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故事里的光
- 拾光初始
- 舒克鋇塔
- 10210字
- 2021-09-25 16:45:54
“她永遠不會發福老去,不會帶著柴米油鹽的氣息,她永遠年輕漂亮,穿著一席長裙站在我的心尖,烙在我的熾熱青春故事里,甚至以后很長很長的人生中。”
——題記
遇見她之前,課間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覺罷了;
遇見她之前,化學一輪復習資料還全是空白;
遇見她之前,高三的我也沒有什么目標,
唯一想著盡早結束終日被理綜搞得渾渾噩噩的高三。
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是我極不情愿的被家母安排著補課,無疑就是被迫的去學那些根本不想翻開課本的理綜。晉陽說:“楊老師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但是我并沒有在化學二輪書上找到楊姓化學老師,不過相較于去家母閨蜜的姐姐家里補課,我倒是接受的還算欣然。
她的辦公室在三樓——上了樓梯后右手邊的大辦公室。只是那時的我還沒想到,從那以后,一直到高三結束,三樓的那間辦公室會是我終日茍且于理綜苦海后,少有的、甚至唯一的快樂之源。
她坐在辦公室較為中間的位置,然后,書和電腦剛好可以擋住她,晉陽在門口叫她的名字,她站起身來走向我,然后又走了回去,坐在辦公桌前,整理著手中的備課本,我忘記了她問我什么,好像就是問我月考的化學分數,大概她見過了太多的學生了,像我這么差的分數,應該也就習以為常了,她還問了我的理綜成績,我覺得她聽完之后,應該也會覺得沒什么希望了吧。
只是當初我還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出現在班里的化學單科榜上,甚至出現在光榮榜上的進步之星什么的。
我記得她是挺兇的,然后說話很快很快,以至于我不時在她說完第一遍后,問道“什么?”,但是她挺兇的,我也就不敢再多說什么了,反正第一次見面,我也沒聽清她說了什么。她好像問我有沒有關于化學的課外復習資料,我連課內的都不想做,當然沒有課外的了,不過書店有那么多種書,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題,于是就問她要買哪一種,她說:“題是你自己要做的,不是我要做,你想做什么題就買什么書,然后我給你講就好了。”就像家母每天嘮叨:“學習是給你自己學的,你愛學不學!”一樣。我記得很清楚很清楚,幾乎一字不落,確實有那么一點震懾力,讓我不禁安慰自己要如何度過日后愈發痛苦的高三。
其實,我也忘記補課的時候她具體講過些什么了,不過,她確實是挺兇的。
不過,我一直覺得,她好像提前看過周測題或者模考題,甚至最后的高考題。
我記得第一節課她講的是實驗的選擇題,是我自己說實驗學得不好,然后她就帶著我過錯題,其實我以為我已經過了一遍,對過答案什么的了,但是面對她的提問,我仍舊很懵很懵。那天,包括以后的每一次補課或者問題,她都好像沒有講太多的東西,只是她講過所有的知識點,都是在下一次的考試中,甚至高考題中一定會遇到的。后來,她總結了化工流程題,還有無機的實驗題,有機的實驗題,甚至是選做題,零零散散的發了幾張卷子,當然還有幾張是她印給她班上的學生的,然后我從她的辦公桌上自己拿的。像我們班是從來不會發卷子的,甚至連一輪復習課內的題講完都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當初她發的幾張卷子就簡直很厲害很厲害。一直到當我走進高考考場前都是看那幾張卷子,后來甚至把很多常考的知識點都記再卷子上,卷子滿滿當當的,關鍵在于還有她的筆跡什么的,就很奇怪,她的字看起來也不是那么好看,但偏偏后來我就覺得很好看很好看。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現在想想也是真的奇怪。我開始期待每隔一天一次的理綜周測,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開始習慣性的抱著化學二輪資料書,抱著五本化學課本,還有歷年的高考題,當然還有她發的幾張卷子,就好像抱著整個高中化學一樣。
