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將重難點法條以【解讀與應用】形式進行闡釋,注釋內容在吸取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對條文的權威解讀中精華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全新撰寫,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并突出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糾紛與難題,并專設“以案說法”生動形象展示解決法律問題的實例,這是市面上其他圖書所無法比擬的。“第三版”更是加入權威司法部門的裁判案例,指導實踐更真實、更準確。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43萬字
本書以比較研究為視角,選取20個有爭議的刑法分論問題進行探討。主要內容包括:危險駕駛罪的處罰范圍、事后不可罰行為與共罰的事后行為、轉化型搶劫罪的認定與處罰、“毀壞”之界定、網絡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財物與財產性利益、詐騙罪中的處分行為及財產損害、訴訟詐騙、背信罪、濫用職權罪、受賄罪的保護法益及賄賂之范圍,等等。
鄭澤善 ·刑法 ·39.2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最高院刑訴法解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六機關刑訴法實施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附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26.6萬字
《共同犯罪論》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一部學術專著。本書的上篇是共同犯罪的總論,作者以9章的篇幅,對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論問題作了系統探討。除導論是對共同犯罪的歷史考察以外,總論主要涉及共同犯罪的定罪與量刑兩個方面的問題。尤其是作者對共同犯罪行為與共同犯罪故意進行了頗為細致的論述,對于解決共同犯罪的定罪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本書的下篇是各論,作者以11章的篇幅討論了與共同犯罪有關的理論問題,包括共同犯罪的因果關系、共同犯罪的發起等,還包括共同犯罪的刑事訴訟問題。可以說,本書是我國刑法學界探討共同犯罪問題最為深入與詳盡的一部著作。
陳興良 ·刑法 ·46.9萬字
本書擬設定為刑法修正案(九)出臺后第一本最全面詳實收錄刑法文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所有指導案例的工具書。刑法為我國體系性最強的立法,相關最高院和最高檢公布的司法解釋數量也很龐大,因此有必要進行系統的分類整理收錄,以方便司法實務工作者在實踐中使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112萬字
刑法立法是刑事法治的基礎和起點。沒有科學完善的刑事立法,就沒有有力有效的刑事司法,就沒有良美的刑事法治。本書論述了中國刑法立法百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變遷發展、憲法發展與刑法進步的關系、刑法法典化及其修正以及若干重要刑法制度、熱點疑難罪種的刑法立法問題,是作者近年來研討刑法立法及其改革問題的集中反映。
趙秉志 ·刑法 ·71.1萬字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本書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刑法最新文本,二是關于修改刑法的一系列決定和法律解釋。為了便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學習、運用刑法;同時便于廣大群眾學習和了解刑法的規定,本書根據刑法修改的決定和修正案,對1997年刑法條文進行了編輯、審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審編 ·刑法 ·18.1萬字
本書是《刑事責任論》的修訂版,從刑事責任的構造出發,深入剖析了刑事義務的產生根源及其社會存在,明確了刑事責任的歸責要素,以及刑事負擔的實現。從而完成了作者關于刑事責任產生到確定、實現的理論論證。《刑事責任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出版后為學界廣為推崇,認為其標志著中國刑法從以犯罪構成為根據的刑事責任向以主觀可譴責性為內容的責任主義的轉變。
馮軍 ·刑法 ·24.9萬字
本書選取中國古代社會對當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有重大借鑒意義的刑事政策思想進行研究,發掘其現代意蘊,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法治夢想提供本土資源。其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中國傳統刑事政策思想的理論淵源;(2)中國傳統刑事政策思想的內容分層;(3)中國傳統刑事政策思想的現代借鑒。
彭鳳蓮 ·刑法 ·20.5萬字
《歷代刑法志》是一部堪比《歷代刑法考》的大作。作者細致梳理了20個朝代的刑法發展史,從漢、魏、晉、宋、南齊、梁、陳后魏、北齊、后周、南北朝,經隋、唐、五代、宋遼、金、元,一直到明清,記錄了中國數千余年成文法律的演變歷程,為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提供了基本的文獻,可稱之為中國刑法史領域最為重要的工具書之一。
邱漢平 ·刑法 ·40.5萬字
為探索我國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理論問題與實施機制,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組織開展了“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科研項目,并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廳合作,于安徽省蕪湖市展開了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試點工作,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并嘗試解決了許多實踐問題,同時總結了大量有益經驗,最終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理論與實踐》這一成果。本書包含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概念內涵及其與相關制度,試點的開展情況與試點效果的評析,域外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立法與實踐情況介紹,并且系統梳理了我國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司法實踐與探索情況,對我國羈押必要性審查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可行建議。
