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通過對我國古代大量文明遺產(包括各類工藝品、美術作品、音樂舞蹈作品、文學作品、建筑、器具、各類文獻等)嚴謹詳細地審視,透過古代各特定時期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對這些審美對象的滲透和影響,以及這些審美對象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如自由與法則的關系、樸素與繁華的關系、通俗與典雅的關系、寫實與寫意的關系、壯美與優美的關系等)的考察和研究,為我們清晰地展現和勾勒出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史的演進軌跡。
廖群 儀平策 王小舒 ·中國文化 ·92.4萬字
國學匯通思想學術、典籍制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蘊含國脈、國魂、國本,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學習國學,了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入,不能不了解國學。
思履 ·中國文化 ·38.1萬字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民族性”話題曾引起了數次學術界及民間的激烈論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將“民族性”作為“七.五”重點科研項目進行研究。本書選取的文字,有些出自魯迅、張愛玲,錢鐘書等大家之手,有些是李敖及柏楊等人狂傲尖銳又不失深刻之作,并有早期來華的英美法等國傳教士的觀察記錄。這些都是對于中國人民族性格最具有代表性的論述,處處真知灼見,當然在見仁見智中也不免劍走偏鋒。隨文還配以數百幅生動形象的老照片、漫畫及古代繪畫作品,使之更為直觀、精彩。以本書講述的“民族性”為切入點,讀者可以更深切地了解我們國家與國人的缺憾與優勢,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過往、把握現在與將來。
丁偉 ·中國文化 ·28萬字
《禮樂吉金——圖說西周》前有導讀,后有結語,正文采用圖文結合、以圖為主的方式,從立國、文字、稽古、禮樂、藝術、生活等六個方面將上古時代最為鼎盛的周王朝再現于世人面前。導讀將從周原興起到西周覆滅幾百年間的社會狀況、百姓生活等做了全景式的介紹;全書共附圖175幅,將周代高度發展的物質與精神文明以圖片的形式充分展現出來;文字部分的表述基本圍繞圖片展開,針對性、說明性和論述性都很強,能夠將周代的文化遺存直觀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并通過說明性文字進一步深化讀者對這些上古文明的清楚認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達到向大眾普及周王朝社會面貌并了解學習周人禮樂文明的目的。
胡振宇 ·中國文化 ·4.4萬字
本書由14章組成,第一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概況。第二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紡織工藝。第三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染色過程。第四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刺繡流程。第五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縫制過程。第六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中的盛裝。第七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頭帕。第八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圍裙。第九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披肩。第十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童帽。第十一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花帶。第二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花鞋。第十三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銀飾。第十四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傳承與發展。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湘黔邊苗族服飾研究課題組編著 ·民族文化 ·17萬字
