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走江湖的人,講究三硬:官面兒的靠山硬;道兒上的關系硬;本身能耐硬?!薄戮V《江湖》行走江湖,你需要怎么樣的城府、心機和格局?看郭德綱煮酒論史,江湖大佬論江湖,從官方正史、逸聞野史和民間故事中提煉出中國式人情社會的底層邏輯,點破江湖、官場、商場玄機,一本書教你做人、防人、馭人?!靶挠胁婧荷?,此為江湖?!?/p>
郭德綱 ·隨筆 ·11.8萬字
對聯是由兩串字數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諧、語意相關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對聯多用來懸掛或粘貼在墻壁和楹柱上,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對聯扎根于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詩經》的對偶規范、諸子百家的學說、辭賦的修辭文采、駢文的對仗聲律、唐詩的風范格韻以及民間的桃符形式為一體,題材豐富、風格多樣,集情意韻形之美,收雅俗共賞之效。對聯歷經千余年不衰,深受社會各界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成為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葩。
雅瑟 培培 ·中國文化 ·29.5萬字
《中國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義》,由國學大師辜鴻銘的一系列英文論文結集而成,是東西方文化比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鴻銘在書中把中國人同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進行對比,指出中國人同時具備深刻、博大、簡樸和靈性四種美德,并主張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解決西方社會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造。本書力圖捍衛中國傳統文化,出版后在西方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先后被譯為德語、法語、日語、漢語等多種語言,并多次再版。德國因為本書面掀起數十年的辜鴻銘熱。
辜鴻銘 ·中國文化 ·8.6萬字
本書從人類與美術的起源始筆,以介紹西方美術數千年發展史中的三次高峰為重點,連成一條脈絡清晰、起伏不斷的中軸線,對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十九世紀這三次高峰時期的整體美術面貌、畫家與畫派、杰出作品、創作技術、風格演變等,均作了系統詳盡的介紹和分析。同時對高峰間歇期的中世紀,十七、十八世紀以及蘇聯和美國的美術,也給予了簡明扼要的評述。本書專列現代派美術一章,全方位地探討了形成的原因,對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紹。
張明 于井堯編著 ·文化史 ·16.4萬字
歐洲的文化傳統在傳承中同源而分流,有批判、有揚棄,但在批判和揚棄中有創新。從15世紀以來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自由民主理念的從胚胎孕育到發芽和生成,這條道路在”精神的歷史“里可謂歷歷在目。
陳樂民 ·各國文化 ·21.1萬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吨腥A民俗知識全知道(超值金版)》從中華民族的姓名生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傳統建筑、傳統節日、婚慶禮儀、信仰禁忌以及民間藝術等諸多層面,以生動的語言、精美的圖片、豐富的人文內涵,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精彩生動的民俗畫卷。
雅瑟 陳艷軍 ·民俗文化 ·44.2萬字
本書寫于1942年。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華夏民族文化,數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經這本小書提綱挈領,娓娓道來。本書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戰國策》、《史記》、《漢書》、“三禮”“春秋三傳”“四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歷史脈絡。全書對經典的梳理與講解,不僅知識上簡潔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范;讓讀者對古文更為親近、熟悉,從而啟發讀者的興趣,是讀者概覽中國古典文學的不二之選。
朱自清 ·中國文化 ·6.4萬字
也許沒有什么故事像古希臘的神話傳說這樣,廣為流傳且被人們津津樂道。無論是上了年紀的人還是年輕人、飽學之士或者目不識丁,只要是喜歡聽故事的,醉心于神秘、美麗、壯闊事物的人,都能從這些傳說中獲得無盡快樂。這些古老的故事早已融入我們的語言體系,融入了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文化密不可分。它們是來自遠古的寶貴傳承,是在我們的生活智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劉程 ·各國文化 ·6.5萬字
如果你不知道諾查丹瑪斯,那你最起碼要知道《諸世紀》他是一位神奇的預言家,它是一本神奇的預言書,近兩個世紀以來,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重大的事件,幾乎都被他和它的書所言中(包括法國大革命的成功、希特勒的出生、911事件等)。如果這僅僅是巧合,那我們該如何解釋這種巧合?
