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金閣寺》取材于1950年僧徒林養賢放火燒掉金閣寺的真實事件。生來為口吃苦惱的青年溝口沉迷于金閣寺之美,帶著繼承金閣寺住持之位、擁有金閣的夢想來到金閣寺出家,在確認自己無法如愿之后,他便幻想在敵機轟炸中與金閣同歸于盡。戰爭的結束使他的愿望落空,絕望之余,他毅然決定找機會將金閣付諸一炬。燒毀了金閣,溝口消除了自己精神上的魔障,被壓抑著的人性獲得了釋放,被幻影所桎梏著的眼界也得以展開,毀滅成為了重生的路途。
(日)三島由紀夫 ·社會 ·12.8萬字
《魯濱遜叔叔》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計劃寫3卷,已完成部分共24章。作品約寫于1869~1870年,但在1870年7月被出版商拒絕出版,后來作者將其改寫成了《神秘島》。而《魯濱遜叔叔》直到1991年才被出版。“溫哥華號”是一條運載苦力的船,在一次航行中二副發生暴動,殺死了船長,并把船上的克里夫頓一家放逐到大海里,任其自生自滅。海浪把這家人和海員費利送到一個孤島上,被孩子們敬稱為“魯濱遜叔叔”的費利率領這家人在孤島上開始了艱苦的生活。
(法)儒勒·凡爾納 ·社會 ·12.1萬字
每一個讀過《西線無戰事》的人,都會無條件反對一切戰爭!反戰經典!一戰親歷者雷馬克對戰爭的真實描述!戰爭爆發了,19歲的保羅和他的同學被送到戰場。在前線,目之所及是鮮血、殘肢和死亡。戰爭摧毀了一切,人生停在了戰場上。他渴望情感、生命、家庭和救贖,卻找不到方向。1918年10月,保羅陣亡。那天,整個前線寂靜無聲,軍報上只寫了一句話:西線無戰事。
(德)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 ·社會 ·11.5萬字
《紙醉金迷》作為諷刺暴露現實之作,作品將批判的鋒芒直指抗戰勝利前夕的國統區的丑陋、卑瑣的世態炎涼。以抗戰勝利前夕,小公務員魏端本和他的“抗戰夫人”田佩芝在陪都重慶的命運起落為線索,寫盡迷失在虛榮腐糜的“金色迷夢”中的扭曲人性和世態炎涼。田佩芝,艷冠群芳卻又虛榮至極的一個女人,為了金錢和錦衣玉食,把丈夫送進了監獄而差點處以極刑;為了擺脫沒有錢的生活,丈夫可以不要,孩子可以不認,最后釣上了一個有錢有聲望的錢先生,眼看著就要成為萬人矚目的錢太太,抗戰突然勝利,她卻成了大漢奸的未婚妻和情婦。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與金錢面前的迷失與掙扎。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張恨水 ·社會 ·6.2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家劉兆林的作品。劉兆林,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遼寧作協名譽(原)主席。有《不悔錄》《啊,索倫河谷的槍聲》等小說、散文作品集四百多萬字。曾獲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冰心散文獎、曹雪芹長篇小說獎。系國家特殊貢獻專家獎獲得者。
劉兆林 ·社會 ·12.7萬字
小說描述了1665年大瘟疫襲擊下的倫敦城。這本小說很可能是基于笛福的叔叔,亨利·笛福當時所留下的記錄。在這本書中,笛福不厭其煩地為達到效果逼真,巨細靡遺地描述具體的社區,街道,甚至是哪幾間房屋發生瘟疫。此外,它提供了傷亡數字表,并討論各種不同記載、軼事的可信度。本書往往被跟瘟疫當代的記載相比,尤其是塞繆爾·佩皮斯的日記。笛福的記述雖然是虛構的,但比起佩皮斯的第一人稱敘事,更為詳細和有系統。
(英)笛福 ·社會 ·19.7萬字
《二刻拍案驚奇》題材大多取自《太平廣記》、《齊東野語》、《夷堅志》、《剪燈新話》、《剪燈余話》及其他典籍,經過作者凌濛初的再加工和再創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個性,體現了凌氏本人的藝術構思和藝術風格。本書里的故事反映明代后期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更為廣闊,凡是人倫道德的各個主題,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同時,明末內憂外患紛起,社會矛盾更加復雜尖銳,這一狀況,《二刻拍案驚奇》表現得也比《初刻拍案驚奇》更為充分,諸如貧富懸殊造成的心理傾斜,官僚腐朽造成的社會動蕩,封建婚姻制度激起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新興商人階層對士農工商四民秩序的挑戰,淫靡世風膨脹起的人欲對天理道學的反叛等等,勾勒出一幅晚明社會日薄西山的慘淡圖畫。
