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書史會要
免費

九卷。附補遺一卷。明陶宗儀撰。此書載歷代能書之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各卷所記如下:卷一,三皇至秦。卷二,漢與三國。卷三,晉。卷四,宋、齊、梁、陳、北齊、隋。卷五,唐與五代。卷六,宋。卷七,元。卷八,遼、金、外域。卷九,書法(書法理論)。總之,此書幾乎將三皇時期至元代的各朝代能書之人包攬無余,總計四百五十人,堪稱我國古代的一部書人大全。其記人體例是先記該人主要生平及其性情特點,然后記其書法風格,擅寫書體等等。所記或詳或略,多則洋洋數百言,少則只言片語,也有只錄其姓名而不知其事者。此書記能書人及書體等多有精當的考證。如“倉頡”條中論蝌蚪文:“書文象蝦蟆子形,故曰科斗。今人不識,乃巧畫形狀,失本意矣。上古無筆墨,以竹梃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此書不僅有漢字書史,又于卷八設“外域”部分,記天竺、日本及我國少數民族如西夏、大理、回回等書史,特別是還列舉不少天竺古字母的寫法。此書后又有陶氏補遺一卷,摭采至為繁富。其體例仍從三皇始,補歷代遺漏書人。此書版本有明朱統鉷重刊《書史會要》合刻本,此本將其父朱謀垔撰《書史會要續編》(參見該條)續陶氏之書,并題為卷十,移其次于陶氏補遺之前。其它版本有元刊巾箱本、明洪武九年(1376)刊本、明崇禎八年刊無續本、明抄本、八千卷樓有抄本、清抄本、《百川學海》本,無卷數。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全書》本、上海書店1984年據明洪武本影印本。

陶宗儀 ·國學 ·9.9萬字

最新章節 第27章 續(5) 2015-12-27 05:59:45
道德真經章句訓頌
免費

二卷。元張嗣成(生卒年不詳)撰。張嗣成,元代正一道道士,為三十九代天師,自號太玄子。撰有《道德真經章句訓頌》二卷。自張道陵于東漢順帝時創立五斗米道,經歷朝而至元,張家三十八代子孫相傳而至張嗣成。其間幾經分化與組合,而并為正一道。雖然其道名及齋戒儀范等有過變化,但一直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張嗣成撰此書,主要是為誦經體道。張嗣成于自序中稱:“太上老君道大而德宏,守約而施博……”“故道難聞,因經而后聞,道難見,因經而后見。”闡述道生萬物之玄奧與因經而聞道的重要性。并強調誦此經者,如果有得于無為之緒,就可以修身、齊家、安民、措天下于太平。如果性命交融,根蒂相攝,暗合其道而不由言悟,就會別具慧眼,與太上老君相見于寥廓恍惚之間。如果能進一步領悟到“金丹不在他求而至道吾所固有”之理而進行修煉,待“功成行滿”就會“法身不壞”。此書分上、下二卷八十一章。《章句訓頌》語言多用韻語,以四、五、七言為主,類似于禪偈,適用于傳教授徒,曾深受道教徒的賞識。其書語言淺白、落俗,實非經典之作;然其成書較早,影響較廣,對于研究《道德經》的傳播及修身,仍有參考價值。現存明《道藏》本、明《道藏舉要》本。

(元)張嗣成 ·國學 ·1.6萬字

最新章節 第3章 2015-12-02 09:56:26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水城县| 绥棱县| 囊谦县| 芜湖市| 平安县| 诸暨市| 古丈县| 宣武区| 桃江县| 安宁市| 峨山| 土默特右旗| 武山县| 巫溪县| 桐梓县| 军事| 延庆县| 包头市| 社会| 保亭| 尚义县| 永年县| 阿图什市| 库伦旗| 科技| 北京市| 平武县| 诸城市| 朔州市| 景德镇市| 九江市| 桦甸市| 娱乐| 昭通市| 桐城市| 板桥市| 宁远县| 文化| 安丘市|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