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小說燈籠》收錄日本文學巨擘太宰治《小說燈籠》《貓頭鷹通信》《關于服飾》《厚顏無恥》《《作家的手帖》等十四篇中短篇作品。《小說燈籠》一書收錄的文章寫于1940年~1944年,那時太宰治剛步入他一生唯一一次正式的婚姻。婚姻的幸福把他從殉情失敗的陰影中拉扯出來,帶給他溫暖與光明。被救贖后,太宰治打起精神,努力寫作,希冀告別頹廢、追逐美好,于是便有了這本《小說燈籠》。在本書中,太宰治寫家庭、寫戀愛、寫笑話、寫友人。
(日)太宰治 ·作品集 ·10.4萬字
本書是魯迅文學獎、百花文學獎得主尹學蕓全新中篇小說集,收錄了尹學蕓最新力作《尋隱者不遇》《喂鬼》《蘋果樹》《望湖樓》《比風還快》。尹學蕓的小說執著于一遍遍淘洗生活,從鄉村到城市,從農民到知識分子,從工人到基層官員,敘述世事變遷和人情沉浮,書寫人性的幽明、疏離與和解。
尹學蕓 ·作品集 ·17.9萬字
作為父親·丈夫的“我”以及作為母親·妻子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我”深信妻子欲摧毀“我”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妻子對這樣軟弱的“我”卻全盤接受……短小章節、綿密文筆,自我與理智相互拉扯,穿透生命絕境前的死亡陰影。本書共收錄太宰治晚期共十三篇異色之作,涵蓋短篇、女性獨白體以及思想類隨筆,展現作者晚年獨特的思想風貌。
(日)太宰治 ·作品集 ·9萬字
本書收錄了包括《楢山節考》在內的五篇作品,其中由《楢山節考》《東北的神武們》改編的電影《楢山節考》獲得第3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在日本信州深山中的一個小村子里,由于赤貧而沿襲下來一種拋棄老人的傳統:老人只要活到七十歲便要被長子背到楢山丟棄,當地人稱作參拜楢山神。阿玲雖然即將年滿七十歲,但身體還十分硬朗,她擔心自己在外人看來是“怪人”,是到了年紀還不去楢山多吃了糧食的“多余人”,于是拿定主意,在70歲的新年那天就進山去。為了顯示出自己不中用了,她還用石頭特地磕掉了結實的門牙。但是在阿玲去楢山之前,她還必須做一系列的準備,把家里安排妥當。
(日)深澤七郎 ·作品集 ·10.2萬字
本書是知名文學家川端康成的作品合集,收錄了《伊豆的舞女》《重逢》《水月》《禽獸》《花的圓舞曲》《名人》《花未眠》7篇作品。他的作品廣為人知,文風空靈,蘊含傳統韻味,極具文學性。莫言、余華等不少國內著名作家都極為欣賞和喜愛川端康成的文字。其中《伊豆的舞女》一篇恬靜清淡的筆調中蘊含了極其深厚的人生況味,“我”與舞女熏子一家短暫相識、相伴,而又無奈相離。清新唯美,成就一場絕美日式初戀……
(日)川端康成 ·作品集 ·13.9萬字
《天邊一星子》是作家鄧安慶全新短篇小說集,精選8篇作品集結成冊。疏離的父母、故鄉的少年、城市里短暫交集的阿姨……每一個人物都令人聯想到自己的親人、童年的玩伴、可愛的陌生人等親切原初的記憶。在作者淡淡的描摹與累積的細節間,可以觸摸到生活的柔軟質地,看見生命的粗糲溝壑。生活中雖然有煩擾,但身處熱鬧人間,總有一些深藏的溫暖、隱約的牽絆,如天邊的一顆星子,指引人心。
鄧安慶 ·作品集 ·10.2萬字
《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為美國文壇重量級作家弗蘭納里·奧康納告別文壇、辭別人世前的巔峰短篇集。收錄在冊的《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鷓鴣鎮的節日》等十一篇作品探討了奧康納的讀者們熟悉的信仰、道德、種族等問題。這些故事悲喜交加,美麗與怪誕并存,蓋有強烈的奧康納烙印。奧康納作品的主人公多與周遭格格不入,產生的反差效果彰顯其寫作風格——為使觀念顯而易見,作家得運用激烈手段,“遇聽障人士,就大喊;遇視障人士,就把人物畫得大而驚人”。因患紅斑狼瘡、三十九歲便辭別人世的奧康納留下的這部絕響是美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的不朽經典。
(美)弗蘭納里·奧康納 ·作品集 ·15.3萬字
