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動物學家凱特·莫里森是家族中唯一通過求學走出鄉村的人,在通往未來的坦途上,她試著埋藏苦澀的過去,不愿提起故鄉烏鴉湖的一切。但一封來自烏鴉湖的信,迫使她北上而歸,回到那片冰藍色的天空下,面對自己人生的原點:她的家,她的三兄妹,他們在一場死亡和一連串悲劇之后所做的抉擇。而那些抉擇背后的真相,她并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了解。
(加)瑪麗·勞森 ·情感 ·14.5萬字
年僅十歲的尤利·日瓦戈的母親去世了,因大肆揮霍而導致傾家蕩產的父親一去影無蹤。未來的岳父,善良的教授亞歷山大·格羅麥科教授收養了已經成為孤兒的日瓦戈。米沙·戈爾頓和托尼婭·格羅麥科成了他的玩伴和最忠誠的朋友。少年日瓦戈愛讀詩歌,也開始寫詩,然而中學畢業后他卻考入大學的醫學專業。這時一個叫阿瑪麗亞·卡爾洛夫娜·基莎爾的寡婦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羅季昂和拉莉薩——來到莫斯科,靠著與富豪律師科馬羅夫斯基的情人關系,寡婦很快就在城里安頓下來,還開了一家縫紉店。然而這位律師不久就玷污了年輕的拉莉薩,使其墮落,姑娘為自己在道德上的墮落而感到十分痛苦。不久拉莉薩認識了一名工人的兒子巴維爾·安季波夫,對于少女來講,與普通而善良的少年的友誼成為她生活中的欣喜。小說主人公們的命運漸漸變成了一個緊緊纏繞的線團。日瓦戈娶了托尼婭,但是他的心里仍然裝著美人拉莉薩。巴沙(巴維爾)·安季波夫從學校畢業后和拉莉薩結了婚,婚后他們離開莫斯科去烏拉爾山區做老師。但是這些主人公的生活中毫不客氣地闖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之后的革命。在全國一片混亂的背景上,他們遭受了個人生活的悲劇。日瓦戈在經歷了戰爭、被俘、忍饑挨餓、與家人分離等等之后回到莫斯科,他在街上遠遠看見一個似是而非的拉莉薩的形象,過于激動的情緒所引來的心肌梗塞給予他沉重一擊,他倒在了莫斯科的街道上,此時他只有三十七歲,身后留給世人絕妙的詩篇和精彩的思想筆記。
(蘇聯) 帕斯捷爾納克 ·情感 ·34.7萬字
我們試圖得到并回報愛,但總是誤入迷途。七年以后,伊蘭娜決定給前夫吉代恩寫信。由此,一段塵封已久的婚姻往事逐漸浮出水面。當年伊蘭娜匆匆離婚,很多謎底尚未揭開。比如,她為何始終拒絕做親子鑒定?在寫信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彼此的記憶并不相同,而現任丈夫索莫的加入,又把他們的關系卷入了新的謎團……全書由書信構成,穿插私人偵探的報告、簡短的電報等等,結構精巧,正如一只等待被破解的黑匣子。
(以)阿摩司·奧茲 ·情感 ·16.2萬字
“婚姻就是這么回事。她的朋友們之所以要結婚,就是為了自己有個家,誰也沒告訴她們該怎么做。她模模糊糊地覺得結婚是正確的,每一個人都應當結婚。她認識的人,都在暗地里不事聲張地、冷酷無情地勸她結婚。她就要過幸福生活了,但她完全不知道將要過怎樣一種生活……”瑪麗,一個天真的大齡白領,幻想愛情能讓自己重拾自信。迪克,一個事業不順的小農莊主,希望婚姻來助自己扭轉困局。兩個南轅北轍的人,因美麗的誤會而走到了一起。然而,婚后現實與愿景相去甚遠——鄉野貧瘠閉塞,當地種族矛盾重重。兩個不擅經營感情的人,正無知地走向一場悲劇……
(英)多麗絲·萊辛 ·情感 ·14.8萬字
