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公元一零六四年,宋治平元年三月,正是季春時節(jié)。

成都府北門外三十里地,有一名喚張家灣的小村落,村落里大概三十來戶人家。這一日風和日麗、鶯飛草長;遠山上不起霧,近郭內(nèi)不生煙。村落之內(nèi),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雜花野草,蝴蝶翻飛。端的是好一派春日景象。

村子西邊有一小院落,竹籬瓦舍,乃是村中的私塾。

院子里,桃花盛開。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私塾內(nèi)一中年文士正朗聲教誦。文士姓趙名有斐,微須,雙目湛然有神,乃是這村中私塾的授課先生。趙先生教誦完這一段,說道:“適才這幾句,乃是說文王有圣明德行,其聲名顯赫于天地之間;天命無常,只有有圣德的君王才可居之;上天亦曾命殷紂為王,但不久又讓他失去了天下。”

頓了一頓,趙先生問道:“諸位,可知為何殷紂失了天下?”

私塾內(nèi)整齊排座了七八個學生,年紀小的約莫八九歲,尚自垂髫;年紀大的十七八歲,行將弱冠。

“回師父,”一學生起身叉手答道:“因殷紂無道,故而失了天下。”

“唔,”趙先生再問:“然則何謂有道?何謂無道?”

“這個……學生不知。”該學生想了想,如實回道。

“昔者,秦王嬴政,”趙先生示意他坐下,“掃清六合、一統(tǒng)天下;書同文、車同軌,實為我華夏之統(tǒng)一立下大功。然則他滅六國、焚書坑儒、興建阿房宮,致使天下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如此,有道乎?無道乎?”

他緩緩環(huán)視眾學生,最后眼光落在位在末尾的一個十七八歲少年身上。

“姜一楓,你且說說。”趙先生道。

姜一楓站起身,叉手而立。他身長大約五尺六寸,身著白色土布衣裳,頭挽小木冠,劍眉星目,頗有神俊;只是膚色較其他學生黑上一些,看起來不似其他學生那般文弱。

“回師父,”姜一楓凝思片刻,道:“師父曾言:萬物皆有陰陽,秦王亦如此:一統(tǒng)天下、書同文車同軌,是其陽;焚書坑儒、大興土木遺禍蒼生,是其陰。”

趙先生緩緩道:“話雖如此,你終究還是未道明秦王到底是有道無道。倘若有一日,”他緊盯著姜一楓,“你如秦王一般身系天下,卻遇事不知如何決斷,你當如何?”

姜一楓嚇了一跳,他這一生之中豈會想到這個問題?他叉手答道:“學生乃一介草民,豈敢妄言天下事。”

趙先生微微一笑,道:“不過就事論事耳,你但講來不妨。”

姜一楓只好沉思半晌,回道:“師父既如此說,學生便妄言幾句。依學生看來,若遇事不知如何決斷之時,自當以天下蒼生為重。”

散學之后,姜一楓走至院外,從角落拿出存放的背簍、竹扒、柴刀,如往常一般前往村東頭三里外的樹林中去砍柴。

村東頭三里外有一大片樹林,無慮三五百畝;松柏槐桉巍然聳立,桃李櫻杏點綴其中,又有一片一片的竹林雜然其間,是村中人砍柴的好地方,也是孩童們玩耍嬉戲的寶地。正初未時分,陽光斜斜的灑下來,被枝葉割碎成星星點點。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姜一楓沿著慣常的路徑走入林中,四處看看,近處的樹木能砍的基本都被砍掉了,于是繼續(xù)往里走。

行約兩里,樹林漸深,人跡少至,寒意漸濃。但聞雀鳥空鳴。

姜一楓正行之際,忽一瞥眼,左邊一棵槐樹上似有一道紅光閃過。他再定睛看時,只見樹葉婆娑,哪有紅光蹤影?

姜一楓微覺奇怪,他自幼在家勤習弓箭,目力甚佳,他不信自己會看走眼。他走到槐樹下,只見這棵槐樹徑約二尺、高逾數(shù)丈,樹冠枝葉茂密,亭亭如蓋。

他將背簍等物放在樹下,將衣裳系了系,兩手抱樹攀援而上。

正攀到樹冠下方約三尺處,忽聽得樹下有人呼喊“一楓哥哥。”

他低頭看時,只見樹下立著一個小姑娘,年約十五六,白衣紅裙,頭挽小盤髻,上面綴有一圈細小的珍珠,中間插了一根銀簪,正是趙先生的女兒趙圓月。據(jù)說她出生那日正是八月十五,因此上取名圓月。姜一楓自小到私塾念書便與她認識,兩人同窗共讀,一轉(zhuǎn)眼已逾十年。

趙圓月此刻正抬頭看他。一縷陽光從林間穿過,照到她臉上,卻見鼻尖微汗,兩腮泛紅,想應是疾走到此。她見姜一楓低頭看她,微微一笑。姜一楓不覺一怔。

“圓月妹子(注:妹子乃是近代用語,古時不稱妹子,本書為閱讀方便故借用之),你到這來做什么?這里可不比樹林外面,常有野獸出沒,須得多加小心。”姜一楓道。

“你還說,你今天……”趙圓月正待往下說,突然臉色大變,直指姜一楓頭頂,呼道:“小心!”

