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首先分析了氣候變化與能源效率以及氣候變化和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內在關聯,然后從倫理學、法哲學和經濟學等理論和現實層面探討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并在對我國能源效率狀況及法律規制實踐進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借鑒國外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成功經驗,運用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基本理論,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應然”的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原則、思路和模式,從而構建“三位一體”的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具體方案。
邵道萍 ·理論法學 ·14.2萬字
本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相關問題為出發點,以專題的形式,對民事主體制度、民事權利客體、民事責任與時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重點問題下還以案例形式加以說明,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特色。
米新麗等 ·理論法學 ·20.7萬字
本書以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為依據,對照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中的相應理論和規定,分析了我國刑事訴訟中證據規則的分類、體系、條文以及實務操作中的爭議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建議。本書的特點在于:一是澄清了證據合法性的概念、立法目標和具體要求,區分合法性和真實性;二是緊密結合我國現行司法解釋,內容具有及時性;三是充分吸收域外相關理論和規定,視角具有廣泛性。
鄭旭 ·理論法學 ·20萬字
本書主要從法律的角度,系統地闡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界定及保護宗旨,分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的合理性,并探討了現有知識產權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發源地利益保護的模式和作用。在此基礎上,結合知識產權制度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建立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門知識產權理念及模式,為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及傳承問題提供了法律思路。本書所作的探索和嘗試有助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進一步思考,有助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的深入探索以及對知識產權制度本身的審視、反思和發展。
齊強軍 齊愛民 趙敏 程文鳳 ·理論法學 ·17.8萬字
本書是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黃匯老師從事知識產權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集成,從理論探討及實踐建議等方面對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理論新建與制度創新進行了獨到的闡明與論述。具體內容涉及對商標權和著作權領域相關重點問題的解析,以及對知識產權公益訴訟和知識產權未來建設的展望。
黃匯 ·理論法學 ·19.9萬字
目前,中國已開始進入老齡社會的初期階段,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并且,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基于此背景,本成果以中國老年人權益保護制度的研究為出發點,結合對國外相關經驗的研究,探索適合中國本土特色的制度建設。本書共有十三章,全方面多層次構建老年人權益保護制度,力求制度的完整性,具有相應的配套制度,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為實踐提供借鑒作用。
周賢日主編 周鴻燕副主編 ·理論法學 ·34.9萬字
國家曾經是國際法的唯一主體,是產生和推動國際法發展的主要動力,其在國際法體系及秩序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影響都不言而喻。受凱爾森《主權問題與國際法理論》《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等著作啟迪,本書試圖以國家本位研究現代國際法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但與一元論的客觀純粹法理學角度不同,本書采用自然法、實證法以及法社會學等多重維度,以期全面分析國家與國際法的內外聯系及相互作用。
方熠 ·理論法學 ·11.7萬字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要在以人民為中心和平等保護原則的指引下,運用審判中心主義理論、控辯平衡理論、有效辯護理論和指定辯護理論,堅持指標設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通過系統性、動態性、簡明科學性和可比較、可操作、可量化等技術構造性原則,構建出一套能夠有效評價辯護律師辦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評估指標體系,不斷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服務質量,保證受援人的合法權益,努力讓受援人在每一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本書系統闡述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基本內涵,總結了構建這一指標體系的理論基石,歸納了指標體系在維護司法正義方面的價值,在此基礎上系統分析了構建指標體系的正當性和可行性,試圖拓展我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的研究范圍,為理論界從事相關理論研究和實務界從事刑事法律援助評估工作貢獻微薄力量。
石賢平 ·理論法學 ·18.3萬字
醫學的先決條件是尋求幫助的病患和施予幫助的醫師,醫患關系的研究對象就是這兩者之間的多種多樣的關系。因此,醫患關系是整個醫學實踐中最本質的內容。本書以醫患關系作為研究視角,分析醫療糾紛的預防機制,分別從基礎理論、法律關系、醫患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醫療糾紛預防等方面對醫患關系進行了闡述,意在探索醫患溝通機制和醫務社會工作制度對推動醫療糾紛預防制度發展的重要意義。
陳琦 ·理論法學 ·10.4萬字
校園欺凌問題存在于世界各國,并逐漸受到學界和各國政府的廣泛關注,隨著《民法典》等相關法律的頒布和修訂也為校園欺凌法律規制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新路徑。法律可以直接對學校、家庭的欺凌防治產生影響,遏制校園欺凌行為,救濟與修復被欺凌行為破壞的權利與關系,本書從校園欺凌的本體現象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利用交叉學科的研究范式,在明確校園欺凌特征的基礎上,通過學理分析,實證研究與比較研究的方法,探索符合公平正義并且適合我國現狀的校園欺凌法律治理完善方略。
陳軒禹 ·理論法學 ·23萬字
本書將電影法作為一個獨立的領域進行研究。在對電影及電影法的發展歷程、基礎概念、定義、性質和體系進行探討和比較的基礎上,歸納研究我國電影法的原則和規則,重點介紹電影法的主要淵源,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角度和電影法運行的各個階段對現行法律和政策進行解析、闡述,為讀者構建了完整的中國電影法的體系架構。
欒姍 ·理論法學 ·8萬字
“綠色”《民法典》彰顯了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賠償條款,是《民法典》第1235條新增的一項規定,是《民法典》綠色條款中最為亮麗的一顆綠寶石。該條款是近年來理論探討、試點探索的結晶,是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成果,體現了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決心、信心,為全球環境保護制度建設提供了新選項。本書導論部分論述了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賠償條款的制度背景,梳理了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賠償條款(即《民法典》第1235條)的立法演進,并提出了需要研究的對象、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意義。本書重點論述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賠償條款需要研究的對象包括條款的規范定位、責任構成、責任承擔以及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賠償條款與其他相關制度的關系。論述這些內容旨在為《民法典》第1235條規定的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賠償條款的適用問題提供解決辦法。
王海晶 ·理論法學 ·17.6萬字
我國廣大的海外僑胞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海外僑胞與祖籍國之間進入了互動的高頻階段,我國的海外僑胞也是如此,他們將在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國際實踐表明,良好的僑務政策將推動輸出國、輸入國和僑胞自身實現共贏發展。對海外僑胞權益的保護是增進僑胞與祖籍國聯系,發掘利用好僑胞資源的必由之路。本書認為,完善我國的海外僑胞權益保護法律制度,需要在對世情、國情、僑情作出準確判斷的基礎上進行頂層設計,并且需要兼顧海外僑胞國內、國外兩種權益,對內解決好權益配置問題,并構建行權銜接機制,實現海外僑胞與中國社會的融合發展;對外利用好國際制度資源,通過法律、外交等多種手段維護海外僑胞權益,妥善處理與僑胞住在國的關系。希望本書所做的研究,能夠對我國護僑法律制度的發展與完善有所助益。
楊超男 ·理論法學 ·1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