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上來透口氣》的主人公喬治·博林是個四十五歲的胖子,在保險公司擔任地區巡查員,事業高不成低不就,有妻子和兩個孩子需要養活,終日為賬單、學費等開支問題所苦。偶然間,一張海報讓他回憶起泰晤士河畔的家鄉和那時的童年生活。《上來透口氣》采用雙線描述,一條線展示了英國從一戰前到二戰前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特征的社會變遷對傳統意義的小鎮的沖擊和影響,另一條主線帶出了社會各個階層應對世界大戰這一危機時各自的反應和行動。
喬治·奧威爾 ·社會 ·14.7萬字
《暴風雨前》在一種伸縮自如的敘述中展現主流文化與世俗文化的交相疊印,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再現1901-1910年間中國的社會狀況。上自清末的維新改良運動,下至世紀初的民間宗教運動,《暴風雨前》從相當深入的層面解釋了近現代中國面臨和正在發生的巨大歷史變動,描繪了四川保路運動產生的根源。
李劼人 ·社會 ·19.9萬字
中秋時節,淡淡的桂花香在空氣中飄散,一輪皓月高懸天際。此時,上海大多數人家都在團聚賞月,而在浜南福康里的盧家大宅,卻顯得十分冷清而沉寂,似籠罩著不祥之氣。原來數天前,盧小開瞞著盧老爺到“帥居”去斗蟋蟀,上海人叫斗蟲,又叫上柵,柵即蟋蟀決斗的長方形籠柵。盧小開拿去的是一只上海七寶名蟲蟹青鋪鐵砂,而對方地皮大王的小開金少爺,他的蟲是山東寧津的柏葉青,《促織》中的蟋蟀即出于此地。
王琪森 ·社會 ·1.7萬字
當你靜下來聆聽,世界就開始變化。這兒有家唱片行。一家明亮的小小唱片行。門上沒有店名,櫥窗內沒有展示,店里卻塞滿了古典樂、搖滾樂、爵士樂、流行樂等各種黑膠唱片。它時常開到深夜。孤獨的、失眠的、傷心的或是無處可去的……形形色色的人來此尋找唱片,或者,尋找自己人生的答案。而老板弗蘭克,四十歲,是個熊一般高大溫柔的男人。只要告訴他你此刻的心情,或者講講你的故事,他總能為你找到最合適的唱片。一個關于跨越藩籬、不要畏懼未知的療愈故事,一首跳動著希望和溫暖的動人情歌,還有音樂那撫慰人心的神奇力量。
(英)蕾秋·喬伊斯 ·社會 ·15.1萬字
《我十五歲,還不想死》是一部反法西斯題材的優秀作品。吝嗇的看門人夫婦、帶著寶寶的單身母親、被戲稱為“醫生先生”的醫科大學學生、將首飾全都掛在脖子上的銀行家遺孀、堅持自己“中立國國籍”的檢察官夫婦、在神父面前宣誓永遠相愛相守的年輕情侶、不屬于任何一支隊伍的士兵、將黃色星形標志藏起來的猶太先生……戰爭將年僅十五歲的“我”與所有這些人的命運聯系在了一起。在槍林彈雨下,當活著已然成為奢望時,人性對和平與美好生活最真摯的渴望顯露無遺。于生與死的邊緣看遍世間百態、嘗盡人情冷暖的“我”,內心只剩下一個最真實的聲音:“我不想死。”
(法)克里斯蒂娜·阿爾諾迪 ·社會 ·5.6萬字
為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夢想,陳勻嫻力爭上游,想給兒子楊培宸最好的一切,但現實的經濟壓力讓她不得不屈服。直到一天,命運之門華麗開啟。在先生的老板為兒子舉辦的生日派對上,小壽星與兒子意外投緣,這難得的緣分給陳勻嫻送來大禮:老板愿意出資讓培宸就讀貴族私立學校,好和自己的孩子作伴。眼看著陳勻嫻一家即將登上“上流之路”,她也隨之成為一位“貴婦媽媽”,惡性事件卻接踵發生。原來這場上流社會游戲,即使已踏入門檻,也無參賽資格……
吳曉樂 ·社會 ·11.7萬字
《親和力》是歌德最重要的小說作品之一。小說講述了愛德華和妻子夏綠蒂在田莊過著平靜的生活,他們邀請奧托和奧狄莉來家做客。兩人的到來使這個家庭漸漸起了分化,男主人和女客人,夫人和男客人產生了感情,他們痛苦地陷入道德與情感的沖突之中。匠心獨運的細節安排,邏輯謹嚴的推理思辨,浪漫主義的神秘色彩和象征手法,三者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使小說成為了一部既好看又具思想深度的杰作。
(德)歌德 ·社會 ·16.4萬字
馬家四姐妹的性格截然不同但彼此相愛,一直過著雖貧亦樂的幸福生活,可是幸福中悄悄埋藏暗涌……三妹貝絲與服兵役的爸爸都病了,生命危在旦夕;姊妹相繼遇上喜歡的人和想追的夢。究竟不同的難關和抉擇如何讓她們漸漸蛻變為成熟的小婦人?
