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財稅體制在治國安邦中始終發揮著基礎性作用,2014年中央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今年財稅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頭戲。改革的重點任務是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提高國有資本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推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深化稅收體制改革;改革轉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合理調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向東 ·中國經濟 ·7294字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金融改革”。面對2015年的金融改革頭緒多,任務重,難度大的特點,本書因勢利導,強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主要闡述了我們應如何對此認真學習、貫徹,如何把各項改革開放措施落到實處,充分激發金融體系的內在活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沈曉暉 ·中國經濟 ·6192字
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倡議是中國在國家層面提出的一項宏大戰略。可以說,中國已經進入了舉國“一帶一路”的時代。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的世紀大戰略,“一帶一路”已成為世界性的話題。“一帶一路”戰略被稱為中國對外開放的2.0版本,它被認為將深刻全面地改變中國的經濟面貌以及世界經濟格局。“一帶一路”戰略要干什么?“一帶一路”有著怎樣的中國式考量?“一帶一路”將給中國經濟帶來什么?“一帶一路”將帶給世界什么?世界各國的“新絲路”戰略是什么?“一帶一路”中國需要練好哪些內功?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的機遇和挑戰是什么?本書便是針對這一系列問題進行的全面而深層次的剖析和解讀。
李玉萍 李克 ·中國經濟 ·17.3萬字
為何政府殫精竭慮地維穩經濟,政策出了一籮筐,卻仍拉不住經濟增速下滑的勢頭?中國經濟接下來究竟是繼續下陷還是會迎來破局?面對低迷的中國經濟,世界經濟格局又將如何變幻?2016年是中國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產業轉型升級……利好政策頻出,這一年似乎充滿了轉折與機遇。在經濟低谷的磨礪下,中國經濟終將在計劃與市場的有效磨合以及由此帶來的變革中破局。
王德培 ·中國經濟 ·17.4萬字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將中國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從民營經濟的發展、GDP的質量與數量之關系、農村市場經濟的前景、個稅改革等方面,透視換屆之年中國新的經濟周期與政治周期,反思中國模式,探尋變革途徑,為廣大民眾的權益代言,理性解決這個時代的焦慮,尋求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
楊子云 ·中國經濟 ·10.5萬字
本書以最新頒布的特許經營行業標準《特許經營管理體系指南》為基本框架和出發點,結合現行的我國第一部特許經營專門法律《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以及兩個實施辦法(《商業特許經營備案管理辦法》、《商業特許經營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規定,對特許經營體系中的授權系統、運營系統、支持系統和關系管理系統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對我國特許經營領域內發展了一定時期、取得了一定成績的特許企業,如北大青鳥、21世紀不動產、速8和澳德巴克斯的經驗進行總結分享,在引導督促特許企業規范經營的同時,幫助新興企業建設特許體系,縮短摸索期,提升特許領域整體發展水平。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編著 ·中國經濟 ·7.9萬字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之一,國企改革既是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關鍵環節,也與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密切關聯。本書從價值層面和操作層面,厘清“什么是正確的事”和“如何正確地做”;再從分配、思路、壟斷、效率、體制等方面,論述改什么,以及如何納入“頂層設計”體系;最后從分類管理、統一出資、行業監管、階段推進、產權到民幾個方面,論述怎么改。本書適合所有對中國國企改革感興趣的政府官員、企事業管理者、個人閱讀學習。
衛祥云 ·中國經濟 ·18萬字
它們是誰?它們的過去有著怎樣的苦難與輝煌?它們的明天又將何去何從?而如今,它們又為何飽受質疑?作為中國經濟改革的最重要一環,國企改革在過去的十數年里一直以一種磕磕絆絆的姿態進行著,人們曾對它們有過美好的初衷和憧憬,它們卻在人們的期待中越走越“偏""。如今,國企一方面不斷做大做強,成了行業內的“巨無霸”,卻隨之也陷入了壟斷、與民爭利的批評熱潮中;另一方面,它們依然是保證經濟主權的最后力量,在國際舞臺上與跨國集團同臺競技。面對國企,泛泛的批評或褒揚都是不適合的。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國企?國企改革未來將走向何方?