后來,我開始學著卡著表的做理綜,認認真真的做化學,然后我發現似乎整張試卷都是她講過的內容,甚至,連空的設置都和她當初假設過的那么相似,直到快要高考時,我發覺做理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盡管物理依舊是四十多分,盡管在每一次對答案時都會格外失望,但是好像有一種奇怪的想法,我不不會期盼著會做整張試卷,反倒期待著有什么不會的問題可以有機會去問她,當然除了高考試卷。抱著這個格外奇怪、但是又很激勵我的整個高三后半程學習的想法,我坐在最后一排,翹了很多節自己班上的化學課,甚至物理晚自習,再到后來格外大膽的數學課,然后就做化學題,她說過要好好做高考題,要好好研究課后題,然后要過之前的錯題總結出來的題型。然后,我發覺好像化學是格外有趣的甚至有意義的一門學科,整個高三將近高考之時,唯一一門會帶給我快樂的學科,好像你會因為在試卷上遇到熟悉的題型而欣喜,好像會因為做對一整到選做題而欣喜,甚至因為一兩分的進步而格外欣喜。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我知道我本身就不是一個好學生。
我記得剛剛高考完時,我們在微信上聊天,我說“寧愿當一個差生也不要當一個普通的中等生——一個重點高中普通班的普通生。”
好像老師都很喜歡好學生,以至于我一直以不足留名的普普通通的身份游走于全年級數一數二的普通班而逐漸忽視自己的存在,甚至就是渾渾噩噩的想要盡早結束這一切。但她不是這樣的,偏偏就是因為她會很耐心的解答我那些可能很簡單的問題,她會愿意停下腳步等待我把問題問完,然后明白我的不解后再耐心做答做解,我覺得她很厲害,甚至會格外期待所有的問題,以及每周僅僅那么一次的補課時間。
后來,我的化學成績有那么一兩次在班里的單科榜上出現,甚至出現在周測第一名的位置,甚至會對于一些問題有著自己奇奇怪怪的見解,可以和班上的學霸級別人物交流,或者可以在第一名在講臺上講題時提出正確的質疑,不過,那個時候我已經習慣不聽課然后在最后一排刷題,等待著下課鈴響起時,她從后門路過,然后跟著她去三樓。
不難看出每一次下課后,她都會是很疲憊的樣子,甚至上樓梯時都會有一些困難的樣子,但是她好像從來沒有推辭過我,每次都是坐下來后,就會打起精神,聽我問著那些奇奇怪怪的問題,然后翻書翻課本給我最為正確得當的解答。
我記得高三的時候,會有理綜晚自習,就是一晚上都是理綜,其實,名曰理綜晚自習,我都習慣為是化學晚自習了,甚至當初逃體育課坐在水房的地上聽她在18上課。她后來說“你要是想聽,直接坐在教室后面就好了呀。”
“高中生的故事永遠是格外熱切的,永遠明媚的,他們真摯而熱烈的追求著那些遙不可及的東西。”
電視劇里都是這么演的,不過,這里是臨汾一中,一個在當地遠近聞名的王牌高中,不以校風嚴格著稱,倒是大家的學習氛圍很好。高三休閑娛樂的時間很少很少,大家都在格外茍且的刷題和題海戰術中,偶爾在某一個晚自習前討論那些有趣的事情,以及是隔壁班那個長的很帥的男生,但是他們不會討論她,因為他們不認識她,也就不會提到她。
這時,就會有一種像在守護自己心里的寶藏一樣,不想被他人發現,然后沾沾自喜的得意了吧。
正是這樣的格外天真的想法,或者就是每次與她的擦肩,都讓我的高三擁有了最為簡單的快樂,不必終日茍且于題海之中,還不時泛起內心偶遇的狂喜。
我高三時坐在講桌旁邊,就是那種問題青年的專屬位置,不過恰好可以看到教室門外,就好像你會期待看到她一眼,盡管只是看到她而已,就好像看到她后的物理課都不再那么枯燥無味了。
