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了1920年代魏瑪德國時期惡性通貨膨脹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因發行大量的貨幣而導致經濟崩潰,當時的柏林街頭滿是饑餓的人,有人偷走用來裝錢的籃子和手提箱,卻把錢扔在原地。作者亞當·弗格森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向世人展現了貨幣崩潰的實況,從魏瑪德國最大的通脹欺詐陰謀中,告訴世人貨幣政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英)亞當·弗格森 ·經濟史 ·15.5萬字
國民的財富從何而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到底來自何處?“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他的曠世之作《國富論》中,為我們歸納總結了現代經濟社會的一些本質規律,現在讀來,仍值得我們思考。本書精選了《國富論》原著中探討勞動與勞動分配、資本與貨幣、財富的創造、經濟政策及國家開支方面的重要內容,輔之以豐富的圖片和基于21世紀經濟情況的深入解讀,使這部經典作品變得通俗易懂、輕松好讀,也更容易讓讀者參考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對當下經濟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本書適合所有關注經濟問題的讀者閱讀。
(英)亞當·斯密 ·經濟史 ·6.8萬字
英國全球經濟開拓史,揭秘今日印度、南非、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的真實來歷填補空白。英國的特許公司歷史除了東印度公司外,其他的公司全是一筆帶過,沒有一本全面的書籍講述其發展史,本書便是填補了這個空白。深刻解析英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親歷者從地理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等是如何共同作用令英帝國衰落的。社會價值極高。這是一本近代史重要參考資料,在許多論文和課程中曾經提到過本書,我們是首次將本書翻譯并出版。本書是一部講述大英帝國從輝煌走向衰落的歷史書。主要內容為特許公司的起源,英國特許公司的發展歷史,與英國的關系,及海外公司是如何掏空英國本土,最終令英帝國衰落的歷史。
(英)喬治·考斯頓 奧古斯·亨利·基恩 ·經濟史 ·12.9萬字
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之一,在經濟學中的地位可以和凱恩斯的《通論》相提并論,是對古典經濟學的重大突破。熊彼特首先依據古典經濟學的靜態范式構建了虛構的“循環之流”。然后,熊彼特指出,發展是打破靜態體系的動力所在,而構成發展的兩個核心要素是企業家和貨幣(或者說信用)。發展就是企業家在信用的幫助下,成功地實施新組合,也就是俗稱的“創新”。企業家是經濟體系中最獨具個性的人物,而為實施新組合而創造出來的信用則是企業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以此為基礎,熊彼特深刻而令人信服地論證了企業家利潤、利息、經濟周期等重大經濟現象背后的機理。本書的重大創見是將經濟學理論從靜態引向動態。因此,任何致力于經濟學和管理學的人士絕不可錯過本書。
(美)約瑟夫·熊彼特 ·經濟史 ·16.7萬字
本書是為“紀念李斯特經濟學2015年傳入中國90周年”的相關學術活動撰寫的專著,是中國新李斯特學派的開山之作。全書共體系結構安排如下:導論;第一、二、三、四章是對李斯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的回顧和討論;第五章是對李斯特經濟學傳入中國及其在民國時期的傳播過程的經濟思想史研究;第六、七章是對新李斯特學派為何與李斯特經濟學不同以及新李斯特學派的理論創新的探討;第八、九、十章試圖在新李斯特主義的框架下通過對經濟史和戰后東亞發展經驗的再探討,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鑒;第十一、十二章試圖通過將新李斯特學派的視角引入到對中國模式的討論中,探討中國模式未來的變革方向。
賈根良等 ·經濟史 ·18.3萬字
三井財團如何從一個小綢緞莊成長為擁有24萬雇員的大財團?誰又能想到享譽世界的三菱財團最初只是個販賣天水桶的小作坊?有400年歷史的住友財團如何基業長青?你可知道世界大商業銀行富士銀行的前身僅僅是安田財團的一部分?日本的近代史是連續的,雖經歷了二戰的戰敗,但是明治維新以來的積累得以延續。當年日本軍旗沒有插到的地方,今天這些市場卻被日本產品所占領。溯古思源,延續400多年的家族企業構筑了日本這個財富帝國的今天。讓我們慢慢打開這扇塵封已久的大門,從日本風起云涌的400年商業史中揭開這個秘密吧。
陳偉 ·經濟史 ·16.4萬字