(美)露意莎·梅·奧柯特 ·社會 ·4.8萬字
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非作家約翰·庫切的代表作之一。《恥》是一本極具可讀性,且從內容到寓意都具有十分豐富的層次的小說。五十二歲的戴維·盧里教授離了婚;他充滿欲望,卻缺乏激情。一段和學生之間的情事使他失業后,他遭到朋友的回避,遭到前妻的嘲笑,只好退居于女兒露西的小莊園。盧里教授的短暫訪演變成一次長期的逗留——他試圖在這一僅存的與他人的關系中找到生活的意義。然而,一場難以想象的暴力事件迫使父女倆不得不面對他們之間的矛盾,以及新南非社會中復雜的種族狀況。小說反映了南非的社會矛盾和往日的種族沖突,觸及了當代對浪漫激情與倫理道德的態度。
(南非)J.M.庫切 ·社會 ·14.7萬字
《生死場:蕭紅小說精選集》精心挑選蕭紅各創作階段作品12篇,從成名作《生死場》開始,選取早期作品《廣告副手》和《看風箏》,自傳性作品《棄兒》,諷刺風格的《太太與西瓜》,經典之作《手》、《北中國》到遺述《紅玻璃的故事》(駱賓基撰稿)。
蕭紅 ·社會 ·14.1萬字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我國最后一批頂職子弟中的青年女子白燕翎懷揣頂職進城吃商品糧的美好夢想,從內地農村來到了當時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州,進入一家國企做了一名工人,坎坷曲折的職場遭遇就此拉開序幕,根源在于起點太低,沒有背景,雖然有點才華卻難遇伯樂,歷盡波折,終于成為同一批頂職人員中的姣姣者,她的傳奇經歷,折射了國企改革三十年的進程,反映了一代頂職子弟的心路歷程,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異的頂職小人物,他們中的一些人,分別給予鐵飯碗不同的注釋,里面的故事對研究改革和頂職時代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文研究價值。
七月水仙 ·社會 ·10萬字
《海上繁華夢》以上海晚清時期的十里洋場為背景,以滬上妓院為中心,描寫了十里洋場中紙醉金迷的生活,以作者自況的謝幼安與陷污泥而不染的妓女桂天香為主線,以他們變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牽雜著上海灘上達官貴人、紈绔子弟吃喝嫖賭、揮金如土的記述。展現了上個世紀末近代中國的歷史世俗畫卷,大城市畸形的繁華與發達,燈紅酒綠,而農村卻已無法生存,許多青年淪為幾女,對比非常強烈。反映出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正搖搖欲墜,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具有形象的認識價值。
孫家振 ·社會 ·4.5萬字
本書是巴爾扎克的經典代表作,為傅雷譯本。《奧諾麗納》最初于1843年3月17至29日在《新聞報》上連載。1844年由波泰書屋出單行本,劃分為四十章,各章都有標題。同年編入菲訥版《人間喜劇》第四卷。在作品里,作者不僅提出了家庭、婚姻、愛情問題,也提出了道德、法律、宗教問題。奧諾麗納不滿于自己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追求獨立、自由和激動人心的愛情。她拋棄了財產和丈夫,隨情人出走,卻又因失去財產而遭到遺棄。她指望自食其力,然而經過七年奮斗,仍不得不在社會、法律、宗教觀念的壓力下,回到丈夫身邊,最后身心交瘁而死。奧諾麗娜是個有意遠離金錢社會的人,逃離,也是一種相遇的故事。奧諾麗娜即使在巴爾扎克的所有人物里也是非常閃光的。巴爾扎克寫金錢社會里的眾生百態,寫各種人在這個時代和金錢相遇的故事。
(法)巴爾扎克 ·社會 ·5.1萬字
海明威誕辰120周年紀念版。海明威膾炙人口的非虛構作品之一,關于巴黎的獨特記憶,經典中的經典。翻譯大家湯永寬名家名譯,譯文有口皆碑。包含1920、1930年代的巴黎珍貴黑白影像,海明威筆下的人、事、物在不一樣的視覺文本中經典再現。“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論去到哪里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關于巴黎的虛構或非虛構作品不計其數,海明威筆下這席“流動的盛宴”或許是其中最令人流連、唏噓的。1920年代,海明威偕新婚妻子以駐歐記者身份旅居巴黎,本書記錄的正是這段旅居記憶。不過這本書的寫作卻是在三十多年以后,換句話說,盛宴的“現場”早已消失,作者和讀者都只是在記憶中追尋那段過往歲月,那些人、物都已在時光的透鏡里失焦、變形。所有有關巴黎的個人記憶,都雜糅成一種對于巴黎的共同的歷史記憶,正所謂,“巴黎永遠沒個完”。
