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
很多人問我,華為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華為的成功,與技術、管理、人才等都密不可分,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我更愿意將華為的成功與企業文化聯系起來。
從某種程度上講,華為的成功就是華為企業文化的成功。
有人曾經問任正非,華為的文化是什么?任正非說,華為文化什么也不是,五千年的中國文化也沒有具體到什么,你的外婆一個字都不認識,她卻天天在向你灌輸中華文化。文化不是什么東西,但文化處處都在。
文化是一種高級的管理方式
在任正非看來,華為是一個功利集團,華為的一切都是圍繞商業利益的。因此,華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務文化,因為只有服務才能換來商業利益。
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華為人的精神,華為人精神的核心是艱苦奮斗、實事求是。
任正非對華為的企業文化建設是十分重視的,他經常有意識地傳播、修正華為的企業文化,以優秀的企業文化感召華為人、統一華為人的思想,華為的成功,企業文化的作用功不可沒。
任正非曾經說:“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這句名言已經成為眾多企業家的座右銘。任正非在這里所說的企業文化,絕非狹隘的企業文化概念,絕非僅僅是指企業的價值觀、員工所應遵守的做事原則和方法,而且是包括華為人的智慧在內的“泛文化”概念。任正非認為,有形的物質資源始終是有限的,而人類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創新精神,才能克服資源匱乏的困難,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可以說,大量高科技人才和產品構成了華為的身軀,而豐富的企業文化內涵賦予了華為靈魂。華為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跟其先進的企業文化是分不開的。與其說是華為創造了企業文化,還不如說是企業文化成就了華為。
任正非說:“文化其實就是一種管理,是管理的高級形式。華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務文化,因為只有服務才能換來商業利益。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
在任正非看來,企業文化說到底是為管理服務的,任何文化不能脫離管理的目的。文化是理念和思想層次上的管理。企業文化的發展必然遵從管理者的思想脈絡而生生不息。管理者的管理思想通過文化這種形式,與下屬員工溝通和交流,產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貫徹企業家的精神并實現企業家的抱負。
任正非一直在試圖將模糊的企業文化,變成制度性的企業文化,因此,華為企業文化的形成過程就是制度建設的過程,華為企業文化的移植是價值準則的移植,是制度的移植。
任正非曾說:“文化與管理的關系猶如土壤與莊稼的關系,文化是為華為公司的發展提供土壤,文化的使命是提供更肥沃、更疏松的土壤,管理是種莊稼,其使命是多打糧食。”
任正非認為,民主是產生在獨裁基礎之上的,沒有獨裁,民主不可能生長,民主不可能在無政府主義狀態下生成。華為要實現民主管理,必須先經歷長官管理階段。
如果說長官管理代表獨裁與“人治”,制度管理代表“法治”,那么文化管理則代表民主管理。當一個企業只需通過文化進行管理的時候,這個企業距離“無為而治”就不遠了。
但是,當企業還沒有達到只需文化管理的層次的時候,企業文化只能解決人們思想意識和行為上的統一問題,不能解決組織建設和業務流程之間關系和基本規律的問題。在這個階段,企業文化對管理起到的是推進作用。
文化是永不枯竭的資源
著名領導力專家約翰·科特說過,成功的企業都有一種企業文化;而沒有企業文化的公司,只能是那些長期以來不斷失敗,而且將繼續失敗的公司。
華為無疑是一家成功且偉大的公司,短短30多年便快速成長為世界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領域的領軍企業。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刻印在骨子里的那股狼性——華為人始終以此作為生存之本。華為CFO孟晚舟在2015年新年致辭中這樣寫道:
“2014年6月,ISIS發動了戰爭。舊亂未愈,新亂又至,在伊拉克那個槍炮就像鞭炮聲一樣慣常的國家,當地人為躲避戰火都紛紛撤離。伊拉克市場CFO江文生卻提前結束休假趕回巴格達。代表處同事見到他時,驚訝地問:‘為什么這時還回來?’他笑著說:‘我趕回來陪你們一起害怕!’當人們盡力脫離危險環境時,華為員工卻向相反的方向前進,華為財經人再次微笑著迎接挑戰。”
在整篇新年致辭中,孟晚舟深情地回憶了華為人在過去一年中的種種艱辛和努力。正如她在致辭中總結道:“奮斗者,快樂;遠行者,成長;艱難與困苦,我們共擔;成功與收獲,我們同慶;無論身在何處,請讓我們舉杯,為自己喝彩,為我們的團隊喝彩!”面對財經記者的提問,孟晚舟坦言寫這封致辭的初衷是想告訴大家華為就是這么一個努力奮斗、持續奮斗的群體。這便是華為的企業文化。其實任何成功的偉大企業無不如此,它們都有著自己的企業文化,并且生生不息。
任正非、孫亞芳等華為高層不止一次訪問以色列。沙漠上的以色列是一個自然資源極其貧乏的國家,尤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嚴重匱乏,與周邊國家的沖突很多時候都由爭奪水資源而引起。就是在這樣一個極端貧瘠、面積僅僅是中國一個中小城市大小、多災多難的國土上,以色列人民建立起了一個經濟富庶、科技發達的國家,其遺傳工程、農業技術、電子、軍火、鉆石加工等方面的高科技成果聞名世界。
任正非對以色列人民的創造精神非常驚訝,他告訴華為人:
這個國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它說它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個腦袋。一個離散了20個世紀的猶太民族,在重返家園后,他們在資源嚴重貧乏、嚴重缺水的荒漠上創造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奇跡。他們的資源就是有聰明的腦袋,他們是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創造了世界奇跡。
華為人與以色列人民有著相似之處。在創立之初,華為公司連有限的資源都沒有,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國有企業的背景。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華為人發揮最大的創造力,克服物質匱乏的困難,艱苦奮斗十多年,奠定了華為的事業根基。華為人創業所遭受的苦難,只有華為人和自己的親人才真正知道。任正非動情地說,華為人之間道一聲“辛苦了!”就會使人淚如雨下,因為,只有華為人才真正地理解它的內涵。
走過最初的艱辛,華為人明白了“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
人類所占有的物質資源是有限的,總有一天石油、煤炭、鐵礦等資源都會開采光,而唯有知識會越積越多,唯有文化是永不枯竭的資源。
華為的企業文化是一種雜糅了中西方先進理念的綜合體,源自中國但又超越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局限。
本書的內容是華為打造獨特企業文化所用到的部分素材,它雖然不能百分百反映華為的文化,但可以對華為的企業文化進行一些窺視。如您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我們的工作就有價值了。
為了研究、落地華為的企業文化,協助很多企業建立、梳理自己的企業文化,我們還組建了一個華為文化學習專家團,歡迎大家聯系我們。
我們的聯系方式:
15013869070 18594061236
郵箱:593065428@qq.com
程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