《世界經濟簡史》一書是由德國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著。全書論述了原始的農業組織形態、家庭、氏族、村落、莊園制,以及前資本主義各個時期的經濟形態,最終落腳到試圖解釋近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整本書,作者遵循了由工業到商業再到金融貨幣的論述順序,用大量篇幅論述了資本主義之所以發生在西方,不僅僅是因為地中海具有優越的地理環境,還因為其具備了內在動力——資本主義精神。全書內容翔實,資料豐富,涉及從原始社會至現代社會的歷史、經濟、宗教等各個方面。
(德)馬克斯·韋伯 ·經濟史 ·17.6萬字
主要探索虛擬經濟的起源、演變以及實現方式有其自身的歷史演進路徑和內在邏輯規律,關于虛擬經濟起源的視角。首先對虛擬經濟以及相關的基本概念進行了界定,以便為虛擬經濟的剖析提供理論基礎。虛擬經濟起源研究分為經濟虛擬化的動因和經濟虛擬化的起點理論分析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分析經濟虛擬化的動因,第二個方面是經濟虛擬化起點的理論分析。第二個視角,虛擬經濟的演變。虛擬經濟的演變分為虛擬經濟的功能演變和虛擬經濟的時序演變。虛擬經濟的功能演變主要從兩個角度論述,一是貨幣基本職能的演變;二是虛擬經濟功能的演變。第三個視角,經濟虛擬化的實現方式分析。
崔祥龍 ·經濟史 ·14.1萬字
本刊是計量經濟史研究的園地,主要刊登中國計量經濟史和外國計量經濟史研究的論文,也歡迎專門做經濟史數據挖掘與估算的論文。本刊意在探討歷史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崇尚從歷史角度修正、補充和完善經濟學理論的探索精神,為之努力的方向是推動學界深入研究經濟史,發現經濟學說暗含的前提假設與當代經濟的差異,使經濟史真正成為經濟學的“源”而不是“流”。
陶一桃主編 ·經濟史 ·10.4萬字
漢陽鐵廠、輪船招商局、日升昌、盧九家族、太古集團、英美煙草公司、美商上海電力公司、廣九鐵路、匯豐銀行,作為近代企業的杰出代表,在近代那個充滿變數的時代,與政府、官員、民眾、外國勢力進行了激烈的博弈,留下了深深的商業印記。商學院學者劉威漢從其“商道”出發,書寫了一段激蕩的大歷史,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商業評論。
劉威漢 ·經濟史 ·17.7萬字
《經濟學的進化》本書收錄了熊彼特在1910年到1950年間為各個經濟學雜志寫的十余篇經典評述性文章。在這些文章中,熊彼特對影響世界經濟學的多個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進行評述,從瓦爾拉、門格爾,到馬歇爾、帕累托、龐巴維克、陶西格,再到費雪、米切爾、凱恩斯,熊彼特對他們的經濟學說都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和評價。本書幾乎勾勒出了整個20世紀經濟學發展的路線圖,反映了經濟學成為顯學的過程。
(美)約瑟夫·熊彼特 ·經濟史 ·13.3萬字
本書對西方經濟學中認可的理論指導思想、思維邏輯形式、分析研究方法和科學性評價標準,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評述。指出西方經濟學以人對物的欲望無限性和物的稀缺性作為理論方法的產生基礎和運用對象,是接近錯誤的。這個錯誤,造成我們對商品經濟中活動著的人、商品、價值、貨幣、價格和市場這六個經濟要素的認識謬誤。本書堅持馬克思在認識勞動的基礎上研究經濟學理論的根本立場,提出要以六個經濟要素為表征的、具有歷史范疇性質的商品經濟形態作為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對象,認為要在建立一個新的經濟學基礎理論體系基礎上,去開發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新方法,進而建立各種應用理論。本書旨在破除對西方經濟學的迷信,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的信仰,為創立有別于西方的中國經濟學理論拋磚引玉。
董明惠 ·經濟史 ·18.9萬字
現代金融的主角是中央銀行。四百年來,中央銀行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從最早的瑞典央行到英格蘭銀行,再到美聯儲與歐洲央行,這只逐漸顯形的“貨幣之手”制造與救贖了數次金融危機,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追問:金融危機如何形成?如何避免下一次?中央銀行是否應該發揮“最后貸款人”作用?誰來監管市場監管者?數字金融時代,我們如何在金融的歷史舞臺上和諧“共舞”?青年經濟學者徐瑾立足于金融常識,通過一系列財經事件和人物,描繪了17世紀以來的中央銀行和經濟發展的交融互動。這種縱橫交錯離不開其滋生的土壤以及背景,從中亦可一窺金融歷史的進化之旅,甚至國家文明興衰失敗的暗涌脈絡。她以其宏大的視野、細膩的筆觸帶我們穿梭于四百年金融史中,感受真實世界經濟的律動,解讀金融的本質。
徐瑾 ·經濟史 ·18.7萬字
