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本養腎、護腎的實用保健書。全書從認識腎臟開始,從中醫的角度分別說明了腎臟的特點和功能,養好腎則牙齒固、頭發黑、腰腿不老。接著從養腎是一個系統工程的角度,書中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簡便易行的方法來養腎、護腎,分別講解了養腎、護腎的食療方法,以及簡單易學的運動、按摩、足療、拔罐等養腎法,告訴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調節情緒來養腎,有哪些應該掌握的養腎、護腎細節。
賈民勇 孫秀全主編 ·中醫養生 ·8.2萬字
《超簡單脊療消百病全書》就是以脊療為中心,詳細介紹了脊療的歷史、自我診病法、常見病的脊療手法和日常生活的脊療保健,并將各種疾病分門別類,詳細介紹了各類疾病治療手法和對癥藥膳,方便讀者對癥治療。此外,本書運用圖解的編輯手法,圖文并茂,使讀者能夠即學即會,可以在閱讀本書之后在家中即能實踐操作。
趙鵬 鄭書敏 ·中醫養生 ·14.7萬字
拔罐療法源于古代角罐法,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為包括藥罐法、針罐法、刺絡罐法、艾灸罐法等13種罐法,搖罐、轉罐、走罐、閃罐等多種操作手法的綜合療法,醫治范圍也擴大到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美容科的多種疾病。拔罐療法通過作用于經絡和穴位,從而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調節臟腑、消腫止痛、消炎拔膿的效果。拔罐療法在民間極為盛行,老百姓都用拔罐療法來治病防病,各種罐具幾乎家家必備。本書將告訴您拔罐的理論基礎、準備事項、操作方法和救急方案等,為您的健康加一份油!
張中祺 ·中醫養生 ·9.7萬字
看透它的本質,去除病根,能夠正確認識、對待、治療高血壓病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學問。本書著眼于實用,從認識血壓、血壓的形成、血壓與高血壓等,對高血壓進行尋根溯源,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高血壓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針對其采用實際可行的治療方法。全書語言通俗易懂,邏輯性強,更好地向讀者傳達了高血壓常識,真正把高血壓徹底說清楚。
同美榮 ·中醫養生 ·11.1萬字
《張漢臣小兒推拿》推崇稚陰稚陽,注重“扶正”“補瀉兼治”。本書是在張漢臣小兒推拿學術思想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和內容擴充,主要介紹了張老常用的診治方法(如望診法)、手法、穴位及常見病的臨床推拿治療與應用體會。另外,不僅有穴位圖示還增加了操作視頻,更形象更直觀,減少了文字描述、靜態圖像帶來的誤讀或者理解偏差。
張銳主編 ·中醫養生 ·7.1萬字
本書由《常見病中醫家庭療法大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撰而成,該委員會成員主要由中醫專家、專業醫學編輯組成,致力于對傳統中醫理論、保健養生理論、藥膳理論、食療理論、民族醫理論等各項開發研究總結。現代社會,人們的醫療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希望做到“小病自己看,大病去醫院”。書中提到針灸、穴位按摩等療法是源遠流長的中醫療法的典型代表;160多種療效非凡顯著常見中草藥,相比西藥,它們對身體的傷害要小得多,針對常見疾病,書中給出的中草藥療法方案,都是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切實有用的方劑,對于家庭成員中出現的健康小問題能真正做到藥到病除,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家庭必備書!
《常見病中醫家庭療法大全集》編輯部 ·中醫養生 ·25.2萬字
救命重要,養生是救命的前提。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增強體質、頤養保命、預防疾病,進而達到延年益壽的醫事活動。“養生”中的“生”,即生命、生存、生長的意思;“養”,即為保養、調養、補養的意思,也就是說,養生即為保養生命。體內正氣充盈,邪氣就很難入侵,而正氣的充盈與否與一個人的養生保健工作是否做到位之間密切相關。
王淼主編 ·中醫養生 ·13.6萬字
個人如果長時間暴露在壓力之下,健康和生活都將受到損害。本書將為您帶來緩解壓力和焦慮的自然療法。要點:*減壓實用技巧*冥想減壓*藥茶減壓*藥浴減壓*香精減壓
Fiberead 約翰尼·羅斯 ·中醫養生 ·1.6萬字
本書由李德修的小兒推拿手法、疾病治療及臨床病案分析整理而成,從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等基礎知識入手,由淺入深,后對李老推拿手法臨床運用中的四診、五行生克、清補法運用等中醫理論依據做了全面分析;對于臨床疾病,根據八綱辨證,分出主次,又根據五行生克原則選擇最佳穴位,抓住治療關健。在每項疾病后附有病案分析,使得整個推拿手法的臨床應用有理有據。全書共八章內容,分別從三字經派小兒推拿基礎知識、四診特點、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特點、基本手法、穴位考訂、疾病治療及病案解析,以及臟腑推拿手法和其病案解析等方面,全面介紹了李老博大精深的醫學思想。
李先曉 ·中醫養生 ·8.4萬字
