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園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研究園區的發展規律和趨勢,延長并優化其生命周期是文化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本書以生命周期理論為主要切入點,以文化效益、生態經濟與商業模式為支撐,通過對園區生命周期的階段劃分、特征和國內外案例的研究,全面探討園區發展的生命機理,探討影響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的一般性規律和普遍性問題,為我國文化產業園區的優化升級轉型提供理論借鑒。
楊劍飛 ·文化產業 ·11.3萬字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在新的起點上破浪前行,文化戰線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著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呈現出新的面貌。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了全面部署,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創作,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培育文化產業,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全力抓好落實。
侯萬軍 ·文化產業 ·5879字
“十二五”期間,嘉興市以創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緊緊圍繞“具有嘉興特色、東部地區示范、全國領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總目標,深化發展,持續創新,全面掀起了公共文化建設的新高潮。2013年示范區創建以來,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呈現出整體推進、創新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產品服務供給不斷優化,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服務效能不斷提高,群眾文化需求不斷滿足,嘉興公共文化服務現代化進程正加速推進。在示范區創建進程中,嘉興市深入開展制度設計研究,指導推動創新實踐,涌現出了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的生動案例。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嘉興模式”全國領先,“文化有約”創新平臺成為示范樣板,基層文化隊伍“兩員”制度、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創新實施,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融合發展創造“嘉興經驗”,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基層文化品牌建設亮點紛呈……這些做法充分體現了嘉興推動落實文化惠民、加快推進文化強市的堅定信念,也為全國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提供了示范。
嘉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文化產業 ·10萬字
該書先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大層面對2003年以來中國文化產業政府補助有關政策進行了系統梳理、考察,進而從宏觀層面對全國、各地區文化產業及細分行業政府補助概況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本書采用了與現有研究不同的維度即利用微觀企業層面(主要是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披露的政府補助數據自下而上地歸納呈現政府補助在不同所有制企業、不同文化細分行業和不同地區層面的落地執行狀況;從技術、產業、項目、對外、人才、無形資產和金融等方面分析了中國文化產業政府補助在微觀層面的內容結構;創新性地提出了中國文化產業價值鏈模型,并根據該模型對文化企業層面獲得的政府補助力度和頻度進行了系統梳理,從而以更加清晰的視角考察了當前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補助扶持在落地執行層面顯現出的主要關注點和著力點;采用計量經濟研究方法從政府補助對文化產業經營績效、研發投入、增加就業和無形資產等的促進效應方面進行了績效評估,提出了中國文化產業政府補助模式創新與優化路徑。
臧志彭 ·文化產業 ·10.9萬字
本書認為區域文化產業應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基礎、重要資源,它必須深深地嵌入該地區的歷史文化環境中,才能吸取更多的營養,才能扎根于當地的經濟社會,才能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其次,文化產業發展至少需要兩個關鍵條件的支撐,即居民文化消費與文化體制改革。文化消費是文化產業的外在支撐,文化體制改革是文化產業的內在支撐。脫離了這兩個因素,文化產業發展就無從談起。最后,特別關注政府與產業的關系,也就是通常說的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問題。指出決策者需要關注的不是建園區、投資金,而是要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創業環境、市場環境、監管環境。研究文化產業的發展實踐、揭示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困境以及探索可能的出路,是文化產業研究者的基本使命,也是這一學科發展的內在動力。
譚志云等 ·文化產業 ·12.7萬字
尋訪茶的源頭那里不僅有茶味,還有歷史之味文化之味,民族之味,藝術之味本真之味,人生之味,自然之味幸福并不那么特別,幸福就在每天的陽光下,每一次的呼吸中,每一口的茶香里,自然而然,與生俱來。
陸十八 ·文化產業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