姜一楓一轉(zhuǎn)頭,只見一條紅色小蛇從樹冠躥下,直撲他面門而來。小蛇長約三尺,頭呈三角狀。

他來不及細想,一手松開大樹,另一只手緊抱樹干,身子一側(cè),堪堪將蛇讓過。

紅蛇一擊不中,也不戀戰(zhàn),緣樹急下。

姜一楓回身抱住樹干,急朝趙圓月叫道:“圓月妹子小心!”

趙圓月跳開幾步,一邊回身緊張的盯著紅蛇。

那蛇卻不往趙圓月而來,向著相反的方向朝樹林中央逃去。

姜一楓險些被它咬中,心中憤怒,三兩下溜下樹來抬腿便追;他一面追一面頭也不回說道:“圓月妹子你便在此處等我,別亂跑。”

趙圓月跺跺腳,想了想,也朝姜一楓追去。

那蛇速度奇快,饒是姜一楓身輕腿快,一時卻也不能追及,所幸他目力甚佳,那蛇又是紅色,在草地上分外惹眼,不至于丟失蹤跡。

大約追了一里地遠近,那紅蛇忽然不見。

姜一楓跑至近前,發(fā)現(xiàn)此處是林中一大塊空地。空地四周都是樹木,唯獨這方圓三丈大小的一塊地上無樹;不止無樹,連草也十分稀少。

姜一楓眼看著紅蛇到這塊空地上忽然不見,自是不甘心就此回去,他循著空地仔細搜尋。一會功夫,趙圓月也已跑到。

“一楓哥哥你為什么不等我!”趙圓月額上見汗,氣息倒還不亂,口中埋怨道。

“我怕你有危險。”姜一楓正說之間,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個很小的洞口,徑長寸許。他回想了下那紅蛇,跟這洞倒是大小仿佛;再看看四周,并沒有別的洞口。

他從腿上解下一柄小刀,沿著洞口開挖,一面警惕那紅蛇突然躥出傷人。

地面挖開大約尺許見方,兩尺深淺,刀尖突然一墜,泥土漱漱往下直掉。姜一楓細看時,發(fā)現(xiàn)下面似乎是空的。他大奇,再往洞口旁邊擴了擴,突然腳下一空,連人帶泥直墜而下。

姜一楓只覺兩眼一黑,耳邊呼呼生風。只聽得頭頂趙圓月一聲驚呼,姜一楓尚不及細想,兩腳一頓,已然到底;下墜之勢不減,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姜一楓定了定神,站起身來先抬頭望去,見洞口大概有三尺方圓,離洞底大約一丈五尺。就見洞口探出一張臉來,趙圓月惶急之情溢于言表,直呼:“一楓哥哥!一楓哥哥!”原來她在洞頂,外面明亮洞底黑暗,倉促之間看不真切。

姜一楓笑道:“圓月妹子放心,我沒事。”趙圓月聽他沒事,這才略略放心。

姜一楓逐漸適應周遭環(huán)境,四處看時,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方形的坑洞,長約兩丈,寬約丈許。坑洞四面壁上俱是泥土,倒無出奇之處,只是某些地方顏色發(fā)黑,似是被火燒過。他始終擔心那紅蛇藏在暗處伺機傷人,遂細細查看洞底。

洞底凹凸不平,有不少長條狀物橫臥于地。姜一楓拂開掉落的泥土,拿起一根長條狀物看時,竟是象牙。這象牙長約四尺,徑四寸許,端的是十分長大,只是顏色發(fā)黑,似被燒過,與洞壁一般。他再拿起一根看時,也是象牙;粗算之下,洞底大大小小竟有四五十根象牙。

姜一楓心下暗暗稱奇,他雖曾見過象牙,也不過一兩次而已,沒見過這般長大的,更沒見過這么多的。蜀中之地其時無大象,象牙為稀罕之物,因何這洞里竟有這許多?

他將象牙撿起,摞到一邊,就見挪開象牙的坑洞底下露出幾個大大小小的物件,或破損、或被壓扁,均不成形狀。姜一楓隨手揀起一個,入手甚為沉重,物件上厚厚的一層銅綠。他用小刀將銅綠小心剔開,露出里面的本體,仔細分辨之下,乃是青銅。

這應該是上古朝代的遺物了,姜一楓想。可惜,都壞得不成形狀,也不知道以前是何器物。

他彎腰再找,發(fā)現(xiàn)角落里似乎有一個小小的物件沒被壓住,拿起看時,是一個大小不過寸許的青銅雕像。這雕像人首鳥身,雕刻得眉眼如生、羽翅凜然,甚是清楚。姜一楓將雕像握在手里,忽覺嗡的一聲,腦中閃現(xiàn)出一幅畫面。