她格外秀麗的蛾眉淡淡地顰蹙著,在她及其明亮的雙眸之上,透露出出奇的明媚,在第一節晚自習上課之前,她抱著三兩書本從門樓路過,只是這是霞光溫婉,她轉過身來微微上揚的嘴角便也驚艷了世俗,只是,她是不知道的。
當然,蛾眉是用來形容美人的眉毛的。
那日雨后,蟬聲沉落,蛙聲漸起,滿枝的櫻花未落卻開得盛然,在雨中,怕這雨擊落了這般美好,便攫取三兩枝,竟感覺不如擦肩罷了,不如在人群中相遇后的回眸罷了。
甚至,會出神一整節課,然后期待一些早有預謀的“偶遇”,當然,那節課是體育課。
然后,同時她在17上課,不出意外的話她會拖堂,然后你可以從打了下課鈴開始,從操場往回跑,或者你也可以在上課前磨蹭一下,再往出走,不過那樣的話,你會撞見班主任去上課。跑回去的路上,大概她會在教室門口被學生圍住問題,然后跑到教學樓,拐角處小心會撞上迎面走來的同學,然后不出意外的話,她會站在二樓的樓道口,甚至踩在門檻上,看起來很有趣的樣子,然后歪著頭,看著學生,也許她也想不通為什么學生有這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吧。這時,你可以裝作什么都沒發生一樣,放慢腳步,然后上樓梯時,就可以看見她,對了,她不會看見你,因為人很多,她當然在很認真的回答問題,然后從她身邊經過,經過時,會很開心,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然后再回頭看向她,她在人群里,幾乎會被很多高個子的男生擋住,但是好像她是自帶著某些神奇的光亮的,讓你一眼就能見到她,而且會開心許久,然后坐在教室里,反復回憶著剛剛見到她的樣子,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還要躲避著自己化學老師的提問,緊接著上一節格外無聊的化學課。
對了,當初對化學課唯一的期待就是她也會去上課,然后會從門口路過。
還有什么是奇奇怪怪預謀的遇見呢?
好像也沒有什么了吧,只是有些時候很偶然的遇見也會記得很久。
我還記得高考前最后一次見到她,我們在樓道里嘻嘻哈哈的拍視頻,然后她從樓上下來,其實如果在以前的話,我肯定會期待她會下來,不過那天,她走來了的時候有些突然,我本來打算帶著相機偷跑,溜到三樓在門縫里偷拍些什么的,然后卻被老班看著,在樓道里一直拍,她從樓上走下來,沒有記錯的話,她穿著一個白色的印著藍色碎花的長裙,然后披散著頭發。下樓時,她略微低下頭,一側的長發剛好擋住她的雙眸,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然后,用手撩動長發到耳后,手輕輕的搭在耳朵上,慢慢地抬起頭,露出那雙藏著笑意的雙眸,和略微上揚的嘴角,和老班示意。我偷偷拍下她的背影,那天中午,我們在教室里因為相機的導出問題發生了很大的爭執,原因在于另一個同學想要刪減去沒用的素材片段,我搶走了相機,但也沒完全搶走,后來,用一些不太正當的技術恢復了那段視頻,存在我的電腦桌面上,放進了我的畢業視頻中。
還有,當時壯行晚會的時候,我知道她沒有節目,然后就以為她不會來,于是背著相機好像也沒有什么意義,倒是給了我可以隨意在整個場地里游蕩的理由,于是就溜達到最前排,無意中發現那個身影很熟悉,但是不是她,但是那個身影的出現一般就會預示著她也在。
我坐在那個領導席前面的地上,然后靠在那個柱子上,高一高二準備的節目倒是挺精彩的,但是也沒有什么可拍的,然后就懟著說明書一直研究相機,然后,總覺得要回頭看一看,也不知道要看什么,就回頭看過去,她坐在那個中間的位置,她那天很罕見的扎了頭發,而且嗯,穿了和最后一天一樣的那條裙子。好像每個老師都穿著學校統一的決戰高考的紅色格外喜慶的T恤,然后她就在人群中很亮眼,格外的晴朗,說實話我不知道出了這個詞要怎么樣形容她,就是她會帶著笑的和旁邊的那個老師交談些什么,笑起來是有些靦腆的,但是也很爽朗,她格外的明亮的雙眸總是帶著笑的,就好像在格外嘈雜之中而留存的一股清流一般。我可是專業的攝影師,不過就在看到她的那一刻,舉起相機時,忘記了調整模式,然后拍下的很多張照片都是虛晃了的。因為老師們都坐在一起,然后她坐在人群的后面,只有等待老師們都去表演節目的時候,我才能讓相機的畫幅中只留下她的身影,為此錯過了京津的節目,后來京津還問我有沒有拍照呢?我想回答我拍下了觀眾的樣子。倒是當時她也舉起手機在拍些什么,對著舞臺。
