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推薦序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被躁郁癥所困擾。我是這么形容自己的:清醒冷靜的狀態下,我是師北宸;非清醒冷靜的狀態下,我的體內有兩個小人——一個是孫悟空,另一個是賈寶玉。再之后我又有變化:非清醒冷靜的狀態下,我體內的兩個小人分別是櫻木花道和賈寶玉。

躁狂的時候我是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想破壞一切,想打碎一切;當我變成櫻木花道時,我的大腦“下線”,變得中二、呆滯、沖動、遲鈍。抑郁的時候我往往是多愁善感的賈寶玉,我為女人哭、為朋友哭、為家人哭、為事業哭。一件特別小的事,別人只會難過一瞬間,而我會難過1小時,甚至5小時。

為了探索和了解自己,我研究了很多領域的知識。MBTI、九型人格、占星、命理、DISC……后來我看了《高敏感是一種天賦》,發現書里的大部分描述都與自己的狀態類似。后來我又看到了《擁抱躁郁》這本書,看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有一點感動。我發現作者在書中所描述的癥狀,80%以上都與我相符。

我曾經咨詢過心理醫生和心理學專家,他們中有人說我這不是病,因為達不到醫學上的確診標準。后來我和一位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同時也是十多年的好朋友聊起我的一些癥狀時,她敏銳地說:“你這是不是得了雙相(情感障礙)?”

那一刻我被溫暖到了。是啊,我一直懷疑自己患有雙相情感障礙(即躁郁癥)。我查了很多資料,發現我的癥狀非常符合雙相情感障礙。但我又不敢確信。聽到朋友說出來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溫暖,終于有人理解了我。

可是,為什么又有專家說這不是“病”呢?

直到翻開《擁抱躁郁》的第一章,我懂了,第一章的開頭是這么寫的:與其說躁郁癥是一種病,不如說它是一種體質。這句話太打動我了。

我也一直覺得躁郁癥是一種體質。就像有些人特別怕冷,有些人對花粉過敏,有些人對動物毛過敏,這些都是體質,可能一輩子都很難治好。但了解了自己的體質后,人們就可以通過不接觸“過敏源”來讓自己好過一點。比如我有鼻炎,2008年到2020年我都在北京生活。有很長一段時間北京的霧霾嚴重,而且我還養了貓,每到冬天和春天,我就打噴嚏打個不停。我吃了無數種藥都沒有治好鼻炎,直到后來我搬離北京到了深圳,鼻炎一下子就好了。深圳的空氣好,我也沒再養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才意識到:我以前明明有鼻炎,怎么突然就好了?

直到有一天,我們團隊去廈門團建。我推門走進一家貓咖,就在推開門的那一瞬間,我立刻打了一個噴嚏,而且我敏銳地意識到,我打噴嚏是因為接觸到了貓毛以及貓在上躥下跳時空氣中飛揚的粉塵。我看著陽光下的粉塵,又接連打了兩個噴嚏。

碰到了過敏源,我的鼻炎又犯了。我的鼻炎可能一輩子都治不好,但只要不碰到過敏源,我就感受不到我有鼻炎。

當我在朋友圈發布跟躁郁癥相關的內容時,有不少人回復說他們也有這樣的癥狀。有些人是確診了,而有些人只是自己發現有這樣的癥狀。有一句話叫“看到即消融”,你不確認自己是誰時,你特別擔心害怕,就好像你蒙著眼睛騎在了某種動物身上,如果你完全沒看過、沒感受過這種動物,你便不知道你騎著的是馬、大象、駱駝,或者干脆只是一輛摩托車。當你足夠了解自己騎的動物是什么以及有何習性之后,你才可以開始學習如何熟悉它、適應它、駕馭它。

有一本書叫《象與騎象人》,這本書里寫道:

人的心理是由獨立運作的部分聯合組成的,有時候,它們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有些人的“大象”,被叫作自戀型人格障礙,比如喬布斯、拿破侖、特朗普;有些人的“大象”,被叫作精神分裂,比如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而像我這種人的“大象”,則被叫作躁郁癥。躁郁癥又被稱為“天才病”,我安慰自己,我有著和天才一樣的體質,我有著和天才一樣的天賦。凡·高、貝多芬、丘吉爾都是躁郁癥患者。

在關于躁郁的解釋里,我看過一篇報道是這么寫的:很多人認為雙相情感障礙是指既抑郁又焦慮,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雙相指的是抑郁與躁狂。由于情緒的突然波動,常常造成患者由“天堂”到“地獄”的感覺轉變。對他們來說,世界就是一臺時不時啟動的跳樓機,大腦永遠在躁狂和抑郁的兩極間流竄。也許上一秒身體里還膨脹著能量,無數想法迸發出創意的火花,下一秒就跌落絕望的深淵,這就是絕大多數患者的感受。

