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包括養殖場規劃與建設、品種確定與挑選、飼料與飼喂、飼養與管理、防病與治病、人員管理與物資管理、經營與銷售等7章。每章介紹養奶牛生產技術的一個方面,其中每篇經驗文章介紹一個養殖實用知識,全書涵蓋養奶牛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每篇經驗文章力求做到短小簡練,主題鮮明,做到既符合生產實際,又符合養殖科學的要求。這些知識涵蓋了奶牛養殖的各個方面,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讀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肖冠華 肖冠軍 ·農業基礎 ·22.5萬字
我省農業生態類型多樣,農作物種類眾多,因此如何進一步從審定或即將審定通過的品種中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及時向廣大農戶發布,引導農戶種植優良品種,對于進一步優化我省農作物品種結構和品質,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施俊生 ·農業基礎 ·20.6萬字
本教材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力求在觀點、體系上創新。教材以食用農產品為特點,從農產品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演變、農產品物流市場分析開始,沿著供應鏈管理的核心環節,對其主要概念、運營內容及前沿問題探討進行編排。與同類教材相比,本教材突出理論性、前沿性和實踐性的特色,很多實踐閱讀材料來自浙大管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的案例大賽以及企業基地建設,主要增加了生鮮農產品物流及循環物流內容,并增加案例、作業與PPT等,做成立方書。
周潔紅 ·農業基礎 ·31.6萬字
本書在簡述農資經營管理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330種農藥品種、43種肥料品種以及10余種農膜及種子等農資情況。其中農藥部分,按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與殺鼠劑分類,重點介紹了當前主流農藥品種的中英文通用名、結構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錄號、其他中英文名稱、主要劑型、作用特點、防治對象、注意事項以及生產廠家;肥料部分則在簡述肥料的質量標準與分類的同時,詳細介紹了氮肥、磷肥、鉀肥、復混肥料以及葉面肥等。另外,還收錄了相關農資的法律法規文件,以方便農資經營者查閱。本書適合廣大農資經營者、農業技術人員、農業大中專院校師生參考使用,也可作為科技下鄉的專用圖書和培訓教材。
駱焱平 ·農業基礎 ·31.6萬字
本書客觀、全面、系統地記錄了2018—2019年我國農村信息化發展的進程,是一本關于我國農村信息化發展的藍皮書。全書內容包括理論進展篇、基礎建設篇、應用進展篇、地方建設篇、企業推進篇、科研創新篇、發展政策篇、專家視點篇、實踐探索篇、大事記篇,共十篇二十七章。本書得到了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信息化監測預警”項目和“農業農村大數據資源收集”項目的支持,凝聚了眾多農村信息化領域領導、專家與科研人員的智慧和見解,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李道亮主編 ·農業基礎 ·20.7萬字
水資源在21世紀的今天,是十分珍貴的一種資源。水資源的浪費也是現存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避免浪費現象的發生是各個行業都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本書主要在農業的角度闡述了這個問題。文中講述了在干旱區成齡葡萄的澆灌技術——微灌中,如何合理地應用水資源,并對這一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敘述了一些應用實例。本書可作為從事這一行業研究的工作者的參考書,也可作供相關專業學生參考閱讀。
張江輝 白云崗 王全九 ·農業基礎 ·23萬字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有機蔬菜生產適用的植物源殺蟲(殺菌)劑、微生物源殺蟲(殺菌)劑、活體動物殺蟲劑、海洋生物殺菌劑、礦物源殺菌劑及其他防病殺蟲藥劑和設施的主要特點、作用機理、應用技術及注意事項,有機蔬菜生產適用的有機肥料、生物有機肥、無機(礦質)肥料及其他肥料的性質、特點、制作方法、應用技術及注意事項。另外,還重點介紹了茄果類、瓜類、豆類、白菜類、直根類、綠葉菜類、蔥蒜類、薯芋類、水生類九類蔬菜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以及主要病蟲害的有機防控技術。