感到空虛、毫無價值,有時甚至會嚴厲地評判自己,并與成癮傾向做斗爭。治愈你的內在小孩將改變你的生活,并給你回饋作為一個孩子和一個成年人所需要的愛、同情心和真實性。在本書中,西蒙·查普爾為你提供了一些循序漸進、安全可靠的方法來幫助你面對過去,幫助你培養自我同情的能力,將你從生活的破壞性行為中解脫出來,進而找到一個更快樂、更無憂和更真實的自己。
(英)西蒙·查普爾 ·心靈療愈 ·15.9萬字
本書論述的是對人類大腦獨特愈合方式的探索。理解它之后,從前被認為是不可治愈或無法逆轉的大腦問題得到了大幅改善。我們會看到,許多病例痊愈了。我將解釋治愈這一過程怎樣從大腦高度專業分工的特點中發展出來。人們從前一直認為,這些高度分工的特點非常復雜,要付出成本才能換來:大腦和身體其他器官不一樣,無法自我修復或恢復失去的功能。本書想要說明,實情恰好相反:大腦的復雜性令它具備一種獨特的自我修復、全面改善其功能的方式。
(美)諾曼·道伊奇 ·意識 ·26.2萬字
首先,本書寫給處于職業初期、中期的各類業務、技術、專業、管理工作者,作為工作手冊。這里有系統的方法,有生動的案例,有導師的指點,還有代入情境的“牛刀小試”,幫助你構筑自己的成功捷徑。其次,本書為處于職場中層上下位置的奮斗者、成功者提供了一個回顧、展望、再提升的參考。真理總是很簡單,智慧總是很質樸。你們過去磕磕碰碰一路走來換得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是花了很多有形、無形代價的。借本書中的思維導向和模型工具,將你們的經驗、教訓梳理成知識、智慧,內化于心,必助力自己更上一層樓。
姜維 ·入門 ·9.6萬字
本書對心理創傷這門學科,對它與物理學、自然科學、神話學以及藝術之間的聯系著迷不已。創傷研究幫助我理解了痛苦的含義,無論這種痛苦必要還是不必要。最重要的是,它幫助我深刻理解了人類精神之謎。我萬分感激有這樣獨特的學習機會,我更感謝能有機會見證并參與創傷治愈過程中發生的深刻轉變。心理創傷是人生中存在的一個事實。然而,它是可以治愈的。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通過適當的指導和支持使其發生轉變。心理創傷完全有可能轉化為心理、社會及精神覺醒和進化中最巨大的力量之一。我們(作為個體、群體以及社群)應對創傷的方式會對我們的生活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它會完全影響我們這個物種的存在方式,甚至會影響人類物種的存活。
(美)彼得·萊文 安·弗雷德里克 ·百科 ·13.1萬字
本書是一部杰作。作者充滿感情和同理心的深入視角,令人深信今后對心理創傷幸存者的治療會日益人性化,極大地拓展了自我調控和療愈的方式,同時也激發了更多關于創傷及其有效治療方式的研究創新。作者范德考克通過充分呈現他人工作中令人信服的證據,連同他自己的開拓性探索以及在此過程中獲取的經驗,證實了身體會記錄創傷的經歷。除此之外,他開發了一套借助瑜伽、運動和戲劇表演的方法,巧妙地將人們的身體和心靈(以及他們的思想和情感)聯系起來。這個新鮮觀點是美好和令人歡迎的,并為心理治療界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美)范德考克 ·心靈療愈 ·27.1萬字
德米安是個焦慮而迷茫的年輕人,對自己和世界充滿了好奇,又時常無法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包括學業、愛情、人際關系等。他不斷質疑自己,也迫切地希望了解自己。于是,他找到了完形學派的心理治療師豪爾赫。豪爾赫的治療風格十分獨特:每次見面,他都會給德米安講一個故事。從古代到現代,從宮廷到民間,這些看似簡單卻蘊含著豐富哲理的故事,解答了年輕人的各種疑惑,減輕了他的焦躁和恐懼,讓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又重新開始了。
(阿根廷)豪爾赫·布卡伊 ·心靈療愈 ·9.3萬字
你是否有一些不能觸碰的往事,只要一想起,瞬間就痛苦不堪?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力量,不能控制任何事?你是否覺得自尊心很低,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你是否沉溺在吸煙、喝酒、色情、暴力等不良習慣中?你是否無法獲得美滿的親密關系,缺乏安全感,覺得沒人會真的無條件愛你?你是否感到身體不舒服,夜里睡不好,但醫生卻說你根本沒有生理疾病。你的記憶是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在脆弱的童年時代,每個孩子都容易遭遇情感傷害。成年以后,人們也躲不開痛苦事件帶來的心理創傷。不論經歷的是輕微挫折還是重大創傷,負面記憶都會真切地存儲在腦細胞網絡里,構成我們的無意識心理,讓我們形成了很多自動的不良習慣和負面情緒,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無法得到幸福和快樂。本書是治療心理創傷最有效的療法之一——眼動脫敏與再處理療法(emdr)的創始人。她用人人都能看懂的語言詮釋了大腦科學,揭開人們被往事困擾的神秘面紗,并且提供簡單易學、實用有效的自助技巧幫助讀者自己循序漸進地了解并掌控自己的反應和情緒,克服阻止自我前行的各種不良認知、情緒、習慣甚至人格特質,從而實現真正的心靈改變,滿懷力量地去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美)弗朗辛·夏皮羅(Francine Shapiro) ·心靈療愈 ·20.2萬字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走出孤獨,都渴望與別人相愛。如果一個人越重要,我們就越會用自己所懂得的方式去對待他。但很多時候,這種渴望背后的潛臺詞是:因為我愛你,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所以你要聽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應,去做事。而所謂的“為你好”則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在這種邏輯下,相愛便成了強加,成為控制彼此的戰爭。雖然我們都渴望愛,都愛過,但要命的孤獨感不時糾纏我們,讓親密關系變得咫尺天涯。頗具人氣的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洞悉孤獨感背后的深層心理機制,從心理學的角度,結合大量真實案例,幫助你看見關系的真實樣子,打破橫亙在人與人之間那堵自戀的墻,結束權力與控制的游戲,讓真愛和自由重新回到家人、愛人之間,讓自戀變為自愛。