“草嬰譯列夫·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全集”之七——《蘇拉特的咖啡館》,以其中一篇的標題為標題,收入作家的哲學思考類作品二十二篇,包括《盧塞恩:聶赫留朵夫公爵日記摘錄》《人靠什么生活》《傻子伊凡的故事》《雇工葉密良和空大鼓》《瘋人日記》《三個兒子》《蘇拉特的咖啡館》《弗朗索瓦絲》《代價太高》《因果報應》《年輕沙皇的夢》《寓言三則》《樹皮屋頂上蜂窩的兩種不同歷史》《地獄的毀壞和重建》《母親》《亞述國王伊撒哈頓》《為什么》《神性與人性》《窮人》《孩子的力量》《狼》《過路客和農民》。這些作品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述,仿佛大家在咖啡館閑聊,集中展現了托爾斯泰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俄)列夫·托爾斯泰 ·作品集 ·15.7萬字
本書為奧康納的短篇小說集,除收錄她的短篇杰作《好人難尋》外,還收錄了其他9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附錄作者年譜。《好人難尋》一書中的很多篇章被公認為是美國文學中的經典名篇,震撼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作家。
(美)弗蘭納里·奧康納 ·作品集 ·13.9萬字
《救亡者》主要講述李侃然等知識分子為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成立抗敵救亡會,進行一系列的抗敵宣傳活動,號召民眾積極參與到抗日救國的隊伍中來,積極投身到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中去。在籌備救亡會的過程中,雖然大家在思想上、見解上各有不同,也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是抗日救國的宗旨和初心卻一致。最終,救亡會順利召開。《雪地》講述西康雪山里奉命調回關內換防的軍隊在寒風暴雪、忍饑受凍的環境下艱難行軍的故事。行軍過程中士兵們遭遇了被營長鞭打、克扣軍餉等非人待遇。文章揭露、諷刺、鞭撻了西康地區軍閥吏治官官相護、貪污腐敗的丑惡嘴臉。本文除了收錄周文的經典代表作《救亡者》《雪地》之外,還收錄了其他幾篇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山坡上》《在白森鎮》《漢奸的女兒》。
周文 ·作品集 ·13萬字
本書是作家鄧安慶首部中短篇小說集,是作者繼《山中的糖果》《柔軟的距離》之后首次直面城市青年的游走生活。書中包括《我認識了一個索馬里海盜》《畢肖普之夜》《消失》《你說今晚月光那么美》《光明的道路》《鳳招》《碧珠》《拯救》8個中短篇小說。8個小說真切雕琢8場情感歷險,是8次前途未卜的冒險之旅。我們用盡所有時間和不同的人相遇,在發現那個最重要的人之前,所有相遇都是徒勞。可一旦發現了,所有的相遇就變成了最珍貴的經驗。“我總覺得我又變回了吃糖的小女孩,他的聲音被我的耳朵吞吃,總也吃不飽。”(鄧安慶)
鄧安慶 ·作品集 ·11.5萬字
《搜神記》是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于民間傳說。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搜神記》內容十分豐富,有讖緯神學、有神仙變幻,有精靈物怪,有妖祥卜夢,還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戀愛等。其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西漢傳下來的歷史神話傳說和魏晉時期的民間故事,優美動人,深受人們喜愛。《搜神記》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后世影響深遠。其中《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統治階級的殘酷,歌頌了反抗者的斗爭,常為后人稱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開創了中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搜神記》對后世影響深遠,如唐代傳奇故事,關漢卿的《竇娥冤》,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神話戲《天仙配》及后世的許多小說、戲曲,都和它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后有托名陶潛的《搜神后記》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覽》上下卷,都是《搜神記》的仿制品。