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此書是著名作家劉華的長篇小說新作。作者以田野調查的口述形式,生動描寫錦江鎮“才藝滿江歌滿湖”的富有傳統文化魅力的獨特民俗風情,并通過展示映襯在村落文化背景下的民間藝人命運遭際,著力刻畫了呈現在民俗事相中的鄉村人物群像,較為深刻地反映當下鄉村的精神現實,也痛徹地表達了作者對“田園將蕪”、信仰崩塌、人心已荒的擔憂和抵御這種現實的呼喚。
劉華 ·鄉土 ·29.3萬字
2021年度中國好書獲獎圖書,《平安批》描繪了一段潮汕僑商“下南洋”的奮斗史。鄭夢梅肩負重振家業的使命,人漸中年之際,只身闖蕩南洋。在異國他鄉,“平安批”意外地成為了他一生的事業。“洋范兒”的契約、信用,用毛筆寫下來,便跳動著重情守義的“中國心”。抗日戰爭時期,夢梅和親友們深明家國大義,又毅然決然投入了報效祖國的洪流……以平安批為媒介,小說融入了百年的世事變遷,精深地寫出了一方人的精神世界,寫出了一顆顆重情守義、愛國愛鄉的“中國心”。
陳繼明 ·鄉土 ·21.3萬字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四川北部閬南縣觀龍村,少年凌云青聰慧早熟,堅強好學,但苦難卻如影隨形:寒冷和饑餓的折磨,鄉鄰旁親的刁難與欺辱……十年歲月,幾番生死劫難與驚蟄之醒,凌云青完成了野蠻的生長。時代的列車載著這個倔強少年和他沉重的過去,無可阻擋地奔向未來。小說風格質樸,敘事語言融入川北方言,獨具特色。整部作品通過一個農村少年與生活抗爭的成長史,彰顯了個體生命向善、向上的昂揚精神,同時也呈現了中國鄉村大地上的人物群像和時代的驚蟄之變。
杜陽林 ·鄉土 ·18.4萬字
一個鐘情于北疆瑰麗風光、自由風情的年輕作者,只身來到喀納斯尋找創作靈感,意外結識了一幫同樣自由不羈的朋友,他們中有職業野外攝影師,有哈薩克族年輕司機,有辭職游歷的都市女白領,有即將出國留學的富二代,有做租馬生意的當地少年。在小城布爾津建立“根據地”之后,他開始和朋友們一起像孩子般去探險,湖泊、森林、荒原、沙漠,這些神秘遼闊的邊地景觀,以其壯異美麗撼動人心,而旅途中妙趣橫生的奇幻經歷也讓他天馬行空文思泉涌,寫下一個個或奇譎或浪漫或夢幻或哀婉的故事,異彩紛呈,關于愛,關于美,關于自由的夢想。聚散有時,但他會永遠記得那年輕的時光,記得那遠方的生活,記得那純然的朋友,記得那片遼闊蒼茫、充滿愛恨情仇的土地,那片他生命中永遠的圣地。
李楓 ·鄉土 ·9.3萬字
本書收錄了中國近現代文學大家蕭紅的《呼蘭河傳》和《商市街》兩篇自傳體小說,主要描寫她在東北地區農村和城市的生活和相關人物命運,富有濃郁的東北風情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反思。這兩部作品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對她影響最深童年和青年兩個時期,深刻地展示了蕭紅的起伏人生和創作源泉。
蕭紅 ·鄉土 ·15.3萬字
《巴山夜雨》寫于抗戰勝利之后1946年開始連載,1948年底載完歷時三年多,是張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筆觸,在控訴曰寇的戰爭暴行同時率先對民族心理進行探索,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蜀東山村眾生圖。人物栩栩如生,語言幽默犀利,在小說的描寫功力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張恨水 ·鄉土 ·5.2萬字
中國農村的民辦教師,將現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天行者》講述民辦教師艱苦卓絕而充滿希望的故事,為這些“在二十世紀后半葉中國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間英雄”獻上感天動地的悲壯之歌。
劉醒龍 ·鄉土 ·19.6萬字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中國,波及關中平原西部的周原大地。在金山村這個美人窩,金菊、銀菊是一對具有傳奇色彩的雙胞胎姐妹花,在雙雙經歷不幸的婚姻之后,她們的命運是否能夠迎來轉機?而哥哥金田的意中人玉英,卻被父親許配給了一個包工頭的傻兒子,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故事以三個女人的曲折命運為主線,以巧妙的筆法、奇詭的事件、跌宕的情節,生動展現了周原大地的鄉村生活圖景、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
張天福 ·鄉土 ·9.8萬字
我從小在山村長大,五歲就跟著姐姐放牛,六歲開始跟著村子里的大孩子放羊,七歲開始讀書。我大學畢業之后,又回到了那個村子,因為故土難離,我決心讓自己的家鄉變成一個樂土!