后來,我和同學站在文體館的出口處,我說里面太熱了,想站在外面透會兒氣,實際上當時我看到她和那個老師起身往外走,我就以為站在門口可以和她打招呼,順便要到合影什么的,然后,她走出來了,我有那么一絲絲興奮,就打算迎面過去打招呼,但是她被他們班的同學一把摟住了,倒是我也就不太愿意舉起相機為他們合影了。
當然,還有。
我記得當時每天下午吃晚飯時間我都會和一個同學一起去圖藝樓寫作業,不出意外的我們會在上課前三分鐘準備回教室,她也會在那會兒離開,但是相比與和她迎面打招呼而言,倒是感覺看她的背影才是最開心的,確實也因此堅定了我每天不吃晚飯去圖藝樓自習的決心,也就在高考前過了一遍生物和化學課本,但是事實上我應該也就只是看到了兩次她吧。
最后一天,我拉著同學,我說三樓的窗口風景很好,于是我們站在三樓的窗戶那里聊天,聊了很多,其實我不時的回頭看,仍舊懷抱僥幸的看向她已經整理好的辦公桌,知道她不會再來了。
我記得我認識她時就已經是夏天了,倒也只有那么一個夏天。
一席長裙,過肩長發,或者就是一個簡單地白色T恤,像她那么完美的人應該也不會在意穿什么會好看吧。總之,我的記憶里,她永遠是帶著笑的路過,僅僅是路過而已。她不是那種上課講課聲音很大的老師,以至于我不能在化學課上聽到在隔壁的隔壁上課的她,倒是她說常能聽到我們班主任上課的聲音。
對了,我還特別感謝班主任。每次周五早上,我們會在樓下上早讀,然后她有第一節課,我以為她會在早讀時就來學校,然后我們班是站在教學樓后面背書的,但是每次我就蹲在教學樓前面的柱子后面,以為會見到她,但是后來才知道,她一般是快上課時才來的。倒是,我習慣性的不斷抬頭望向那條我認為的走到教學樓的必經之路,期望看到熟悉的身影,倒也沒有。
其實就是遇到她的時候你會很緊張,以至于連老師好怎么說出口都忘記了,然后,路過后又會很想念,又不時的回頭看,然后沒有然后了。
然后世界上就多了一個格外開心格外開心的小孩!
然后,好像理綜試卷就沒有那么無聊了。就像她說:“她是一直堅定學理的”,倒是她也讓我在高考總復習中,堅定學好化學或者理綜。
“我的青春故事里,沒有少年透過陽光的微笑,只有在教室里隔著講桌的眺望,或者在樓道里出神,實則是偷偷看向17和18的教室里。”
我好像后來摸索清楚了她的課表,然后,甚至會知道她大概會在上課鈴響起后幾分鐘路過我們班的教室門口;然后在監考表上找她的名字,我離她最近的一次,她在第十考場而我在第十一考場,也是在一中的最后一次考試,我以倒數第一的身份結束了我的高中三年;或者在公眾號的理綜復習會上找她的身影,然后想起詩經里的一句話“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她大概周一上午有課,第二節和第三節吧,然后課間操她就不在學校了;周二早上是化學組的教研,課間操前就會結束,然后我們班化學老師會進來占自習課講一些題,我也不知道她講什么,周二下午她是第一節和第二節,然后晚自習,反正有第三節晚自習;然后周三上午她不會來學校,下午第一節和第二節,我們班是第三節課,化學老師會拖堂,盡管我也不知道拖堂干什么;周四我忘記了,反正也有晚自習,而且她要值班,周五的話,早上的一二節,有時候她會一直在辦公室里直到課間操,我還記得兩次的晚自習,一次是一三,一次是二三,反正我們班每次都是三,然后一下自習就可以看到她從我們班后門路過,然后就可以去找她問題,實則就是“我只看她一眼,便萬般溫柔,涌上心頭”。事實證明,她不兇,一點也不兇。
