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重點圍繞社會保險基金信托法律問題進行研究。在對社會保險基金法律性質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從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現狀和問題入手,指出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改革方向——通過信托進行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由此對社會保險基金信托的基本理論、可行性和關鍵問題等展開了論述。
黎建飛 ·綜合學科 ·25.7萬字
電子商務具有全球性、跨國性,基于此特點,國家內的電子商務立法需要注意與其他國家的相關法律的協調,還要注意吸納最新的國際立法經驗,以保障電子商務在互聯網上全球暢通。本書從電子商務合同、跨境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爭議解決等幾個方面介紹和分析了國際電子商務的法律規則以及我國的相關制度,附錄部分翻譯了聯合國的相關條約法、歐盟相關法律。
薛虹 ·綜合學科 ·23.3萬字
行政不作為已經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并日益受到學界的關注。但是在充滿現實問題的同時,卻很難從我國現行的基本法律中找到對行政不作為國家賠償責任所作出的具體而明確的規定。雖然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7月22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指出:“由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由于該項批復規定較為簡單,如同任何簡潔立法所面臨的任務一樣,從批復到制度的實現仍然需要學界進一步的理論說明和解釋。本書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通過對比較法的研究和對現有法律的解釋,對我國行政不作為的理論基礎、基本概念、責任構成要件、賠償制度等加以探究,試圖在我國現有法律制度之下構建相對健全的行政不作為國家賠償制度體系。
杜儀方 ·綜合學科 ·20.6萬字
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知識產權相關問題正日益凸顯,對其進行研究的價值也日益提高。作為發展了二十多年,在國內外具有知名度和學術影響力的知識產權教學科研機構,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十分關注知識產權理論和實務研究。為了跟進理論前沿,北大知識產權學院收集了近年來學術界、實務界對于知識產權法學理論、法律制度和有關案例的最新研究成果,組織編撰了這本《北大知識產權評論》(2014/2015年卷),以供廣大知識產權界業內人士、各級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科研人員、高等院校師生以及其他感興趣的人士閱讀和探討。
劉銀良 ·綜合學科 ·25萬字
本書提出了我國城市化過程中重要的法治建設問題,集中討論了城市社會管理法治化和法治文化,并就獨生子女家庭利益保障機制等進行了深入的社會調研,所提出的各項結論對于當今我國城市化建設尤其是社區和家庭建構具有重大參考價值。
朱未易 ·綜合學科 ·20.6萬字
《社區矯正評論(第八卷)》為社區矯正理論和實務界共同研究和交流的陣地。包括特約稿件、立法研究、機構隊伍、監督管理、教育矯正、調查研究、工作交流、檢察視角等欄目。本評論既是對社區矯正制度研究探討的園地,也是對社區矯正工作學習交流的平臺,同時也是對社區矯正進行宣傳的陣地。
劉強 姜愛東 ·綜合學科 ·29.8萬字
探究刑事政策與規范刑法之間關系的歷史發展與自身邏輯,需要將刑事政策作為規范刑法外的頂層設計,并將規范刑法視為刑事政策外的微觀治理看待.隨著當代社會日益成為風險社會,作為規范刑法最活躍部分的刑法司法解釋日益成為規范刑法工具理性延伸的領域,刑事政策需要能動發揮目的理性,化解體系性困境.刑事政策進入社會治理的微觀路徑日益依賴占據主要比例的刑法司法解釋,刑法司法解釋具有聯系刑法立法與司法適用的位階特質、揚棄立法解釋與個案解釋的屬性特質、完善刑事政策與刑法體系化的結構特質,將在刑事政策與規范刑法之間發揮現實的實踐紐帶作用。
衛磊 ·綜合學科 ·23.9萬字
本書是中國政法大學學術論文的優秀結集,收錄了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階段的學生思想成果。是當代法律學科學生學習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展示平臺。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身感興趣的問題,更能獲得知識的積累和認識的升華。
劉大煒 陳維厚 ·綜合學科 ·31.5萬字
為了有重點地研究刑事政策前沿與熱點問題,我們近年來先后到相關部門進行了調研,同時召開了相關座談會、研討會,在此基礎上,以上海作者為主,并約請了部分省、市監獄系統的干警,進行了專題約文,很快得到了熱烈的響應,并陸續收到了不少文章。本書所收錄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就是我們所推出的一個專題研究成果。這些文章,既有對刑事政策學基礎理論前沿與熱點問題的新鮮闡釋,又有對刑事立法與監獄執法實踐前沿與熱點問題的深入探究。
嚴勵 ·綜合學科 ·26.4萬字
本書以“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基本概念的爭議為起點,從犯罪學的角度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原因、預防等方面有代表性的議題展開論述,對“少年刑罰制度”“未檢制度”等少年司法制度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結合國際準則在域外視角下審視美國、法國、日本的少年司法制度。本書融合犯罪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的知識,對青少年犯罪問題和司法問題展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王娜 計時俊 趙運鋒 ·綜合學科 ·22.1萬字