就像電子搖滾樂隊大波浪樂隊的主唱李劍說的:“我在社交生活中表現得與他人無異,但內心卻無時無刻不承受著抑郁的折磨。我時常感到孤獨、無力、絕望,像是頂著一張藍色的臉行走在宇宙的邊緣。我無法求救,無法向別人傾訴自己的真實感受,無法展現自己內心那張藍色的臉。”雙相情感障礙就是這樣一種給人不斷帶來心境起伏的精神障礙,既有抑郁低落的一面,又有躁狂的一面。

大波浪樂隊參加了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在節目中他們表演了一首No Such Disease(沒有這個病),這首歌表達的就是躁郁癥病人和醫生的對話。

李劍說:“我是一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一開始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只是覺得自己高興起來的時候比正常人更加高興,而失落悲傷的時候幾乎不想再繼續活下去。”

躁狂發作時常常表現出情感高漲、言語活動增多、精力異常充沛等行為狀態,抑郁發作時則會出現情緒低落、愉快感喪失、言語活動減少、疲勞遲鈍等癥狀。患者的情緒不穩定,高漲和低落反復交替,甚至是不規則地出現,像極了電壓不穩定時忽明忽暗的燈泡,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

典型的躁郁癥是什么狀態呢?《杭州日報》上刊登過一位患有躁郁癥的翻譯家金曉宇的故事。許多時候我寫作時也和他是一樣的狀態,有一次讀完《超級符號原理》,我寫了一篇讀后感準備與讀者分享,我3天寫了2.8萬字,其中有1.8萬字是1天內寫完的。我寫完的時候嚇了一跳,怎么能寫這么多?

2022年大年三十的午飯前,我一上午寫了9000多字。當時我還發了一條朋友圈:

6點半起來,出去吃了一碗米線,中途跟朋友聊了半小時。其他時間我都在連續不斷地寫,一上午寫了近萬字。

我的表達欲完全是由身體驅動、本能驅動的。

感謝最近身邊的所有人和所有事,我又能寫了。早上在書房面對著蒼山,看著它從全黑到一點點亮起來,自己從書房再到門口露臺邊曬著太陽邊寫作,這是完全的心流,而且一點兒也不累。如果是以前,連續寫這么久,我會累得跟爬了一座山似的,身心全被掏空,而現在寫完,我的精力和體力一切都正常。

在對的狀態里,在自己的本性里,做事不應該那么費力的。

那天下午我又寫了兩三千字。雖然我說自己“沒被掏空,精力和體力一切正常”,但那只是身體的假象。因為第二天起來的時候我才感覺到疲憊,休息了大半天我才緩了過來。

有一位朋友跟我約飯,我沒去,因為我沒有力氣說話了,而且第二天晚上我就陷入低落、沮喪甚至抑郁的情緒里。他接二連三地約我,最后我實在推脫不了,只能硬著頭皮赴約。整場飯局我都在不斷對抗、攻擊,她說的每句話我幾乎都要反駁。攻擊完對方之后,我對她說:“你知道我為什么一直拒絕你了吧?”

抑郁的時候我還會不斷自我攻擊,腦袋里的孫悟空會跳出來。每一個念頭出現時,我的大腦里同時就會出現一個反對的聲音。對“躁郁人”(《擁抱躁郁》中用的詞,我很喜歡這個詞,正如前文所說,與其說躁郁是一種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來說,躁狂的時候對身體消耗極大,抑郁的時候依然在消耗,因為自己在不斷PUA自己。

我還看到過對躁郁癥非常精準的描述,是這么描寫的:對于躁郁癥患者來說,世界就是一臺不時啟動的跳樓機,大腦永遠在躁狂和抑郁的兩極中流竄。也許上一秒身體里還膨脹著能量,無數想法迸發出創意的火花,下一秒就跌落絕望的深淵,同時體驗著“冰”與“火”交融的世界,這就是絕大多數患者的感受。如果說抑郁癥就像一條黑狗,那么雙相情感障礙者的頭腦里不光有黑狗,還有一條狂暴的火龍。

回到《擁抱躁郁》這本書,我為什么要推薦它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如我一開始所說的,書里80%以上的描述與我一模一樣。書中說道:

躁郁人心靈柔軟,所以大多數躁郁人很容易受傷。他們特有的圓融至極的人際關系是患有躁郁癥的證據。

這句話正中我的心坎。我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即使是一件特別小的事情。周圍的朋友、家人無意中說的話,我也會難過很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沒辦法告訴別人我的感受。但是當我看到相關的電影、綜藝、圖書時,看到別人呈現和描述類似的經歷時,我又會難過得不行。

