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寧夏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研究與規劃
會員

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西部大開發而做出的重大決策。寧夏回族自治區從2000年開始全面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涉及農戶32.32萬戶,153.02萬農業人口。至2006年年底,已累計還林1139萬畝,其中,退耕還林471萬畝,荒山造林618萬畝,封山育林50萬畝。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使寧夏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農業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重點退耕區域南部山區和中部干旱帶糧食產量比退耕前的1999年增加了1.99億千克。2006年,山區退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91元(含退耕還林政策補助人均435元),比退耕前1999年的人均純收入861元增加了近一倍,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深得人心,但是,由于解決退耕還林農戶長遠生計問題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隨著退耕還林政策補助陸續到期,部分退耕農戶生計將出現困難。截至2006年年底,寧夏退耕還林農戶中仍有22.63萬人生活困難。為了切實解決退耕農戶當前生活困難和長遠生計問題,鞏固得來不易的退耕還林成果,黨中央和國務院在有關部門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審時度勢,做出了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重大決策,并下發《國務院關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國發[2007]25號)。決定繼續對退耕還林農戶按新標準再補助一個周期(2008~2015年),同時,中央財政安排一定規模的專項資金,用于退耕農戶基本口糧田、農村能源、生態移民、后續產業和農民培訓以及補植補造建設,集中力量解決影響退耕農戶長遠生計的突出問題。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受自治區發改委的委托,寧夏農業勘查設計院完成了《寧夏鞏固退耕還林(草)成果重大問題研究》報告,自治區發改委、水利廳、林業局、農牧廳等相關部門完成了《基本口糧田建設規劃》、《中部干旱帶縣內生態移民工程規劃》、《農村能源建設規劃》,《后續產業及農民就業創業轉移技能培訓規劃》和《補植補造規劃》,在此基礎上,寧夏農業勘查設計院匯編完成了《寧夏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報告。

寧夏農業勘查設計院 ·部門經濟 ·16.1萬字

多代社會:重新思考事業、家庭和未來規劃

在世界舞臺上,目前有8代人共存。到2030年,大約40%的總消費支出增長將來自60歲及以上的群體。高達46%的跨國企業高管看好多代勞動力。在30歲及以上人口中,有30%~35%的人通過數字平臺學習。多代社會正在崛起,在人口老齡化、少子化、長壽化的大趨勢下,不同代的人共存在一個時間段將是常態。與此同時,個人和組織將面臨顛覆性改變。學習領域:基于技術支持的遠程學習與面對面學習的混合模式成為主流。就業領域消費領域:摒棄以年齡為基礎的市場細分假定,品牌更注重包容性、多樣性,消費行為更多受信念而非年齡支配。這本書的作者提出,要想從不確定性中獲益,我們必須重塑自19世紀末延續下來的人生順序模式,重新調整關于不同年齡段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社會及政治假定、觀念和預期,并推動文化、組織和政策方面的轉型。作者莫洛·F.紀廉為沃頓商學院教授、全球趨勢的持續觀察者,在前作《趨勢2030:重塑未來世界的八大趨勢》中,他分別對人口變遷和技術轉型做了預測。《多代社會》更聚焦于與二者同頻共振的家庭轉型、社會轉型、經濟轉型和發展轉型,為我們打破固化的生活模式、積極看待人口變局提供了應對思路。

(西)莫洛·F.紀廉 ·通俗讀物 ·1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清河县| 新泰市| 韶山市| 苍南县| 武清区| 洛扎县| 分宜县| 富宁县| 龙井市| 绥化市| 合山市| 博白县| 建德市| 都匀市| 昆山市| 绵竹市| 黄大仙区| 海丰县| 宁陕县| 耿马| 富阳市| 福泉市| 南郑县| 尚义县| 庐江县| 新余市| 台东县| 巴彦淖尔市| 九寨沟县| 武安市| 伊宁市| 蒲江县| 西昌市| 江山市| 芜湖市| 金湖县| 志丹县| 深水埗区| 广饶县|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