韋三水 ·中國經濟 ·13.5萬字
從“習李新政”到18屆三中全會,本屆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勇氣與決心來推進改革,對此,一向直言不諱的郎咸平將作何評判?三中全會的《決定》長達60條,郎咸平如何用自己發明的8張圖簡明生動地為讀者進行闡釋?對于改革攻堅戰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大考,以及改革突破口金融開放和上海自貿區的嘗試,郎咸平這次又有什么話要說?面對重重阻力,中國究竟能否真正實現“二次創業”,改革如何再出發?請看《郎咸平說:改革如何再出發》全新解讀。
郎咸平 ·中國經濟 ·10.7萬字
2009年以來,我國的各項經濟指標出現回暖跡象,股市上漲、樓市熱銷、車市火暴,這是否說明我國經濟已經回暖?郎咸平教授對蕭條時期的各種獨特現場進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場回暖背后的真相與亮點,指出我國經濟的真正危機并非金融危機,而是制造業危機。在此基礎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蕭條時期并不意味著毫無機會。通過對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各領域的逐一解讀,為讀者找出投資機會。并最終得出結論,只有“第四駕馬車”——產業鏈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動中國經濟。
郎咸平 ·中國經濟 ·10.1萬字
在本書中,郎咸平教授談興甚濃,興致盎然,語言大膽詼諧,而且看問題一針見血,直達事件最真實層面。從3.14事件中CNN對中國的詆毀、到汶川大地震的眾志成城;從大眾對奧運經濟的過度期盼到奧運禮儀的中華風采;還有海峽兩岸對臺灣現狀的真實解讀,功夫熊貓凸顯的文化融合以及諸葛亮能否成為優秀的企業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讀,全部都是在電視、平面媒體上聞所未聞的觀點,這是在郎教授對東西兩種文化體系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并且從社會民眾中的普遍的小細節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趨勢,令讀者有醍醐灌頂的痛快淋漓之感。
郎咸平 ·中國經濟 ·13.5萬字
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后,我們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們工作不努力嗎?我們不夠節儉嗎?都不是;為什么我們什么東西都比美國貴。美國人實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萬美元,我們呢?才幾千美元,而且美國幾乎什么都比中國便宜;為什么我們的蔬菜價格這么貴。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蒜和綠豆的問題了,而是一般蔬菜價格也像股價一樣大幅度的變動,搞得這些小菜販子賣菜像玩股票一樣。
郎咸平 ·中國經濟 ·13.1萬字
郎咸平說,中國經濟開始陷入全面衰退;中國經濟要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擺脫不掉通脹這個瘟神;我們無法實現產業升級,只能產業轉移;我們距離香港式的樓市崩盤只差半步;國企根本不賺錢,國企拒絕改革;我們的金融系統催生了高利貸;所謂保本的理財產品,其背后是風險極高的房地產;國有四大銀行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轍;所謂國際板,是國資委的另外一個孩子“紅籌股”回來圈錢了。
郎咸平 孫晉 ·中國經濟 ·18.1萬字
不管是以此前的政治格局來劃分,還是以現在的經濟實力來劃分,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構成了世界上一極,十數億人創造力的爆發,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沒有人敢于忽視這種結果,也沒有人敢于無視由此而引領的未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的經濟變革是一場在特定時期,特定背景下,由數方力量同時下場參與的大博弈,由此必然存在著它的殘酷性與天然的不公平性,也許只有對過去做出充分解讀,我們才可能透過重重迷霧,猜想出未來深處內存在著的各種可能。
陳斯文 ·中國經濟 ·14.9萬字
《財富中國》是經濟學家董志龍繼《人民幣的崛起》《資本革命》之后的又一思考,之所以用了《財富中國》這個名字,是希望從財富的角度審視中國社會的發展現狀以及透過財富去看中國社會的發展前景。《財富中國》以財富為視角,對中國社會的發展進行一次全景掃描,并以此來豐富與完善我們的財富觀念,增強財富社會建構的自覺意識,攜手并肩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董志龍 ·中國經濟 ·16.5萬字
本書涵蓋了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近年來所主張、研究主要觀念,書中論點涉及市場、法治、改革、未來發展等重要領域,列出了作者長期思考的影響社會的二十四個重大理念。本書沒有專業的經濟學術語,而是用簡單形象的類比說明經濟現象,解決實際問題,是中國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經濟學家為普通讀者撰寫的經濟學讀物,也是獲取正確的經濟觀念、理解中國經濟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資料。張維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價格雙軌制并長期堅持自由市場理論,對中國社會改革和社會觀念的影響有目共睹,他的許多觀點和預言已被事實所證明,他在本書中所提出的極具預見性的理念,相信也會為我們如何改變現實、面對未來提供重要的參考。
張維迎 ·中國經濟 ·11.3萬字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短期看,中國經濟中有四大風險:房地產、企業轉型、地方債務、高通脹。長期看,有以數字化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應用以及計算機網絡為特征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遠程教育……黑天鵝在各個領域不斷地出現,不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何避免黑天鵝出現及其造成的重大損失?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找機會?如何應對與防范黑天鵝事件帶來的風險?這是每個執政者、企業家、學者和公眾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也是本書作者要告訴讀者的主題。
湯敏 ·中國經濟 ·18.5萬字
中國當下經濟到底怎么了,大家眾說紛紜,官員、企業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書中明確告訴各位讀者:中國經濟蕭條已經到來,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慘狀。蕭條也意味著希望,如果沒有“次貨危機”,美國經濟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健康。郎咸平教授經過認真研究和分析認為:政府推動的所謂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其實都是偽命題。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動的“手”,營造好的營商環境,才該是應該做的。今天的蕭條,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蕭條,政府也必須束縛自己那只好動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書總結道:只有砸碎束縛中國經濟發展的十大枷鎖,中國改革的的新紅利才能實現,中國經濟才有走出蕭條的希望。
郎咸平 馬行空 ·中國經濟 ·13.5萬字
本書客觀實際出發,引用大量鮮活的事例,為逐步揭開工資和獎金來源的同時,更多地給出提升自身價值的思路與行動方略。
鮑旭編著 ·中國經濟 ·15.9萬字
歐美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的游戲規則發生了變化。中國,正在啟動新一輪的改革。新的改革,帶來了各種發展的機遇。但全球化的經濟聯動,需要我們把自身的發展發到世界這個棋盤上考慮。如何厘清世界經濟新的游戲規則?新一輪改革中的機遇又在何處?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以全球性的視角,縱論新改革年代的中國與世界,以全球性視野解讀中國下一步改革的思路、方向與操作可能,闡釋未來全球版圖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系,讓我們在摸索中有所依仗。
李稻葵 ·中國經濟 ·1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