劉大煒 陳維厚 ·綜合學科 ·28.6萬字
公司法的構建以股東與董事的委托代理關系為基點展開、公司法的學術研究也以解決因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而導致的代理成本問題為己任,在這種大環境之下,上市公司的監管者往往將提升(少數)股東的話語權視為政治正確,公司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也被理解為實現股東長期價值的經營策略,由此,股東至上主義一直被視為公司法中無可置疑的信仰體系。本書對這種在公司法領域視為當然的理論邏輯進行了全面反思和批判,提出應以信義義務的平衡論為核心,構建一套確保各方利益群體切實分享公司控制權的規則體系。
樓秋然 ·綜合學科 ·20.4萬字
《金融法律評論》第六卷繼續探討金融領域重大法治問題,聚焦金融市場熱點法律事件,也繼續體現本書關注現實、側重應用理論研究的特色。本書主要反映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我國金融市場與金融法制的發展變化,以及金融法學的研究成果。
吳弘 ·綜合學科 ·31.2萬字
本書緊密聯系警務實戰,按照警務指揮與戰術二級學科體系編著,在著力闡明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同時力求創新,著重解決指導和提高警察執法戰斗的規范化問題,具有很強的指揮與戰術理論創新性、學科系統性和實戰應用性。
吳輝陽 蔡敏 尤荷俊 ·綜合學科 ·26.5萬字
后向東《信息公開的世界經驗》書稿,對于如何探尋信息公開的世界經驗做出了可貴的探索,為比較法研究領域呈現出另一種模式。第一,本書以16個國家為樣本,以80余個國家為支撐。僅就樣本量和覆蓋面而言,基本做到了最大限度地貼近世界經驗。截至2015年10月,全世界出臺信息公開法律的主權國家有103個。這其中,有80余個國家的信息公開法律有著較為權威的英文文本,在80余個國家中,本書精心挑選了16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作為研究樣本。第二,本書以9個要素作為對各國信息公開法進行解構的基本框架,并以這一框架作為國際比較和總結提煉世界經驗的基本參照。“九要素框架”的提出,不僅解決了總結世界經驗的基準問題,更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認識。
后向東 ·綜合學科 ·31.4萬字
本書特點有三:其一來源廣泛。論文來自于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涉及近50所高等院校。論文來源的廣泛性賦予這本文集融匯東、西,兼容南、北的特點。其二是一些作者的身份具有雙重性。在這57篇論文中,有45篇論文的作者既是法學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同時又兼任法學院校的黨委書記、校長,法學院系的院長、所長、系主任等管理職務。教學和管理的雙重身份使得這些作者能夠對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進行更多、更深層次的思考。其三是作者的資歷深、職位高。這57篇論文中的絕大多數的作者都有長期從事法學教育的經歷。在這57篇論文中,有53篇論文的作者具有高級職稱。總之,這些論文值得細細研讀。
徐祥民 ·綜合學科 ·42.3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前沿的環境公益訴訟、環境侵權、地下水保護、核安全許可制度、大氣污染、碳排放權、礦山治理等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問題展開研究,探討法律問題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路和辦法,為國家的發展建設出謀劃策。
周珂 ·綜合學科 ·23.6萬字
本書立足于侵權行為形態與侵權責任形態對應理論,提出構建全新的第三人侵權行為理論體系,試圖將第三人行為引發的責任免除和責任分擔問題放置在同一平臺加以解決,一舉攻克第三人行為引發的侵權難題,完成從“第三人行為理論”向“第三人侵權行為理論”的轉換。
鄭志峰 ·綜合學科 ·45.2萬字
2017年5月20日,第三屆“擔保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南京財經大學舉辦,會議由中國民法學研究會主辦,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制出版社、江蘇博事達律師事務所和上海錦坤律師事務所協辦。作為民法中重要的一部分,擔保法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對民法典的編纂意義重大。研討會針對擔保法理論問題如抵押權之侵害及保護、浮動抵押、以物抵債等等,及擔保法實踐中動產融資登記、預購商品房抵押等問題作了深入的討論,本書是擔保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的論文集。
董學立 ·綜合學科 ·32.9萬字
本書采用編譯和評論的形式,以運用的不同實證研究方法為主要線索,選擇刑事司法領域內研究主題貼近我國現實并能被我國刑事司法改革所借鑒的十個實證研究報告,在對其全文翻譯的基礎上附加對其研究方法的評論。本書所選擇的實證研究報告覆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主要國家,研究主題包括恢復性司法、社區矯正、法律援助辯護、司法公信力、陪審制度等熱點問題,作者包括了一些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大影響的學者和研究機構(詳細情況見下表)。本書出版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實證研究報告的翻譯和研究方法的介評,既可以使讀者通過實證研究個案來了解研究方法的細節并能夠掌握與運用這種方法,提升自身研究方法的科學性;還能夠通過實證研究報告了解域外刑事司法的最新發展和實務狀況。本書系國內首次嘗試編譯國外刑事司法實證研究報告,將對推進刑事司法領域的實證研究和推廣實證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本書可以作為刑事法專業研究生課堂教學的參考資料,也可以作為其他研究者學習實證研究方法的參考。
何挺等編譯 ·綜合學科 ·2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