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青年溝口素來因自己的生理缺陷而自卑并甚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樂趣,惟一的精神支柱是寄托于名勝古跡金閣寺的對美的追求,但又日漸感覺美的永恒存在是對世俗人生追求的阻礙,于是終于一把火燒了金閣寺,擺脫了“美”對人生的禁錮。人類容易毀滅的形象反而浮現永生的幻想,而金閣寺堅固的美反而露出毀滅的可能性,本書是三島獨特美學觀成熟的標志。
(日)三島由紀夫 ·社會 ·12.1萬字
《豐饒之海》四部曲的第三部。1952年,本多已經是58歲的老男人,這時他遇到長大成人之后到日本求學的金讓,本多挽留月光公主在自己別墅小住。他愛上了金讓,從墻上的窺孔里偷看月光公主的裸體,發現了她的左側腹上有三顆黑痣,相信她是清顯、勛的轉生。
(日)三島由紀夫 ·社會 ·17萬字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的長篇小說,講述了天真美麗的歐也妮是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葛朗臺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破產的表哥,為了他不惜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傾盡全部私蓄資助他闖天下。至此,父女關系破裂,膽小賢淑的母親嚇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喪失了父母親、損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法)巴爾扎克 ·社會 ·10.9萬字
1927年,24歲的喬治·奧威爾辭去在緬甸的殖民警察職務,開始輾轉于英國本島和歐洲大陸,四處流浪并嘗試各種職業。他做過酒店洗碗工、教師、書店店員和碼頭工人。窮困潦倒,卻也讓出身中產階級的他切身體驗了底層的生活。奧威爾自己曾經提到“貧困的生活和失敗的感覺增強了我天生對權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識到工人階級的存在”。1933年,奧威爾以這段經歷為題材寫成了小說《巴黎倫敦落魄記》。全書分為兩部分,上半部敘述了一位英國文人在巴黎靠打零工度日,掙扎在社會最底層的潦倒生活;下半部描述了這位文人從巴黎流落回倫敦,生活狀況進一步惡化,淪為無業游民并到處顛沛流離的種種經歷。書中穿插了主人公的感想和評論,對貧困的真實含義做了深入剖析。但同時,苦難里仍透著黑色幽默。比如寫又苦又累的洗碗工生活,仍不忘來一句經典的“大致來說,你為一道菜付的錢越多,吃到的汗水和吐沫肯定就越多”以作調侃。
(英)喬治·奧威爾 ·社會 ·11.6萬字
剛過三十歲生日的天真,與男友分手,身體不適,最終又丟掉了工作,北漂多年,一無所有的她只能打包回老家進行人生的中場休息。在老家的沿海漁村,她不僅要應對老媽的催婚,又得重新適應慢節奏的生活。既要在年齡焦慮中自救,又要在空有一身眼界的迷茫和失落中尋找新理想。她在人情世故中周旋,在回憶與現實中拉扯,在他人的人生百態中得到慰藉與鼓勵才幡然醒悟。原來人生的跌落和中場,正是為了更好地看見風景和自己。
黃偉康 ·社會 ·15.8萬字
全書為主人公“少年”的經歷,十幾歲的他加入美國軍事隊伍,前往墨西哥,不久就遭到了印第安人的致命打擊。后來他偶然加入了由罪犯、老兵和印第安人組成的賞金獵人隊伍,這個隊伍名義上的首領是美墨戰爭老兵格蘭頓,實際上指點生死的是霍爾頓法官。這個獵人隊伍在墨西哥境內四處獵殺印第安人,無分男女老幼。赤裸的暴力在荒野上縱橫,二十八年后,全部隊員都陸續消亡。這是一部由書組成的書,文學、哲學、神學、科學、神話元素隨處可見,多重維度疊加融合,為本書創造了巨大的文本容納力和生生不息的解讀可能性。
(美)科馬克·麥卡錫 ·社會 ·18.8萬字
《耶穌撒冷》是莫桑比克作家米亞·科托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莫桑比克內戰結束后,希爾維斯特勒的妻子意外去世,他在極度悲痛中舉家遷往野獸群居的偏遠地方,取名“耶穌撒冷”,在那里等待上帝的道歉。和他一起的有小兒子姆萬尼托、大兒子恩東濟、飽受戰爭創傷的老戰士扎卡里亞、與外部世界的聯系阿普羅希瑪多,以及希爾維斯特勒的性伴侶——一頭名叫澤斯貝拉的母騾。為了徹底抹去喪妻之痛,希爾維斯特勒造了另一個地獄。耶穌撒冷是一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否認時間、否認記憶的地方。這里的人們學著不再哭泣和禱告,遠離時光之河,將女人和外來者視作家族的仇敵。哥哥恩東濟一生想要逃離父親的牢獄,他偷偷教導姆萬尼托用識字和寫作的方法重獲記憶。直到白人女性瑪爾達闖入耶穌撒冷,揭開母親的真正死因之后,耶穌撒冷終于開始分崩離析。作為《夢游之地》后米亞·科托最重要的作品,《耶穌撒冷》深入刻畫了戰爭遺留的代際之殤,主人公姆萬尼托最終通過“書寫”,重建了父親拒絕談論的家族記憶,發出非洲大陸內部真正的獨立之聲。《耶穌撒冷》的出版,填補了國內非洲葡語文學譯介的一大空白,給予讀者了解非洲、了解葡萄牙語文學多樣性一次絕佳的機會。