有一次,我請一對吃素的母女來我家吃飯。我跟我爸強調她們吃素,記得單獨做幾道素菜給她們吃。吃飯的時候,一道青菜快被吃完了,她們夸這道青菜很好吃。女孩問:“叔叔,你是怎么做這道菜的?”我爸(有些得意地)說:“我做那道素火鍋,放的是植物油;但是我做這道青菜的時候放的是豬油,用豬油,菜就香了。”

聽到“豬油”的那一刻,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我爸還在接著說:“豬油啊……”(后面我已經完全聽不進去了)我用家鄉話小聲嘀咕著說:“爸,別再提豬油了。”

本來我特別高興。因為這位朋友我約了好多次,但從“豬油”兩個字開始,我全程繃著臉。我想控制自己,但我無論怎么樣都無法控制。后面的大半個小時,我說的話不超過5句。我知道自己有情緒,可是我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當時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讓自己少說話。相比我不斷攻擊別人,這是對別人傷害最小的方式。

吃完飯后,我與女朋友小曼一起散步。我一路沉默,小曼不斷安慰我。我和她說:“給我一點時間,我慢慢消化。我現在非常難受,我很痛,我想控制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但是我做不到。我能做的就是和大黑狗在一起。你陪我們一起,可以嗎?”得到肯定的反饋后,我說:“謝謝,謝謝你……”

回到家后,她依舊陪著我直到我的情緒逐漸好轉。

這一件小事讓我難受了一個多小時。那只大黑狗就在我的體內,而我對它無可奈何。

在聽到“豬油”的那一瞬間,我是有一點生氣的,生氣的情緒大概維持了一秒,之后的那一個多小時里,全是難過的情緒。其實那次吃飯的時候我注意到了,父母很快就吃完飯離開了飯桌,而以往他們都會與客人多聊幾句,但這一次他們離得遠遠的。其實我早已感受到他們不喜歡這個氛圍。因為飯桌上其他人都在談論他們不感興趣的事。

等情緒過后,我覺得有必要跟爸爸溝通一下,于是我編了一條信息發給他:爸,今晚聽到你說蔬菜里放了豬油,我特別不舒服,一晚上我的心情都不好。我們邀請他們來家里吃飯,卻沒有足夠尊重他們的習慣。你們每天為我做飯、收拾東西,都特別辛苦,我也沒太多時間陪你們、照顧你們。但凡不是必要的飯局,我都會推掉,希望盡可能回來和你們吃飯。和一些比較熟悉的朋友我也會盡量約在家里吃,他們還能和你們聊聊天,我也會特別開心。阿卓(今晚那個小姑娘)是我來大理的時候認識的很好的朋友,她總聽我說你做菜的手藝很好,一直問能不能來家里吃飯,一開始媽媽說火鍋里是骨頭湯(其實不是,她記錯了),后來你又說那盤菜用的是豬油,我一下子就很難受。我很感謝也很慶幸有你們的照顧,但我覺得還是要和你們溝通一下我很難受。

第二天,爸媽約我聊天。其實我有些回避,但我還是得和他們聊,碰到問題的確要正面溝通。爸爸說:“我年紀大了,有時候考慮不周,這不是我的本意。你也知道,我和你媽媽對你們說的事情并不太感興趣。”

我全程都在聽,我也非常難過。因為除了為朋友前一天晚上吃了豬油炒的菜難過,我同時難過的是,我也完全理解我爸。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沒意識到。他沒法留意到所有的細節。我為什么會回避和他的談話呢?因為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愛。很多人家庭不幸福,是因為家人總在爭論對錯,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愛就是,我不認同你,但我會為了你去做我不認同的事。

我聽的時候面無表情,但當我和小曼聊到這個細節的時候,卻哭得傷心不已。

在《擁抱躁郁》中有這么一段話來描述躁郁人:

我的心是敞開的,不,甚至可以說我的心已經暴露在了身體外,所以我瞬間便可以他人融為一體。我與他人的邊界模糊不清,甚至從來沒有存在過邊界。別人遇到的問題,我聽著聽著,就突然變成自己的問題了,或者也可以說我和他的心瞬間融為了一體,我變成了他。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叫《親密關系》,里面把孩子的依戀類型劃分為回避型、焦慮型等。我在讀那本書的時候發現自己屬于高回避型依戀。當我看到《擁抱躁郁》時,我才理解我其實不是回避型依戀,我只是太敏感、太脆弱,我知道某些事情會讓我極度傷心,我的身體承受不住,我只能“躲”過去。

我不想跟爸爸溝通,因為我知道他會說什么話,而我知道他說的那些話會讓我脆弱不堪、破碎不堪。

這其實是抑郁的能量、抑郁的色彩。當躁狂發作的時候,你又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比如有一次我去跑步,本來只想跑5千米,結果越跑越興奮,跑完5千米后,我就想要不再跑5千米吧,而跑到10千米的時候我又想要不再試試5千米吧,于是一口氣跑了15千米。