一個巨大空曠的河邊廣場,中間是一座三層的方形高臺,每層高約丈許;高臺最底下一層寬約三十丈,第二層寬約二十丈,最上一層寬約十丈。第一層臺下四周全是人,無慮過萬。人皆布衣,束發(fā)包巾,面朝高臺跪拜。第一層臺上和第二層臺上也跪滿了人,人皆著絲衣戴平冠,內(nèi)有些許人腦后留長辮,每人之間相距三尺。第三層臺正中心豎起一個高大的青銅架,中間掛了一個巨大的青銅人面像,這人面乃是四方臉,兩眼凸出如柱,甚是怪異。銅像旁邊置有一物,光澤如玉,形似渾天儀,正自緩緩運轉(zhuǎn)。另有一人,羽衣高冠,面朝銅像而立,手中執(zhí)一旗幟,旗幟上繡有一個奇怪的圖案,似蛇非蛇,似龍非龍。第三層臺四角各立了一株高大的青銅神樹,高丈許,枝節(jié)婉轉(zhuǎn)屈伸,上面掛了許多小物件,類龍虎,俱為青銅制成。

此刻四下無聲,執(zhí)旗之人一直盯著形似渾天儀的東西緩緩轉(zhuǎn)動。片刻之后,執(zhí)旗之人突然轉(zhuǎn)向青銅人面像,縱聲高呼;四下人群立即和聲高呼,如山呼海嘯一般,一邊跪拜不止。聽其音當屬蜀地言語,只是姜一楓完全聽不懂內(nèi)容。

姜一楓正驚異之際,忽見第二層臺上有一個人緩緩轉(zhuǎn)過頭來看他,其眉眼竟與方才所拾人首鳥身像十分相似。

姜一楓一怔之下,瞳仁中不由閃現(xiàn)出一縷金色,但他自己并不知道。

忽聽得有人呼喊“一楓哥哥!”姜一楓聞得呼喊,腦中畫面突然不見,瞳仁中那一縷金色也迅速消退,回復本色。他抬起頭,就見趙圓月從洞頂垂了一根繩索下來,一邊緊張問道:“你怎么了?莫不是被蛇咬了?”

蛇?姜一楓這才想起那條紅色小蛇。他四處再細看了看,不見紅蛇蹤影,想是從洞底某處鉆走了。

姜一楓定了定神,看了看手中的人首鳥身像,頗為精致,舍不得扔掉,遂放入懷中;再拿起幾個壓扁的青銅物件,一并系在繩上。他臨走之際再左右看看,見角落還有一個玉琮;拿起看時,這玉琮高約五寸,共分十節(jié),十分精美,遂一并放入懷中,這才緣繩而上。洞口,趙圓月正一臉焦急的等著他。

“哪里找的繩索?”姜一楓對她笑笑,四處看了看,問道。

“我本想去樹林外最近的張二虎家借,走不多遠就見到一棵樹下有一卷繩子,想是村里人不小心落下的。”趙圓月一面上下打量他,一面問道,“一楓哥哥你沒事罷?下面是什么?”

“沒事。”姜一楓道,“就一個大坑,下面有好些象牙和殘破的銅器。不過,若是人不小心跌落下去,倒不好上來。”

他左右看了看,找了一塊大石頭,滾過來堵住洞口。再想了一想,剩下的殘破青銅器或許父親用得上,于是將泥土覆蓋在石頭上。姜一楓看了看,跟附近草地無甚區(qū)別,遂起身拍了拍手,向趙圓月問道:“你到這里來找我?”

趙圓月臉紅了紅,從懷里掏出一付手套,遞給姜一楓,道:“我前些天見你手背劃破了。你小心些罷。”

姜一楓想了想,大概是前幾天砍柴時不小心劃破的,早已結痂。他接過手來看時,乃是一副布手套,里里外外縫了好幾層,左手手腕處還繡了一個小小的月亮,下面是一株蘭花。

姜一楓心下頗為感動,他看著趙圓月笑笑,卻沒說話。

他將手套放進懷里,指尖觸到一個物件。他突然想起一事,將那個人首鳥身像掏出來,對趙圓月道:“我在洞底拾得這個,頗為精致,圓月妹子你拿回去,除去上面的銅綠,戴起來應該很好看。”

趙圓月嗯了一聲,小心翼翼的接過去,看了看,放進懷里,開心道:“我們走罷。”姜一楓提了銅器,兩人一同走出樹林。

樹林的某個地方,撲棱棱飛起一只信鴿,直奔東北。信鴿腳下系一精致小圓筒,內(nèi)有紙條,上書:三月十六,楓發(fā)穴得金器若干,無它。

品牌:武漢閱米
上架時間:2023-11-29 17:48:59
出版社:武漢閱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書數(shù)字版權由武漢閱米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富川| 盐池县| 阳春市| 七台河市| 博客| 松滋市| 博客| 安远县| 九龙县| 甘肃省| 叶城县| 旅游| 东丰县| 宣城市| 塔河县| 潞城市| 河西区| 唐山市| 永宁县| 宜兰市| 衡南县| 平安县| 甘德县| 曲靖市| 安图县| 大化| 宜都市| 沧源| 慈利县| 游戏| 周宁县| 基隆市| 池州市| 恩平市| 方山县| 南丹县| 阳春市| 芦山县| 兴海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