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茶經 續茶經(下冊)
會員

要想了解中國茶文化,有兩部經典不能不讀,一是唐代陸羽的《茶經》,一是清代陸廷燦的《續茶經》。陸羽《茶經》分上、中、下三卷,由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和十之圖組成,詳細介紹了茶的來源、茶具、茶的制造、茶器、煮茶之法、品茶、茶事、茶的產地等諸多方面,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茶文化的綜合性著作。《茶經》使茶的品飲從粗放性走向程序和藝術化,成為茶文化著作的開山之作,陸羽也因此被譽為“茶神”“茶仙”。自唐至清的數百年間,產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茶經》中提到的茶具、茶器和品飲方法等已不可行。陸廷燦《續茶經》延續《茶經》體例,通過搜集唐以后茶文化文獻,為我們提供了一部“訂定補輯,頗切實用,而征引繁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語)的著作。《續茶經》在“續”中有創新,在《九之略》中突破《茶經》體例,收錄《茶事著述名目》《詩文名目》《詩文摘句》等篇章,極大豐富了《續茶經》內容。《十之圖》中收錄《茶具十二圖》等三組圖版,使我們能目睹其形制。附錄中的《茶法》清晰梳理自唐榷茶制度建立后其在宋元明清諸朝的發展情況。《續茶經》雖名為“續”,實則是一部獨立的著述,通過它可以了解唐以后茶文化的發展。從《茶經》到《續茶經》,大致拼接勾勒出了一部中國古代的茶文化史。同時,兩部書中記錄的茶人、茶事、茶詩文,展示了茶與人的關系,從中可以見到民生、民俗、宗教、醫藥、養生、社交等各方面的資料,可以說這是以茶為中心的一部縮略的社會史。

杜斌譯注 ·中國文化 ·15.3萬字

千古食趣:說說吃的那些事兒
會員

本書從中國飲食漫談、中國食材文化、中國菜系文化、中國茶文化、中國酒文化和中國飲食禮俗等六個方面入手,收錄有關中國美食的傳說、典故、趣聞、軼事,系統介紹了中國“吃文化”的歷史淵源、獨有風味的名吃等,折射出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各個地域、各個民族的社會生活形態與時代風貌。其中,“中國飲食漫談”介紹了中華飲食數千年的發展歷程、飲食思想、飲食名人、飲食典籍、百年名店等;“中國食材文化”對飲食文化中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進行概述,并對各類食材的搭配、保存等進行系統介紹;“中國菜系文化”介紹了魯、蘇、川、粵、閩、湘、浙、徽等八大菜系和北京菜等其他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過展現豐富多彩的烹飪文化講述中國人的真實生活;“中國茶文化”講述了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并對茶葉的種類、各類名茶進行相關介紹;“中國酒文化”系統介紹了中國酒文化的歷史、酒俗、酒和藝術的關系等;“中國飲食禮俗”介紹飲食禮儀、年節食俗等。全書以飲食為寫作緣起,用文化俘獲讀者的心,在杯盤碗盞、觥籌交錯之外,歷史、人物、情感、地域無所不包,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獲得廣博的文化知識和獨特的心理體驗。

曼姝 ·中國文化 ·43.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兰坪| 安远县| 桃园县| 江城| 曲靖市| 孝感市| 五河县| 霍林郭勒市| 常山县| 齐河县| 廊坊市| 安阳市| 孟村| 张家港市| 故城县| 武夷山市| 遂昌县| 册亨县| 太谷县| 贵阳市| 乌拉特后旗| 阿拉尔市| 鄢陵县| 丘北县| 肇东市| 邵东县| 绥宁县| 霍邱县| 尼勒克县| 伽师县| 九江市| 齐齐哈尔市| 方城县| 招远市| 宝山区| 灵武市| 高密市| 博客| 工布江达县|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