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3章 加繆大事年表
- 第22章 工作中的約納斯或畫家(4)
- 第21章 工作中的約納斯或畫家(3)
- 第20章 工作中的約納斯或畫家(2)
- 第19章 工作中的約納斯或畫家(1)
- 第18章 無聲的憤怒(2)
第1章 前言
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被授予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授獎詞中稱他:“作為一個藝術家和道德家,通過一個存在主義者對世界荒誕性的透視,形象地體現了現代人的道德良知。”同時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薩特也稱贊他:“在一個把現實主義當作金牛膜拜的時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1913年11月7日,加繆出生在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他出生次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的父親戰死沙場。加繆從小在阿拉伯貧民窟長大,貧窮和死亡是他小時候對于生活的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加繆26歲,此時他已在親友的資助下完成了大學學業,專業是哲學。并且已經開始文學創作,主要集中在戲劇方面,他不僅寫劇本,還辦劇團,甚至親自登臺表演。從希特勒上臺,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加繆一直積極投入反法西斯抵抗運動。1940年,他離開阿爾及利亞,前往巴黎,參加地下抵抗運動。
1942年,加繆出版了小說《局外人》,一舉成名。這是加繆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小說一開頭便是:“昨天,我的母親死了。也可能是前天。”全書都彌漫著這種詭異、怪誕的氣氛。書中的主人公無論對生活,還是對人,都消極、冷漠、懈怠、不在乎,說話、舉止十分荒誕。讀者往往能從這種荒誕背后體會到一種冷漠,同時還能體會到一種理性,并在現實生活中對這種理性產生共鳴,這也是為什么這部作品能夠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歡和肯定。
兩次世界大戰給加繆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也讓他對人性進行了深入的思考。1947年,他出版了自己另外一部重要作品《鼠疫》。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小說中描寫的是一座城市遭遇鼠疫并最終戰勝鼠疫的故事,其中人們一邊絕望地生活,一邊盼望出現轉機,對待鼠疫的那種恐懼、焦慮、痛苦、掙扎和斗爭,正是各國人民在法西斯強壓下的狀態。表面的故事下蘊含了作者對人性和社會的思考。
《局外人》與《鼠疫》兩部作品使得加繆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可惜的是,1960年加繆因為車禍不幸去世,終年47歲。
“人生荒謬”是加繆在《局外人》中表現出來的主題,這個主題在日后創作中被他一貫延續下去,甚至直接影響到后來的荒誕派戲劇和新小說。他認為這個世界充滿荒謬,人不可能認清現實,不可能變得理性,也不可能擺脫孤獨,可以說人生毫無意義可言。加繆自己曾說:“《局外人》寫的是人在荒謬的世界中孤立無援,身不由己;《鼠疫》寫的是面臨荒謬的生存,每個人的觀點看似不同,但骨子里卻有等同的地方。”
加繆喜歡用簡潔大方的文筆記錄人物言行,字里行間又不失優雅純正,加上他小說中蘊含的那種深深哲思,讓人讀起來著迷。本書中除了《局外人》之外,還收錄了加繆其他幾篇作品,力求全面展示作者的風貌,讓大家能有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