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社會學、政治哲學和政治學三個層面研究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發展及現狀。本書梳理了與多元文化主義相關的概念,從社群主義、自由主義和激進主義三個角度對其進行解讀,著重選取了“肯定性行動計劃”、雙語教育、課程改革、穆斯林族群、拉美裔五個案例,考察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的發展、民眾態度、實施效果。
李新英 ·理論 ·18.6萬字
大數據時代,廣告的形式和業態不斷進化繁衍,但萬變不離其宗,深入洞察目標消費者是廣告傳播的基礎。在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網絡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消費者的網絡行為皆有跡可循,在此背景下,廣告調查是選擇抽樣還是全體樣本?是紙質問卷還是電子問卷?是數據推測還是智能分析已成為新時代廣告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書從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出發,在深刻理解傳統廣告調查的基礎上,詳細解讀大數據時代廣告調查的新的特征、操作流程,并佐以最新的大數據消費者調研案例,力爭為高校廣告、營銷專業的學生及老師提供指引,并為廣告從業人員提供實踐幫助。
王凌峰 ·理論 ·10.3萬字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國文化硏究理論的奠基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之一。他秉承了英國學者以文學話語介入社會批判的文化傳統,堅持文化唯物主義立場,批判精英主義文化觀念,重視對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文化研究。本書梳理雷蒙德?威嫩斯的文化社會會學理論,有助于讀者了解英國文化研究的歷史源流與理論發展。
樊柯 ·理論 ·15.1萬字
本書是以中學生為主要對象的國學普及讀物,全書以講座形式分專題對國學主要門類作了概述,并結合時代要求及中學教育的特點,探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時代的意義。全書內容涉及文史哲等方面,既與中學教育的課程內容有聯系,又能擴展同學們的閱讀視野和理解深度。作者在長期的國學教學實踐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學生實際相結合,使國學真正成為學生人文修養和知識結構的組成部分,幫助大批學子樹立了文化自信。本書適合作為中學生課外閱讀用書,也適合用作中學教師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參書。
饒曉 ·理論 ·10.4萬字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本書以文化強國新戰略為研究視角,結合廣東實踐,對傳承嶺南文化、培育廣東精神具有重要價值。書中共分為六個章節,包括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建設文化強國、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識形態工作、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等,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展示和提升廣東文化形象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 廣東行政學院 ·理論 ·16.6萬字
本書集“國際比較的視野”、“扎根課堂的氣派”、“教學研究的范例”于一身,讓廣大教師系統了解課例研究的方法,親身浸潤課例研究的過程,切實感受課例研究改進課程的力度,自覺掌握課例研究這門工具,常態解決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真正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力助手和進行行動研究的參考指導。
胡慶芳 ·理論 ·15萬字
本專著從跨文化的研究視角總結愛默生的思想內涵,從文學和文化兩個層面審視美國浪漫主義文學和美國民族文化精神的實質,并站在宏觀的文化功能視角探討愛默生“世界大同”理想的文化意義以及普世價值的文化內涵對全球化時代文學和文化交往模式的現實啟示。研究結論有助于化解多年來學界關于愛默生的思想價值和文學地位等問題存在的各種分歧性觀點,結論指明愛默生的思想實現了兩個突破:由事實的認知轉向價值的判斷、由回顧式的聯想轉向前瞻式的展望的思維模式。
龍云 ·理論 ·16.5萬字
本書以“人類共同價值與和平發展”為主題,精選了“世界文化發展論壇2016”的部分精品文章,共設前沿研究、價值研究、亞洲專題、拉美專題、問題探討五個專題,探討了如何構建人類共同價值體系、東亞價值觀的創新、拉美國家共同價值體系建構的可能性問題等,對中外文化差異進行了比較研究,形成了一批有深度和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江暢 強以華 執行 李家蓮 ·理論 ·14.4萬字
《跨文化研究》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組織編撰的綜合性學術集刊,其主旨是矚望人文,學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籬,匯通人文,“六藝”兼容;立足語言文學,卻無學科本位,嘗試將文學、歷史、宗教、哲學、語言融于一體。書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視野審視人類古今精神問題,通過對話與交流,致力于推進以中化西、中學西傳和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為拓展中國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做不懈的努力。
