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漢字的世界(上)》本書按照神話、詛咒、戰爭、宗教、歌舞等主題,系統解讀漢字的文化意涵。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字學功力,深度追蹤古人的思想觀念,生動描繪漢字的誕生過程,揭示其背后真正的文化價值?!稘h字的世界(下)》本書從言靈信仰、法律與刑罰、祭祀與宗廟、生產與技術、人生在世、生命思想等主題入手,延續上冊的思路,分析漢字的文化意涵,以博識而明快的理論風格,描繪漢字初創的世界。
(日)白川靜 ·文化研究 ·29萬字
該書以《水滸傳》版本為研究對象,包括16種簡本《水滸傳》、8種繁本《水滸傳》。研究以版本系統為單位,以底本刊刻時間為軸,對諸版本逐一進行探討。主要內容是通過細致的文字???、精確的數據分析以及詳盡的文本比對等方法,對諸種《水滸傳》版本系統進行判別,梳理版本源流,歸納版本特征。該書特色有三:一、內容的創新,不少《水滸傳》版本首次進行研究,尤其是諸多《水滸傳》版本的翻刻本與翻印本;二、研究角度的創新,除正文版本源流梳理之外,該書還探討了插圖與批語的版本源流;三、研究方法的創新,該書在版本??狈?、材料分析法、綜合歸納法等之外,增加了理科的數據統計法,增強了版本問題討論的客觀性。
鄧雷 ·文化研究 ·84.8萬字
歲祭是商代重要的祭祀之一,是商王及王室貴族對祖先神之先公、先王、先妣、高祖、父、母,兄、子及異族神、自然神的一種常祀。本書采用董作賓的五期分法并結合陳夢家的卜人分組法,對收集到的1363例歲祭卜辭進行分期、分類梳理,經過研究發現,各期歲祭有著嚴格的制度,主要體現在歲祭對象、用牲規格等方面,而其文例與特定的歲祭制度相表里,有著明顯的規定性。
李鳳英 ·文化研究 ·19.7萬字
《灞橋折柳:中國古代行旅生活》是一本介紹中國古代行旅生活的歷史與文化的書籍。作者通過對大量古代文獻、詩歌、史書的細致分析,全面展現了古代中國人在行旅中的各個方面,包括行前的心理準備、行裝與旅費的籌備、送別時的禮俗、行旅的方式、旅途中的食宿問題、行程與速度的安排、行李與行具的準備、行旅安全以及行旅者的精神世界等。書中不僅關注了行旅的物理層面,如交通方式、住宿和飲食,還深入挖掘了行旅的文化和心理層面,揭示了行旅在古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者通過對古代行旅生活的詳細描述,讓讀者能夠體會到古人在旅途中的艱辛與快樂,以及他們對于行旅的不同感受和態度。
王子今 ·文化研究 ·8.5萬字
本書共六章,前兩章探討以慧皎《高僧傳》為代表的中古僧傳書寫的內在肌理,后四章則以安世高形象、“太武滅佛”事件、佛陀跋陀羅“被擯”事件、法顯“南下向都”事件這四個個案的形式揭示中古僧傳書寫過程中所充斥著的各種張力。一方面從“面”層面上進行架構,另一方面是從“點”層面上加以楔入,點面結合,以較為深入的方式揭示《高僧傳》的書寫特征。本書一方面有意突破既往從史實考訂角度研究中古僧傳的取徑,聚焦中古僧傳文本自身,發掘中古僧傳特有的文學書寫特征;另一方面關注文本的修辭、敘事,以及背后所呈現的意義和其中蘊藏的社會政治和權力結構的關系。它試圖從《高僧傳》的具體書寫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求一種寬視野、多維度的闡釋。
劉學軍 ·文化研究 ·18.7萬字
跨文化對話第47輯收入特稿5篇,論稿11篇,“教育援青”與跨文化中國學專題5篇,短訊4篇,共25篇文章,約30萬字。本輯繼續關注西方漢學史研究,有法國英國比利時漢學史專題文章;同時也關注古代和近代東方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如漢藏學者對《大唐西域記》的研究,近代鳥巢禪師與中印佛教交流等文章。本輯對美國俄羅斯拉美文壇動態也有專門介紹,體現了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視角。會議簡訊部分聚焦法國阿爾多瓦孔子學院國際研討會和“教育援青”新書發布會與跨文化中國學研討會。
樂黛云 (法)李比雄主編 ·文化研究 ·23.1萬字
這是一本以金代儒學特征和儒學理論成果為研究對象的著作。書中首先論述了金代儒學發展的政治文化生態,從民族文化融合的角度探討了金代儒學發展的大背景,分析了金代文人的優越感對儒學理論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通過金代的儒學理論著作和文章分析了金代儒士的理論觀點,同時通過對文人作品的分析,發掘隱含在文學作品中的理論見解,從而總結金代儒學的主要特征。本書在對金代重要儒士的儒學思想研究中總結探尋金代儒學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及儒學在金代的發展成果,力求為中國儒學發展史補充一些不該遺失的內容。
賈秀云 ·文化研究 ·19.1萬字
本書是以文化研究學者劉巖教授的全新論著,以小說、評書、二人轉、影視劇、喊麥、春晚小品、先鋒藝術、城市改建等當代文化生產為主要媒介,結合長時段視野,探究“北方”歷史經驗的同時代性。在這一探究中,東北既是區域辯證的對象,也是嘗試以經驗克服景觀、由記憶解放想象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作者嘗試反思近年流行的“東北文藝復興”話語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實經驗,力圖面向未來發掘社會主義文化生產的歷史遺產。
劉巖 ·文化研究 ·1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