本書是在當下我國振興文化產業的背景下,針對文化產業政策的制訂原則、歷史沿革、國際經驗、發展趨向、調整思路等重要方面所開展的專題研究。一方面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的政策進行梳理,對其發揮的歷史作用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對未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政策進行整體設計,為我國文化產業的政策制訂提供決策參考。
熊澄宇 ·文化產業 ·25.1萬字
作為《現代儒學》系列叢書的第四本,本書重在同時對中國哲學思想的既有論點與其理論性進行檢視,并探索推進其理論性的可能發展向度。所收錄的文章并不局限于儒學之研究,并兼及于道家與佛教的理論探討。當吾人在進行哲學上的探討時,有一個應當注意但往往容易被忽略的向度,此即某個學說之論點與其理論性之區分。我們可以指出,儒家思想蘊含了豐富的政治思想與倫理學說,并整理出這些理論的內容,賦予各種現代詮釋。而這所涉及的是儒學的具體論點問題。然而,這些論點與詮釋是否能成立?其理論效力又如何?相對于西方哲學在相關領域的理論發展,這些觀點的長短優劣又如何?以上所追問的就是儒學之理論性問題。就哲學研究而言,論點的整理與理論性的檢視這兩個面向必需齊頭并進。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 ·文化研究 ·28.6萬字
《歷代經典家教選錄與探析》聚焦歷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選錄孔子、劉邦、曹操、曾國藩等50位歷史名人家教典籍,區分家教簡介、原文摘要、經典探析等5個內容,將歷代先賢關于修身勵志、持家治學、敬業報國等經典家教呈現讀者。不失為一部探尋歷代名人成長智慧的蒙學讀物,一部揭秘先賢家風培育密碼的研究成果。
陶旭主編 ·文化研究 ·19.4萬字
陳師曾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國美術普及教育,本書便是先生這一教育信念的結晶。全書從遠古時期文字與繪畫的起源說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國畫的發展脈絡、技法沿革、題材變遷以及重要的畫派、畫家等,并精選中國繪畫史上的百余幅代表畫作,展現中國歷史上繪畫藝術的杰出成就,從而使讀者對中國歷代繪畫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陳師曾 ·文化研究 ·6萬字
《絲綢之路》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繼《黃河之旅》后的又一文化旅行力作。這本《絲綢之路》是作者和朋友芬恩結伴從西安啟程,經河西走廊至新疆,沿古代絲綢之路之北線從喀什出境到達巴基斯坦境內的伊斯蘭堡的絲綢之路追溯之旅。作者在書中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幅壯美的“絲綢之路”畫卷,隨著行程的向前展開,絲路沿線風光壯美的沙漠、長河、戈壁、高山,牽人思緒的佛龕、長城、石窟、古道、城堡和無數動人的歷史傳說一一浮現在讀者腦海中,它似乎還能帶我們穿越時空,沿著張騫、霍去病、玄奘等人的足跡去看一看千年絲路的滄海桑田。除了對絲路沿線的古老文明的再次重現外,作者“老外”的視角讓《絲綢之路》變得生動有趣,他喜茶好酒,愛在古人墓前杯酒憑吊;他樂于冒險,在帕米爾高原險些被石塊砸死;他風趣幽默,一路調侃旅途中的艱辛挫折……跟著比爾游中國,你會發現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不同魅力!
(美)比爾·波特 ·隨筆 ·11.1萬字
直到公元前2024年,在一場核子爆炸毀掉了“罪惡之城”索多瑪和蛾摩拉之后,諸神選擇了離去……幾千年前,地球是一個戰場。正是諸神借以提高自己權力和威望的那些戰爭,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激烈的戰斗使生命更早地在另一個星球上出現。撒迦利亞·西琴將史前的歷史從神話中分離出來,帶領我們走進了人類歷史血腥開端的長卷,那個時候是神而不是人統治著地球。通過重塑這些保存在傳說和古代著作中令人心馳神往的史詩般的事件,作者追溯了在另一個世界上開始、在地球上延續,并且通過使用核武器達到高潮的沖突──這個事件在《圣經》里就是“罪惡之城”索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性劇變。
(美)撒迦利亞·西琴 ·神秘文化 ·19.5萬字
本書設有“非遺促進鄉村振興:理論探索”“非遺促進鄉村振興:實踐與經驗”“社區的主體性與鄉村振興”“遺產旅游與鄉村振興”等九個專題,收錄了《政策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地方發展》《“過去是迷信,現在不同了”:振興越南北部偏遠山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文化身份——以越南安沛省文安縣岱依族為例》等文章。
楊利慧主編 ·非遺 ·37.8萬字
在《地理的故事》一書中,作者房龍站在人類生存的高度,將人類與自然相互適應的過程娓娓道來,讓讀者在輕松的語境中了解、吸收地理知識,把握人類發展脈絡。
