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第3版)
最新章節
- 第31章 溝通——換個方式表達愛(4)
- 第30章 溝通——換個方式表達愛(3)
- 第29章 溝通——換個方式表達愛(2)
- 第28章 溝通——換個方式表達愛(1)
- 第27章 心理——讓天使自己飛翔(4)
- 第26章 心理——讓天使自己飛翔(3)
第1章 再版序
我的三本書又要再版,其中《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和《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已經是第3版,《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是第2版。
《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是“陪孩子”系列圖書中的第一本,出版以后受到了全國家長朋友的歡迎,很多學校的校長和老師看了書以后,也推薦家長團購。最讓我欣慰的是,家長朋友們給了我這樣的反饋:“看了劉老師的書以后覺得不再焦慮。”是啊,焦慮多了,就掩蓋了我們陪伴孩子成長的幸福。
后來受諸多家長朋友和出版社的力邀,我又先后出版了《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和《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本書都很受讀者喜愛。用編輯小朱的話說:“出一本暢銷書容易,出一本書就暢銷一本就不容易了。”
看到自己寫的書暢銷,又可以一版再版,我多想把這樣的好消息分享給我的爸爸媽媽,可惜他們已經離世。
我的媽媽和爸爸分別于2010年和2012年去世。媽媽離開的時候,《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正準備動筆。我沒有告訴她我要寫書,目不識丁的媽媽一定不會想到她的閨女會出書。2012年春天,爸爸去世前3天,我回去看他,拿著我寫的第一本書《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那時候爸爸因為身體衰竭,視力已經非常不好,他翻著我遞給他的書問我:“閨女,寫書能夠當飯吃嗎?”我告訴他我可以一邊做別的工作一邊寫書,他好像才放心了一些。爸爸到最后也沒有看我書里寫的是什么內容。
出書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萬朋友和我聯系,我變得異常忙碌。我經常要回答來自郵箱、微博、微信上的提問,要接受來訪者的咨詢,并受邀奔波在全國各地傳播家庭教育的正確理念和我的實踐經驗。為了可以更好地幫助到大家,我每年也花大量的時間讀書、聽課,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經過這幾年,我個人變得越來越清明,專業也越來越精進。可以說,寫《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的時候,我更多是從一個媽媽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故事,如今的我則真正變成了一個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助人者。
我家兄弟姐妹6個,我在家里排行最小,獲得了父母的萬千寵愛,也是父母傾心供給上大學的唯一的孩子。爸爸去世后,在他的葬禮上,村里一位遠房的叔叔告訴我:“你媽說你小時候念書的時候,她和你爸每年養一頭牛供你,把你供得出息了,到頭來也沾不上你的光。”
是啊,父母最需要我的那些年,因為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忙碌,我難有大把的時間陪在父母身邊盡孝。每次匆匆回去幾日,好像也并不能踏實地全心陪伴。如今想起來,內心都有深深的內疚和歉意。如今,我想父母該明白他們辛辛苦苦供養出來的、最疼愛的小女兒,那個當年毅然決然丟掉穩定的工作甘愿漂泊的小女兒,那個被他們稱作“不忠不孝”的女兒,她的人生使命不僅僅是承歡父母膝下享受天倫之樂,更要為中國廣大家庭營造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而貢獻力量。
女兒的寸草之心永遠也報不了父母養育的三春恩惠了,也許女兒帶著從他們那里繼承來的勤奮、善良和謙卑等品格,寫出來的這三本著作,可以安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感恩我的女兒李若辰,她讓我重新體驗了一次生命,也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愛與可愛;感恩我的先生李巖一路的陪伴,他對我這三本著作的欣賞給了我莫大的支持;感謝編輯朱笛,正是她的邀請和努力推廣,才有了這三本書的面世和傳播;感謝文字、美術、印刷等各位編排朋友,正是你們才使得這幾本書以如此美的面目展示在讀者面前;感謝出版社的市場和銷售朋友們,沒有你們,再好的書也不得為人所知;感謝廣大讀者朋友的肯定、認可和購買,你們才是我工作前行的動力。感恩生命中給予我指導的老師們,感恩今生所有的相遇!
劉稱蓮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