本書適合從事有機蔬菜生產的廣大菜農、專業蔬菜基地、蔬菜合作化組織、陽臺種植愛好者及家庭小菜園種植者閱讀,也可供相關有機農業的生產、植保、土肥及農業院校等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王迪軒 ·農業基礎 ·20.2萬字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中國人開始進行植物馴化來生產食物。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國人不但發展出輝煌的中華文明,而且也造就了世界上一個主要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作者結合地理環境、區域開發、發展生產的指導思想和民族融合等,總結了我國栽培植物種類繁多的原因,指出稷、水稻、大豆、桑樹、苧麻、桃、柑橘、茶、漆樹等是獨具中華文明特色的一類作物。它們在中華傳統文化形成過程中發揮獨特作用。作者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植物區系、植物地理和遺傳學資料,分糧食、蔬菜、水果、纖維、油料、糖料、飲料和嗜好等門類,對我國種類紛繁的農作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察研究。書中還分析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僅作物的名稱發生變化,用于發展生產的栽培植物也在不斷變化,提出為了人類的未來,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潛在的作物資源非常必要。
羅桂環 ·農業基礎 ·31.3萬字
農業起源與人類起源、文明起源并稱考古學三大“起源”問題。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起源”事件。它引發的一連串變革,可與工業革命對近現代世界產生的影響相媲美。它是歐洲考古學泰斗柴爾德眼中的“新石器革命”,也是這本書探討的“史前的現代化”。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環境復雜,在不同地域生活的狩獵采集者各有其生存策略,不同地區農業起源的過程也完全不同。從狩獵采集到農業產生,發生了哪些轉折性事件?為什么在有的地方農業呈燎原之勢,而有的地方遲遲不肯出現農業的萌芽?本書介紹了關于農業起源問題的各種定義和理論方法,利用當今氣象站資料模擬了史前狩獵采集者的生計策略,結合考古發現回答了中國農業起源過程中種種復雜的問題,為我們重現這一變革中的細節。
陳勝前 ·農業基礎 ·31.9萬字
本書介紹了肉雞的品種、肉雞的生長規律、肉雞規模化養殖場的建設、肉雞健康生產的營養需要與日糧配制、肉雞健康生產的飼養管理技術、肉雞的福利、肉雞的診斷和防治指南等。本書文字簡練,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先進性,可作為肉雞養殖企業技術人員的良好參考讀物,還可供相關專業教學、科研工作者參考,也可作為肉雞養殖與疾病防控的培訓教材。
孫衛東 孫久建 ·農業基礎 ·20萬字
本教材主要闡述了家禽的品種、家禽的繁育、人工孵化、家禽的營養、產蛋雞的生產、肉用雞的生產、水禽生產、禽場的衛生防疫和養禽場經營管理及產品質量控制。
呂驊 ·農業基礎 ·20.3萬字
本書從種植者的角度出發,對設施內所種植的各樹種的周年管理關鍵技術做了詳細敘述,并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如葡萄大小粒與隔年結果現象、棗坐果率低與裂果嚴重、土壤鹽漬化與缺素引起的黃化等難題如何解決,做了較為詳細的解答。
王振平 王文舉 ·農業基礎 ·29.3萬字
中華農學會是近代以來歷史最久、組織最穩固的全國性農學團體,本書引用大量未刊檔案,結合報刊、方志、文集、日記、書信以及當事人回憶等資料,全景式重建中華農學會發展演變的歷史,深入探討其組織源流、人脈聯系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揭示其不同時段的歷史特質和時代影響。通過梳理近代農業知識與農業制度轉型的內涵和過程,本書對農業如何由技術問題演化為社會改造問題,對變革農村舊式生產關系、陳腐社會制度,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歷史和現實的啟示。
楊瑞 ·農業基礎 ·28.9萬字
本書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與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組織編寫,是《中國生物產業發展報告》系列圖書的第15本。全書包括7篇,共41章,對生物產業發展戰略與政策、生物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生物技術發展前沿與熱點、生物專利、生物產業投融資、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情況、重點行業協(學)會發展報告等進行了闡述和說明,從多角度對中國生物產業狀況進行了清楚的透視和實在的分析,對中國生物產業發展戰略進行了認真深入的思考與討論。本書可供生物產業的開發、生產、銷售、管理人員以及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閱讀參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 ·農業基礎 ·25萬字
