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日本知名妖怪研究家、收藏家湯本豪一的代表作品。書中匯集了日本第一家暨最大的妖怪博物館藏品精華,近500個妖怪題材的藝術藏品,包括畫卷、繪馬、浮世繪版畫、木雕、和服、印盒、煙管、火花、貼紙、雜志等多種形式。這些藝術品是湯本豪一花費畢生精力搜集整理的,其中150種以上是初次被公開的妖怪,本書填補了日本妖怪文化研究的諸多空白,是了解、研究日本妖怪文化的珍貴資料。
(日)湯本豪一 ·各國文化 ·2.9萬字
本書的主題是金磚國家的人文交流,并為有效發揮人文交流的建設性作用,推動國家間關系的持續健康發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實質性和有針對性的建議,也提出了推動和落實人文交流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本書對把握新形勢下金磚國家合作發展及其與全球經濟的關系等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欒建章 ·各國文化 ·6462字
《日本學研究》由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與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共同主辦,設有特別約稿、熱點問題、國別和區域、海外日本學、日本語言與教育、日本文學與文化、日本社會與經濟、書評等欄目,內容涉及日本的語言、文學、文化、社會、經濟、教育等多個研究領域,是我國日本學研究的綜合學術平臺。
郭連友主編 ·各國文化 ·19.3萬字
“簡素”與“崇物”是已故日本儒學家、思想家岡田武彥晚年對日本文化特質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所做的高度概括。“簡素”是表現形式上的抑制,是華麗的極致;“崇物”即對萬物充滿崇敬和感激。作者的概括,是建立在對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日本的語言、文學、書畫、雕刻、建筑、庭園、料理、陶瓷、茶道、武道、音樂、神道、宗教等的透徹解析,及對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的比較之基礎上的。
(日)岡田武彥 ·各國文化 ·18.4萬字
作者用中國人獨有的樂天情懷和京味調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種笑話,與妻子上演的國際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經歷過的各種趣事。用真實細膩的筆觸,描述草根的動人生活情境,讓日本再也沒有隱私,展現日本從未有過的陽光面。
薩蘇 ·各國文化 ·17.1萬字
《菊與刀》是二戰后期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為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調查分析報告,旨在為美國管制戰敗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據。“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與“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又黷武,尚禮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頑固,服從而又不馴等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并指出日本幼兒教養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為“恥感文化”,認為它與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強制力在于外部社會而不在于人的內心。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各國文化 ·18.6萬字
全書分四卷,共四十九講,主要論述:法國文化的特征,關于靈魂性質的討論,日爾曼人對歐洲文化的影響,法國統一的形成,中世紀羅馬市政府的市鎮,市鎮的沒落及其原因等。
(法)基佐 ·各國文化 ·15萬字
(法)基佐 ·各國文化 ·19.4萬字
本書分為四卷,共四十九講,另有各種附表。內容涉及廣泛,主要論述有:法國文化的特征、五至八世紀高盧的行政組織、社會狀況、異教和基督教的文學、關于靈魂性質的討論、日爾曼人對歐洲文化的影響、日爾曼入侵后的高盧狀況、中世紀的羅馬法律和各蠻族法典的性質等。
(法)基佐 ·各國文化 ·19.3萬字
這是日本兩位前首相一起作序的書,因為滲透了兩位首相對中國的情感和友誼,更因為作者旅日20年對“日本真相”的認知和發現。作者以一種新聞人特有的視角與感覺,用極其細膩而平實的語言,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日本,講述了從首相到普通日本民眾的生活、夢想以及他們的煩惱。書中所涉獵的不僅有關日本的政治與經濟,更多的筆墨是介紹了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的日本社會與日本人的真情實感。你會從這本書中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日本,也會找到中華文化曾經失落、需要找回的影子……
徐靜波 ·各國文化 ·18.1萬字