中醫養生保健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是以保護健康、預防疾病、修身養性、增強體質為宗旨的綜合性養生保健活動。《中醫健康養生100問》的內容分為體質調理篇、四季養生篇、飲食養生篇、運動養生篇、藥食養生篇5篇,以問答形式詳細講解了中醫養生保健的知識、措施和操作方法。力求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簡便易行,醫理淺顯易解,配以生動插圖,將科學性、可讀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為社區居民增加中醫健康知識,助于養生保健,送上一本實用的科普讀本。本書還附有牛角梳保健、刮痧療法的簡介、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及適應范圍,通過掃描封底的二維碼,可以用APP觀看操作方法的教學視頻。
張慧 楊建梅 ·中醫養生 ·2.5萬字
本書試圖將古今功法互相滲透,理論聯系實踐,通過基礎功法對臨床疾病的針對性作用,以功法指導養生防病為主,內容比較全面,歸納性較強。本書共分五章。第一章功法的概述,系統介紹功法的發展;第二章功法的基礎知識,介紹以理論指導功法養生的知識和能力;第三章養生功法的簡介,介紹古今功法的理論、技法;第四章介紹治療常見疾病的輔助功法,用以提高功法理論水平和以理論指導功法鍛煉,促進臨床疾病的康復;第五章介紹局部功法養生,為四肢五官的養生保健提供理論與技術。
曹仁發主編 ·中醫養生 ·6.4萬字
本書從日常生活的各個角度說明肝臟的重要性,描述肝臟將要出問題的一些預警信號,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傷肝的一些習慣。最重要的是詳細的告訴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通過居家調養、心理調適、運動保健、穴位按摩、日常飲食等簡便實用的方法來養肝護肝,以及男女護肝方和四季保肝法,并從中西醫角度對五種常見肝臟疾病進行分析。
李卉 王偉岸主編 ·中醫養生 ·12.1萬字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經》通俗易懂,系統、科學地對《黃帝內經》中的一些養生思想和方式進行了闡釋,從調養五臟六腑、經絡養生、體質養生、四時養生、十二時辰養生、情志養生等多個方面對人們的養生觀念和方法原則進行了總結。旨在讓讀者真正學會協調五臟六腑,使百病不侵;學會疏通經絡,遠離疾病折磨;學會辨別體質,做到防病強身;順應四時的變化規律,尋求陰陽平衡,實現延年益壽;遵循十二時辰養生,每天調養好身心;做好情志養生,快樂生活;掌握治療各種疾病的傳統秘方,輕松應對疾病的困擾。
李順 ·中醫養生 ·8.5萬字
本書講解艾灸與刮痧的醫學理論知識,介紹祛除各種常見病的艾灸和刮痧方法,提供不同群體的艾灸、刮痧養生保健方案,傳授女性所關注的艾灸美容法、刮痧美容法。
宇琦 崔絹 ·中醫養生 ·37.3萬字
《對癥刮痧很有效》以“對癥”為主線,對內科、外科、婦科、男科、五官科、皮膚科、兒科中常見病的刮痧療法做了詳細的解讀,每種疾病的療法都配有清晰的穴位和真人演示圖,所涉及近百種病癥基本覆蓋了日常疾病一般可能。本書附人體穴位掛圖,可供對刮痧有興趣的大眾閱讀參考。
陳紅 ·中醫養生 ·6.2萬字
本書介紹了“常見小病的自我保健功法”及“無病到天年30妙招”,通俗易懂,簡單易學,且見效明顯。書中配有作者親自示范的示意圖,操作者只要能堅持常年操練就能達到宣通氣血,疏通經絡,改善周身氣血循環,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未病先防的功效。同時也可以調整人體失調的機能,祛瘀化滯,減輕和消除因組織破損而帶來的病痛,促進人體組織損傷的修復而達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劉曉鴻 ·中醫養生 ·3萬字
《黃帝內經》五臟養生速查圍繞著五臟養生的主題,依托《黃帝內經》的基本理念,結合現代中醫理論知識,從情志、時間、飲食、運動按摩等方面娓娓道來,為現代生活中的人們提供了系統的養生視角。
軒麗勇 ·中醫養生 ·9.4萬字
本書在介紹婦女和兒童的生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艾灸具體技法講解,詳細論述了婦科的月經、帶下、妊娠、產后、雜癥及兒科疾病八十余例,既記錄了病因病機,又詳細介紹了治療取穴、方解、操作及注意事項,可供廣大關注艾灸婦兒疾病和保健的人士參考使用。
向陽 向云飛 ·中醫養生 ·4.8萬字
針對多數人日常生活中保健、治病、急救等需求,本書以我國幾千年以來的醫療保健知識為基礎,歸納總結了超簡單的“獨穴按摩法”,分五章介紹了急救、止痛、消疾、去疾、養生等方面具有特殊功效的多個穴位,包括定位、取穴、功效等常規內容,以及特色鮮明針對某種疾病的獨穴按摩方法。本書最主要的特色是:方法簡單,一個穴位解決問題,易于被初學者理解、接受,更容易上手。此外,書中增加了由中醫專家演示的穴位定位取穴視頻,通過掃描穴位的二維碼,即可觀看,方便初學者更快速地找到穴位,精準取穴。
李志剛 ·中醫養生 ·6.2萬字
本書以“順時養生”的法則為基礎,挖掘古代及近現代醫家的養生精髓,對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氣候特點、養生重點進行總結,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點、變化規律及其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解釋了順應節氣養生的奧秘,對不同節氣的作息起居、飲食藥膳、精神調整、運動指南等各個方面進行詳細論述,同時針對各類人群及常見季節病、多發病提出了簡便、易行、實用的養生保健方法,是針對中國人體質和現代生活方式特點而編寫的居家養生保健全書。書中包括很多古代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食療佳品和運動功法,可幫助你輕松掌握順應節氣養生保健、永葆健康的秘訣。
常學輝 ·中醫養生 ·2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