房龍 ·地域文化 ·24萬字
《西游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是名震寰宇的古典文學名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影響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語言表達。無疑,《西游記》中的人物和故事是讓人感到熟悉的。不過,《西游記》經歷了漫長的形成過程,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其民間文學的特點,不容易讀通讀透。本書是《西游記》研究名家竺洪波教授的最新力作,融入了他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和講授經驗,在所敘內容上力求新鮮有趣,文風流暢清麗。本書先解釋《西游記》為什么會成為不朽的經典,然后從神話世界、文化寶典、藝術精神和文學暢想四個方面揭示《西游記》的恒久魅力,最后講述《西游記》的作者和版本問題,并提出整本閱讀《西游記》的方法,為了解《西游記》及其文化意蘊提供了一幅完整的認知地圖。
竺洪波 ·中國文化 ·7.8萬字
北京大學袁行霈先生主編《國學研究》自1993年3月創刊一來,收錄了諸多學術大家名家的學術文章,該刊收錄文章向來以高水平、高規格、高要求著稱學界,同時又以其學科議題的交叉性、廣泛性和開放性享譽學壇。《國學研究文萃》(考古卷)擷取《國學研究》二十余年收錄的考古學方面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的學術文章,集其大成而萃為一編,故可以稱謂考古學板塊中的濃縮版或精華版“文萃”,此次收錄的22篇文章涉及考古學的各個發生時代,也兼及各個專業方向,內容面廣而深,學思博雅而精,體現了《國學研究》具有的學術品格和研究水準。另外,收錄論文的作者群主要是北京大學從事考古學專業的諸位學術名家,這些文章不僅能充分呈現北京大學考古學豐富的學術成就和學術貢獻,也能充分展示其特有的學術風格和研究進路。因此該書對宣傳和展示《國學研究》刊物以及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具有雙重效果和文化意義,從而對于學界的相關學術研究也有重要的參考和推動價值。
袁行霈 ·中國文化 ·41.5萬字
本套書包括《山海百靈:<山海經>里的神人鳥獸魚》《生生不息:<本草>里的草木果蔬谷》《萬物有靈:<詩經>里的草木鳥獸魚蟲》三部作品。
王新禧 李時珍等著 (日)細井徇繪 ·中國文化 ·17萬字
這是一部由時光里獨立書店發動重慶市民眾籌老重慶故事的獨特書籍。在重慶人過去的回憶里,街巷的石板路在雨中散發潮濕又親切的氣息,黃桷樹下可以來一杯有點苦澀回甘的老鷹茶,街角雜貨鋪柜臺有讓人憧憬的小玩意兒……如今,只有一些老照片。照片中的舊景雖已不在,但那些生活在重慶這座城市里的人,鄰里、親人還保留著鮮活的記憶。他們將曾經的景象描繪,將過去的故事記錄。它通過文字記載了百歲老人對百年重慶的眷顧,也用圖畫展現了零零后對重慶未來的暢想……
羅小衛主編 ·地域文化 ·22.3萬字
德波頓用一種非常特別的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僅有巴巴多斯、西奈的沙漠、馬德里等風格迥異的怡人風景,同時還有他為讀者安排的眾多的名作家、藝術家、思想家及深諳旅行滋味的行家作為導游。在他們的陪伴下,風景之旅成了更完美的文化之旅、心路之旅。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教我們如何好奇、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在《布拉格之戀》結尾處的夢境上扎上一針,滲出的淡藍色便可以為德波頓的路行程著色;任何行路的真實色彩都被這心路的藍色、薄霧中的藍色幻化了,成了一種無法拒絕的誘引;空間喪失了地理上的方位,時間懶散地化為了一縷幽香;串起行程和文字的只有華茲華斯、波德萊爾、凡·高們和德波頓這位才子在深處。
(英)阿蘭·德波頓 ·隨筆 ·14.3萬字
《我們時代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旨在全面反映中國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圖景。通過調查數據的定量分析以及個案文本的深度詮釋,深入剖析現階段中國社會大眾在日常生活方式、信仰、價值觀、文化樣式、信息傳播、家國觀念、民族國家認同、消費方式等維度上的現狀及其時代變遷,以揭示現階段我國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生活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童世駿 ·中國文化 ·28.9萬字
這本《書肆尋蹤:古舊書市場之旅》是韋力先生對北京、天津、上海、杭州、香港、臺灣等地的古舊書街尋訪的記錄,以古舊書店的歷史和現今狀況為中心展開敘述,能夠管窺當今古舊書市場的狀況。
韋力 ·隨筆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