陳衛東 塔汝·斯普瑞克 愛德文·布萊霍特等 ·刑法 ·20.1萬字
《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內容簡介:罪刑法定原則是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由此原則派生出成文法主義、排斥習慣法、排斥絕對不定期刑、禁止類推、刑法的明確性等多個原則。在這一原則下,如何進行刑法解釋、如何在刑法解釋與罪刑法定間保持一定的張力,是法學中一件復雜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任務。《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從多個角度分析了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則與刑法解釋的關系,并結合刑法分則對這一關系進行了細致分析。既有理論深度,又對實踐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張明楷 ·刑法 ·17.8萬字
這是一本遠離性侵犯的未成年人行動指南。作者以兒童權利和性別平等為框架,邀請孩子在閱讀中認識兒童性侵犯現象,學習識別、防范與應對兒童性侵犯的方法,從而提升自我保護的權利意識。未成年人及其家長、老師都可以從本書中獲得遠離性侵犯傷害的專業指引。
龍迪 ·刑法 ·3.9萬字
逐條闡明刑法條文本身產生、修訂和修正過程,以及對應罪名的歷史演變,并按照時間順序列明與之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包含刑法典及其修正案、單行刑法、附屬刑法,附以有法律效力的法律、立法解釋、司法解釋、部門規章,以及具有指導性的聯合文件、立法文件、司法文件和行政文件。
孔利民 ·刑法 ·107萬字
《刑法適用總論》采取專題研究的形式,系統地梳理了刑法的基本理論問題。上卷共十個專題,反映了作者在犯罪論領域的研究成果。這十個專題基本上涵括了犯罪論的重大課題,尤其是關于作為犯罪與不作為犯罪、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以及特殊犯罪形態的論述用力頗深。本書下卷的內容相當于刑法學體系中的刑罰論,它是我國刑法理論研究中的一個薄弱領域。下卷以十個專題對刑罰論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尤其是在刑罰制度上頗費筆墨,反映了作者苦心耕耘之心。
陳興良 ·刑法 ·109萬字
《金融犯罪刑法理論與實踐》主要內容:金融犯罪是現代社會經濟生活復雜化和勞動分工細密化的衍生物。所謂金融犯罪,是指發生在金融業務活動領域中的,違反金融管理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危害國家有關貨幣、銀行、信貸、票據、外匯、保險、證券期貨等金融管理制度,破壞金融管理秩序,情節嚴重,依照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從近幾年我國刑事法學界的研究動態和方向看,金融犯罪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備受學者們關注的熱點,博士、碩士多以此為選題,教授、專家常對此作專題講授。總體上看,目前關于金融犯罪的研究較多地側重于從犯罪學角度展開,即使刑法學角度的研究也往往偏向于對金融犯罪中各具體犯罪的構成特征進行探討,對于金融犯罪構成中的一些共性問題的探討研究仍顯不足。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領域的犯罪情況變化很大,現有的金融犯罪相關研究已經很難反映出金融犯罪新的特點和趨勢,很多新類型金融犯罪案件經常帶來法律適用上的困惑和難題。因此,就刑事法學領域看,在總結歸納國內外有關金融犯罪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基礎上,對金融犯罪作系統而深入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
劉憲權 ·刑法 ·49.4萬字
有組織犯罪被認為是世界三大犯罪災難之一,對各個國家都產生了很大的威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球化的推進,信息化的加劇,有組織犯罪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急需研究如何進行治理與防控。除此之外,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在打擊有組織犯罪中所取得的許多經驗也值得探討、研究和發掘。本書集中研討新形勢下有組織犯罪的防治策略、立法規制、司法適用等問題,可謂因時而謀、應勢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趙秉志主編 ·刑法 ·38.7萬字
本書主要是對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案中的各具體罪名的概念、立案標準、定罪標準、證據參考標準、量刑標準、法律適用等六個方面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進行全面的解析和闡釋,從而為公安部門立案提供參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最新執法辦案實務叢書》編寫組 ·刑法 ·89.6萬字
作者從二十余年監獄警察的監管實踐出發,從具體的問題出發,展現高墻之內刑與罰的真實世界。本書認可刑罰源于“報應刑”思想,認為改造應著眼于罪犯回歸社會之后。監獄警察的職責是執行國家刑罰,手中的絕對權力是看管看押,法定的利器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同時作者認為:減刑是原判刑罰在實際執行中的“打折”;以假釋代替減刑讓罪犯在希望中改造是大勢所趨;暫予監外執行有監獄甩負擔的嫌疑,祭出的確是“人道主義”關懷的旗幟。
陳國華 ·刑法 ·14.6萬字
本書第一版于2003年出版,是我國首部專門研究網絡犯罪和信息時代刑法更新的專著,是研究網絡社會、網絡犯罪的代表性著作之一,為后續的一系列網絡犯罪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舉措提供了理論支持。本書是修訂版,作者進行了大幅修正,吸收并反映了當前網絡犯罪的最新發展。第一版于2004年獲首屆“中國優秀法律圖書獎”,2006年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獎”三等獎,2008年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2015年獲全國刑法學優秀學術著作獎一等獎。
于志剛 ·刑法 ·2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