我記得當時應該是全真模擬考試吧,考完數學然后我去找她補課,講的是“選修三”的卷子,時到今日,我還是想承認一下,我真的不知道究竟是如何看配體的,在她重新講的那一遍之前。她很生氣,因為我說話的聲音很小,其實是因為考完數學還懵著,然后她真的很生氣,那天,下課的時候,她也很生氣。反正,我竟然有一點莫名的傷心,就是不像在教室里懟語文老師,看著語文老師氣急敗壞的樣子時的洋洋得意那樣,就坐在一樓的樓道里,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本是挺開朗的人吧,但是看到她就會很緊張,但是又很期待看到她,她大概很喜歡那種活潑開朗的好學生吧,可惜我知道我不是,我也不是好學生,那天我就坐在一樓的樓道里,然后本身數學就沒有考好,然后還把她惹得很生氣,就很傷心,就坐在那邊一直哭,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哭的,然后直到快上課時,看到她和另一個老師跟著上樓,還是很傷心。那天晚上,我請假回家睡覺,唯一帶著的是二輪資料還有那些理綜卷子,然后順便剪了頭發,剪得很短,就像高一逆反的時候一樣,我也不知道那一刻為什么很討厭自己,就覺得自己既不是成績很好的學生,也不是那種很活潑開朗的學生,不能讓她很開心,反倒會惹她生氣。
但是第二天的理綜我考的還可以,那次考試我以語數外三科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出了我高三一年,除了高考以外最好的成績,后來,她告訴我,快要高考了,也就不用補課了。
其實,有一種很奇怪的小心思,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會有這種小心思,確實很奇怪。
總感覺不是很喜歡看到她對她的學生很好,不過她確實是對學生很好很好地那種老師。
但是,我也知道我不會是她喜歡的那種學生,當然也不是那種格外活潑開朗然后可以讓她很開心很開心的學生,我和她對話,也就僅僅局限于問題,討論一些我的奇怪的對這道題的見解什么的。倒是我知道她的班上有幾個很開朗很開朗的學生,他們每次會一起笑得很開心很開心,甚至可以直接沖向她一把摟住的那種。其實有一點點酸,倒是也沒啥可酸的,我也很羨慕他們的優秀。如果換做是我,我也很喜歡那樣的學生吧。
這也讓我格外堅定了,她一定是很好很好的老師。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成為像她一樣的很好的老師,在遇到她之后。
我本是沒有什么目標的,也沒有想著要上什么大學,只是無意中在百度上輸了她的名字,然后搜索出來她在大學里獲得獎學金的文章,后來,百日誓師時,老班讓我們寫下每個人的目標,我寫下“我想成為她”,然后把“抱道不曲,擁書自雄”刻在書桌上,寫在筆記本的扉頁,夢想著我要成為她。
當然,已經不足百天了,就不能只是夢著了。
大概就是從那時候起,我第一次去搜索那個大學的錄取分數線,然后趴在書店門口對比校排名,然后每一次考試完計算著自己的排名,我知道自己離她很遠很遠。然后,在每一次晚上想要不寫作業直接睡覺時,或者想要玩手機時,就看那個排名,后來,我把“SSDHXGFS”設成電腦的密碼,然后,很久一段時間沒有開過電腦,PR的最后一次備份也就留在了高考前的很多天。
當然包括高考落榜后,還是沒有改密碼,總覺得這會是以后的一份努力的動力吧,畢竟高考完,才能讓很多人意識到自己是如何后悔荒廢了高三的。
當初年級組要求大家對著孔子許愿,我記得那個牌子上寫的是:
“貝貝要在九月份拍好多化院的風景給小Y老師看。”
確實暑假里,有幸走進了致知樓,但不是九月份。
我記得有一次補課的時候,她看到了我的筆記本扉頁的那句話,然后問我,對,她說是“八卦”我為什么想上陜師大,她當時問“因為晉陽是陜師大的嗎?”其實因為她是陜師大的,她當初問我,“你想當什么老師呀?”我說語文,其實,我是在遇到她之后,才會覺得學習成績不好會是一件挺自卑的事情,以至于我不敢說出我想像她一樣學化學的。
