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介紹詩經里的植物的筆記體讀本,每種植物包含《詩經》原文、雜家題解、“我”注《詩經》、植物筆記、《詩經》注我五部分,既有詩篇背景、詩意解析,也有源流考證、植物性狀和讀詩感悟,圖文并茂,自然文學作家韓育生和沒骨花鳥畫家南榖小蓮聯袂演繹,發現詩經里的植物之美,領略古代中國人的自然觀、生活智慧和精神世界的多樣與豐饒。
韓育生著 南榖小蓮繪 ·百科知識 ·11.2萬字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這也是其最令人著迷的特點之一。它保護著我們免受感染,塑造著我們的身份,并給予著我們感官體驗。在這本書中,著名皮膚科醫生喬恩·安德斯·霍爾沃森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段激動人心的旅程。我們的視線將從人的胎兒時期開始,從出生到成長,從青春面龐上的粉刺,到中年人的皺紋、老年期皮膚的衰落。作者結合知識科普、相關故事和實用建議,帶領我們穿越生命歷程,深入了解皮膚。如果你對皮膚感到好奇,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于保持皮膚健康的信息,一定能夠通過這本書有所收獲。
(挪威)喬恩·安德斯·霍爾沃森 ·科學世界 ·16.7萬字
《海陸的起源》是德國A.L.魏格納關于大陸漂移假說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納在這本書里系統地闡述、論證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說。全書分3篇共13章。第一篇論述大陸漂移的基本內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進行對比。指出了這些學說的缺點和問題,認為只有大陸漂移說才能解釋全部事實。第二篇從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大地測量學等方面論證大陸漂移說的合理性。第三篇為解釋和結論。從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鋁圈、褶皺與斷裂、大陸邊緣的構造形態等方面,討論了大陸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動力。
(德)魏格納 ·百科知識 ·13.1萬字
科學技術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促使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本書選取了對于人類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些科技發明,以通俗的語言和簡單的故事方式進行講述。我們不僅應該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還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技術,要熱愛科學,尊重科學。
林之滿 蕭楓主編 ·百科知識 ·9.7萬字
這是一本針對天文愛好者的觀星進階必備圖書。書中詳細介紹了全天88星座的起源、神話及觀測方式,配有精細的圖表分析,以及NASA或哈勃拍攝的高清天文圖像。同時,還介紹了恒星、行星及其他天體的觀測方法,包括裸眼觀測及望遠鏡的使用技巧。本書沒有繁雜的公式和深奧的科學理論,可供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觀測、尋找定位各個星座、星體和深空物質。
(英)賈爾斯·斯帕羅 ·宇宙知識 ·9.4萬字
眇求靈性,曠追玄軫,道雖有門,跡無可朕。靈性:知道這些就夠了。作者戴爾·沃勒在圣路易斯長大,現居匹茲堡。他曾在海軍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師,寫作是他的兼職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開始自出版創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領域各類話題的作品與讀者見面。
戴爾·沃勒 ·百科知識 ·4025字
《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學書》討論了各種看似簡單卻又蘊含著豐富多彩知識的題目,煞費思考的問題,引人入勝的故事,有趣的難題,各種奇談怪論,以及從各種日常生活現象或者科學幻想小說里找到的各種出人意料的知識。本書可以激發小讀者的科學想象力,教會小讀者科學地思考,并且幫助小讀者在腦海中創造無數聯想,把化學知識與經常碰到的各種生活現象結合起來。禮花為什么是五顏六色的呢?吃水果或者喝點醋為什么能夠解酒呢?為什么霜打的青菜味道會更好呢?為什么切蔥頭的時候會流眼淚呢?為什么蝦和蟹都害怕“紅”呢?為什么炒菜用鐵鍋好呢?為什么水也有硬水呢?為什么糖精不是糖呢?酒越放越酸還是越放越香呢?……答案就在本書當中,它將帶你進入奇妙的化學世界,讓你了解生動有趣的化學知識,讓你從此愛上化學。
田梅編著 ·數理化 ·7.1萬字
甩掉眼鏡,用天然的方法和飲食來改善視力。
瑪莎·麥克道威爾 ·百科知識 ·6030字
這是一本專為青少年設計的AI科普讀物。書里為青少年介紹了人工智能(AI)的基礎知識及其在生成內容(AIGC)方面的應用。書中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實例和圖解,幫助青少年直觀理解AIGC的神奇能力,還通過一些互動性的小模塊,讓青少年親手體驗AI工具,逐步引導青少年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本書不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本啟發青少年創新思維和想象力的創意之作。本書為喜愛科技創新的青少年讀者量身定制,同時也可作為普通大眾了解人工智能的啟蒙讀物。
西瓜創客 ·百科知識 ·3.3萬字
這絕不是一本普通的太空科普讀物!公元前1600年,內布拉星象盤首次勾勒出太陽、月亮和星星;1969年,月球激光測距后向反射器終于向我們展示了我們與月亮的距離;1986年,正是不起眼的O形橡膠圈注定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的墜毀事故;2019年,事件視界望遠鏡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黑洞的真實面目……從洞窟壁畫上的星座到古埃及的星圖,從伽利略的望遠鏡到“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從人造衛星到太空實驗室,通過100個永遠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和看法的重要物品與發明,一窺7萬余年的太空探索歷史,無論是石器時代還是現代社會,我們從未停止對太空的觀測探索。
