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清代王琦輯注的《李太白全集》是李白研究最重要的底本之一。當前研究多從文學文獻的角度解讀其版本價值和王琦的文學思想,從訓詁學和注釋學角度研究王琦注釋的成果相對較少。本書立意於此,以語言層面的基礎性注釋和文學性注釋為基本架構,從訓詁學和注釋學角度對王琦的注釋條分縷析,探討了王琦針對不同內容進行注釋的方法和特點,肯定了王琦溯源出處和採用徵引式注釋李白詩文的價值,客觀評價了王琦注本的成就和不足。
李紅霞 ·古籍整理 ·23.8萬字
《群芳譜詮釋》是不得不讀的博物學經典,是中國園藝古籍整理的“名作”。該書對明代王象晉所撰的園藝史著作《二如亭群芳譜》中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藥、木、花、卉、鶴魚等十二譜的主要條目進行了校訂與考釋。全書詮釋獨到、資料豐富,自問世以來,一直是研讀《二如亭群芳譜》、研究中國園藝的重要參考,受到了許多讀者的喜愛與關注。該書于1985年由農業出版社出版。此次重版,在農業出版社1985年版基礎上,重新核對了底本,改正了原書的訛誤,補回了被刪去的若干條目,并為本書編制了條目索引、拉丁名索引以及新舊學名對照表,以方便讀者使用。本書封面以及前插采用了科學畫大師曾孝濂先生的作品,為本書增色不少。
(明)王象晉纂輯 伊欽恒詮釋 ·古籍整理 ·23.8萬字
《戰國策》作者不詳。西漢劉向對其進行了整理,分為東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記載了戰國初年到秦統一的二百多年間,十二大諸侯國繽紛多姿的歷史面貌。在戰國這樣一個動蕩劇變的時代,往來于各國之間的縱橫家是時代寵兒,他們多以謀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點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機鋒敏睿,汪洋恣肆,從某種程序上影響了一個時代諸侯國的盛衰和歷史的走向。這部國別史著作充分展現了古代先賢語言和計謀方面達到的高精境界,洋溢著令今人嘆為觀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王延棟譯注 ·古籍整理 ·23.8萬字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辮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并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集腋成裘,終在戰國初年匯輯論纂成書,因此稱“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孔子思想以立身為出發點,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條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備仁愛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積極進取,德才兼備;孜孜于學,注重實踐;安貧樂道,謹守正義等等;始終堅守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遵從不同的倫理關系,構建著和諧友愛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李健譯解 ·古籍整理 ·23.7萬字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論語》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影響。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古籍整理 ·23.6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先生語錄、書信的簡集,是一部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該書包括了王陽明學說的所有重要觀點,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思想,也體現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于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
(明)王陽明 陸東風 ·古籍整理 ·23.4萬字