農諺是諺語的大宗,是重要的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甘肅農諺即歷代躬耕于隴原的勞動人民,對天、地、人、稼各種傳統農業要素的規律性認知和總結,集中反映了他們關于農業生產生活的樸素智慧。本書歷時十年,廣采歷代文獻中的甘肅農諺一萬六千多條,共分為農本、氣象、農時、農藝、作物、災害、畜牧、林副漁八編,每編之下,再詳為之分類,校訂異文,并按時代先后依次注明所有采錄文獻,以明其流傳,兼存前人之功。本書以嚴格的文獻整理方法,詳細校錄每一條農諺文本,是目前最為全面、可信的甘肅農諺集成之作。
吉順平編 ·農業基礎 ·47.8萬字
本書分上下兩篇,共11章。上篇系統性地介紹了智慧農業產生的背景、概念以及國內外智慧農業的發展經驗,并對產業鏈各方發展智慧農業的策略進行了分析。下篇重點從精準農業管理、農機定位調度、農產品溯源、農業病蟲害防治、農業信息互動平臺等領域進行應用案例的介紹,帶領讀者漫步和體驗綠色、高效的智慧化農業。
中國電信智慧農業研究組編著 ·農業基礎 ·20萬字
本教材按照《農產品經紀人國家職業標準》來設計主要教學體系,但內容上又結合浙江農業產業發展和農產品經紀人自身的工作要求,增加了農產品營銷、農產品國際貿易、農產品電子商務、農產品經營發展趨勢等內容。本教材采用任務驅動模式編寫,每個大的任務下面又有若干子任務。讓學生通過對任務的分析和完成,掌握農產品經紀人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具體應用。全書采用“案例導入”方式編寫,每個案例都配有分析提示,使學生帶著相關問題及思考開始每個任務的學習。每個任務的結尾有“本任務小結”,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本任務的知識要點。
周勝芳 陳方麗 ·農業基礎 ·26.3萬字
本書為傳承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傳統農業經濟社會里創造的農耕文明,首先介紹了農歷二十四節氣各節氣的氣候學含義,又以三篇四十七章的翔實內容從“土、肥、水、種、密、保、管”七個方面敘述了黃河中下游一帶小麥、花生、梨、黃瓜等47種主要農作物在相關節氣內的田間種植管理操作技術。農事與節氣安排緊密,自然有序,易懂、易做、系統、實用。適于廣大農業生產、管理者,庭院種植及開心農場經營者,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科研人員及農業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呂厚軍 崔偉 呂波 ·農業基礎 ·24.1萬字
本書較系統地總結了綠色飼料添加劑,包括動植物源性功能成分飼料添加劑(如姜黃素、肉桂醛等),非常規營養性飼料添加劑(如共軛亞油酸、寡肽等),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如益生菌、寡聚糖等),誘食性飼料添加劑(如香味劑、甜味劑等),飼料與動物產品保質改良添加劑(如抗氧化劑、脫霉劑等),酶制劑(如脂肪酶、植酸酶等),以及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如板藍根、金銀花等)。書中對這些綠色飼料添加劑的來源、制備方法、分子結構、理化性質、生物學功能、作用機理、使用方法和在動物中的應用效果等作了較為全面的介紹。本書適合飼料生產企業技術開發人員、生產人員,養殖企業生產技術人員參考閱讀,同時也可供飼料專業科研、教學人員參考。
周明 張新 解正會 ·農業基礎 ·25.7萬字
本書共分十二章,按有機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順序編寫,分別介紹了有機農業的發展歷史、現狀與展望;有機農業生產的前期準備,包括有機農業對產地環境、有機農業生產投入物質的要求;有機農業的生產過程中土壤培肥和植物保護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幾種代表性的糧食、蔬菜、水果和畜禽的有機生產技術;有機食品的收獲后管理、食品安全,以及對加工、運輸過程的特殊要求;國際有機農業的標準體系、有機食品的認證以及有機產品的貿易與市場;最后對有機農業課程的實習提出了一些方案與建議,并介紹了國內外知名有機農場的案例。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生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農業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從事有機農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喬玉輝 曹志平 ·農業基礎 ·2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