黃鴻涯 ·神秘文化 ·9.2萬字
拾遺明清歷史、解讀市井文化、大話經典名著……郭德綱以更獨特的視角、更有溫度的故事,解讀中國人骨子里的“忠”與“義”。洞察人生,燭映世變,史學、文學、哲學一次到位。慢火烹茶,進退有度,體會中國式人性、人情、人心。老郭的智慧、熱血和真性情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豆摗罚瑤泐I略更大的江湖。
郭德綱 ·隨筆 ·21.2萬字
這本書并非一本充滿學術語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語言,為現代人解讀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們為什么會為“身份”而焦慮?!吧矸荨边@個詞在這本書中更多的還是指一種社會地位,一種當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祿。為什么我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是什么讓我們變得“勢利”,對于金錢和時尚的欲望之壑為何總也填不滿?我們到底怎樣才能克服這種身份的焦慮呢?在閱讀這些文本的時候,一方面,你會驚嘆于德波頓廣博的知識,那信手拈來的典故和風趣的點評,為你從多個視角展現了人類的“身份”觀念;另一方面,你會漸漸審視自我,發現許多已經在你腦海里根深蒂固的東西,開始動搖和解體。
(英)阿蘭·德波頓 ·隨筆 ·11.8萬字
《一本書讀懂美國文化(英漢對照)》一書讓你感受美利堅的自由與夢想。將一個真實的美國娓娓道來,本文從美國的歷史政治、價值觀念、宗教建筑,文化淵源、風俗習慣、休閑時尚、社交禮儀等多層面介紹美國社會和文化的不同層面,有助于讀者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獲得對美國社會全景式的認知,從而更好地了解美國這個文化多元的國家。
張浩 黃一飛 ·各國文化 ·32萬字
本書為“杭城活地圖”錢益知先生遺作,初名為“杭州地名史話”,是考察歷史悠久的杭州城各處地名前生今世的珍貴作品。從杭州地名探源、城垣街巷及河道橋梁地名、南宋皇城及城內諸山、西湖及各景點地名、西湖湖區景點地名、西湖北山景點地名、西湖西山景點地名、西湖南山景點地名等八大方面較為詳盡地考述了各處地名的來歷,間以地名的考證、掌故、名人軼事、文人題刻等,并配以插圖,集歷史、文化知識和閱讀趣味性為一體。
錢益知 ·地域文化 ·14.4萬字
這本小書將介紹那些暴躁易怒又爭吵不休的北歐諸神——以奧丁為首的阿薩神族、神秘的華納神族,以及他們所在的神話世界。文中有大量自古諾斯語翻譯而來的篇章,它們更真切地呈現出這一神話世界的樣貌,為我們描繪自創世至諸神的黃昏之間發生的那些事跡,其中包括諸神與巨人之間持久的矛盾沖突,男性和女性英雄所經歷的傳奇或不幸,發生在他們家族之間的爭端、復仇、聯姻和謀殺,以及諸神與凡人之間的交往,等等。
(英)卡羅琳·拉靈頓 ·文化研究 ·8.9萬字
《周易尚氏學》是對《易經》、《易傳》全文的注釋。尚秉和繼承了象數學的傳統,故重在以象釋《易經》。其在“說例”節寫到:“故讀《易經》者,須先知卦爻辭之從何象而生,然后象與辭方相屬?!比珪?,均在詮釋《易經》之卦爻辭由何象而來之經過,是近代易經學的經典著作。
楊天才譯注 ·中國文化 ·20.6萬字
這是一套看著看著饞蟲會叫的書,這是一套讀著讀著心向往之的書。書中,蔡瀾以尋味為目的,開啟全球美食之旅。一路行,一路玩,一路吃,不僅僅記錄美食、美景,更記錄人生百態,體味人間煙火氣。那味,是珍饈之味;那味,是美景之味;那味,是妙人之味。人間百味,非酸甜苦辣可以概括;世態萬千,豈INTERNET可以盡覽。若是不能親歷,那么自是翻開這套書,看蔡瀾說說也好。本套裝包括:《尋味中國:大食會》,《尋味日韓:割烹縱意》,《尋味歐洲:接近完美》,《尋味“南”半球:食肆無疆》。
蔡瀾 ·隨筆 ·35.6萬字
《鹽鐵論》是西漢桓寬根據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記錄“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書中記述了當時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的一場大辯論。該書共分六十篇,標有題目,內容是前后相連的?;笇挼乃枷牒汀百t良文學”相同,所以書中不免有對桑弘羊的批評之詞。書中語言很精練,對各方的記述也很生動,為現代人再現了當時的情況。
陳桐生譯注 ·中國文化 ·32.1萬字
從歷史、神秘的死亡地帶和自然奇觀三個角度出發,收集大量的歷史、傳說、逸事等資料,試圖從不同學科、不同領域全方位解讀北緯30°上所發生的奇聞異事,雖說不能徹底解答所有的難解之謎,但是至少可以讓所有讀者了解,我們生存的這顆星球上,存在這些鬼神莫測的謎,以及那些令人窒息的美。
蕭盛編著 ·神秘文化 ·11.5萬字
作者從浩如煙海的古藉文獻和燦若星空的評論文章中,依山鑄銅,沙里淘金,整合了歷代經學大家和歷史學者的不同觀點,分別從十三經的成書過程、主要內容、中心思想、歷代影響等進行論述,詳盡闡述了各大門派為自己著書立說的起因與時代變遷的直接關聯。十三經的發展史伴隨著中國改朝換代的群雄爭霸史,寫盡了百姓的悲歡離合,寫盡了歷朝歷代的文人志士憂國憂民的一片熱忱,對于初次接觸十三經的學子來說,這是一本啟蒙書;對于系統學習和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來說,這是一本索引考;對于頗有造詣的史學家、經學家來說,這是一本推廣和普及教育的好幫手。
魏天作 ·中國文化 ·15.2萬字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面向普通公眾講授的中國文化通識課。中國文化一直是余秋雨先生研究、寫作的主線,數十年來他獨立完成了從空間、時間、人格、美學等維度梳理中國文化的工作。如果說成為幾代人傳統文化啟蒙讀本的《文化苦旅》是開端,那么《中國文化課》就是總結。在書中,余秋雨先生從多個維度探討中國文化的內涵,通過“以心帶史”的感性方式激活遠去的歷史,以中外對照的全球視野反思中國文化,真正做到在普及的基礎上突破了常識性和常規化。在書中,他講解50余位改變中國的文化人物,解讀20余部鑄就民族性格的原典著作;追索數千年文化史,確認中國文化的世界身份;放眼四大古文明,反思中國文化的利弊得失;開列記憶篇目,釋譯經典文本;將中國的歷史、文學、美學、哲學、宗教等跨越時空的精神財富共享給讀者。
余秋雨 ·中國文化 ·3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