高考完,我想學化學,想上陜師大,但是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真正的喜歡化學或者喜歡師范,但是我希望會成為像她一樣的很優秀的化學老師,然后,但是,我沒有錄取陜師大,也沒有學化學。
其實高中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帶著陜師大化學免師的錄取通知書請她拆封。在我兜兜轉轉很久之后,我沒有選擇復讀,我不敢復讀,因為我害怕沒有她的高四,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渾渾噩噩的度過一年,然后適得其反。
其實不僅僅是化學,不僅僅是高三,甚至她會讓我在文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是很喜歡造作一些文筆的,但是就像余光中的詩寫給一位佳人,席慕蓉一直在相思,杜甫一直在渴求知己李白一般,我終于覓得詩文所在。
語文老師一向覺得我會帶偏整個班級的文風,不利于她出成績,后來,我再也不會拿著作文去找語文老師請教,再也不會在語文課回答問題講評作文什么的,就好像一盆冷水澆向我格外熾熱的對漢語言的熱愛一樣,就好像在說“你不適合高考,而我只是為高考而教的老師”。但我總覺得文字是能帶給人某些力量的,我試著給她作文,沒想到得到了她的回應,也許只是簡單地回應,但是在我眼里,就好像在終日的被數落之后,突然有日出于江河一般的明亮。就好像哪怕是簡單地一句回復,就是很簡單的一句夸贊,都是格外安慰而讓人釋懷的。后來,我在重慶作文,在成都作文,甚至在路途結束時作文,為我的高中三年作文,她都會回復我,盡管是一句簡單地回復,都讓我格外欣喜然后滿懷熱愛,繼續前進。
高考完我以129分的語文成績位列班級第一,語文老師說“考的很好!”但是,我默默的走出辦公室,想起高三時每一節出神的語文課,或者做化學題的語文課,然后望向三樓的拐角,望向那個已經空蕩沒有人的辦公桌,那里可是承載了我的整個高三后半年,整個高三時對未來所有的憧憬:
讓我在奔赴高考的途中,學會敬畏高考,讓我在奔赴熱愛的途中,永葆初心。
現在讓我想想我當初造作了哪些文:
“近日,花開甚好,
念師無暇駐足停留,
吾拾落花一朵,
恰這滿園春意與師,
此后,復聞那離子吟,分子夢,
便別是一種清歡于世,
不失清淺亦超然。
愿同師共賞這春色,
余后的七十多天,
蛾眉舒展,一笑莞爾。”
她當初發到了朋友圈里,我保存下來了,剩下的隱約忘記了,我還記得用《青玉案》和《...》作了兩首詞,在語文晚自習上研究詞牌名和押韻。反正,每次想到她,就會想起余光中的《絕色》,她誠是第三種絕色罷了。
當初最后一天,我送給她一本《人間詞話》,她說我的文筆很好,我記得當初回應道“那是看到您才能有了文筆”她打趣道“還是我給了你靈感了?”我笑著不語,實則點頭認可,后來再也沒這閑情雅致為誰作古文了。
高考后,我請她拆封了我的錄取通知書,我知道如果沒有遇到她,我一定不會擁有如此熱烈的高三,不會收到這樣一份一本的錄取通知書,不會擁有一個看起來還算光明的未來。我想未來,努力的一份動力依舊在于我期望的未來,成為像她一樣的很好的師者,同她分享她賦予我的,如此光明的滬上求學之路。
四年后,我一定會請她拆封我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將近畢業的時候,一直不太理解為何大家都兒女情長的,直到,最后一天,化學老師在講臺上說“這是我們的最后一節化學晚自習”,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會是最后一次看到她在晚自習時從后門路過了,最后一天,最后一次跑去找她問題,然后,我意識到要畢業了。
然后,她發給我“恭喜你畢業了!”
