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今天吧。
在考試,考完了數學和語文,數學的概率,導數什么的都沒有做出來,選擇題也有很多不會的,填空題沒有考慮到正負也就錯了,同學們在教室大喊著,吵著自己本不該錯,可就是錯了,我也覺得本不該錯,但錯了就是錯了,高考時錯了,也就是錯了。
回家的路總是很美的,沒有人的小巷里,路燈也有些暗淡了,但這月色在云霧里時隱時現,我便抬頭望著天,走著腳下的路,心里想著剛剛老師講過的電離水解平衡,如果這是一個可逆的過程,我想地上的人多了,月色也便少了幾分吧。
我看著月色,這晚的天氣格外的晴朗,便看著這月亮在云里霧里的穿梭,時而駐足,時而回頭看看,生怕錯過了什么。光年,一個長度單位,形容光在一年里延直線在真空中穿行過的距離,地月距離是千萬分之四光年,也就是月球上的光會在幾秒內以波的形式傳播到人眼,然后產生神經遞質,然后電信號變為化學信號,化學信號再轉變為電信號,然后就成像了吧。也不知道這段話里有多少錯誤,但是就在我望著天凝望的那一秒,我突然對這門我厭倦了很久,不,應該是厭倦了我很久,最后相去很遠的物理心生敬意,盡管我也不知道明天的物理能考多少分。但就是突然的那一剎那里,我讀懂了物理的意義,讀懂了人類研究天體的意義的零星,或者是連皮毛都算不上的最為膚淺的含義。我油然敬佩小班長,一個立志要研究理論物理的男生,就好像看著他的本子上那些看不懂的物理公式,他翹了一整節化學課坐在最后一排然后冥想出的推理驗算。就好像那本被收起來的寫了很多漢字釋義的筆記本,取而代之的是化學的五本課本,還有老師的一本教師用書,然后我發覺其中的真理與否。我不知道是否為時已晚,距離高考還有不足四十天,但我相信為時不晚。
當我捧著書躊躇于樓宇間,存惑后的能言,不解后的能辯,待一位師者,然后俯身傾耳以請。當我在入理兩年之后,第一次去真正的探索流程的背后的聯系,當那些本以為毫無瓜葛的高考真題卻是一個問題的反復出現,當我仔細思索硫酸根離子的去向,思索沉淀的轉化,我發覺課本里的小字部分,定義概念是我向來都沒有關注過的,還有很多,當其談到做過的原題時,我卻一頭霧水。我不知道這是為時已晚,還是為時不晚的表現,在這去高考四十余日之際,盡管我知道明天的化學也考不出很好地成績,但是我相信可以去爭取,用這不多的時間,爭取化學的學科的進步,理綜的進步,或者去整體上的一個跨越。我不由的心生敬仰,一來于道,二來于師,三來因為一種堅定。
好像時間真的不多了,畢業冊都做好了,就好像大家都遲遲沒有換下冬季的校服,可能放下了,就不會再穿了。班會課上,我們看著那些讓人忍俊不禁的畢業留言而開懷大笑,老班也講著自己期待的著五十多天后新的下一屆學生,我也有時偷偷地想一下九月份的長安,考完試偷偷地跑到書店門口去對照排名,然后知道自己能上什么樣的大學,時而欣喜,時而落寞,后來,也就繼續聽那離子吟,分子夢了。
我其實有一點害怕,我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樣走進的高考的考場在四十多天后,如果高考時,14題也出錯,那就是6分,如果高考時的選做沒有做出來,就是15分,如果高考時也錯了9道語文選擇題,我不知道會遺憾多久。體育課上他們暢想未來,想象著那座城市的繁華,那所高校的美好,我卻像是在考完試后不愿對答案一樣躲開,好像往遠處看,就是那棟教學樓,那個躊躇于樓宇間的背影,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想,但也有時雜亂無章。那一次在23的教室里考試,那大概是整個高三考的最差的一次,我看著那張課桌上的字跡,寫著“陜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那是一個人的夢想,一個和我站在同一條跑道上卻比我努力萬分的同伴,對手。那個貼滿了高考加油的教室,那個被橫幅渲染了的課堂,那些課桌上用來時刻警醒自己的話語,后來,我把一所大學的校訓貼在課桌上,那是我的一位老師的母校,也是我希望能在九月踏進的校園,在九月的長安,在九月的長安區,那個公交車156的盡頭,這些天,當更奮然而前行。
今天晚上就這樣過去了,現在是11點58分,浪費了一晚,想這些有的沒的,還是不要胡思亂想了。
總之,玉蘭已謝,時日無多。
我相信的,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