從古巴比倫時代追溯經濟思想起點、向現代經濟學鼻祖斯密探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源頭、和創新理論締造者熊彼特學習經濟發展中的“創造性毀滅”、與阿羅和森一起謀劃如何共享經濟增長帶來的福利成果,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傾力推薦,一本《經濟思想簡史》在側,即可通曉經濟思想的前世今生,啟迪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眾多困惑。
(德)海因茨·D.庫爾茨 ·經濟史 ·13.5萬字
本書為英國晚期重商主義的著名代表作。針對當時主流的早期重商主義加強對外貿易管制、禁止貨幣輸出的政策限制措施,以及嚴重阻礙對外貿易發展的事實,托馬斯·孟批判性地發展了重商主義思想。他提出,在以貨幣為一國財富唯一形態的時代,要增加國家財富,使金銀充裕,只有借助對外貿易,并在對外貿易中保持順差。順差會使現金源源不斷地流向英國;而貨幣產生貿易,貿易又增多貨幣。因此,順差是衡量一國對外貿易財富多少的唯一尺度。晚期重商主義的一整套系統的理論和政策,也被看作是重商主義的“圣經”,它對英國及西歐一些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英)托馬斯·孟 ·經濟史 ·5.7萬字
英國作為首個實現現代化、工業化的國家,擁有眾多影響世界的科學發現和發明,并在第一時間將其投人商業應用,通過產業化來改變人類的生活。在推動世界商業前進的道路上,英國誕生了如英國石油公司、匯豐銀行、樂購、沃達豐、葛蘭素史克等無數優秀企業。即便是在今天,英國經濟似乎已不復往日輝煌,但英國的商業地位余威猶存,對世界的影響力始終延續。一個小小島國,人口不過數千萬,為何會率先闖進現代文明的大門,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在被趕超之后,在世人皆不看好的情況下,為什么還對重塑“日不落帝國的經濟奇跡”矢志不移?回望英國近500年波瀾壯闊的商業史,本書將告訴你:崇尚冒險、熱衷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如何助推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又將帶領英國走上一條怎樣的工業復興之路;彼此制衡、互相成就的共生式政商關系,為英國書寫商業輝煌積蓄了怎樣的底氣,又將如何引領脫歐的英國走上一段新的旅程。
陳潤 王晶 ·經濟史 ·15.9萬字
該書以朝代演進順序為經,以重大財稅問題為維,分別闡述中國財稅的起源、中國早期的財稅體制和中國早期財稅的特征,勾勒中國財政稅收制度演進的基本框架,闡述春秋戰國時期“租”、“賦”、“役”制度向“租”、“調”、“役”轉變、財政支出、財稅分權向財稅集權的演進,唐后期至清前期的財稅,唐中葉兩稅法、明中葉一條鞭法、清前期的攤丁入地、財政支出、財稅體制,清后財政收支結構的變化、財稅的半殖民地化、財稅體制從集權走向分權以及民國時期的財稅近代化。
劉德成 ·經濟史 ·15.7萬字
民國時期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出版發行的《鄉村建設》,集合了民國時期學術界對鄉村治理問題的重要觀點,是民國時期專門研究鄉村治理問題最為權威的一本刊物。本書立足于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創新,運用史學和經濟學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全面系統地回顧、分析、解剖并評價了《鄉村建設》所反映的鄉村治理思想,以期對當代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一定的思想借鑒和啟示。
顏昌盛 汪睿 ·經濟史 ·12.5萬字
本書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貿發展叢書之一。其中《中國經貿投資改革開放70年之路》回顧了中國經貿70年發展歷程,分層次、多角度探討了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以及面臨的形勢變化,并結合新時代新任務,進一步對中國推動建立全方位開放格局、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展開具體分析,對未來發展進行展望并給出政策建議。
張沁 寧宇 張少萱 ·經濟史 ·19.8萬字
目前,芯片及電子工業相關的資料亟待科普,市場上的相關作品,要么是面向從業者的專業讀物,閱讀門檻太高,要么是缺乏條理和較高可讀性的大雜燴讀物。針對這一市場現狀,本書主要采取大量一手訪談,選取典型的人物、事例和公司,構建了數個通俗易懂、激動人心、富含商業元素的芯片及電子工業行業故事,講清楚中國芯片往事,勾勒出一個個組織的歷史發展脈絡,從而呈現出整個大的圖景,為人們認識中國芯片工業貢獻了一些獨特的觀點。
楊健楷 ·經濟史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