《搜神記》不但內容豐富,而且語言也雅致清峻、曲盡幽情,確是“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藝術成就在兩晉志怪中獨占鰲頭,對后世影響極大。它不但成為了后世志怪小說的模物,又是后人取材之淵藪。傳奇、話本、戲曲、通俗小說每每從中選材,至于其中故事被用為典故者,更是不可勝計。
(晉)干寶 ·作品集 ·7.1萬字
《老人與海》講述了一位古巴老漁夫在海中同一條令人生畏的馬林魚展開殊死搏斗的故事。《老人與海》行文流暢,簡潔干練,將人類在危險面前展現出的斗爭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塑造的堅強人物形象堪稱經典,作者憑借它一舉獲得了“普利策獎”和分量最重的“諾貝爾文學獎”。
(美)海明威 ·作品集 ·11萬字
《福斯特短篇小說集》中主要是他最具特色的幻想小說,代表了作者在這一方面的成就。他的幻想小說想象極其豐富,或掠過意大利和英國的假日風景,或無緣無故地飛向未來的國度。小說主人公雖然常常是女性,但有時也像男人,扮演了傳令神、搗毀機器者以及指引靈魂走向不世的向導的角色,讀來饒有趣味。
(美)薩拉·奧恩·朱厄特 ·作品集 ·7.6萬字
本書屬于《設計師聯名書系·K經典》全6冊的其中一本。《饑餓藝術家》(EinHungerkünstler)是卡夫卡生前最后一部結集的作品,共收錄四篇小說。當時的卡夫卡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數次進出療養院。這部作品集是他在病榻上完成校稿的,最終于1924年8月,即卡夫卡病逝兩個月后出版。收錄的同名短篇小說《饑餓藝術家》描述了一個癡迷于饑餓藝術的表演者從高光時刻到被世人遺忘,不被理解而郁郁寡歡,最終死去的故事。此外,本書還收錄了卡夫卡生前在報刊發表,但未結集出版的十則短篇作品。
弗朗茨·卡夫卡 ·作品集 ·5.8萬字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短篇小說集,精選了《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叢林里的孩子》《醉翁之意》《雙料騙子》等十七篇歐·亨利短篇小說代表作。歐·亨利的小說展現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憫、獨特的幽默和永遠猜不到的結局。歐·亨利的作品每次都能給你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在你的目瞪口呆中揚長而去,只留下你獨自思索,獨自流淚,獨自微笑。
(美)歐·亨利 ·作品集 ·11.7萬字
本書由著名作家畢飛宇親自編選,集結了其自發表作品以來迄今最好的短篇小說作品,收入《那個男孩是我》、《是誰在深夜說話》、《哺乳期的女人》、《白夜》、《男人還剩下什么》、《蛐蛐蛐蛐》、《懷念妹妹小青》、《地球上的王家莊》、《彩虹》、《家事》、《相愛的日子》等代表作。
畢飛宇 ·作品集 ·9.8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家經典的兩部短篇小說《鳳凰橋》與《媽媽的發廊》。作者以家鄉為寫作藍本,用文字為讀者繪出一副濃郁的家鄉美圖,把當地的風土人情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陳家麥 ·作品集 ·4.9萬字
本書精選了數篇汪曾祺先生在各個時期的經典小說,還原小說名家的創作原貌,選本權威,選目精當,體量適中。旨在讓更多的年輕一代的讀者讀到汪曾祺,重新發現現代中文的語言之美和故事之美。
汪曾祺 ·作品集 ·15.8萬字
“人生是沒有道理的,人生是一點道理也沒有的。”馬伯樂是那個時代的旁觀者,一個多余的人,永遠都在想,從來不去做。即使時隔大半個世紀,看馬伯樂,仍讓人覺得他就在身邊,甚至他就是自己。
蕭紅 ·作品集 ·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