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是德國文壇泰斗馬丁·瓦爾澤創(chuàng)作的一部充滿哲人智慧、具有高度自傳性的小說,回顧了作家一生與政治、愛情、文學(xué)批評的斗爭總結(jié)。閱讀《逃之夭夭》,很難將小說中的敘述者與作家本人截然分開,他們更像是互為代言人,共同面壁思索一生參與的政治斗爭和文藝批評活動,回顧追逐過的那些戀人,他們擅長雄辯和戰(zhàn)斗,也在一次次傷害后學(xué)會了逃之夭夭。“我遭受的痛苦,無一不來源于自身。”這是馬丁·瓦爾澤在《逃之夭夭》中寫到的一句話。盡管向他發(fā)起猛烈攻擊的文學(xué)批評、政治斗爭以及愛情中的苦悶似乎都來自外部及他人,但是瓦爾澤以他耄耋之年的智慧道出:真正的逃之夭夭,仍是自身的精神超越。要實現(xiàn)這種超越,瓦爾澤選擇了卡夫卡式的反諷之路、荒誕之路。在瓦爾澤充滿變形、夸張和大膽想象的情節(jié)中,閃爍著寶貴的幽默品質(zhì)。
·6.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