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故地偷閑
離開那里后,我總想回去看一看。只怕是路程較遠,或者老小區翻新施工什么的,也就再也沒有去過。直到今天,我騎著小電動車,跨越大半個城市,一路向東,去尋找她的記憶。
那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區,一排排稍顯破舊的老樓房,靜靜地駐足在火車站的身旁。大抵現代城市人對火車的印象早已淡忘,甚至無從回憶。只怕像我這樣,兒時聽著火車的汽笛聲長大的孩子,對那里的點點燈火,都甚是留戀。愈發走進那里,那種綠皮火車獨有的聒噪聲,伴著長長的汽笛聲悄悄入耳。我追隨著聲音的方向,尋找那座凌駕鐵軌之上的天橋。她匿一排廢棄的平房后面,穿過一個很小很小的,那種上面是拱形,成人都要略低著一點身子才能過去的小門,沒有路燈,只有遠處車站的指示燈襯著一點點的光線。我剛走進時,便有一輛火車匆匆駛過。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去形容這一種震撼,在時隔6年后,如同與老友會面一般站在這里。火車就從我的面前大概不到5米的地方駛過,伴著發動機隆隆的聲響,腳下的土地仿佛也隨之振動,十幾節的列車,不急不慢的駛入站臺,我清楚地看到車輪轉動的軌跡,每一轉都很踏實,裝載著遠方的貨物,載著返鄉的旅人。大抵是看淡了世俗的模樣罷,才能在這般快的時代里,堅守著那一份隨和,不急不慢,汽笛長鳴,傳給小城歸來的訊息。
我興奮地站在那里,舉著手機想要拍下這一幕,一個叔叔站在我的身后“是個學生吧,在拍火車頭嗎?”“嗯,很久都沒有見到過了”叔叔大概是一位列車長吧,穿著肅整的制服,拉著一個標注有“太局”的行李箱。以前放學的時候,總能恰逢調休的列車員叔叔阿姨們,總覺得他們的制服和行李箱很酷。今天突然見到,也是有些熟悉了罷。我和叔叔一起走到橋上,叔叔指著遠處的方向,說有列車要過來了。只是沒有汽笛聲,也沒有車頭的亮燈,便很是疑惑了。直到火車的汽笛聲響起,漸漸使近的車燈,叔叔說站臺的指示燈已經早早亮起了。聽著隆隆駛過的聲響,叔叔指著遠處正在進庫的列車,說那個就是他們剛剛回來的列車。叔叔給我講述著舊時蒸汽火車的壯觀,學生時代的他也總站在天橋上看火車進站,只是當時的蒸汽機噴出的白煙,在火車駛過的地方都留下,一直到火車重新啟程,看著那道騰騰而起的白煙駛向遠處。只是后來都變成了機動了,再后來,做火車的人越來越少,這邊的車站也就顯得冷清了。他是為數不多的留在綠皮火車上的列車員,我想,他們也會陪伴著列車,駛向更遠的未來,奔赴現代科技永遠無法替代的所需之地,以一名鐵路人的姿態,走出這里。夜晚沒能看清這位叔叔的身影及面容,只是短暫片刻的幾語交流,因火車而結緣的兩代人的相遇,倍感榮幸,甚是感激。
我坐在天橋上看了很久,看著一輛輛火車駛近,再駛往遠方。久違的空曠的遠方,沒有高樓的阻擋,伴著那從老巷子里吹來的風,略帶涼意,卻夾雜著無盡的小城煙火氣,不急不緩的走著。
如同被快的時代所遺忘的角落一般,靜謐,美好。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看著路邊的景物,一切都幾乎沒有變。樓下診所的阿姨剪短了頭發,只是從她開口講話的聲音里,我便認定就是她。建設路口的銀行門口,總會有下棋的老爺爺,以前,舅爺爺也帶著小狗坐在那里,口袋里總是揣著一兩根的棒棒糖。走著走著,漸遠了的汽笛鳴響,漸遠了的兒時印象,跨過鑼鼓橋,回到這里,回到這個多是陪讀的小區。明天一早,又該回到教室,繼續學習,怕是今晚的此行太過安逸了,還是時刻警醒自己高考將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