(明)凌濛初 ·社會 ·5.5萬字
《傷心咖啡館之歌》是卡森·麥卡勒斯最優秀的中短篇作品合集。包括經典傳世的傷心咖啡館之歌、童年等7部作品,其中《傷心咖啡館之歌》最為著名。小說講述了小鎮上阿米莉婭小姐、罪犯馬文·梅西和羅鍋雷蒙三人之間詭異荒誕的愛情故事,以一種詭譎、神秘、荒誕的方式表達了一個與愛情一樣永恒的人類主題——孤獨。愛不是孤獨的救贖,荒謬的愛印證了孤獨的必然。
(美)卡森·麥卡勒斯 ·社會 ·7.7萬字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故事發生在抗戰重慶樹華農場,農場管理者丁場長管理能力不行,但哄人能力一流,精通人情世故,在他的治理下,大家整日偷雞打牌,混日子。樹華農場頹勢一片,冒牌青年藝術家秦妙齋也摻和進來。留學歸來尤主任接管農場后,開始整治作風,大家感到了自律和科學帶來的愉悅……全書收錄老舍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不成問題的問題》《月牙兒》《我這一輩子》三篇,篇篇皆為經典中的經典,其中《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電影奪得多個電影節大獎。
老舍 ·社會 ·7.7萬字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來自北平農村,沒有文化,年輕好強的人力車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的故事。獨特的京味口語,將普通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體現的淋漓盡致,使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更加貼合。展現了真正的白話藝術。
老舍 ·社會 ·13.4萬字
你是在趕往回家的路上,還是要奔赴事業的輝煌!你是在追尋愛人的招喚,還是要迎接未來的理想!
孟傳武 ·社會 ·15.6萬字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重要的代表作。因為《生死場》,人們知道了蕭紅;因為《呼蘭河傳》,人們記住了蕭紅,也記住了東北邊陲那個偏遠卻也動人的小鎮。《呼蘭河傳》描寫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城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百姓的生活。那里的人,善良卻也愚昧,可惡卻也無辜;那片土地上,飄蕩著無知和愚昧,也充滿了苦難和悲涼。呼蘭河雖不是回蕩著悠揚牧歌的靜謐田園,但那里的一縷縷炊煙,卻是寂寞女子心底僅有的一點溫暖與歸屬。
蕭紅 ·社會 ·15.2萬字
《貓城記》是老舍長篇小說代表作。小說以第一人稱口吻,寫“我”與同伴墜落到火星上一座荒誕的城市——貓城的經歷。貓城被矮人入侵,貓城人麻木、妥協、貪婪、自私,貓國黑暗、丑惡,最后滅絕。小說全景式掃描了貓國人的劣根性,揭示出入侵者的殘暴,暗含了老舍對于現代中國立人的訴求。小說具有濃厚的諷刺意味和科幻色彩,老舍說,《貓城記》是個噩夢,它記錄了一個文明歷史上極為黑暗的幾頁,但它別具一格、充滿想象力,有不衰的魅力。
老舍著 高榮生插圖 ·社會 ·9.1萬字
本書是青年作家林森近年優秀作品的精選集,主要篇目有《海風今歲寒》《臺風》《抬木人》等。《海風今歲寒》里,兩少一老三個男人,各自面對生命斷裂的某種心靈危機,沉淪還是拯救,值得深思。《臺風》里,兩次臺風之間,一位身患絕癥的老人,在不斷學會如何有尊嚴地面對這即將到來的死亡。《抬木人》里,兩個兒子與一位父親的悲慘遭遇,隱隱約約指向多年前母親的逃離。
林森 ·社會 ·12.5萬字
在社會老齡化日趨嚴重的未來,大型商業綜合體“養老城”受到親睞,老人們紛紛申請到此療養。“養老城”的創始人闞老已183歲高齡,作為護理師的“我”專職照顧他,但某一天,我突然想逃離“養老城”,雖然計劃失敗,我發現了一個秘密……
賈煜 ·社會 ·3.2萬字