秋季已深,冷風吹進小鎮索雷斯。在一幢漆成深綠色的房子里,至親失蹤的小女孩、家庭崩裂的中年男子、時日無多的老婦人,三個陌生人意外撞進對方的世界,涉入彼此的悲歡。他們正在塌陷的人生仿佛注定在索雷斯交錯,跨越世代,超越血緣。天色漸晚,第一片雪花就要落下,破碎的心在暗夜中守候著,等待愈合,等待歸家。
(加)瑪麗·勞森 ·情感 ·13.4萬字
“今晚,我的生活似乎空無一物,仿佛一直是空白一片。我的臥室里,沒有一絲一毫我的印記,看不到我的存在。我遠眺五光十色的天空。一小時前,他穿越這片天空,飛向他真實的生活。陪伴他的,是和他共同生活了超過三分之一個世紀的女人……”中年喪夫后,簡邂逅魅力十足的醫生理查德,開始了人生第一次認真的戀愛。兩人相見恨晚,卻無力廝守。人生的鏡像與輪回盡在其中:簡在理查德的婚姻中看到了自己給丈夫造成的苦痛,在親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成敗和心靈深處的恐懼……諾獎女作家晚期回歸現實主義的重要作品。
(英)多麗絲·萊辛 ·情感 ·18萬字
三個高中好友、前少女樂隊成員年逾三十后再聚首,發現各自的生活都陷入了困惑和無力:一個對丈夫的出軌感受不到絲毫的嫉妒和憤怒;一個竭力“雞娃”、安排女兒的人生卻屢屢受挫;另一個,在“像母親那樣過上非凡的生活”和“再也不要聽從母親的任何建議”之間撕扯。是什么,讓她們每天都在努力向前,卻仍然無法獲得充實感與幸福感呢?
(日)角田光代 ·情感 ·14萬字
“什么時候回來兒子?”“你去哪兒了兒子?”三十六歲的作家兒子和話劇演員母親共同生活在一間公寓里。十五年間,他每次出門、進門,都要回答母親同樣的問題,編織不同的謊言;十五年間,他模仿叛逃的姐姐的口氣用左手給母親寫信,以朗誦會的名義不斷離開家,遇到愛人尤迪特,又遇到女編輯喬爾丹,了解到父親曾經作為秘密警察的真相;十五年間,在無數次“什么時候回來”和“你去哪兒了”之間,晝夜交替,四季更迭,政治劇變,東歐解體,窗外的世界早已變換,窗內的囚籠依然存在。在濃烈、大膽、極具沖擊力和震撼力的描述中,巴爾提斯以母與子近乎瘋癲的人生,呈現一個時代的荒謬與瘋狂,以及它們壓抑人的力量。人人都是人性的囚徒,都試圖在極致的愛戀與極端的情欲中尋找內心的寧靜,猶如月球上的那片寧靜海。
(匈牙利)巴爾提斯·阿蒂拉 ·情感 ·16.6萬字
阿爾瑪渴望成為一株植物。她的頭腦像葉脈一樣清晰,如花朵結構般精準。她的一生就像植物,自由純粹,縱情生長。她是理性敏銳的植物學家,牽著系彩穗的小矮馬穿行廣袤森林,窺測巨石苔蘚群落里細小無聲的遼闊宇宙,在蠻荒海島與螃蟹、蜥蜴和霉斑安然共處,在弓箭般的城市走過幾十座不知名的橋。洞察植物最微妙的秩序,卻看不透所愛之人的內心。與性情迥異的絕美女孩結成姐妹,卻大半生無話可說。遇見了今生唯一的朋友,卻動過殺念,但仍無法不愛她。在最好的年華,留守陪伴締造植物貿易王國的父親,卻不知他心底最駭人的秘密。如愿與明亮清澈的摯愛結為伴侶,卻不得不舍棄他的愛。她花了一生時間,嘗試如何愛和理解他人。
(美)伊麗莎白·吉爾伯特 ·情感 ·32.4萬字
夏天,母胎SOLO30年,深資備胎10年。得知初戀女神要另嫁他人后,他踏上了艱難的脫單之路。在這個眼緣式交友,快餐式戀愛,渣式脫單的時代,七寶教會他各種追女孩的套路,全都事與愿違。他想用真心贏得愛情,卻屢次上演烏龍鬧劇。夏天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拿錯了愛情劇本,為什么在脫單的路上總踩雷?
