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溫熱經緯
免費

溫熱病專著。5卷。清·王士雄(孟英)編撰于1852年(咸豐2年)。該書“以軒歧、仲景之文為經,葉(天士)、薛(生白)諸家之辯為緯”,故以“經緯”名書。卷1為“內經伏氣溫熱篇”,輯錄了《內經》中與溫熱病有關的條文,各條文之下又引用了諸家的注解,間附王氏自己的心得,以闡明溫熱病的病源、證候、診斷及治療原則等;卷2錄“仲景伏氣溫病篇、仲景伏氣熱病篇、仲景外感熱病篇、仲景濕溫篇、仲景疫病篇”,集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關溫熱病的論述,確立隨癥論治的法則;卷3收葉香巖的《外感溫熱篇》和《三時伏氣外感篇》;卷4錄陳平伯《外感溫病篇》、薛生白《濕熱病篇》、余師愚《疫病篇》,集中了清代頗有影響的幾部溫熱病專論。除了征引章虛谷、華岫云、吳鞠通等人對以上有關篇章的闡釋而外,王孟英自家的注說也很豐富(包括校勘和評議);卷5為“方論”,選方112首,附以諸家及王氏的方義解說。此書為清代溫病學說的總匯,淹貫各家之長,立論持平,不抱門戶之見。該書以資料匯輯為主,也有不少地方發揮王氏的新見解,如他認為“陽邪為熱、陰邪為暑”的說法不妥,暑即是熱,不可妄立陽暑、陰暑之類的名目,且認為云暑多兼濕則可,“暑必兼濕”則不可,對暑、濕、火三氣的性能體用,卓有見地。因此,該書成為一部較有影響的溫熱病專著,對溫病發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清代以來,爭相翻刻,至今有30余種版本。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影印本。

佚名 ·國學 ·13.1萬字

最新章節 第33章 唐跋 2015-12-27 00:36:41
古今詞話
免費

清沈雄撰。凡八卷,包括《詞話》上下兩卷,《詞品》上下兩卷,《詞辨》上下兩卷,《詞評》上下兩卷。《四庫全書》著錄為六卷,并非完本。書前有曹溶《詞話序》云:“歲在乙丑,余來金閶,偶僧沈子出示《詞話》。”乙丑為康熙二十四年(1685),可知此書至遲于是年已完成。序后有“凡例”四則,首云:“詞話者舊有《古今詞話》一書,撰述名氏久矣失傳,又散見一二則于諸刻,茲仍舊名”。按《古今詞話》有南宋楊湜撰本。而《歷代詩馀》所引《古今詞話》內容有關南宋及元、明人事,可見此書當為楊湜《古今詞話》后另一種《詞話》。錢曾《也是園書目》卷七著錄《古今詞話》十卷,或即此本。沈雄此書為第三種同名詞話,名同而實異,不可混淆。是編搜集資料繁雜,引用書籍不下百種,在清初詞壇上亦有開拓視野的作用。然所引前人論著,既不以時代先后為序,又不按著作性質分類,既引用書名,又夾雜人名,體裁雜亂。《四庫提要》稱“是編所述,上起于唐,下迄于康熙中年。雜引舊文,參以近人之論,亦間附己說。分詞評、詞辨、詞品三門,征引頗為寒儉,又多不著出典。所引近人之說,尤多標榜,不為定論”。至于作者《柳塘詞話》一書,今雖不傳,然本書仍輯存若干條,自唐宋至清初詞人,皆有評述,足備一說,亦為后人所援引。是書由于輯錄資料不注明出處,剪裁也欠審慎,因此書中難免舛誤。故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第五冊按語亦稱“其書蕪陋不足道”。唐圭璋《詞話叢編》所錄《古今詞話》乃據澄暉堂刊本。

沈雄 ·國學 ·13萬字

最新章節 第9章 詞評下 2015-12-27 06:47:4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潮州市| 临桂县| 开阳县| 苏尼特右旗| 靖边县| 衡水市| 章丘市| 台山市| 乐至县| 吉隆县| 牟定县| 呼图壁县| 微博| 宜君县| 新平| 壶关县| 仙居县| 南澳县| 墨脱县| 濮阳市| 三门县| 临洮县| 米易县| 花垣县| 竹溪县| 宜城市| 滦平县| 泽库县| 皋兰县| 永仁县| 扎赉特旗| 松江区| 宜章县| 石城县| 达尔| 平果县| 平定县| 海南省| 金昌市|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