西出陽關 ·鄉土 ·9.8萬字
《會唱歌的蘋果樹》是一部長篇小說,擇取了孩童的視角,展現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山西農村,故事樸實流利,節奏明快,是一曲酣暢淋漓、節奏昂揚的果鄉牧歌。故事自因為貧困一對佳偶被拆散寫起,翠翠姨含淚外嫁,俊來叔高岡上喇叭相送。俊來叔當年的戰友嚴子龍來到了山村,為窮則思變的青年農人帶來了希望。俊來叔和晉娃爸態度堅決,跟定嚴子龍,種下蘋果樹,也種下了希望樹。重重磨難磋磨著一心求富的人們,他們歷經波折,始終不改初心,他們精心侍弄果樹,養護果樹,實踐新技術。最終,蘋果產業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父輩們的勤懇努力,給下一代以良好的影響和向善的督導,孩子們也以各自的努力報答親人、報效社會。
閆學溫 ·鄉土 ·19.6萬字
霍林河畔,一塊從未被書寫過的處女地,貧瘠而荒涼。然而,在這片土地上,卻孕育著一個關于堅持、選擇和愛的故事。作品從九十年代末起筆,以胡來早為主人公,以及其他三個姑娘為襯托,通過描述她們的家庭變化、個人磨難、情感經歷、村莊變遷,展現出鄉村女性在逆境中的堅強與勇敢,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同時,也表達了霍林河畔人民對鹽堿地改良、建設新時代新農村的堅持和勇氣。這部作品東北氣息濃重,視角獨特,人物眾多,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也是吉林西部人民真實生活的寫照,更是一部展現了中國農村巨變和鄉村振興的敘述長詩。
翟妍 ·鄉土 ·30.1萬字
本書講述了攝影家謝一積極要求深入基層,其實是借扶貧之機獲取更豐富的攝影素材。不料農村的貧困景象并未讓她如愿,只好應付一下幫扶工作,在不斷和勤勞善良的村民接觸中被感動。她決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卻在爭取投資的過程中差點被人拐騙。謝一的不畏艱難和親和讓村民們都愿意和她接近,這使得謝一無意中發現了存在于村民中的商機,并利用閨蜜是藝術品商人的有利條件深人發掘,終于開發出多種藝術品市場……
王子群 ·鄉土 ·15.9萬字
小說寫了趙村一個叫柱子的青年農民的情感經歷。在當今鄉下農民傾巢出動進城打工的大背景下,柱子的媳婦蘭子媽也離家進城打工,柱子堅持留守家鄉,耕種田地。長期分離引發了兩人的感情危機。此時,村里留守媳婦玉秀,走進了柱子的生活。隨著二人交往的增多,柱子的精神上有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同時,隨著鄉下青壯男女大批進城,給農村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留守老人的生存、留守兒童愛的缺失、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問題等,農業現代化及新農村建設流于一句空話。誰來拯救農村?二十一世紀的鄉村,應該走向何方?
