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法律和政治科學》是西南政法大學主辦的法學類學術集刊,旨在推動法學與政治學、社會學、公共政策學等跨學科、跨領域深度融合,倡導“大社會科學”理念,并鼓勵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合作。本書為第2輯,以“司法過程的組織運作”為題,將司法中所存在的前沿問題置于政治空間加以論述,目的在于擴大對司法具體問題的法理分析要素,力求對我國的司法制度在現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有所完善。
周尚君主編 ·學術 ·21.4萬字
2018年麥肯錫一項涵蓋400多個高級使用場景的分析表明,人工智能(AI)在營銷領域最能發揮價值。在公司的所有職能中,營銷是最能受益于人工智能的。AI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首席營銷官必須了解當下可用的營銷AI應用類型,以及可能的演化方向,為將來充分發揮AI助力營銷潛力做好規劃。但是即使是最簡單的AI應用,具體運用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需要公司獲取合適的AI技能。AI終將改變營銷,但這個過程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營銷部門和為其提供支持的組織,特別是IT部門,必須長期投入精力,打造AI能力,設法應對一切可能的風險。營銷者需從今天開始制定戰略,利用AI目前的機能,并把握未來的可能性。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2.8萬字
線下零售占據國內零售總額的7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是商家必爭之地。但什么樣的門店才有未來?科爾尼咨詢公司總結了“下一代零售門店”的十大發展趨勢,它們將引領未來門店模型的規劃、設計和落地。縱觀零售發展史,從百貨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到便利店,每一次零售業態的更迭都誕生了新的巨頭。衷心希望零售商和品牌商能夠洞察先機,早早布局,成為下一代的領先企業。《商業評論》是由中國社科院主辦,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的管理刊物,創刊于2002年。《商業評論》同時也是《MIT斯隆管理評論》的中國區獨家版權合作伙伴。
商業評論 ·財經 ·9.1萬字
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遭遇諸多挑戰,遍布各地區、各領域能快速回暖的后浪企業,對整體經濟復蘇具重要的作用。今年4月,眾享資本、商界傳媒集團、豬八戒網、分眾傳媒、長江商學院及政府機構聯合發起了尋找未來獨角獸大型的活動,為經濟賦能。
《商界》雜志社 ·財經 ·8萬字
《政治人類學評論》是由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上海師范大學政治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國內第一份政治人類學專業集刊;旨在緊扣“權力-權利”互動博弈邏輯,運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論等“三位一體”的扎根理論方法論,展開交叉跨學科綜合性研究。本書為第12輯,收錄了4篇博士論文,內容分別涉及移民治理、救災政治和村莊網絡空間治理。
陶慶主編 ·學術 ·20.6萬字
就算你是只蜈蚣,雙十一也夠你把手剁完了。手機里此起彼伏的促銷短信;電腦頁面時不時蹦出的搶券活動;電梯間滿眼的宣傳畫兒;還有各路明星撕心裂肺地告訴你:“便宜啊!降價!打折啊!”平平淡淡一個日子,突然被商家生生造出來一個購物節。心里的草長出了一片又一片,錢包里的錢卻是少了一張又一張。買買買,剁剁剁!有人說千金難買我高興;有人說精明消費是必備技能。消費觀就是價值觀,貪便宜?從眾?追求明星效應?講面子?各種心理在此顯露,欲罷不能。你還別怪我說你,就瞅瞅你這邊喊剁手邊下單的勁兒,蜈蚣能給你氣死,天秤座能給你糾結得跳樓。作為一本“大型生活情感類”女性理財雜志,當然要好好跟你談談這事兒,還得給你介紹些不剁手的撒錢方式。花錢雖易,賺錢不易,且花且珍惜。
她理財網 ·財經 ·1.1萬字
《日本學研究》由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與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共同主辦,設有特別約稿、熱點問題、國別和區域、海外日本學、日本語言與教育、日本文學與文化、日本社會與經濟、書評等欄目,內容涉及日本的語言、文學、文化、社會、經濟、教育等多個研究領域,是我國日本學研究的綜合學術平臺。
郭連友主編 ·學術 ·20.3萬字
人們常說打敗技術顛覆者的唯一途徑是在它自己的領域擊倒它,比如在一個獨立的領域開創新的業務。不過倫敦商學院教授朱利安·伯金肖研究發現,至少還有三種有效的戰略可供企業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他在本期聚光燈《在位企業如何生存和發展》中指出,清醒且有體系地面對競爭威脅的公司,會做出聰明的選擇,適應如今的數字世界。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托馬斯·馬爾奈特和艾維·布切在《在位企業的戰略優勢》中提出,大型成熟企業的領導者過于害怕顛覆的威脅,很多人陷入被動防御。與其把建立年代和市場地位視為負債,他們建議管理者采用“戰略性在位”的思路。要讓公司從被動防御轉為主動利用在位積累的資源,領導者的作用至關重要。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2.9萬字
本集刊以學術研究為主,內容主要為域外漢籍中有關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及書評。本輯有日本漢籍研究、朝鮮—韓國漢籍研究、越南漢籍研究、域外古逸漢籍研究、漢籍交流研究五個專題。文章有《陳元赟的“批點式”及其在日本的詩歌評點初探》《經典文本與漢詩傳統:論禁體詩在朝鮮的流衍》《孫衣言、裴文祀筆談與〈雉舟酬唱集〉的文獻學考論》《〈大唐平百濟國碑銘〉版本與流傳考》《從古文書看漢籍在琉球的流傳與再生》等等。
金程宇 ·文學 ·39.5萬字