意大利是一個迷人的國度,每個角落都充滿著獨特的風景與故事。本書不僅是一部游記,更是一部探索文明的導游手冊。作者記敘了一場跨時三年的意大利壯游之旅,分三條路線穿越這片秀麗的土地,帶領讀者體驗近六十座城市和小鎮的非凡魅力。從城市到鄉村、從地理到人文,作者以詩意的筆觸定格意大利壯美的自然景觀,用平實的語言解讀其深厚的歷史底蘊,為每一道佳肴或美酒做出人文品鑒,為每一座城鎮描繪出獨特的文化名片。閱讀本書,你將開啟一場紙上的文化漫游,挖掘趣聞逸事、感受異國風情,在古老的智慧與新時代的思潮中穿梭,在思想的飛躍中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靜介 ·各國文化 ·15.2萬字
大家常從歷史與藝術的角度欣賞文物,卻忽略了其中隱藏的科技密碼。本書則通過文物,從燒制陶瓷、冶煉金屬、釀酒等人類的實踐活動入手,探討古人對化學知識的認識與應用:青花瓷顏色的深淺取決于氧化鈷的含量,造紙術的改進是因為采取了堿液蒸煮制漿……挖掘文物背后的科學原理,了解古人在科技方面的創造與智慧,展現中國古代科技的高光時刻,讓文物在化學中活起來。
周嘉華 ·各國文化 ·12.6萬字
本書呈現日本社會的各種細節,追溯細節背后的原因及透露的人文精神。書中從日本的城市、居住、工業制造、公共服務等方面,通過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新干線和地鐵可以不安檢、井蓋可以成為藝術藏品、日本人地震來臨時可以不逃生、房子可以防霧霾還能住200年等細節,講透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日本的文化內核。本書內容涵蓋層次甚廣,全方位呈現日本社會、日本人生活的細節,并挖掘細節背后的原因。本書圖文并茂,閱讀本書,讀者可從細節知日,通過理性對比與思考,達到淬煉心性,獲得正確的人生判斷與價值定見的目的。
蔣豐 ·各國文化 ·16萬字
大家常從歷史與藝術的角度欣賞文物,卻忽略了其中隱藏的科技密碼。本書則以物理學各分支學科(力學、光學、聲學、熱學、電和磁)為綱,揀集與其相關的文物,探討古人對物理知識的發現與應用:曾侯乙編鐘“一鐘雙音”的振動機制,應縣木塔“千年不倒”的結構性力學設計……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科學原理,發現古人在科技方面的創造與智慧,展現中國古代科技的高光時刻,讓文物在物理中活起來。
戴念祖 ·各國文化 ·12.9萬字
日本知名妖怪研究家、收藏家湯本豪一的代表作品。書中匯集了日本第一家暨最大的妖怪博物館藏品精華,近500個妖怪題材的藝術藏品,包括畫卷、土偶、團扇、雙六、羽織、繪馬、浮世繪版畫、木雕、和服、印盒、煙管、火花、貼紙、雜志等多種形式。其中400多件藏品國內初次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日本妖怪文化研究的空白,是了解、研究日本妖怪文化的珍貴資料。
(日)湯本豪一 ·各國文化 ·5.3萬字
本書從社會文化現象的角度解讀日本藝伎,祥實的介紹了藝伎的日常生活,人生遭際以及她們在歷史變遷中的沉浮,同時也從日本獨特的審美及民族特性出發,分析藝伎業在情色與文化中游離的社會根源。經過精心選擇218幅浮世繪及優秀攝影作品,逼真地再現了藝伎業由盛而衰,并在現代再度煥發青春的歷史進程。
宮竹正 ·各國文化 ·4.6萬字
這是一本探索世界神怪起源的藝術之書,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龐大的怪物世界!本書收錄了10大類靈異詭譎的神怪淵源,81種狂妄不羈的神魔鬼怪,161幅藝術幻想插畫,圖文結合,展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神魔鬼怪的藝術形象。恐懼、崇拜、荒誕、血腥、興奮、著迷、滑稽、瘋狂!這本書證明了人類瘋狂炙熱、不可毀滅、難以置信的想象力
(英)克里斯托弗·戴爾 ·各國文化 ·4.1萬字
200多年前,一套畫盡了世間百態的漫畫,曾影響整個世界,它便是《北齋漫畫》。《北齋漫畫》是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為弟子們繪就的繪畫啟蒙教科書。收錄了葛飾北齋的4000余幅畫作,當中既有市井人物的喜怒哀樂,日常生活中的百器百具,又有鳥獸蟲魚、山川草木、名勝古跡、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妖怪幽靈……包羅萬象,細致周詳,無所不繪及。第1卷《江戶百態》是以人間百態為畫題。第2卷《森羅萬象》是以自然萬物為畫題。第3卷《奇想天外》是北齋內心所想象的世界。收錄了日本和中國的神話傳說,戲劇的經典場景,以及宗教性畫題,還有幽靈、妖怪等。
(日)葛飾北齋繪 永田生慈 浦上滿編 會田誠 橫尾忠則等文 ·各國文化 ·4萬字
從《雷神》到《復聯》,全都“抄”過它!自成一脈的北歐神話,因為其絢爛的想象力、獨特的世界觀和魅力非凡的故事,成為西方藝術永不枯竭的靈感源泉,并在近現代奇幻文學中大放異彩。隨著《雷神》《權力的游戲》等相關影視作品的火爆,北歐神話成為國內讀者最感興趣的神話體系之一。本書圍繞那些個性鮮明、善惡交織的北歐眾神展開。人性化是北歐眾神身上最獨特的氣質,他們并不完美,需要付出代價才能換來神力,和人類一樣也會死去……從世界的誕生開始,詳述發生在北歐眾神與巨人、人類身上的故事
(日)杉原梨江子 ·各國文化 ·6.9萬字
若熱·亞馬多是巴西經典作家,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名,也是我國迄今為止譯介最多的拉美作家,對于巴西身份塑造及巴西形象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書將亞馬多作品放置于巴西歷史語境之中,強調其在記錄現實的同時,有意識地發掘巴西民俗傳統,不斷構建起新的巴西文化身份,并以此來應對巴西各階段的社會需求。全書分為如下幾個部分:1、亞馬多文壇評價及文獻綜述;2.亞馬多筆下的巴西:“西方”或“亞非拉”;3.亞馬多式的混血女郎與巴西式的“種族民主”;4.巴西狂歡精神與亞馬多的狂歡化寫作;5.亞馬多對“巴西身份”的解構與重塑;6.結論:亞馬多70年創作歷程與巴西民族身份建構過程回顧。
樊星 ·各國文化 ·1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