賀木蘭子 ·情感 ·15.4萬字
姥姥、媽媽、外孫女,個性迥異,住在同一屋檐下。她們彼此深愛,卻又互相憎惡。這里沒有男人。姥姥思想開放,張揚著自己對愛情的渴望。媽媽以文學翻譯為業,與現實保持了舒適的距離。外孫女聰明叛逆,念及未來卻常處在迷茫之中。圣誕前夕,姥姥打開門,門口站著一個漂亮的男人……這部小說以日記、書信、獨白的形式,展現了三個年齡、思想、習慣相去甚遠的女人日常的生活和內心世界。“我想要……可我說不出來,因為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沒有母親和女兒,我會孤獨到絕望。”“我是個自由的人,不是一個固定家庭編制。”
(意)達契亞·瑪拉依妮 ·情感 ·7.6萬字
我們以為自己是在慢慢成熟,而其實我們只是安然無恙而已。中年人托尼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他有過事業,有過婚姻,與前妻和女兒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從沒試圖傷害其他人。然而,一份舊日女友母親的遺囑打碎了這一切,迫使托尼重新探尋年少時光里的謎團,曾經篤信的回憶變得疑竇叢生。他能感覺到一個結局的到來,但故事卻完全不同。
(英)朱利安·巴恩斯 ·情感 ·8.2萬字
在愛里,一切都是既真又假。對于愛這個話題,說什么都不算荒謬。倫敦郊區青年保羅大學假期回家,參加了網球俱樂部。他的搭檔蘇珊是位四十多歲的已婚女人,有兩個女兒。兩人墜入愛河。保羅把蘇珊從糟糕的婚姻中解救出來,卻因為蘇珊酗酒成性又不得不分開。曾經的愛消失了,只剩下遺憾和怨懟……
(英)朱利安·巴恩斯 ·情感 ·12.4萬字
一九九五年夏天,臺灣作家邱妙津在巴黎以自殺結束了自己年僅二十六歲的生命。《蒙馬特遺書》的二十一封信,是她留給這個世界的生命告白。愛欲的強烈、背叛的痛苦、不顧一切的占有與痛切的自我剖析,邱妙津的這些文字,記載了她的勇氣與奔赴,也記載了她的困惑、碰壁與絕望。她以真切沉痛的身心經驗思考并重建愛的法則,思考愛與死、生命與藝術的關系。《蒙馬特遺書》提及的大量西方藝術電影與經典文學,構成一條條幽深的秘密小徑,展示了邱妙津精神世界的成長譜系,是臺灣一代年輕人的精神映照,透過它,亦可見證深邃的時代風景。“有如此的靈魂存在,世界真美,我更舍不得死了。”但愿這會是大家讀完《蒙馬特遺書》的贊嘆。
邱妙津 ·情感 ·8.4萬字
《鱷魚手記》是臺灣作家邱妙津長篇小說處女作,華語世界一部女性主義文學經典。小說以主人公“我”的大學生活為背景,通過一段段感情的萌發、深陷乃至最終仳離,直面內心深處極致的愛與無人理解的悲哀,逼視年輕人敏感自傷的內心世界。小說是臺灣二十世紀末一代青年迷惘困頓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更是一段艱難跋涉的性別認同與自我認同的貼身記錄。作者以刀鋒般鋒利閃光的筆觸,探入心靈的隱秘巖層,那些極度坦誠的自我剖析與情愛想象的翻轉辯證,那些人性與人性深深交會的時刻、強勁與莊嚴的生之體驗,深刻展示了人類永恒的主題,即如何通過極致純粹的情感更深入地認識自我與世界,從一己抵達普遍人類心靈的深度,一種輝煌心智激情。
邱妙津 ·情感 ·11.3萬字
蔣書度過漫長而孤獨的少年時光后,看上去終于著陸于穩定的生活了,她希望從平凡的生活中打撈安全感。但事與愿違,她與男友的關系岌岌可危,逐漸衰老的父母希望她成為自己的依靠,朋友也介入她的人生……當生活以不可預測的速度沉降時,“路人甲”能否突破平庸、懦弱、不被愛的重圍?