武志紅 ·心靈療愈 ·12.1萬字
本書是20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論述兒童人格發展和教育觀念的一本經典著作。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是他所有行為的根源。因此,父母、老師應幫孩子了解其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孩子塑造影響其一生的生活風格。基于這一目標,阿德勒認為,解決孩子說謊、打架、暴躁、懶惰等問題行為的關鍵就在于了解其整體的人格,并給予同情、理解、關愛和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懲罰。為此,我們要通過提高孩子面對工作的課題、交友的課題和愛的課題的能力,來培養孩子積極、自信、樂觀、堅毅的品格。本書不僅能幫家長、教師和心理咨詢師更深入地了解孩子,而且對培養出擁有健全人格的孩子非常有啟發。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兒童心理 ·11萬字
家庭代際創傷目前越來越被大家感興趣,隨著科學越來越深入的探索,我們知道創傷的影響可以從一代傳到下一代,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嚴重問題,其原因并不在于我們個人,而是由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甚至很多代以前傳遞而來,深入骨髓。即使經歷了初的創傷的人已經死去,或他的故事已經隨風而逝,但這些創傷會潛伏在記憶和感受里,傳遞給他的后代。遺傳學上的身體特征很容易被覺察到,而這種情感的遺產通常是十分隱蔽的。作為核心語言療法的創造者,作者花了20年的研究語言和創傷病人的表現癥狀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可以讓我們看到根源問題,一般創傷是家族傳遞或者發生在童年早期。核心語言可以讓我們從不屬于我們的錯誤中釋放出來。
(美)馬克·沃林恩 ·心靈療愈 ·12.3萬字
為什么這么多人在中年遭遇眾多挫折?為什么我們會把這些挫折當作一種危機?這種危機與經歷又代表了怎樣的意義?中年危機——詹姆斯·霍利斯將其稱為“中年之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霍斯教授提出了一個看似可怕實則具有解放意義的問題:“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誰?”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在以虛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實際的期望驅使著扮演—個“臨時的”成年人格時,我們就打開了第二個成年期的大門,將迎來真實的人格。在本書中,霍利斯教授基于榮格心理學的視角,以一種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現了中年經歷的層次,并帶領我們重新審視、界定、調整自己的人格,從而了解內心真正的需求,拋開童年創傷與“臨時人格”的束縛,從痛苦出發,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義的彼岸,最終形成穩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美)詹姆斯·霍利斯 ·人格心理 ·7.9萬字
孤僻、懶惰、哭鬧、裝病、口吃、尿床,或者厭學、逃學、離家出走……阿德勒認為,兒童出現的種種問題行為,是由于兒童在追求卓越感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造成了人格缺陷。本書圍繞如何幫助兒童形成一個健康的人格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在書中,阿德勒結合自己多年為兒童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經歷,通過大量親自診療的案例,全面且細致地剖析了每一種問題兒童產生的根源:追求卓越、自卑感、社會情感、在家中的排行、家庭環境、對性別角色的認識、青春期與性教育、社會影響……針對這些根源,阿德勒為家長和教師提出了中肯的教育建議。本書既可為家長提供豐富的教育案例和有價值的教育啟示,又可為兒童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兒童心理 ·10.3萬字
即使騎象人手握韁繩,大象卻依舊野性難馴,根本不聽他的。在每個人的身體里都存在著類似“象與騎象人”的爭執,大象就好比我們的感性行為本身(習慣和情感),騎象人則是我們的理性思考(意志力)。大部分心理活動的處理過程都在無意識的狀態中進行。人們那些看似復雜、怪異、令人迷惑的行為,其實都有跡可循。來自超過50萬人的B站課堂心理課,結合近年來心理學、神經學、基因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心理學經典著作,帶領我們深入了解人類行為背后的25個心理學原理。通過硬核科學的理性分析、對照實驗、理論知識,幫助讀者建立起系統全面的心理學認知,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人類行為、情緒背后隱含的信息,從而更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
魏知超 ·百科 ·11.2萬字
高德繼《洗腦術》暢銷200萬冊之后又一本讓你變得更加聰明的書,它是一場頭腦風暴,注定改變你的思維邏輯。作者結合15年經驗5萬份資料5000次實驗調查,從心理學上解讀各隱秘部門、知名的領導人物都是通過什么樣的手段、理念與程序改變對方,在跟不同的角色合作時都能有邏輯地說服對方、說服一個團隊甚至說服一個國家,如果洗腦術講的是術(方法),而這本書講的是道(根源)。
高德 ·心靈療愈 ·1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