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原1822班李貝貝......希望下一次發言時,我可以很驕傲的說出‘大家好,我是1815班李貝貝’。”然后臺下掌聲挺大的,倒是當初對1815還沒什么印象呢。
那天下午,開學新生報到,當然已經不是新生了,我們在教學樓下面找自己的分班情況,我分到了1815班,其實,在開學前早就知道了,也知道了我的新化學老師。對了,我的第一任張平和張峰老師的故事,也就在分班后結束了。
我背著書包,手里還抱著很多書,進門的那一瞬間,著實感受到了15的熱情!老孫從講臺上跳了下來,“數學作業寫完沒?沒寫完趕緊回宿舍補去。”記得數學作業好像是整本書的課后題,果然,整個教室里大家都在討論著數學題。我的同桌,后來的余淮,在做化學競賽題。我根據講臺上的名單,去找自己的座位,我坐在靠窗的里面,余淮坐在外面,我說“借過一下時”他格外震驚的看了我一眼,然后默默地弄開椅子,我坐了進去。后來才知道,15的傳統是男女同桌,他那一刻在懷疑為何他的同桌是個男生,其實不是了啦。
第一天,他在做化學競賽,我在補數學作業,后來得知,我的后桌盧思也是化學大佬。選組長時,我以格外清奇的語文分數當選了語文小組長,但后來知道除了數學,其他小組長都是沒有任務的。
后來,多是他在預習著做五三,我在補作業。
就像開學的第二天,他被同學推舉當選“好人”一樣,他的確是個好人。
用一篇文章來寫同桌肯定是不夠的,畢竟耿耿和余淮是全劇的主角呀。
其實有些時候的抱怨只是想說出來而已,自己也沒有那么的傷心罷了,我只是沒想到,他聽的很認真。
我常在做物理題時發呆,或者是數學課上突然就不想聽了,原因是跟不上。
我們的座位是一前一后的換著座,每次坐到后面時,我會因為沒有找下前面坐的地方,然后就坐在最后一排聽課,他就會說“要不我坐在后面陪你吧,反正聽課什么的還是靠自己”然后我們就坐在后面上課,后面的好處就是兩個人說話老師是聽不到的,而且,也沒有而且了。我很習慣性的坐在偏左的位置,他坐在偏右的位置,然后他不聽課,在做自己的題,我就邊聽課,邊問他,就是你盯著老師講的隨口那么問出來,他好像解釋的比老師要清楚地多了,甚至他還記下了你不會的問題,然后下課在他的課外題上找到了同款問題,然后再講給你,最后就變成了兩個人一起溜號,但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就在于明明我們都沒有聽課,但是為什么他什么都學會了。
他喜歡趴在桌子上寫作業,會把頭枕在左胳膊上,然后,剛好一抬頭就能看到滿臉問號的我,問他題時,好像不用說什么,只是從寫作業的姿勢坐直起來,然后他就知道你要問問題了,便停下了手里的作業。或者,他在解很難的數學題,暫時不搭理你,我有好多次以為他沒有聽到,然后,過了一會兒之后,他就會很興奮地挺起身來,這時,前后的桌椅都會跟著顫抖,對了,和他坐同桌的一大好處還在于他需要的位置很大,這樣這排的位置就會很寬。還是繼續講題吧,他會很興奮地坐起來,然后前后的桌椅都跟著晃蕩,然后,他會趴在兩張桌子交接的地方,用臉懟在你的桌子上,“同桌,你有什么問題嘞”“我知道了超級好的辦法解這道題!”然后把手撐在后面的桌子上,開始講題,很認真的講題。他講題時總喜歡翹著凳子,然后一個不留神就會摔倒的那種。問他題的人很多,每次課上老師讓自有討論時,他就會被圍住,或者很多人都想加入我們組討論,確實,我不太喜歡說話,便躲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或者就寫起了作業,每次討論結束后,他都會很開心地說“同桌,我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你可以隨便問了”當然,我也不吝問題。
好像后來很喜歡數學課的原因是,數學老師經常會PPT放題,然后基本上就是跟著學習好的他們的幾個人節奏,可能是我的數學太差了吧。有時候不是很想跟,因為可能根本就跟不上,但是和他坐在一起時,PK起來好像很快很快,他總是有些很棒的數學方法或者結論,然后就能很快解題,甚至在解題之后,還能互相討論一下方法。他自始至終都是很謙虛的,盡管他考班上第一名,我倒數,他還會聽我講題,好像除了他也沒有人會愿意聽我講題,哪怕那道題我真的會,真的有不錯的方法。甚至我們還會一起算導數題,我至今記得那個中午,一道50分鐘的解幾,其實就是他會在上一步出問題,我會在下一步出問題,剛剛好會把一道題完完整整的做出來。不過高考,還是要靠自己的。我會很開心自己算對一個答案,甚至很開心他沒有算出來,但是他總是把臉懟在你的桌子上,然后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同桌,你怎么算的那么快”其實,每一次考試他都很厲害罷了。
有了他的鼓勵,慢慢地努力跟上數學課,好好聽語文課,甚至我們一起去辦公室聽網課。我好像經常會上課睡覺,但是,他后來再也沒叫過我,原因在于“感覺你聽不聽語文沒啥區別”但是物理課什么的,他一定會不停的懟我,直到我格外清醒為止,但如果是我,物理課一定不會叫醒他。
時間久了,就會有默契,打水時會習慣性的順走他的水杯,甚至水卡;就好像約定俗成的每周五下午都會聊一聊語文;我講給他聽女生宿舍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他講給我聽男生宿舍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或者知道他會多久起床,大概多久會在食堂遇到他,他永遠都會和碩碩吃一碗蘭州拉面,碩碩還要加第二碗;或者他習慣把蘆薈膠放在書包外面,有時候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猜對他找不到的東西在哪里的;或者他喜歡把卷子夾在筆記本的扉頁,然后把化學卷子夾在語文里;或者他喜歡下了早讀睡覺......
他的鼓勵好像一直都挺重要的,我們聊過未來,約好一起去西安,但是后來他去了成電,我去了華政。他好像從來沒有否認過我幾乎倒數的成績,甚至還一直以為我的作文很好,向我詢問作文的要點。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資格去講給他作文的要點。當初拍微電影時,他說“如果要做就直接做好”,當初準備17屆的壯行晚會時,他帶頭參加排練,作為為數不多的學霸之一,他一向會看我的成績,進步時,他好像比我還要開心,我也在他的幫助下,有機會和他做到了同一個考場,那也是我坐過的最好的考場,第九考場,他在第一排,我在最后一排。我們一起看電影,一起發現超市超級好吃的薯片,他會買來放在我的抽屜里,然后自習課上坐在第一排偷吃;還會分享一顆很小很小的橘子,他很開心的說“同桌,這個很甜”;當然,還會一起分享感冒......
我們坐同桌應該有兩年吧,中間疫情前分開后,我們成了前后桌,但是還會習慣性的叫同桌,后來,再次換座位時,我們又成為了同桌,當初的位置,在靠墻的倒數第三排,剛剛分班時的位置。
后來,高三后半學期,距離高考還有兩個月,我想坐單桌,坐在講臺旁邊,但我們還是會坐在一起,他坐在我的側面,我依舊會習慣性的問題,他也會很清楚的回答,依舊習慣性的叫出“同桌”。
畢業后,我錯過了好幾次班級聚會,我們也再沒有見過面,他說有機會一定要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