《風俗通義》是東漢應劭所著的一部以考評歷代名物制度、風俗、傳聞為主要內容的書籍。全書內容博雜,既有對禮樂祭祀等國家大典的記述,也有對民間傳聞、鬼神信仰的辨正,還有對古今人物的評論,涉及漢代生活的諸多方面,是了解漢代風俗的第一手資料。本書的撰著目的是希望通過整頓風俗,樹立一套符合儒家倫理的行為準則和規范,凈化民眾的思想,從而幫助東漢王朝擺脫危機,恢復正常的統治秩序。
孫雪霞 陳桐生譯注 ·古籍整理 ·23.4萬字
《校讎廣義》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強調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創造性的統一。全書共四編,分別為版本編、校勘編、目錄編、典藏編。校勘編主要介紹校勘學的界義與功用、書面材料錯誤的類型、書面材料發生錯誤的原因、校勘的資料、從事校勘所應具備的知識、校勘的方法、校勘成果的處理形式等內容。版本編主要介紹版本學的名稱與功能,文獻載體,紙書的裝式,雕印本的品類,雕印本的鑒定,非雕印本的區分與鑒定,版本的變異與傳承等內容。目錄編主要介紹目錄與目錄學、目錄的結構及其功用、目錄的著錄事項、目錄的分類沿革、綜合目錄、學科目錄、特種目錄、目錄的編制等。典藏編主要介紹典藏學的建立與典藏的功用、典藏單位、圖書收集、書籍亡佚、圖書保管、圖書流通。《校讎廣義》是代表同一時期同一領域內研究的高水平著作。從出版至今,一直享有較高的榮譽和地位。該書被譽為“校讎學重建的奠基之作”,曾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一等獎。此次修訂本,作者在原版基礎上糾正文字訛誤,吸收新觀點與新材料,調整部分章節,內容更加完善。
程千帆 徐有富 ·古籍整理 ·22.9萬字
程千帆 徐有富 ·古籍整理 ·22.7萬字
本書以《四庫全書》和《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作為研究對象,對四庫“小說家類”的纂修史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搜集、整理,對纂修過程中的采進、篩選、編校、刪改、禁毀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并比較研究《總目》的現存稿本、諸閣本、《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和浙本、殿本《總目》“小說家類”提要,勾勒四庫小說觀念和著錄體例的生成歷史。
張玄 ·古籍整理 ·22.5萬字
《五燈會元》是中華文化史上一部偉大的禪宗經典巨著,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由《景德傳燈錄》《天圣廣燈錄》《建中靖國續燈錄》《聯燈會要》《嘉泰普燈錄》等五部禪宗燈錄改編而成。保留了“五燈”諸書的精華,修改潤色了適于實修的公案典故,是中國禪宗史料最為齊全的古代文獻。本書在參考之前舊版本并糾正其錯訛基礎上,對《五燈會元》進行了重新點校、注釋并解讀。注釋詳盡,解決了閱讀難題。“概要”為點睛之筆,對禪師的生平與思想進行整體解讀,或簡單概述,或補充史料,或研究重點難點,或分析禪宗典故與公案的含義,使我們對每一位禪師的行跡以及教化都有深刻的理解。“概要”后寫上參考文獻,使讀者可以繼續深入研究。
(宋)釋普濟編撰 曾琦云校注 ·古籍整理 ·22.3萬字
東漢劉熙的《釋名》,從天文地理、人體、人倫、語言、衣食起居、文書、器具、病喪共八個大類中取材選詞,收錄了一千四百多個條目,訓釋詞語一千七百多個,以事類為經,義類為緯,分為釋天、釋地、釋山、釋水、釋丘等二十七篇,大類之下又有小類,層次分明,次序井然,廣泛采用“聲訓”手段,追溯人、物、事之名源,是中國第一部語源學研究著作。它與《爾雅》《方言》《說文解字》一起,堪稱漢語言文字學的“四大名著”。本版以專研《釋名》三十多年的任繼昉先生《釋名匯校》為基礎,以明嘉靖三年儲良材、程鴻刊翻宋本《釋名》為底本,并參照其他版本進行校勘,依三全本體例進行簡要題解、簡明注釋和全文翻譯,是一部易讀易用的適合廣大讀者的普及讀本。
任繼昉 劉江濤譯注 ·古籍整理 ·22.1萬字
國學備覽12(文心雕龍·詩品·二十四詩品·六一詩話·人間詞話·西廂記·竇娥冤·牡丹亭):《文心雕龍》南朝梁·劉勰編著,方銘(中國語言大學)審定。第一部系統的文學理論和文學評批巨著。《詩品》南朝梁·鍾嶸編著,曹旭(華東師范大學)審定。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評論著作”。《二十四詩品》唐·司空圖編著,樂黛云(北京大學)審定。專論中國文學風格的名著。《六一詩話》宋·歐陽修編著,劉德清(井岡山學院)審定。我國最早的詩話,開后代詩歌理論著作新體裁。《人間詞話》清·王國維編著,胡曉明(華東師范大學)審定。第一部融貫中西美學思想的文論名著。《西廂記》元·王實甫編著,黃仕忠(中山大學)審定。元代戲曲創作的最高水平。《竇娥冤》元·關漢卿編著,張燕瑾(首都師范大學)審定。我國古典悲劇的代表作。《牡丹亭》明·湯顯祖編著,汪龍麟(首都師范大學)審定。明代傳奇戲劇的壓卷之作。
