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引言

傳奇,就是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不同尋常的、出人意料的故事。

盡管那些不同尋常的人和事時過境遷,但凡親身經歷過的有心人,至死都不會忘記和紅旗大隊父老鄉親們一起度過艱難歲月的那些人和事。

如今,依然聳立于望遠鎮的那座古老的清真寺,之所以能以耄耋之姿展現她古樸端莊的風貌,是因為“紅旗大隊部”的紅旗使她免遭了歷史戰火的焚燒。

之所以舊貌依然,是因為當年的紅旗大隊書記哈明堂和那位有名的馬阿訇一夜之間鋪謀定計搞出來的名堂。

位于寧夏銀川市正南橫跨109國道的第三座橋叫“望遠橋”。望遠橋向南行約五百米處,有一條橫穿109國道東西走向的支渠叫“紅旗渠”。

沿紅旗渠壩的那條小路向東約三百米處有一座坐西朝東,古色古香,古樸典雅,青磚青瓦,起脊屋頂,勾連搭式連在一起,起伏靈活的大殿式建筑的清真寺,就是當年的紅旗大隊部所在地。

那面“紅旗大隊部”的紅旗,在這座清真寺上空飄揚了多年。

“紅旗大隊部”幾個字是紅旗大隊成立后,大隊書記兼文書的哈明堂親筆書寫的,一年寫一次從未間斷過,到紅旗大隊改號為“紅旗村村民委員會”后搬遷新址,哈書記卸任為止。

那座清真寺距今已有160年的歷史,但清真寺上空紅旗飄的故事在全國143個回族鄉、鎮是獨一無二的?,F在依然環抱清真寺的柳、槐樹是紅旗大隊成立后在哈書記的帶領下黨支部栽種的。

現在的永寧縣望遠鎮、望遠開發區就是當年紅旗村的地盤。

古樸典雅、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像一位世紀老人的活化石,以厚重的歷史底蘊訴說著紅旗村飽經風霜的歷史,在槐柳相抱中展示著紅旗村回漢民族大團結的文化底蘊。雖然清真寺四周是現代化建設的高樓大廈,清真寺卻像在一處沉積的盆地中默默地守護著她的圣潔和莊嚴。面東的大殿門面貼上了瓷磚,廊檐處是仿琉璃瓦的裝飾物,襯托出現代氣息。南、北青磚墻上鑲嵌的圓形、錐形木窗還是當年的那個樣子,起脊屋頂,勾連搭式的舊物依然。

之所以渠還在,路依舊,是因為當年的那座清真寺依然的緣故。

當年,清真寺院內的紅旗大隊部,現在挪了窩。但清真寺院內依然豎立著高聳入云的旗桿,鮮紅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訴說著民族大團結的歷史和現狀。

院內豎立的石碑上寫著“望遠清真大寺”。

石碑后面的簡介,寫著修建的年號,證實清真寺已有160年的歷史。

該套叢書共十本,分別是葛林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李德明的《青山作證》、馬永成的《寂靜的芬芳》、火仲仿的《浪子吟》、汪國壽的《村魂》、吟汵的《粉菩薩》、楊春禮的《樹的囈語》、納鶯萍的《我和孔乙己在一起》、李玉梅的《鄉村書記傳奇》、高耀山的《閱讀留言》。

紅旗大隊部(紅旗村)現搬遷到穿越“望遠人家”住宅區的“紅旗路”一角。紅旗路應該是為了紀念紅旗大隊而得名,與109國道平行,南北貫通望遠鎮和望遠開發區。兩側是“望遠人家”住宅區,望遠人民公社的社員們幾乎都聚集在“望遠人家”的住宅區里,開始了由農民向城鎮市民的過度。

紅旗渠上游已無蹤跡可尋,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看得見的紅旗渠,是109國道以東的紅旗渠中段,大約三百米,因為渠壩就是通往清真寺的小路,小路的末端就是清真寺,清真寺北墻根處就是紅旗渠,紅旗渠的末端也是高樓林立?!巴h清真寺”以不變應萬變之姿,證實她是《鄉村書記傳奇》的淵源,是回漢人民和睦相處、團結友善的歷史見證。

觸天杵地的高樓大廈,凸顯不出歷史的積淀和民族文化的厚重。古老的清真寺訴說著華夏民族發展的歷史,凸顯的是民族團結的精神力量,沉淀的是民族文化的厚重,展示的人文關懷的源遠流長……

紅旗渠被現代化潮流掩埋了,但那涓涓細流滋潤出的民族團結之花,將會由無字豐碑轉化為不朽的傳奇。

就讓我們用心用情來解讀鄉村書記哈明堂和那些小人物不同尋常的故事。

品牌:寧夏黃河出版集團
上架時間:2016-02-25 14:24:58
出版社:陽光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寧夏黃河出版集團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山市| 全州县| 民乐县| 司法| 西乌珠穆沁旗| 潞西市| 山阳县| 长海县| 洛浦县| 霍城县| 阜城县| 丰原市| 横山县| 团风县| 东宁县| 曲周县| 昭通市| 永康市| 靖州| 马鞍山市| 绥芬河市| 龙里县| 海晏县| 安阳市| 绥棱县| 濉溪县| 凤庆县| 卓资县| 辉县市| 大渡口区| 邯郸市| 长春市| 溆浦县| 札达县| 福海县| 囊谦县| 东至县| 芜湖县| 西和县| 潞城市|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