(美)海明威 ·社會 ·10.3萬字
《魯濱遜學校》又譯為《史班瑟島》,講述了合眾國公開出售距舊金山三天路程的太平洋上的一個荒島——史班瑟島。多年前在加利福尼亞掘到了第一桶金的威廉成了這次競拍的贏家。戈弗雷是威廉的外甥,執意與他一同前往。不料海上輪船失事,戈弗雷被拋到了史班瑟島。昔日對人生感到厭倦的戈弗雷卻在生存的嚴峻考驗下逐漸磨練成了一個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青年。然而,各種各樣的災難接踵而來,就在年輕人被熊熊烈焰圍困之際,威廉率隊趕到,救出他的外甥。凡爾納善于在故事結束時為讀者揭示一個意想不到的謎底:戈弗雷所經受的許多考驗是他的舅舅威廉為考驗他而精心策劃的;同樣出乎意料的是,島上突然出現的那些幾乎將戈弗雷置于死地的猛獸,卻是他在競拍史班瑟島時的競爭對手——億萬富翁塔斯基納為騷擾他的產業的惡意報復。
(法)儒勒·凡爾納 ·社會 ·9.9萬字
作者在《她的國》中構建了一個只有女性的烏托邦,從逃離到自由,從瘋癲到自我實現,《黃色壁紙》里那個痛苦掙扎的吉爾曼已蛻變為一位成熟自信的女權作家,用文字建構出一個讓男性或害怕、或不屑、或崇敬的女性理想國。通過誤闖進她國的三個男人與她國女人之間的不斷互動,我們在現實社會中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的那些社會規范、意識形態逐漸遭到質疑、顛覆,最終徹底瓦解。短篇代表作《黃色壁紙》采用第一人稱“我”的敘述,運用眾多女性哥特元素,揭示父權社會對女性的禁錮,更為重要的是任何試圖反抗的女性面臨被定為瘋癲的危險。這部作品為對以后的女性主義文學影響深遠。
(美)夏洛特·珀金斯·吉爾曼 ·社會 ·11.2萬字
中篇小說《七月流火》講述了淮北地區一個貧困村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張彬的帶領下,克服種種阻力、困難建光伏發電項目的故事,反映了在當前脫貧攻堅中,以張彬、馬小掌、玉鳳等人和以副書記老李、委員老劉新舊思想的碰撞,也從側門表達了扶貧先扶志的重要性。
湯其光 ·社會 ·1.7萬字
《讓葉蘭繼續飄揚》寫于1934年和1935年,是一部社會批判作品,講述青年詩人戈登·康斯坦克在三十年代的倫敦幻想抵御金錢崇拜,堅持文學的夢想,卻屢屢在現實中碰壁的故事。當時奧威爾居住在倫敦附近的漢普斯泰德,小說即以他的生活經歷為藍本創作而成。《讓葉蘭繼續飄揚》無情地揭露了金錢崇拜對文學青年戈登在生活上的壓迫與心靈上的侵蝕,在某種程度上奧威爾前半生的寫照,是他內心是否繼續堅持文學理想和內心價值觀的掙扎期的描述,雖然書中的戈登選擇了放棄,但在現實中,奔赴西班牙內戰的決定改變了奧威爾的命運,引導他走上批判極權主義的道路,但前半生的經歷和印象仍在他后半生的作品中留下了無可磨滅的印象。
喬治·奧威爾 ·社會 ·16.5萬字
《邪惡之路》是黛萊達的成名作。它以撒丁島鄉村為背景,描寫一個青年雇農大膽追求女主人瑪麗亞,兩人墜入情網,但因為門第懸殊,女主人改變初衷,另嫁他人,導致主人公走上了邪惡之路。黛萊達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以愛情與道德、罪與罰的沖突為切人點,展示了撒丁島古老的文明和宗法制下的鄉村生活,以柔婉清逸的筆致叩動讀者的心弦。
(意大利)黛萊達 ·社會 ·16.5萬字
《月亮與六便士》的情節以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為基礎,主人公原是位證券經紀人,人屆中年后突然響應內心的呼喚,舍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作出許多藝術杰作。毛姆在小說中深入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月亮和六便士》的情節并不復雜,寫的是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饑餓煎熬,而且為了尋找表現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于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驚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通過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藝術的產生與本質、個性與天才的關系、藝術家與社會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
(英)毛姆 ·社會 ·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