李文里 ·鄉土 ·18萬字
一個新加坡來的制香人,一個家里賣燒餅的小青年,一個滿身市井氣的茶莊老板,他們的生活本無交集,卻因一個兩百余年的華麗古建山陜甘會館、一座破舊的三進院子、一本傳說中的宋代香譜而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制香”和“磚雕、木雕、石雕”的技藝傳承,勾連出他們之間斬不斷理還亂的愛與恨,以及他們對傳統技藝、對故鄉、對老城深沉的情感。
王少華 ·鄉土 ·23.9萬字
《螞蚱》描繪的是20世紀上半葉黃淮地區的鄉村生活圖景。這是一個舊制度廢弛瓦解,新制度、新文化尚未成型的時期,底層社會生活呈現出很多特殊的現象,比如匪情,比如民國新法的推行,比如城市工業品的流入對傳統鄉村生活的影響,比如鄉紳社會的消亡等等。當地人出于對蝗災的恐懼,給所謂的“螞蚱神”修建起廟宇。小廟周圍的居民都是普通農民,他們像雜草一樣自身自滅,但各具特點,生存的本能讓這些社會底層的傳奇故事綿延不絕。社會的變遷,新思想的萌芽,各種政治勢力的博弈,人性中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紛紛登場,書寫了一幅既豐富多彩又血淚斑斑的地方歷史人文畫卷。
王兆軍 ·鄉土 ·31.7萬字
《筑夢》是作者經二十余年打磨出來的長篇小說,通過深入挖掘贛南客家人文資源,以留守鄉村群體為切入點,塑造了在外打工青年丘祈沖破艱難,回鄉創辦山區生態牧場,朝著夢想邁進的典型形象。
黃家亮 ·鄉土 ·18.8萬字
《大蒼狼》講了一個富于傳奇色彩與生活情趣、驚險離奇懸念重重的人狼爭斗至和諧共處的人文與生態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積極意義在于對生命意義的拷問與理解,人文關懷與生態關懷,喚起全社會熱愛生命,珍惜家園的深層思考。黃土高原深處的古塬村落一向寧靜祥和,一群野狼的入侵使之驚恐不安起來,一場人與狼的斗智斗勇生死較量就此展開。情節離奇,險象環生,難以想象的懸念使故事一波三折。人狼換位思考,狩獵自衛,守護家園,生存與生命的關照,立體多元,全方位展示……《大蒼狼》是當下第一部全方位、多角度、多側面立體式表現黃土高原蒼狼故事的作品,這個故事是寫給大中學生和廣大城鄉青年閱讀的,年輕人喜歡新生事物甚或獵奇,這本書正迎合他們品味,通俗卻富有魅力的文學表達和懸念重重的情節設置更有代入感。本部作品豐盈飽滿地描述了黃土高原上人與狼的曲折復雜又驚心動魄的一系列傳奇故事,它有別于往昔作家筆下的草原狼,又迥然不同于西部狼,它是廣袤延展,渾厚起伏的黃土地上的大蒼狼的生存狀態和生死經歷傳奇,鮮為人知又神秘詭異。
張行健 ·鄉土 ·11萬字
本書講述了一個遙遠的小山村在黨的領導下如何脫貧致富的故事。
李黎明 ·鄉土 ·26.4萬字
本書是當代實力派作家付秀瑩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曾獲施耐庵文學獎,入選《當代》長篇小說年度五佳、《收獲》文學排行榜。芳村這地方,怎么說呢,不過是華北大平原上,一個最平常不過的小村莊。村子里,有男人,有女人。也有老人,也有孩子。雞鳴犬吠也有,是非恩怨也有。莊稼地有的還種著,有的早就不種了。月亮有圓的時候,也有缺的時候。……年深日久,一些東西變了。
付秀瑩 ·鄉土 ·26.6萬字
觸天杵地的高樓大廈,凸顯不出歷史的積淀和民族文化的厚重。古老的清真寺訴說著華夏民族發展的歷史,凸顯的是民族團結的精神力量,沉淀的是民族文化的厚重,展示的人文關懷的源遠流長……
李玉梅 ·鄉土 ·2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