曹衛東 ·理論 ·13.8萬字
本書“文化地理與文化研究”專題通過文本書寫的再語境化,對文本環境的共時性差異和書寫政治問題進行了有效的闡釋;“數字人文:媒介、書寫與主體經驗”專題把傳媒文化、數字技術文化、編碼研究、軟件研究同傳統人文學科中的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藝術史等結合起來,極大地豐富和更新了人們的研究手段與觀念;“學者訪談”旨在通過對著名文化研究學者的深入訪談,闡釋中國經驗,回應中國問題,建構文化研究的中國學派。
周憲 陶東風 周計武 胡疆鋒 ·理論 ·17.9萬字
《文化與傳播研究》是由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創辦的涵蓋新聞傳播學科研究領域的學術集刊,旨在搭建一個新的學術平臺,展示海內外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倡導學術創新和學術爭鳴。本期特稿介紹了李金銓教授對傳播學的認識與反思;“傳播學研究”探討了決定新媒體采用的影響因素、新聞發言人制度與中國外交話語的構建等問題;“媒介經營與廣告”聚焦中國廣告業發展方式的轉型、黨報廣告價值的現實困境和未來取向等熱點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廖聲武 黃月琴 路俊衛 ·理論 ·16.5萬字
針對投射主義和構式語法在論元實現研究中的不足,本研究將認知語法和壓制理論整合起來,建立了構式論元實現的模型——基于識解的壓制模式:當動詞的論元結構與構式不一致時,構式便以動詞的顯論元和域論元為基礎,以識解為機制,遵循一致原則,通過增容、剪切、替換或抑制等形式,將動詞的論元結構壓制成一致?;诖耍緯治隽耸N中英文構式的論元實現。
董成如 ·理論 ·15.4萬字
本書運用了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參與式觀察、內容分析、話語分析等研究方法,搭建起解讀跨文化虛擬共同體的分析框架,進行了開創性的經驗研究和理論探索。作者認為跨文化傳播與虛擬共同體能夠建立起一種共生的關系:虛擬共同體是跨文化傳播的主體,跨文化傳播是虛擬共同體形成及呈現的路徑,跨文化虛擬共同體最重要的意義是連接人,他們在互動中建構彼此并形成信任,逐步實現共同目標、身份認同和歸屬感,最終形成認同后的和諧相處。
肖珺 ·理論 ·13.6萬字
本書以“亞洲價值和人類未來”為主題,書中收錄的20篇論文從不同視角論證了亞洲價值以及它對人類未來發展的影響。希望本書能夠引起相關學者和關心亞洲價值崛起的人士,以及那些關心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建設的人士的關注,并激發他們對于這些問題的探討興趣。
江暢 強以華 李家蓮 ·理論 ·13.1萬字
當今世界,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中國方案”。而如何透過文化哲學的視角,探尋“中國方案”的文化魅力,研究和闡發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及其文化使命,從更深的文化層面闡釋中國經驗、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的意義和價值,為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給出“中國方案”,描繪美好愿景?正是本書努力向讀者呈現的。
田鵬穎 郭辰 ·理論 ·19.9萬字
本輯“聽覺文化研究”專題對以下問題做了頗具開拓性的探析。如聽覺文化研究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強調聽覺文化研究是為了對抗“視覺霸權”嗎?如何研究現代作家筆下的“聲景”?廣播如何塑造了想象的共同體?“亞文化研究”專題則呈現了西方學術界關于亞文化與后亞文化的爭議。其他文章,如對電子游戲在中國的去污名化過程的分析,從文學地理學的角度分析21世紀以來的詩歌創作,以及對宮斗題材作品的烏托邦建構的分析,也頗有可讀之處。
陶東風執行主編 周憲主編 ·理論 ·17.7萬字
本書為傳統經典《墨子》《荀子》《韓非子》《管子》的現代和解本,內容結構包含原文、語譯、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選經典底本、再現古文風范,譯文參考通行譯本、白話流暢通達,和解遴選中外典籍、匯注思想源流,有助現代讀者重讀“我們的經典”,更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余世存 李克 ·理論 ·16.7萬字
本書為傳統經典《論語》《大學》《中庸》的現代和解本,內容結構包含原文、語譯、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選經典底本、再現古文風范,譯文參考通行譯本、白話流暢通達,和解遴選中外典籍、匯注思想源流,有助現代讀者重讀“我們的經典”,更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余世存 李克 ·理論 ·12萬字
本書為傳統經典《老子》核心文獻的現代和解本,內容結構包含原文、語譯、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選經典底本、再現古文風范,譯文參考通行譯本、白話流暢通達,和解遴選中外典籍、匯注思想源流,有助現代讀者重讀“我們的經典”,更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余世存 李克 ·理論 ·3.8萬字
這是一本獻給“讀書日”的書,也是作者從內心表達對書的一種禮贊。
保建國 ·理論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