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疏
清楊守敬、熊會貞合著。四十卷。匯集明清以來研究《水經注》的諸方面成果,為酈學總結性著作。凡酈氏所征引故實,皆注明出典;于酈氏所敘水道,皆詳其遷流,并于全祖望、趙一清、戴震諸家的校釋,多有訂正。初稿完成于光緒三十年(1904)。以篇幅龐大,刊行不易,曾先刊印《水經注疏要刪》(1905)、《水經注疏要刪補遺》和《續補》(1909);同時仍對原稿不斷予以增補改訂。1915年楊氏去世,曾以生前此書未能刊行為憾。后由熊會貞繼續修訂。直至1936年熊氏棄世,尚未最后定稿。1955年始由中國科學院向住在武昌的黃陂徐行可處購得熊氏請人過錄的抄本,予以影印出版。因未經校定,故訛脫之處甚多。1971年臺灣中華書局又將前中央研究院于1938年從楊守敬孫楊勉之處購得的另一部抄本(與徐氏所藏同一書手)影印出版。然后者因由熊氏在抄本上繼續校閱修改,則較前者為優。但亦非熊氏最后定本。后由段熙仲氏以北京本為底本做了點校工作,繼而陳橋驛氏又按臺北本、參以鐘鳳年氏《水經注疏勘誤》,結合個人研究對段氏點校本予以復校、增刪、勘誤,1989年由江蘇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是目前《水經注疏》的最佳版本。
·20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