尹小林 趙敏俐主編 ·古籍整理 ·21.8萬字
程千帆 徐有富 ·古籍整理 ·21.6萬字
近代以來,上海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成為一大古籍流散中心,歷史的煙云消散之后,今天多數重要古籍已入公家收藏。在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等機構之外,上海博物館是另一家重要的古籍收藏單位,但由于博物館的性質,其古籍收藏一向鮮為人知,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柳向春博士,從版本學、文獻學、藏書史等多個角度入手,深入挖掘、爬梳數十部古籍編撰、刊刻、校勘、遞藏、題跋背后的故事,并以大量高清插圖展現古書版刻原貌,揭示其文物價值與文獻價值,其中包括南宋龍舒郡刻公文紙印本《王文公文集》、南宋孤本《梅花喜神譜》、明稿本《玉華堂日記》、清初胡氏十竹齋刻鈐印本《印存初集》、響山堂舊藏清鈔本《虞山錢遵王詩稿》等。本書一方面揭示了上博館藏的一些基本特色,如稿鈔本、名家舊藏、印譜、地方文獻等等,另一方面涉及古籍的方方面面,輻射面廣,看點多多,非常精彩。
柳向春 ·古籍整理 ·21.6萬字
《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續刊》是一部史志目錄匯集與整理的大型叢書,對所收之書,每種都精選底本,加以標點校勘,旨在學界提供質量上乘、便于閱讀的版本,是史學、目錄學、文獻學、圖書史、學術史、文化史、科技史等多個學科領域研究者的必備之書。《續刊》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的基礎上,對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之作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編纂整理。本書為《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續編》第三卷,收錄《漢書藝文志舉例》(李笠)《漢志詩賦略廣疏》《漢志辭賦存目考》《漢書藝文志講記》等七種。
王承略 劉心明 ·古籍整理 ·21.5萬字
國學備覽1(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儀禮):《大學》龐樸(中國社會科學院)審定。儒家“修齊治平”理論大綱。《中庸》曹先擢(中國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審定。儒家推崇的處世哲學。《論語》白化文(北京大學)審定。追記儒家創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周文德(四川外國語學院)審定。以“性善論”著稱的儒家經典。《詩經》許志剛(遼寧大學)審定。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尚書》廖名春(清華大學)審定。我國第一部記言體史書。《儀禮》王志遠(中國社會科學院)審定。我國第一部禮儀制度書。
尹小林 趙敏俐主編 ·古籍整理 ·21.4萬字
《鬼谷子》一書是戰國時期縱橫家鼻祖王詡所著,通篇所言皆為權謀策略及口才技巧。“智用于眾人之所不能用,用于眾人之所不能見”是《鬼谷子》思想的精髓。該書是中國古代作品中少有的成功學著作,是運籌帷幄的智慧寶典、決勝千里的實用指南。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李健譯解 ·古籍整理 ·20.8萬字
《聲律啟蒙》是一本專門訓練兒童吟詩作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全書按韻分編,每韻編有三首對子文,從單字到雙字,從三字對到十一字對,循序漸進,內容包羅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器物、典故、史實等。形式整齊、音韻和諧、節奏明快、意韻鏗鏘、瑯瑯上口,便于記憶和誦讀,對啟蒙兒童作對聯、寫作、積累文化常識等有重要的作用。
檀作文譯注 ·古籍整理 ·20.6萬字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匯輯先秦時期300余首詩歌。透過這些詩歌,我們可以了解中國早期的社會狀況和先民的生活狀態。《詩經譯注》是國學名家周振甫先生精心打造的力作。其注釋簡潔精當,對生僻字詞有注音;譯文通俗易懂,同時兼顧詩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此次推出的是該書精裝本。
周振甫譯注 ·古籍整理 ·2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