任曉雯 ·情感 ·8.6萬字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甫問世即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不僅在美國創下銷售記錄,也迅速流傳到世界各國。該作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拉爾夫一心向往教會的權力,卻愛上了克利里家的美麗少女梅吉。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拋棄了世俗的愛情,然而內心又極度矛盾和痛苦。以此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員的悲歡離合也得以展現。《荊棘鳥》在澳大利亞宏大的歷史背景下演繹絕世愛情,全球銷量逾三千萬冊,被廣泛譽為“澳大利亞的《飄》”。在我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之前,《荊棘鳥》就一直深受中國讀者的喜愛,市場上流行著好幾種譯本。上世紀90年代譯林出版社為滿足讀者要求引進了《荊棘鳥》,使得它重新和讀者見面,二十年多來連年重印,深受歡迎。
(澳大利亞)考琳·麥卡洛 ·情感 ·44.6萬字
凱特·溫絲萊特主演同名電影原著,并且其憑借此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描寫15歲少年突如其來又遽然消失的驚世愛情,而對二戰洞徹靈魂的反省更令人震撼。愛情、歷史、人性交織,賦予小說多重魅力;這也是一本親近讀者的小說,它懷抱了巨大的秘密,充滿懸疑的人物與故事都牢牢抓住了我們的心。讀過的人都說:“我一夜將它讀完”。誰是誰的朗讀者?背負歷史十字架艱難成長,那些罪責與背叛跨越半生隱匿于心。有些氣味是會刻在命運里的,愛情,就是一種嗅覺。有些東西我們當時不明了,后來也就無法明了。有些書也許不能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但你在生活中開花結果的時候,必須經過它們。
(德)本哈德·施林克 ·情感 ·8.6萬字
生活的偶然和無序里,總有些微不足道卻又不容忽視的東西。《我要告訴我媽媽》:3架鋼琴,4個家庭,1個媽媽突然崩潰了;《模特》:他的情人因車禍喪生的那天,他的妻子向他坦白了外遇;《看不見的高墻》:她太習慣獨自承受,連找他分擔秘密都只講一半;《一個人的羅生門》:我是全職媽媽,也是小區女童失蹤案的唯一目擊證人;《新婚之夜》:她放棄了抵抗,否認自己的感受,相信只要從心理上說服自己,她就不必被強奸。用5種都市日常,3個不同人生階段,抖出人生這條華麗被單里的跳蚤,關于生命中不得不經歷的種種馴服,以及那些失敗與反抗。
遼京 ·情感 ·14.8萬字
和程夏冬第一次見面那晚,“我不會愛任何人”這句話,安沉午說了兩遍。他排斥感情糾葛,警惕慣常的戀愛關系,過往的慘烈經歷讓他明白,認真就有傷害。他以為,這次和往常一樣,即便生出渴望和想念,哪怕是嫉妒和占有欲,只要他不承認,那就不是愛。退掉令人羨慕的婚約,從成都移居北京,程夏冬交出了自己所有的安全感,兩只箱子里是她最在乎的生活,站在面前的安沉午是她一眼就認定的人。程夏冬以為,當愛情無路可退時,就一;定能向前走。可他們誰也沒能守住這些“以為”。——“我一直以來挺自以為是的,以為什么都是能想明白、說清楚的,以為只上床不戀愛就能萬事大吉,以為清晰的計劃加上高效的行動可以解決所有難題。現在我不這么以為了。現在,我只想要你。
倪聞天 ·情感 ·1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