(莫桑比克)米亞·科托 ·社會 ·11.2萬字
第五個孩子班的出生,打破了一個英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幸福夢。早產、貌丑的班天生蠻力,極具攻擊性,甚至嗜血。無法忍受的父親將班送進了所謂“療養院”,在那里班受到監禁,遭遇不人道的對待。而自責不安的母親又將“可憐的班”接回家中,致使短暫平靜之后的家庭再次風波不斷。通過一個正常家庭如何對待異于常人的孩子,萊辛闡述邪惡的本質,殘酷地揭示了人性的復雜面向。
(英)多麗絲·萊辛 ·社會 ·7.4萬字
中短篇小說集,收錄8篇,其中包括《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家庭女教師》《灼人的秘密》等名篇。其中《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最廣為人知,曾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舞臺劇。一個男子在41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沒有署名和地址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講述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對此一無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剎那,她還是個孩子,而后經歷了少女的癡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風塵,但未曾改變對男人的愛,直至臨死前才。
(奧)茨威格 ·社會 ·15.2萬字
TheOldManandtheSeaisoneofHemingway'smostenduringworks.Writtenin1952,thishugelysuccessfullynovellaconfirmedhispowerandpresenceintheliteraryworldandplayedahugepartinhiswinningthe1954NobelPrizeforLiterature...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社會 ·5萬字
作者以敏銳的藝術觸覺直抵社會一隅,準確地把握、理解渴待脫貧的農民現實生存狀態,字里行間,處處體現出作者對貧困地區農民的人性關懷。
王華 ·社會 ·13萬字
《后翼棄兵》是美國作家沃爾特·特維斯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講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肯塔基州一名八歲的孤兒貝絲·哈蒙成長為國際象棋頂尖大師的故事。憑借驚人的國際象棋天賦,她的職業生涯看上去非常順利,永遠以游刃有余、光鮮亮麗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私下里,她卻需要持續不斷地與內心的焦灼和自毀傾向作斗爭,這個故事深入探索了天才背后的代價,它于2020年被改編為同名美劇,收視率在全球92個國家排名前十,63個國家排名第一。
(美)沃爾特·特維斯 ·社會 ·19.7萬字
這是一個關于信仰和英雄的故事。十九世紀的意大利,當少年亞瑟還在為青梅竹馬的誤會煩惱時,得知敬愛多年的神父竟一直在欺騙自己,心中的偶像瞬間崩塌。沉重的打擊令亞瑟憤然離家,唯有對自由的信念支撐自己。十三年后,一位堅毅冷酷的革命斗士“牛虻”回到意大利,以犀利的諷刺文章抨擊教會的統治。一次行動中,牛虻被捕,在獄中見到了前來勸降的神父。原來,牛虻就是曾經的亞瑟,但此時此地,兩顆曾經彼此相系的心卻因不同的信仰南轅北轍。面對支離破碎的人生,牛虻做出的選擇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讀者。“我一定要走自己的路,追隨我所見到的光明。”
(愛爾蘭)埃塞爾·麗蓮·伏尼契 ·社會 ·18.9萬字