結果第二天,本來7點要起來出門,我硬是掙扎到12點才起床。一方面我把腰給跑傷了,另一方面我的心情低落抑郁。后來我歇了一個月,身體才恢復過來。

躁狂之后是無盡的抑郁。躁狂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是超人。我在剛創業的時候,不斷高喊:“我是天才!”“我太厲害了!”一開始同事很驚詫,后來他們都習以為常了。

有一次與阿里巴巴合作,我在阿里巴巴的辦公園區附近住了一段時間。在微信群里跟前合伙人聊天時,她覺得自己斗志滿滿,因為我傳遞給她的能量特別強烈。一周后,她從深圳飛到杭州,在會議室里打算與我開會,卻發現我一直癱坐在椅子上,顯得很沒有力氣,我也不說話,只聽音樂、睡覺。

她說:“遠程會議的時候以為你斗志滿滿,我很興奮。怎么一見面你就變成這樣子了?”

她不知道的是,這才是我的常態。

我統計過,躁狂的時候,我半天能寫一萬多字;抑郁的時候,我三天說不了十句話。我的一位前女友完全理解不了我為什么三天不聯系她。這種事情其實發生過不止一次,在剛和她確認戀愛關系時,我就連續三天沒聯系她。她問我為什么會那樣?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那樣,我只知道自己沒有力氣去聯系她。

好萊塢著名影星安妮·海瑟薇出演過一部美劇《摩登愛情》(Modern Love),影片里她所飾演的角色萊克西(Lexi)就是一位躁郁人。

某一天,萊克西突然不想起床了,并連續在床上躺了21天。這是她躁郁癥的首次發作,這次是以抑郁發作為主。當躁狂發作時,她則充滿活力,不需要休息。在情緒、認知、動機、身體等各方面都積極、有活力,以及對異性有特別強的吸引力。她精心打扮,穿著明艷、閃亮、時髦的衣服逛超市。她心情蕩漾,覺得周圍的人都像她一樣非常興奮。而當她抑郁發作時,在情緒、認知、動機、身體等方面則表現出“消極、缺乏活力”的特點。她不想出門,不想接電話,不想說話。她穿著隨意,不打扮。和男友約會時她則表現得敷衍、勉強、心不在焉。男友看到她前后表現出那么大的差異,甚至問她:“你是不是有個雙胞胎姐妹?”

我常常覺得自己像變色龍,因為我好像能理解好多人,甚至能理解所有人。我看電影時,看到立場相左的兩個人不得不反目為仇時,我總會傷心難過得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情感上是好朋友、好兄弟,可是人各有志不得不各走各路甚至因此反目為仇,我為他們的情誼而感傷。

很多人在碰到生活、事業選擇上的問題時,都會來請教我。一開始我特別為難,后來我的做法非常簡單:永遠站在對方的立場,從最有利于對方利益的角度出發,給予對方支持。

躁郁人的特點是常常沒有自我,他感受到的全都是別人。從好的角度來看,躁郁人可以完全共情、理解別人。他們可以做藝術創作、營銷以及服務類工作。

很多客戶信任我,他們甚至會把過去二三十年都不愿意跟別人講的秘密一股腦兒都和我講。躁郁很多時候對我來講是一種詛咒,同時它又是老天賜予我的禮物。王小波有一本書叫《愛你就像愛生命》,如果讓我對躁郁的經歷說一句話,那就像王小波的書名一樣:愛你就像愛生命。

最后,我想用《擁抱躁郁》中的一句話當作這篇序的結尾:

如果你明白了躁郁癥癥狀只是體質導致的,那么你便可以毫不動搖、心平氣和地應對它了。

希望每個躁郁人都能將躁郁轉化為自己的寶貴財富。

大理數學游民中心籌辦人、創始人,個人品牌教練,資深企業品牌營銷咨詢師,暢銷書作者

師北宸

譯者:烏云畢力格
上架時間:2023-11-29 22:53:32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山市| 都昌县| 东乡族自治县| 正宁县| 宜章县| 泸溪县| 隆回县| 天门市| 卢湾区| 天等县| 郑州市| 平乡县| 饶平县| 寿宁县| 海原县| 广河县| 淮阳县| 左云县| 芦溪县| 资源县| 蒲江县| 堆龙德庆县| 深州市| 太湖县| 萍乡市| 邯郸市| 新疆| 修文县| 东宁县| 桂阳县| 宽甸| 赞皇县| 温宿县| 襄城县| 左权县| 永靖县| 新余市| 福海县| 青州市| 河北区|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