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改革與未來
最新章節:
編后記
全明星陣容經濟學家與政策制定者首度披露未來十年中國經濟風險、動力、政策與挑戰。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已經過去了嗎?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增長的潛力和動力在哪里?“十三五”時期如何實現改革的全方位突破?在我國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和“‘十三五’規劃建議”發布之際,中國未來改革和經濟發展趨勢備受各界人士關注。在《改革與未來》一書中,二十多位頂尖高等學府和業界的知名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回顧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歷程、邏輯和理念,對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精彩研判。該書是“’十三五’規劃建議”發布后深入解讀未來發展機遇、挑戰和前景的重磅之作,有助于讀者看清中國經濟走勢,把握未來,贏得先機。
目錄(3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序
- 第一章 改革的歷史與未來
- 中國的經濟改革回顧與展望
- 中國改革:從何而來、往何處去
- 中國經濟改革的歷程、理念與方向
- 未來五到十年的中國改革
- 歷史、現實、經濟學
- 第二章:全面改革的邏輯
- 新結構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反思與重構
- 中國未來二十年: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
- 市場化的發展對中國社會結構和社會轉型的影響
- 鄧小平做對了什么?
- 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機遇、挑戰和前景
- 金融監管改革的學術思想基礎
- 第三章 新常態與經濟增長動力
- 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 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發展經濟學的發展
- 中國經濟失去了增長動力嗎?
- 中國經濟如何持續追趕?
- 從經濟奇跡到常規發展
- 第四章 問題與挑戰
- 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史視角下的經濟危機
- 人力資本投資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
-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路徑與邏輯
- 如何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 國際標準的修訂與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改革
- 性別比例經濟學
-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基本結論
- 從溫州金融改革看我國金融改革的方向
- 第五章 未來十年的中國經濟
- 人民幣和上海在未來全球金融市場中的地位:中國的夢想抑或現實?
- 新一屆政府領導下的中國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
- 全球化與中國的金融深化:矛盾、風險與機遇
- 未來十年將保持7%左右的增速
- 編后記 更新時間:2019-09-20 15:30:09
推薦閱讀
- 中國會計指數研究報告(2018)
- 高成長企業論·第三季:中冊(《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
- 產業轉型與城市更新:實踐三十八法
- 消費繁榮與中國未來
- 讀懂未來中國經濟:“十四五”到2035
- 大國經濟學:面向長期、全局、多維的中國發展
- 公司治理理論與應用研究
- 智能紅利:即將到來的后工作時代
- 債務海嘯
- 中國工資宏觀分析(科思論叢)
- 中國價格改革研究
- 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與前海創新試驗
- 用經濟思維看懂世界格局
- 中國式現代化下的金融新征程(《北大金融評論》2023年第1期)
- 共享經濟2.0
- 繼續推進金融改革開放
- 新觀察: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規律探索
- 改革紅利:十八大后轉型與改革的五大趨勢
- 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套裝共21冊)
- 中國地區差距與對外開放戰略(對外開放戰略研究叢書)
- 中國人民生活發展指數檢測報告(2019)
-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戰略構想和總體設計
- 化解過剩產能的思路與出路:兼論推動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
- 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
- ArcGIS地理信息系統基礎實驗教程
- 外匯市場微觀監管與跨境資本流動管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 中國旅游業發展研究
- 中國經濟這些年:關乎你財富的八件事
- 社會資本導向型扶貧模式及其政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