《絕叫》之后又一部引爆日本的現象級社會話題佳作。獲第9屆河合隼雄故事獎,入圍吉川英治文學獎新人獎,蟬聯日本書店銷量排行榜NO.1。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但家里的每個人都有些不普通的地方:弟弟喜歡繡花,因為這個不“男子漢”的愛好被同學排擠;姐姐不喜歡女性化的東西,為沒有適合自己的婚紗而苦惱;媽媽不喜歡養育小孩子,被責備沒有母性;爸爸無法肩負起賺錢養家的責任,被定義為失敗者;奶奶曾夢想成為職業女性,卻困于“家庭主婦”大半生。一場即將到來的婚禮,仿佛一個精巧的容器。童年的回憶、隱秘的堅持、笨拙的關心、悄然打開的內心,當一家人開始理解自己和對方的棱角,覆蓋在身上名為“不正常”的外殼,也逐漸剝落……最后他們都找到了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正常”的方式,完成了跨越。
(日)寺地春奈 ·社會 ·8萬字
《動物農場》是奧威爾優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則入骨三分的反烏托邦的政治諷喻寓言。農場的一群動物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東家趕出農場,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動物社會。然而,動物領袖,那些聰明的豬們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為比人類東家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統治者。
(英)喬治·奧威爾 ·社會 ·8.2萬字
“這種愛注定是毀滅性的。”《洛麗塔》作者,小說大師納博科夫長篇代表作,一個象棋天才的激情、迷醉、瘋狂和隕落,以解剖刀般的精準筆法書寫天才少年背后的隱秘角落。《防守》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小說大師納博科夫長篇小說代表作,講述一個天才少年由于長期沉溺于棋局而逐漸精神失常的故事,激情、迷醉、瘋狂和隕落是貫穿整部小說的旋律。主人公盧仁小時候是個不引人注目、性格孤僻憂郁的孩子,現實生活總是讓他感到焦慮,于是他把象棋作為逃避現實生活的避難所。事實證明,他是個象棋天才,并一躍成為象棋大師。然而,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棋局漸漸取代了他的現實生活,真實的生活反而成了夢境。納博科夫在這部早年作品中傾注了巨大的熱情,以解剖學般的精準筆法勾勒出天才光環背后的隱秘角落。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社會 ·13.4萬字
《勢利者臉譜》的出版,可以起到揭示勢利、警醒世人的作用。勢利,是人類社會中的一個非常頑固的弊病,是人性的一大弱點。19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威廉·梅克庇斯·薩克雷,用幽默辛辣的語言,全面、透徹地描繪了各種各樣勢利者的嘴臉,在當時的英國社會引起了巨大轟動。直到今天,在各個國家、各種群體中我們仍能看到各種各樣勢利者的身影。
(英)威廉·梅克庇斯·薩克雷 ·社會 ·13.6萬字
《無知》是被法國讀書界稱為“遺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前兩本分別是《緩慢》和《身份》)。米蘭·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題往往離不開政治和性這兩個主題,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關于政治的題材漸漸淡化而哲思的傾向更為明顯。《無知》述說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鄉尋根,卻在現實巨大的落差中經歷迷惘、失望及尋找自我的過程。小說講述流亡二十年的女主人公重返祖國捷克,歸國途中在巴黎機場邂逅舊相識,然而今非昔比,被中斷的故事總難再續,回歸總難踏實。這是一個尤利西斯式的故事:祖國,懷舊,愛情,自我,衰老,現實等眾多主題層層交織,昆德拉再度展現了他游走于輕重之間,冷靜而憂傷的敘述能力。
米蘭·昆德拉 ·社會 ·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