(美)施滕·奧登瓦爾德 ·宇宙知識 ·10.7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5.4萬字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日益提高,休閑放松也就成了一個頗為熱門的話題。特別是在有法定節假日的和年假的情況下,出去旅游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本書從自駕游、商品選購、住宿等多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出門游玩應注意的問題,做好準備,安全旅游。
陳曉丹編著 ·百科知識 ·3萬字
《圖說海洋生物》是一本給青少年和對海洋感興趣的成人看的海洋地理科普書,它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讀者展現了海洋生物的奇妙世界:包括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奇特外觀和神秘生活等,為青少年和對海洋充滿好奇的成年人打開了通往海洋生物世界的大門。在這本書中,讀者將邂逅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海洋生物,從微小的浮游生物到龐大的鯨魚,從常見的魚類到珍稀的深海生物。每一個生物都以精美的圖片和生動的文字進行詳細介紹,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與這些生物親密接觸。讀者將了解到海洋生物如何在不同的海洋環境中生存繁衍,以及它們在維持海洋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本書還揭示了海洋生物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呼吁讀者共同保護這些珍貴的生物資源。《圖說海洋生物》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呈現了海洋生物的奧秘和美麗,讓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收獲知識、拓寬視野。無論是青少年學生還是對海洋感興趣的成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和啟發。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更加熱愛海洋,珍惜海洋生物,為推動海洋保護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帆編繪 ·百科知識 ·1.5萬字
《九章算術》內容極為豐富,匯總了中國先秦至漢代的所有數學成就,是古代中國以至東方的第一部自成體系的數學巨著。全書分為九章,共收有246個數學問題并提供其解法,每題都由問,答,術三部分組成,這些算法要比歐洲同類算法早1500多年,對世界數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書內容涉及算術,代數,幾何等諸多領域,并與實際生活緊密相聯,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數學觀和生活觀。全書章與章之間,同章術與術之間,同術所馭算題之間都是按照由淺入深,由簡至繁的順序編排。
張蒼 ·數理化 ·16.2萬字
這是一部全方位、多維度展現計算機歷史的科普讀物,由德國科普作家于爾根·沃爾夫創作,在歐美上市引發了讀者巨大的興趣。它從人類最早使用的算盤到巨型計算機誕生;從用穿孔卡片控制計算進程到人工智能出現;從黑白數字游戲到大型三維模擬游戲;PC機、蘋果電腦、智能手機……用翔實的資料和講故事的語言闡述了人類計算機技術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先進的整個歷史,其內容涵蓋了計算機硬件的發展、編程語言的演變、電子游戲的誕生、互聯網的登場,是一部妙趣橫生,增進知識和提高思維能力的優秀作品。
(德)于爾根·沃爾夫 ·科學世界 ·12.9萬字
本書介紹了空氣、水、食物、色彩、酸、堿、金屬、高分子和化學工業等內容。設計了很多生活化的問題作為閱讀的導入,同時采用了大量生活化的實例和圖片作為素材,以增強閱讀的趣味性。適合中小學生閱讀使用。
王強 李玲 梁吉成 ·科學世界 ·4.9萬字
榮獲全日本博物館學會特別獎!生物學家并木美砂子經過30年的觀察總結,多角度再現大猩猩、鯨頭鸛、豚鼠、鴨子、洪堡企鵝、樹懶、亞達伯拉象龜等動物的生態特征、飲食習慣,對動物福利、食材特性等知識也展開了細致解說,生動科普動物的秘密生活。本書配有200多張手繪插圖,還有一問一答的互動方式,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和沉浸感。沒有讀過本書,就不要說你了解動物園里可愛的動物們啦。
(日)并木美砂子著 植木七瀨繪 ·生物世界 ·4.3萬字
《鳥圖鑒》共分為6個章節,分別為鳴禽、走禽、游禽、涉禽、猛禽和攀禽,共收錄了400多種鳥類的400多張圖片,詳細介紹每種鳥類的科名、體重、別名、特征、主要分布地、是否遷徙和棲息地等方面內容,細致描繪了鳥類各個部位的特征,以圖鑒的形式展現出來。此外,本書在專題部分,還系統介紹了鳥類的分類、身體構造、飛行姿態、生活習性以及如何觀察鳥類等內容。
壹號圖編輯部 ·生物世界 ·13.5萬字
本書從系統論視角出發,運用危機管理理論、社區治理理論、自組織理論,從社區自組織能力建設的視角出發,對社區災害管理的內在規律進行深入認識和剖析。提出社區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機制設計,并在社區開展試點,再次對社區防災減災能力進行評價。本書通過對比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提升社區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對策建議。
陳旭 王胡林 盛丹萍 ·生態環境 ·12.4萬字
“一波三折”究竟是怎么“波折”的?什么是“文武之道”?“學而不厭”是不厭倦學習嗎?“洪荒之力”有多大?孟姜女到底姓什么?張飛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武器?關公的大刀有多重?這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見的常識,你真的清楚地了解嗎??《那些常識的真相》的每篇短文都是對那些因古今歧義、異義和反義,而被許多當代人誤解、混淆的名言、成語和典故等的解讀。有一些常識,許多讀者未必陌生,只是未曾系統、全面了解個中緣由,另一些則大多數讀者并不太清楚,甚至在日常中時時用錯,卻渾不自知。我們一起去探尋這些常識的真相吧。
陶短房 ·百科知識 ·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