可能她會是我對于故地唯一的格外熱切的思念了吧。
就像畢業后我借口回去看班主任,或者是被老韓叫去整理文稿什么的,但是每一次回去時,不過都是在一號樓二層的那個辦公室里兜兜轉轉,然后看她,或者當我畢業之后,再次躲在門外聽她上課時,也是格外欣喜的。
那天高一報到,是星期二,我知道她是下午的課,不出意外的話中午我們的迎新工作就結束了,但是她說她上午會來學校。然后我就一直盯著校門口,一直以為她會突然出現,然后是我格外熟悉的,反正在人群中,但凡她的出現我都是格外熟悉,然后,心不在焉的看著手中的報到表,甚至心不在焉的和那個老師聊天,后來她說她已經來過然后回家了。其實卻實那天挺熱的,她下午還有課,倒是也很希望她會早早吃過午飯然后休息一會兒再去上課什么的,但是就是有一點點莫名的失落,然后李老師回教室去了,叫我一個人迎新,就坐在圖藝樓下面,語文老師叫我過去聊天,但是我沒有過去就坐在那里,就是莫名的失落,其實報名的時候無非就是以為可以看到她罷了,但是那天早上真的很忙,那些事情很繁瑣,本來抱著能夠趕緊做完這些工作,就可以見到她,然后還沒有見到她。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在失落什么。
總有一種“我有一斛春,不知與何人”但是又在轉角遇佳人的感覺。我承認,我是很喜歡很喜歡她,就好像她會一直是我夢想的想要成為的大人模樣。
但是吧,我不敢在樓道里和她打招呼,可是卻會因為看到她一眼,哪怕就是短短的幾秒而高興許久;我不敢和她說話,甚至每一次看到她時都會格外緊張;我預謀了很多次可能和她在樓道里的遇見,算好她會下樓的時間,然后假裝偶然的擦肩而過,很多時候她是不大能看到我的,因為她身邊都會圍著很多她的班上的學生;我保存了她和學生的合影,甚至會偷偷翻看那些合影,有那么一刻會格外羨慕她的學生,會格外羨慕現在的1905和1906,甚至會羨慕和她關系特別好的那位物理老師,羨慕出現在她的身邊的那些路人,就好像我期待了很久都沒能見到,但是他們卻見得那么平常。
我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會是什么時候了,但是可能會一直期待著吧,我也知道每次見面我都會很緊張很緊張到不知道該干什么。
但是總在期待,就好像背負著一份期待,讓我繼續前行吧。
我知道她很忙,她又在高三,可能除了每天的上課以外,還要備課還要開會什么的,但是,唯一希望的,也不是唯一,反正希望很多,也不多。
希望她會遇到很聽話的學生,希望她接的是很好的班級,希望她不用每天多強調很多遍一個知識點學生就能記住,希望她的學生都格外優秀,希望她遇到的人都是格外溫暖,所有遇到的事情都是格外美好,希望她每一次上課前小蜜蜂都是充滿電的,每一次下課時杯子里都有剛好可以直飲的水,每一個雨天都恰好帶上了傘,每一次出行時都是晴空,每一個格外寒冷的晚自習過后都會恰好帶上了外套,每一次上課鈴響起時,都不是那么疲憊,希望她會很少熬夜,很少因為批卷子而煩躁,希望她每一次都會和孫老師上同一天的晚自習然后就可以晚上一起回家,希望她會遇到很多如意的事情,遇到很多活潑開朗的學生,然后,可以讓她每一天都很開心,倒是我也很希望可以讓她每一天都很開心。
對了,還希望臨汾的夏天不會那么熱,臨汾的冬天不會那么冷。
她會是我每一次想起都會格外感恩,賦予我熾熱高三和光明未來的師者;也會是我在異鄉每一次遇到有趣的人和事都期望同她分享快樂,甚至不必有回應的好友。離開后,我想我會想念吧,倒也沒有離開,她一直在那里,一直在我期望的未來里,等著我成為像她一樣的格外優秀的人。我偷偷帶了一張和她的合影,放在行李箱中,她將永遠提醒我“抱道不曲,擁書自雄”而不忘初心。我將永遠念著那位格外晴朗,格外溫潤而不失慷慨的師者,賦予我的熾熱青春和光明未來,以及對故地永遠的牽掛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