《新世界史》是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集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力圖在新材料的解讀、新理論和新方法的運用和新視角的發掘上下功夫,每輯設置不同的研究主題,設有“專題研究”、“史料及論著選譯”、“學術動態”、“讀史札記”、“名家訪談”、“圓桌會議”等欄目,全面展示中國世界史研究的新成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世界史研究做出貢獻。本書是第四輯,以“新時代的南亞史研究”為主題,重點關注南亞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議題,展示了南亞研究的最新成果。
金永麗 宋麗萍執行主編 ·學術 ·19.1萬字
隨著90后、00后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消費主力,他們比任何時代的年輕人都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和精神消費。而新消費的崛起,正是基于新一代消費者自我意識覺醒,帶來的“從心出發”的商業新邏輯改變。核心消費人群快速迭代,讓中國迎來了自己的“消費新一代”。
《商界》雜志社 ·財經 ·7.9萬字
《北外法學》是一本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主辦,面向法學所有專業,突出國際法、國別法,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設有國際法與區域治理、知識產權、中東歐國家法律研究、東南亞南亞法律研究、西亞北非法律研究、獨聯體法律研究、中國法律前沿等欄目。本書為總第4期,分為公法和社會學、訴訟法、民商法、國際法、網絡數據法五部分。
米良主編 ·學術 ·18萬字
本期共12篇文章。本輯主題是“程序法理論前沿”,具體包括《從馬賽克理論到完美監控理論:大數據偵查法律規制的理論演進》《行政訴訟目的視角下行政公益訴訟之立法模式》《規范解釋論下“訴訟請求”概念的再認識》三篇文章。論文欄目包括《論信義義務的法律性質》《論信用體系的規范構造》《繪制法律圖像學》《占有的規范性結構與占有保護的相對性難題》四篇。評論欄目包括《論近代中國核心問題與中國憲法序言“三重邏輯”》《法律語境下正義感的含義——基于相互性的解釋》《論故意作為犯的結果歸責——基于結果避免義務的歸責路徑之提倡》,經典譯苑包括《法律自身的品性》《模范刑法典》。
《北大法律評論》編輯委員會 ·學術 ·29.7萬字
2018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再掀高潮,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繼續蓬勃發展,新技術和概念始終攪動風云。在這股新浪潮中,雪球于2019年3月30日舉辦中概峰會,本次大會以“新勢力,新機遇”為主題,聚焦視頻直播、人工智能、新零售和教育等熱門行業的現狀與發展,邀請近三十位明星中概公司高管、頂級投資人、雪球人氣意見領袖暢談中概投資熱點與趨勢,共同探知中概領域新風向。無論你是否在現場,這份精彩都屬于每一位關注中概領域的球友!本期雪球專刊推出《2019中概股投資指南》,希望能對大家投資美股中概股有所啟示。
雪球用戶 ·財經 ·4.1萬字
終結科層制:海爾為適應數字時代重塑管理。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5.3萬字
《太平洋島國研究》是由聊城大學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探討太平洋島國歷史與現實諸問題,重點研究太平洋島國的歷史文化、政情政制、對外關系、經貿旅游以及區域一體化。本書是第5輯,設政治、外交、文學與藝術、教育、人文交流、書評、資料等欄目,作者從不同的學科領域、多維的研究視角對太平洋島嶼地區和太平洋島國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和歷史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學理探索,為深入太平洋島國研究做了有益探索。
陳德正主編 ·學術 ·17.4萬字
《潮學研究》是由國際潮學研究會、韓山師范學院潮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學術集刊,主要研究領域為潮汕歷史文化、海外華人社會等,旨在加強國內外同仁間的學術交流,促進潮學研究的不斷發展。本輯為2020年第1輯(總第23期),共設“專論”“區域歷史”“華僑華人”“潮汕方言”“鄉邦文獻”5個欄目,收錄海內外作者文章共計15篇。
陳春聲 林倫倫主編 ·學術 ·17.3萬字
《企業史評論》是中國政法大學企業史研究所主編的學術集刊,涵蓋企業史研究范式、企業發展和制度變革、管理理念和企業經營、創新和企業家精神,以及學術研究動態等內容,反映當前國內外企業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企業史、經濟史研究相關領域的重要參考書。本書是第1期,包括企業史學·理論與方法;企業發展·制度變革;經營方略·管理理念;企業家·企業家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史;學術研究動態等欄目。
巫云仙 李曉主編 ·學術 ·17.1萬字
本期共15篇文章。本期有一篇特稿,為《法學怎樣跟上時代的腳步》。評論欄目的主題為“法教義學的四種想象”,包括《隔岸觀法:如何看待法教義學與社科法學的發展前景》《參照適用法律技術是照亮大民法典的阿拉丁神燈》《部門憲法的回歸之道:以中國勞動憲法為例》《民法規范的屬性與刑民交叉的判斷邏輯》。名家論道欄目,包括《數字法治的三維面向》。論文部分包括《刑事訴訟法發展的新動向:比較法上的考察》《從萬民法到萬國法——論歐洲中世紀到近代早期“國際法”理論的嬗變》《“轉向歷史”如何可能——海外國際法史研究新動向及其啟示》《英國國王專權的思想史考察》《辯護律師程序獨立論——獨立辯護論的第三維度》《刑事責任年齡的爭議、設定與反思——以德國法為路徑的展開》《法治現代化視閾下的“習慣法”與“民間法”之辨——兼論怒族傳統規范的現代性轉型》。譯文欄目包括《語言、文化、法律傳統與國際刑事司法》《強奸何以為惡》。
《北大法律評論》編輯委員會 ·學術 ·28.4萬字
《韓國研究論叢》為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創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創、權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發表文章涉及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的各個領域。全書設有政治、外交與安全;歷史、哲學與文化;社會、經濟與管理三個專題。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 ·學術 ·1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