《碗》是金宇澄繼《回望》之后的另一部非虛構力作。一老友在聚會上追憶三十年前的歲月,引發了一場千里赴約的溫故之旅。在歷史的斑駁印記中,辨認早已碎裂消失的蒼涼青春。非虛構的記錄與三十年前的小說相互映照,小說筆法與真實事件相互滲透,展現文學技藝的世故與講究。“姑娘,你長得多像你媽媽。”三十年前,在農場,上海青年小英死于井中。三十年后,一名女孩忽然出現,原來,她就是小英的女兒——小英生前,從東北趕回上海,秘密生下了一名女嬰。面對年輕的生命,這些歷史的幸存者們才終于面對不愿追述的往事,并且承認:曾經至為重要的東西都已經紛紛碎裂、消失。只有青春的回憶,和早逝的同伴一起,無法平靜,不能安息。
金宇澄 ·社會 ·3.5萬字
《斯通納》作者約翰·威廉斯另一佳作。與《斯通納》不同之處,在于更想了解世界的真實。它們同是一個有關面對無意義事物的堅忍,有關天真所致失敗的故事。與堅守信念的斯通納不同,這是一個帶著激情、對未知充滿好奇的年輕人,渴望尋求真實的世界:他所相信的,不是愛默生和梭羅等人的信念,而是相信背后的看見——除了曠野與經歷,沒有什么比內心的沖動更真誠、更迷人。同時,他在某種意義上又與斯通納相同,他們做到了自我的實現。也許,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的沖動、激情,也造就了如今的自己。對年輕人的心靈進行的深入思索。作者約翰·威廉斯說,當一個從哈佛輟學的年輕人,來到西部看到了自然,看到了曠野的真實面貌,對他來說,會發生什么呢?這就是小說開始的地方。《屠夫十字鎮》講述的是一個在1873年從哈佛輟學的年輕人安德魯斯,受愛默生和梭羅等人的自然觀念影響,帶著尋找美好、希望和活力的沖動,來到屠夫十字鎮,并跟隨獵人米勒和其他兩人(剝皮人施耐德和隨營干雜活的查理·霍格)進入科羅拉多山區獵捕野牛。他們各自帶著不同的目的和想法,踏上了這次前途未卜的旅程。他們經歷重重困難,還丟掉了一個人的性命,重回屠夫十字鎮,這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美)約翰·威廉斯 ·社會 ·17.4萬字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居然被自己最信任的老公,親手給賣到了緬北……
唐之風 ·社會 ·14.1萬字
他一來到這個人世,就背上一個沉重的使命——傳宗接代,而源自于家族幾世單傳的陰影像團罩在頭頂的云霧,永遠也擺脫不了。他在恐懼中,掙扎著,奔逃著。他因為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被溺愛得有些懦弱。他喜歡紅杏。卻不敢向父母提出,紅杏無奈中嫁給了村里的屠夫……他乘屠夫出門殺豬之機,鉆進了紅杏的被窩,不想,屠夫卻提著殺豬刀站在了他倆的面前……他被屠夫追殺。他從村里逃出,卻逃進了亂世,在槍林彈雨中奔命……他從逃亡的那一刻起就想回家,等他回到村子時,已是物是人非……
季棟梁 ·社會 ·12.9萬字
《鼠疫》講述了阿爾及利亞的奧蘭,突如其來的瘟疫讓人不知所措。政客狂妄無知,掩飾諉過,甚至想利用災難來獲取利益;原來過著委靡不振生活的小人物,憑著黑市門路,為人民帶來各種禁品,突然成為了城中的風云人物;小百姓恐慌無助、自私貪婪,每天都只是過著頹廢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封鎖,無人能夠自由進出。被困在城中的人民,朝思暮想著住在城外的親朋好友。一位到城公干的記者被迫過著無親無友的生活,只有寄望參與自愿隊消磨時間。主角里厄醫師這時挺身而出救助病人,與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不過,他的妻子卻遠在療養院,生死未卜。最終鼠疫退卻了,然而盡管喧天的鑼鼓沖淡了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可是奧蘭人永遠不會忘記鼠疫曾給他們帶來的夢魔。
(法)加繆 ·社會 ·15.9萬字
美國著名硬漢作家杰克·倫敦最著名的中篇小說杰作,譯文經典“窗簾布”新品,最出色的動物題材小說。杰克·倫敦(JackLondon,1879—1916)是最具知名度的美國作家之一,也是作品在國際上被翻譯得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他幼年因貧困輟學,做過小偷、水手、淘金客,足跡踏遍大半個世界,以“硬漢作家”成就大名,但最終以過量服用麻醉藥品自殺。他坎坷豐富、大起大落的一生成就了他獨一無二的風格和魅力,歷久不朽。《野性的呼喚》是杰克·倫敦最著名的中篇小說杰作,被譽為最出色的動物題材小說,講述了一只良犬逐漸回歸野性、重返荒野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了野性與人性之間的交織與角斗,而最終野性占據了主導。作者借此深刻反映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美)杰克·倫敦 ·社會 ·5.3萬字
(日)三島由紀夫 ·社會 ·1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